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6-14 08:39:03

1. 唯物主义者是什么意思,通俗一点

唯物主义者是指以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人,新唯物主义被称为科学世界观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成为彻底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2、唯物主义一般是进步阶级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级,相应地,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新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唯物主义一般是进步阶级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级,相应地,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也是将哲学首次推向实践的唯一科学、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2. 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上帝让一个神去统计这个世界上好人和坏人各为多少。这个神先去统计这个世界上的坏人有多少,结果却深感工作量之大。于是他改变方法,转而专去统计好人有多少。结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
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唯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个。所以我们简单地定义一切反唯物主义的都是唯心主义,这样就简单地明白地定义了唯心主义。
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意识与物质没有区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而没有物质。既如此,物质对意识的终极决定作用当然就不存在。主观有神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不灭的。这样就直接或者变相地承认了人死后人的意识化为灵魂。既然意识是不灭的,那么物质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也就不复存在。彻底的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而神是自造的。彻底的客观有神论所谓的神必是人格化的。所以这种神可以归入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意识的范畴。由于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就是神了,那么对人的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质世界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更有一种二元论哲学,这种哲学否认物质决定意识,也否认意识决定物质。但它既否认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那么它同样的是属于我们所说的唯心主义的范畴。还有一种泛神论。这种泛神论所谓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这种神是所谓的超自然力量。如果这种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话,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无疑的也是这种超自然力量。所以同样的是,泛神论也否认了物质世界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
从上面我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明白地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以这个定义是站得住脚的!

3.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说人话)

唯物主义是人的世界观、认识论的一个哲学观点。它强调的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就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教导人们要学习客观规律、遵守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唯物主义,事情就会成功,违背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就会处处碰壁,永远失败。因为不符合客观规律。唯物主义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人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才能取得成功。而那些不调查研究,不顾客观规律,随心所欲,到处胡来的人,会受到客观世界的惩罚。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特点: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客观规律,反对盲目蛮干和瞎指挥。唯物主义要求学习科学知识,用科学造福人类。事实证明,唯心主义的反科学观点是不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用科学观点认识太阳系

太阳系

4.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对立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例如, 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原子是一个整体但也是由相反电荷的氢核和电子所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毛泽东所著《矛盾论》对对立统一有详细论述。 质量互变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但已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间谚语“物极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5. 什么叫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 ,与无限论(不可知论) 和全体论(一神论) 对立。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理性或神)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 。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理性和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

根据本原数目的不同,唯物主义分为两种,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一个本原,也称之为机械的唯物主义。二元论的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和运动两个本原,也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区分自然的运动和人的运动,对人的运动也不作生产,实践和思辨的区分,认为它们在本质上一样的,可以用时间作为尺度统一衡量 。 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二元论和三元论。三元的唯心主义除了承认物质本原外,还把运动区分为了高级运动(思辨)和低级运动(其它运动)两个本原,认为高级运动可以衡量低级运动,而低级运动不可以衡量高级运动 。二元论的的唯心主义不承认物质本原,其它方面与三元的唯心主义相同

6. 唯物主义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释义:
哲学两大派别之一,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7. 唯物主义通俗解释是什么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 ,与无限论(不可知论)和一神论对立。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神)存在。

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

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但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真实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但是有可知者必然先有全知者(神)存在,而且唯有全知者(神)是真实的。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8.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一神论也承认矛盾是存在的。

根据本原数目的不同,唯物主义分为两种,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一个本原,也称之为机械的唯物主义。

资料:

二元论的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和运动两个本原,也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区分自然的运动和人的运动,对人的运动也不作生产、实践和思辨的区分,认为它们在本质上一样的,可以用时间作为尺度统一衡量。

9. 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是哲学里关于本体论的一种基本观点。

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投影,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

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主观能动性区别于其它生命意识。

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

(9)唯物主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展开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对世界本原“物质”的认识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者集中具体的实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一时期科学有所发展,人们认识到了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所以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

机械性即把所有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也就是单纯的物体的位置移动;形而上学性也就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不彻底性即只承认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并决定的。

但是人类的历史发展依然被认为是人类可以决定的,也即自然观唯物但是历史观唯心。因此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机械唯物主义或者半截子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热点内容
人教版八上历史 发布:2025-05-03 03:49:00 浏览:4
教师节素描 发布:2025-05-03 03:39:42 浏览:549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 发布:2025-05-03 03:32:19 浏览:677
物理相关知识 发布:2025-05-03 03:28:03 浏览:312
中小学教育网站 发布:2025-05-03 03:10:52 浏览:634
数学三导 发布:2025-05-03 03:04:02 浏览:463
宝安区教育局局长 发布:2025-05-03 02:38:13 浏览:431
被历史淘汰 发布:2025-05-03 02:05:05 浏览:815
最常用的英语单词 发布:2025-05-03 02:02:46 浏览:167
仔细的英语 发布:2025-05-03 01:50:31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