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类型有哪些
① 中国主要的土壤有哪几种类型
中国的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黑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2、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3、黄绵土
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0.5%,矿质养分丰富。
(1)土壤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② 土壤有哪几类
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③ 土壤分类是什么
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红壤系列
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
2、棕壤系列
亦为中国东部湿润地区发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
3、褐土系列
包括褐土、黑垆土和灰褐土,这类土壤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腐殖质的累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较明显,残积一淀积粘化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④ 土壤类型有哪些
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
一、砂质土
粗粒土是指大于0.1毫米颗粒含量较多的土,可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
砂类土,又称砂质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50%,而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50%的土。
砂质土根据粒组含量不同可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
二、黏质土
黏质土是土壤的一种,有保水性能好等特点,
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的一种土壤。
三、壤土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
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4)土壤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土形成因素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1、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2、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⑤ 常见的土壤类型有哪些
1.沙士:土壤中含有8成以上的沙,2成以下的黏土为沙土。这种土壤容易干燥,裁在这种土壤中的花卉应多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性。在地下水位高处用此土栽花较适。且沙土对光热吸收力强,土温较高,花卉生长旺盛,花期也能提早。沙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材料,其优点是能使排水通畅。用作扦插基质容易生根。
2.黏土:其成分中黏土占6成以上,沙占4成以下。土质细、黏性大、干时拔裂成块状。在栽培管理上较麻烦。但如管理得当,及时松土、排涝,则花卉能生长良好,开花也多,黏土富具保肥和保水性,能使水肥不致流失。花卉在这种土壤里生长缓慢,棵矮而茁壮。对重黏土栽花要多掺腐叶土、腐殖土或沙土混合改良。并行冬季翻地:浇灌冻水,经一冬的严寒冰冻即可疏松便于耕作。
3.壤士:介于沙士与黏土之间的土壤,其沙与黏土的含量各约占半数。(又,沙质稍多者称“沙质壤土”,黏土较多者称“黏质壤土”。)这种土壤对水、肥的保持性强,是较好的适宜花卉生长的土壤。
图片
4.腐殖土:也称厩肥土。园艺术语又称温床土。因其来源于温床中酿过热的厩肥,其成分主要是腐殖质组成。质地轻松,星酸性反应,含有丰富的各种养分。吸肥水性强,但排水较差。可与腐草土或其他土壤混用。腐殖土也可由家畜厩肥经发酵沤制,以牛粪和马粪制成者比较轻松;用牛猪龚制成者比较黏重,配制培养土时应对二者分别对待。如黏重的腐殖土可与轻土配合。腐草土混合,轻腐殖土可与重腐草制备腐殖土,最好利用新鲜厩出即成褐黑色腐殖土,可以一举两得充分发挥既肥的作用。
5.泥炭士:由远古的若辞和水生植物,埋人湿土中年久腐烂而成。其中部分已经炭化,颜色褐黑。酸性反应,质地轻松,持水量高,但缺乏养分。适合与重黏土或轻松砂质土混用,前者使其变为轻松土壤,后者以改变和提高其黏结性和持水性。
6.腐叶土:在自然界中为森林地带的表土,系由落叶经多年堆积腐烂而成者。腐叶土所含养分非常丰富,酸性反应,土质轻松,为黏重土壤的疏松剂。用作播种和分栽秧苗最宜。 腐叶土,一般从事花卉栽培者多就地取材,自行沤制。其法:于秋季落叶时,大量搜集(最好是阔叶树的叶)“,集于高燥处,并与新鲜马粪及黄士依次层层相堆,每层厚约20-30厘米,堆高可至2米左右。当每堆一层时,可泼入适量的水和人粪尿,也可撒入适量的硫氨和水。这是为了增加湿度和有机质,以促菌类繁生加速腐烂。堆后用黄士封好。早春2-3月间开始副倒。在翻倒中若视干燥,可再适当喷水和粪尿,如觉过湿,可再掺入黄土或马粪。翻倒后仍照原样堆好。以后每隔1-2个月再翻倒一次,直到树叶全部腐烂。然后过筛备用。
7.腐草土:是杂草及蒿杆儿等物掺入土、等堆积腐烂而成的土。腐草土富含多年长效的营养肥分,因而用来栽培多年生植物,堆制腐草土一般在初夏草盛时,连根带土崛起,随即分层堆积,堆积方法同腐叶土。腐草土不宜露天久存,因分解日久会失去多孔性和弹性,会使品质变劣。
8,石楠土:这种土壤呈酸性,质地特轻,且柔软、多孔,具有充足的营养成分。石楠土可在密茂的石楠或杜鹍的灌丛中采集。铲取其根、茎、叶连同泥土及所附带的杂草草根,用上述堆积腐叶土的办法作同样的处理,约经2年可腐熟。
9.木质土:又称“树粪”。 是枯枝和木屑腐烂后的产物,亦杂有大量干害虫的粪便,常集于枯老的树洞或堆木场所。木质土的性质近似腐叶土,酸性、轻松、但缺乏营养物质。
10.苔藓。经晒干,研碎,混合保水性。入土中,可使土坏轻松,提高保肥和保水性。
11.沙(纯沙):是良好的扦插基质,亦常用作播种后的覆盖层。沙宜用河沙或淡水沙用前应用清水冲洗,去掉所含的黏质土和有机质。如用海沙时更应冲洗干净,去除表面所附的盐分。纯沙也是配制各种培养土的重要材料。
