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为什么只感染华人
⑴ 非典是怎么引起的
人类非典的传染源在野生动物中,其中果子狸为非典病毒的主要载体。非典病毒存在于不同地区的野生动物中。病毒可以传给人,对果子狸中非典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在人类非典病毒同源性超过99.8%,显示目前野生动物中的非典病毒可直接传染人。
该病毒主要从各种野生动物粪便中排泄,其排毒量惊人,在环境中相对稳定,特别是在湿冷环境中,可长达数天,在干燥状态下粪便可化成尘埃被吸入引起感染。
(1)非典为什么只感染华人扩展阅读
传播途径
1、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给危重患者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的医护人员,直接暴露于患者大量呼吸道飞沫环境下极易获得感染,曾有医护人员聚集被感染SARS的现象。
2、其他可能传播方式:SARS患者的粪便、尿液、血液中曾检出病毒,因此其他传播方式.如粪口传播等尚不能排除。
如香港淘大花园的暴发流行,出现1例伴有腹泻的SARS患者,4周内,在该住宅区的328人感染SARS,而且大部分病例都有腹泻症状,最终经当地排除建筑物内食物或饮用水的污染,而很可能系粪便排水管道系统地面下水口"U"形聚水器干调而不能起到隔气作用,导致污水气化而发生病毒传播。
⑵ 非典的资料
当SARS疫魔终于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有两位特殊的老者以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诚实的人格力量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感动,可以这样说,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让我们记住他们,历史会为一切作证。
蒋彦永: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李 菁
“你究竟为什么这样做?”自向外界公开他所了解的真实情况后,蒋彦永,这位72岁的老军医不止一次地被问起这个问题。
“不这样做,中国可能会多感染很多人,是要死人的。”说这话的时候,一位曾采访蒋彦永的记者清清楚楚地看到老人禁不住流下眼泪。“我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老百姓的利益。SARS也绝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受害的不只是北京、中国,也是全世界,所以我一定要说这个问题。”
蒋彦永是全中国600万与SARS顽强斗争的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但这位老外科医生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自己与中国的抗击SARS历程维系在一起。
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面前,个人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蒋彦永感动我们的是他作为一名医生对生命的那种崇高责任感。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样崇高的誓言面前,蒋彦永与许许多多甚至献出了自己生命的白衣战士站在一起。他没有穿上隔离服,没有站在临床第一线,但在SARS开始蔓延,信息可能不通畅,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生命遭到威胁,国家的信誉可能遭到危机的时刻,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是一名老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说:“在可能有越来越多的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候,我自己的一切真是微不足道。”“我不是什么英雄,只要说蒋彦永是个说老实话的人就行了。我一直认为,人的生命最重要,讲老实话最重要。”
蒋彦永在解释他当初直面现实的勇气时说:“我之所以能直面现实,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因为国家如果能从我提供的这些情况中吸取一些教训,因此建立好公共防疫制度,从SARS的挑战与困境中站起来,获得全世界人民的信任。”
他为“瞒报”而生气
1931年出生的蒋彦永退休前是解放军301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普通外科”主任。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SARS大规模产生影响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美国攻打伊拉克的电视直播上。
其实3月初,蒋彦永就听说有一位曾来过301医院就诊的病人,几天后转到302医院,传染了一批医生、护士。消息传回301,这边的医生才知道了有人得了非典,并且这种病的传染能力特强。3月20日左右,301医院的肝胆科、脑外科、呼吸科……开始不断出现被感染病人。这个名为“SARS”的传染病开始引起蒋彦永的关注,但作为一名不可能接触到传染病一线的外科医生,他所知有限。
3月底,蒋彦永的大学同学、同在301医院工作的一位医学教授因咳血经检查患了肺癌,转到外科准备手术时,突然发高烧,肺部出现多片阴影。几位专家会诊疑为SARS,被单独隔离在301医院的ICU(重症监护室)。
当时,全军SARS防治中心设在309医院,这位教授的资料被送到那里会诊。蒋彦永一直不相信同学得了非典,打电话到309询问专家何为“3+1”诊断标准。就在当天,他意外得知,包括确认和疑似,309已有40个病人,6人死亡,隔了一天,这组数字为60个病人,7人死亡。这时候,蒋彦永知道302医院也有了40个SARS病人。