12.蛭石和珍珠岩二者本系化工合成的建筑材料,以其质轻多孔且呈颗粒状,虽不含肥分,但有保肥、保水和排水通畅的作用。他土质混用。近来多用作扦插的基质,就花卉的生长来讲,依种类的不同,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北方的土坏和灌溉用水多偏碱性,经过调配,虽然能将培养土达到喜酸性土壤的花卉生长要求,但由于常年灌溉用水偏碱,士中碱质积累逐渐增多,也就随之变碱,终至使喜酸性有些南方喜所士壤的花卉不能忍受而枯死。这就“长寿”的原因。一般解决的办法,除栽植时用酸性土质外,还可将硫酸亚铁(黑矾)按01%-0.3%的比例投入水中,然后用以浇花。亦可将硫酸亚铁按1%的比例混入液肥中,即所谓“矾肥水”
⑥ 土壤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特点,分布
我国主要有15种土壤类型,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
1、砖红壤
区域: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2、赤红壤
区域: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红黄壤
区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特点: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4、黄棕壤
区域: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特点: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5、棕壤
区域: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特点: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6、暗棕壤
区域: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特点: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7、寒棕壤(漂灰土)
区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特点: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8、褐土
区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特点: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
9、黑钙土
区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特点: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10、栗钙土
区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
特点: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11、棕钙土
区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特点: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
12、黑垆土
区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特点: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
13、荒漠土
区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
特点: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14、高山草甸
区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特点: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
15、高山漠土
区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特点: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
⑦ 土壤类型有哪些
有棕壤亚类,潮棕壤亚类,暗棕壤亚类,草甸暗棕壤亚类,褐土亚类,石灰性褐土亚类,淋溶褐土亚类,潮褐土亚类,灰褐土亚类,石灰性灰褐土亚类,黑土亚类,草甸黑土亚类,灰色森林土亚类,暗灰色森林土亚类,黑钙土亚类,淋溶黑钙土亚类,石灰性黑钙土亚类,淡黑钙土亚类,草甸黑钙土亚类,暗栗钙土亚类,栗钙土亚类,淡栗钙土亚类,草甸栗钙土亚类,盐化栗钙土亚类,碱化栗钙土亚类,栗钙土性土亚类,淡栗钙土亚类,潮栗褐土亚类,草甸棕钙土亚类,新积土亚类,冲积土亚类,草原风沙土亚类,草甸风沙土亚类,钙质粗骨土亚类,草甸土亚类,石灰性草甸土亚类,灰色草甸土亚类,盐化草甸土亚类,碱化草甸土亚类,潮土亚类,脱潮土亚类,盐化潮土亚类,灌淤潮土亚类,潮灌淤土亚类,沼泽土亚类,腐泥沼泽土(腐泥土)亚类,草甸沼泽土亚类,盐化沼泽土亚类等类型。
⑧ 土有多少种
按通俗分类来法,土有3种,分别是自黑土、黄土、红土。黑土为富含腐植质的土;黄土即为一般常见的土;红土为富含氧化铁的土。
按美国分类法,土有12种,分别是淋余土、灰烬土、旱境土、新成土、冰冻土、有机质土、弱育土、黑沃土、氧化土、淋淀土、极育土、膨转土。
土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壤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形态特征或物理、化学、矿物等方面。
(8)土壤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土壤经由各种风化作用和生物的活动产生的矿物和有机物混合组成,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等状态。
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而在这些孔隙中则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三种状态。
大部分土壤的密度为1~2 g/cm³。地球上大多数的土壤,生成时间多晚于更新世,只有很少的土壤成分的生成年代早于第三纪。
⑨ 土壤有哪几种类别
土壤有五种,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
1、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2、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3、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4、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5、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