4月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任卫生部长张文康公布“截止到3月31日”,“北京市12例,死亡3例”,并数次重复中国局部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当时谈笑风生的张文康给在场的记者和电视机前的普通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宣布:“在中国工作、生活、旅游都是安全的。”看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有一名外国摄影记者戴着口罩,他又说:“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
坐在电视机前的蒋彦永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讲话,“12例”这个数字与他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差距实在太大。“他给我打电话,问我们这里的病人有多少,我把了解的情况告诉他,听得出他特别生气。他向我要院长家里电话,说‘你们应该向院长汇报’。我怕他惹麻烦,没敢给他,劝他先别着急。”在某军队医院工作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
第二天,蒋彦永遇到了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两位前领导,谈起前一天公布的数字,大家一致认为有问题。同一天(4月4日),301医院也宣布有46个SARS病人。得知此讯,蒋彦永请医院医务部和门诊部的有关人员去向上级反映。
“当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张文康的讲话,都觉得很不应该,这个事情并不像他讲的那样轻描淡写。当时医院具体病人数我不知道,属于保密,甚至有些在病房工作的人也不太清楚,只有在第一线的人最了解。但我们确实知道,我们收了病人,而且工作人员正成批倒下。他(蒋彦永)向我了解我们那的情况,我们开始交换这方面意见。我将私下了解到一些情况告诉他,他也把他知道的告诉我。当时我们都很担忧,因为这个病在广东、香港已经大面积流行,这时候如果不控制,很可能要在北京爆发。我们觉得当时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但我们苦恼于只能在底下议论。我没想到他会采取这种方式表达出来。”与蒋彦永熟识的一位同在某军队医院工作的老医生说。
他以特殊的方式投入战斗
4月4日晚,蒋彦永坐在电脑前,写了一封800字左右的信。在此之前,他再次核实了301、302以及309几个军队医院确诊与疑似的SARS病人数分别是:46、40、60。因为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印象颇深,对媒体接触不多的老医生挑选了CCTV-4和凤凰卫视两家电视台,记下了电子信箱后,将信发了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没有任何回应。短暂的沉寂后,4月8日,蒋彦永接到了第一位记者———《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之后,蒋彦永一下子成为全球媒体追逐的焦点。
蒋彦永不是传染病医生,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始终关注着SARS灾难。4月10日,蒋彦永在参加燕京校友会理事会时,从儿童医院的胡亚美院士那儿得知:儿童医院已有两个患儿染上SARS,他们的母亲也未能幸免,并且接上面通知,以后各院对SARS病人要“就地消化”。当晚,协和医院的一位教授告诉蒋彦永,芬兰籍国际劳工组织官员阿罗因感染SARS在中国去世后,记者招待会上曾有人问,是否对与其接触过的人采取措施。当时卫生部门的人答:“会进行严密的监测。”那位教授告诉蒋,实际上和他接触过的人“还在到处跑”,根本没人管。那位芬兰人的秘书来看特需门诊,就被诊断为SARS,因为协和也接到了“就地消化”的指示,但协和根本没有接纳隔离这类病人的条件。对这位秘书只好暂时对付着把他隔离起来。所谓“就地消化”的原因,实际是因为北京两个传染病医院(地坛、佑安)都已经收满。
4月11日,蒋彦永将这些情况向院方做了介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建议卫生部长引咎辞职;二、各医院自己“消化”非典病人不符合处理传染病的原则,“建议尽快将一些小医院改为传染病医院,配备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最后,蒋彦永再次表示,“如果确是我所反映的数字是错的,我就可以马上向世界发表声明,我报错了,我愿意受处分。如果卫生部的数字不对,那就请卫生部加以纠正。”
4月12日,蒋彦永又向301医院政治部递交一封写给卫生部负责人的信。信里作简单自我介绍后,再次对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提出意见,“请卫生部来人和我一起核实对我所提供的资料。如果我所提出的材料是错误的,我可以立刻向全世界发表声明,我错了,可以接受任何处分。如果卫生部所提供的材料不实,那就请卫生部公布正确数字。错了要勇于承认错误。对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错误。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机会和你们一起研讨此问题,使全国人民从中得益。”
4月14日晚,WHO一位专家通过翻译打电话找到蒋彦永,向他了解 了军队医院的情况。
4月16日,WHO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后,先后有两位记者给蒋彦永打电话,告知WHO官员确认了他此前向媒体公布的数字。
4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治局会议上强调,任何人不得瞒报疫情。
4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确认,北京共确诊SARS病例339例,疑似病例402人。同日,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孟学农的北京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
“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告诉我们,蒋彦永做的是对的。和我认识的许多人都说,蒋彦永立功了。我知道他并不追求这些,但在人民心目中,他确实是功臣。在这个关系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件中,蒋教授尽到了他作为一个医生应尽的责任。在当时可能信息不通畅的前提下,只有他站了出来。我是一个传染科大夫,这件事应该是我做的,而我没有做,不但过去没能做到,以后恐怕也难以做到。真的,我做不到……所以,他对我们也是精神上的刺激,我由衷地钦佩他。”说这些话时,蒋彦永的大学同学、72岁的朱纯吾老医生眼圈微微泛起了泪花。
(《三联生活周刊》供稿)
钟南山:科学需要博大胸怀
综 编
马年岁末,南国广东,乍暖还寒。非典悄然肆虐广东部分地区。在广东广大医务人员中,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
临危受命
今年66岁的钟南山,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智慧与刚毅。说到他,广东几乎无人不晓。出身医学世家的钟南山是广东医疗卫生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2003年1月21日,钟南山接到省卫生厅的通知,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一种“怪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窗外景色秀丽,钟南山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
就在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位从河源市送来的奇怪的肺炎病人:持续高热、干咳,肺部经X光透视呈现“白肺”(即双肺部炎症呈弥漫性渗出,阴影占据了整个肺部)。然而,使用各种抗生素却毫不见效。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钟南山震惊了!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一定的防护隔离工作。
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看来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了,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
在中山市的几天里,专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调查情况印证了钟南山的预感: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与典型肺炎不同,呈非典型肺炎症候。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容易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疾病的传播途径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虑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结合广医附一院接收病人的治疗情况,很快,专家小组便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马上部署相应工作,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羊年春节,广州一派喜庆祥和,而钟南山与他的同事们,却是倍加紧张劳累。
非典型肺炎疫情有突然加剧现象。广东的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广州等地均出现疫情,且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
“鉴于广州呼吸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钟南山主动向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除夕之夜,万家团聚,广医附一院领导们却火速赶回医院连夜布置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呼研所、急诊科、药品供应部、后勤服务中心、设备科等紧急部署:腾出呼一病区作隔离病区;腾出ICU(重症监护室)的单间病房,用于抢救危重非典型肺炎病人;紧急采购抢救药品与消毒药品;购置19台呼吸机及抢救设备……
钟南山领导的呼研所成了非典型肺炎救治的技术核心与攻坚重地。面对一些医务人员的顾虑情绪,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短短几天时间,广医附一院便接收了21位危重病人。钟南山身先士卒,顾不得与从新西兰回来的小孙子亲热,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亲自检查每一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他的带动下,医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钟南山临危不乱,显示出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与高度责任感。
抚今追昔,他忘不了一生追求医学科学的父亲的临终告诫,忘不了在广州华师附中读书时接受的人生观教育,忘不了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和伦敦大学摘取6项科研成果、为国争光的那份自豪,更忘不了他立志行医时发出的为全人类健康而奋斗的誓言。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他救死扶伤的仁厚品性,也体现在追求科学真理时的执拗不屈上。
2月18日,北京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来消息,在广东送去的两例死亡病例肺组织标本切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衣原体。当天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紧急会议,对这一报告进行讨论。轮到钟南山发言了,他沉默良久,摇摇头。大量的事实表明,临床症候与治疗用药均不支持这个结论。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认为典型的衣原体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在他有理有据的论证下,会议最后采纳了钟南山的意见。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智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东抗击非典型肺炎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钟南山在医疗技术方面的独到、正确的见解。他的医疗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
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一行7人在广州迎宾馆听取广东专家的情况汇报。刚从日本参加完学术会议并在香港作关于非典型肺炎治疗讲座的钟南山,代表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进行了40分钟的汇报。钟南山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这位中国院士的发言,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连连称道!他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得到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经验在广东找到了。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在钟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停顿”二字。非典型肺炎疫病使这么多同胞倒下,他痛心疾首;而科学家对于未知领域的求索精神又让他激情满怀。长期养成的执拗性格促使他勇往直前,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钟南山并不满足于临床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还要进一步探寻非典型肺炎的病因。
2月中旬,在钟南山的倡议下,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呼吸研究所、广医附一院、广州胸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共同协作的“广州市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诊治课题”联合攻关项目正式启动。4月12日,好消息传出:从广东非典型肺炎病人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2株新型冠状病毒,显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极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4月16日,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
此时此刻,钟南山显得非常冷静。他指出,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人类要完全攻克它尚需时日。下一步,除了要进一步确认全球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否全属于冠状病毒的同一亚型外,还要找到能杀灭病原体的药品,研究出预防的疫苗,探寻出其感染源等等。这就需要更多地区、更大范围的合作。科学需要博大的胸怀。他说,科学无国界,国际大协作不可缺少。他也真诚表示,由于非典型肺炎首先在广东发现,而且中国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资料和基础,他特别希望解决方案最后能由华人提出。
人们相信,通过国际大合作,人类一定能攻克非典型肺炎。但历史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医务人员,也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
⑶ 非典的起因
你好,满意请采纳哦!
最初的传染源是果子狸,吃野味的人吃了果子狸引发的病毒,最早在广东发现,广东的钟南山院士将其命名为“非典型性肺炎”!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
⑷ 非典源于
在SARS横行的时候,人们都讨论这个不速之客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有下列说法:
1、吃出来的灾难;前面说过,SARS病毒不是吃出来的。
2、恶劣的环境卫生。恶劣的环境卫生是病毒引起疾病的一个原因。但中国历史卫生环境一直不好,早就应该出现。现在社会卫生条件好了,反而出现,肯定不合道理。
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引起人的免疫力下降,会出现一些新的疾病,但非典病毒是不是因为环境问题,找不出直接证据。
4、现有病毒的变种。细菌和病毒也在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和人类的“军备竞赛”上,细菌和病毒变化更快。但是细菌由于抗生素的原因,变化很快。病毒因为人类始终没有很好的对付办法,因此很少发生巨大的变异。说SARS病毒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也并不可靠。
5、外来的新型基因武器。也有人说SARS病毒是美国或日本为了对付中国的新武器。SARS病毒很有选择性,华人是重点攻击对象。但种种迹象表明并不是这样。
6、英国科学家怀疑病毒是外星球来的,放气球在高空采样,企图找到SARS的踪迹,也是无功而返。
7、已有本病的病原可能来源于动物的报道,并在果子狸、山猪、黄猄、兔、山鸡、猫、鸟、蛇、獾等多种动物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或血清学检测获得阳性结果。有人检测发现,从果子狸分离的病毒与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高度符合,因此推测本病最初可能来源于动物。还有人怀疑老鼠、蝙蝠、苍蝇、蚊子、蟑螂等动物是传染源,但上述研究还不能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解释2002年11月后我国华南疫情初起时的疫源地多发的现象。
二、本人认为SARS病毒是地球上已有的、很少发作的、不常见的、类似于感冒和普通肺炎病毒的一种病毒。理由如下:
1、本病初期像感冒,也像肺炎,因此有“非典型肺炎”之称。在医疗的过程中,过去也发生过类似的疾病,但都是散在的,症状轻的,不流行的,所以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没有有效的检查手段。而这次是天时地利都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扩散,引起流行,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2、首都儿科研究所发现2003年4~5月儿童血清标本SARS抗体阳性率为40.22%;结论。2001年没有SARS流行,没有什么非典病毒之说,但儿童血液中却也有SARS病毒的抗体。按免疫学说的理论,只有接触到SARS病毒,并战胜它,血液中才会有抗体。这说明SARS病毒不是2003年才有的,至少2001年就有了。只不过以前条件不具备,SARS病毒都是零星散在的,而且性能比较脆弱,没有机会和能力显示它的存在。而2003年春各种条件对SARS来说是百年不遇,因而聚众闹事,引起一场世界风波。
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已知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当其感染非典型肺炎病原后,经过1-12天(一般为4-5天)的潜伏期,出现发热等症状,然后出现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同时发现在潜伏期内,患者一般没有传染性。在本次非典型肺炎的流行中,医护人员发病数相当多,但他们的家人却没有发病,原因就在于医护人员一旦有一点症状,就知道危险了,他们就留在医院,不回家了,从而减少了与家人的接触。
因此SARS病毒不是2003年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而是地球上早已存在的。
⑸ 俄罗斯科学家己说明为什么只有黄种人才有非典
1.因为非典病毒是针对亚洲人的
2,特点是爆发在一个地点(香港的莫居民楼)
3,虽然通商频繁缺不见白色人种被传染
⑹ 当年非典的时候是不是只有中国人会感染
全球疫情
国家(地区) 累计报告病例 死亡病例
全球累计 8437 813
澳大利亚 5 0
巴西 1 0
加拿大 250 38
中国内地 5327 348
中国香港 1755 298
中国澳门 11 0
中国台湾 671 84
哥伦比亚 1 0
芬兰 1 0
法国 7 1
德国 10 0
印度 3 0
印尼 2 0
意大利 4 0
科威特 1 0
马来西亚 5 2
蒙古 9 0
新西兰 1 0
菲律宾 14 2
爱尔兰 1 0
韩国 3 0
罗马尼亚 1 0
俄罗斯 1 0
新加坡 206 32
南非 1 1
西班牙 1 0
瑞典 3 0
瑞士 1 0
泰国 9 2
英国 4 0
美国 75 0
越南 63 5
⑺ 2003年中国非典是美国麦伦华斯博士解决的吗
不是
非典是通过限制人口流动,减少其传播。
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降低自然消失的。
实际上此类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流感等季节性很强
⑻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会得非典
当细菌、病毒这些微生物进入人体之后,人体会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有害的微生物,外在表现就是感冒发烧等。此时正确的治疗方式的帮助人体完成这个过程,而不是代替人体完成。
日本比美国有文化一点,日本不但不用抗生素,不但懂得多喝水,还懂得用“和医”治疗减小人体的痛苦——和医其实就是中医。
中国人群最聪明了,直接就是用抗生素代替人体清除微生物,这就导致人体的免疫力越来越差。人类科技的发展,永远追不上微生物变异的脚步。人类也是从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的,凭什么不让病毒变异呢?
正是因为中国人群从小养成的抗生素体质,对外来微生物的免疫力越来越差,所以非典重点盯上了中国。
⑼ 为什么中国得非典,没有传染其他人,美国的甲流,凭什么让全世界都受他感染
是墨西哥最初的吧,没有紧急防范意识,是够缺德的,整的全世界人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