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Ⅰ 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蒙古族:480.24万人;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河北、河南、青海;
回族:861.20万人;分布在宁夏、甘肃、河南、河北、青海、山东、云南、新疆、安徽、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北京、天津;
藏族:459.31万人;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720.70万人;分布在新疆;
苗族:738.36万人;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海南、湖北;
彝族:657.85万人;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壮族:1,555.58万人;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
布依族:254.83万人;分布在贵州;
朝鲜族:192.34万人;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
满族:984.68万人;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内蒙古;
侗族:250.86万人;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瑶族:213.70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
白族:159.81万人;分布在云南、贵州;
土家族:572.50万人;分布在湖南、湖北;
哈尼族:125.48万人;分布在云南;
哈萨克族:111.08万人;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
傣族:102.54万人;分布再云南;
(1)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6%),习惯上把其余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55个少数民族中,100万人口以上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布依、侗、瑶、朝鲜、白、哈尼、黎、哈萨克、傣18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达1617.9万人;
10万至100万人口的有畲、傈僳、仡佬、拉祜、东乡、佤、水、纳西、羌、土、锡伯、仫佬、柯尔克孜、达斡尔、景颇、撒拉、毛南17个民族;
不足1万至10万人口的有布朗、塔吉克、普米、阿昌、怒、鄂温克、京、基诺、德昂、乌孜别克、俄罗斯、裕固、保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不含台湾省高山族人口)、珞巴20个民族,其中珞巴族人口最少,仅2965人。
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原。
55个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的地区却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3%,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
云南省居住着20多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份。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以及朝代更迭等原因,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形成了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此种局面,为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以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五十六个民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简况
Ⅱ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少数民族共55个,具体名称如下:
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锡伯族;哈萨克族;克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藏族;珞巴族;门巴族;纳西族;彝族;普米族;白族。
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傣族;基诺族;哈尼族;京族;黎族;毛南族;壮族;仫佬族;瑶族;侗族;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羌族;土家族;畲族;高山族。
除汉族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就有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族、白族、哈尼、壮族、傣族、苗族、僳僳、回族、拉祜、佤族、纳西、瑶族、藏族、景颇、布依、普米、怒族、阿昌、德昂、基诺、水族、布朗、独龙、蒙古、满族。
其中蒙古族和满族是外来民族,是因为元朝和清朝占领全国后,派驻的蒙古族和满族官员发展起来的。人口不足五千的还有:摩梭族等27个民族。
Ⅲ 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有56种民族呀,少数民族当然是55种了。他们的风俗习惯是怎样的?那就得从一个一个地说起喽。就比如苗族。他们的风俗就是老人过世。要杀牛来祭拜。而且在吃饭的时候是连餐的,说到连猜可能很多人都不懂,就是说一桌人里面只要有一个人吃好了。那还没吃的就接着坐上去,这样连着吃。
Ⅳ 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文化有哪些
一、少数民族饮食——白族
白族人民善于腌制火腿、香肠、弓鱼、猪肝醉、油鸡、螺狮酱等品种繁多的食品。妇女尤擅制作蜜饯、雕梅、苍山雪炖甜梅。白族人民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每逢客至,首先邀请上座,随即奉献烤茶、果品,再用八大碗、三碟水果等丰盛的菜肴款待客人。
二、少数民族饮食——回族
回族菜,一名清真菜。清者,洁如澄水,明如满月;真者,言无虚假,行无伪诈。要做到“清真”两字,从人到事,遍及至物,都须如此。清真膳食,擅烹牛羊肉,名菜如“烤全羊”、“涮羊肉”、“烤羊肉”。这些都是清真菜的代表。其他如满族菜、蒙古族菜、藏族菜、朝鲜族菜等,亦各具特色,这里不一一详述。本篇精选各少数民族传统菜肴,品种花样多,各有特色,以飨读者。
三、少数民族饮食——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人民善于烹调,已形成“壮味”。每年旧历6月24日是壮族的火把节,在庆祝宴上,除了家养畜禽类菜肴外,席上必有野味。在这个节日里,各家各户竟献绝技,名菜佳点层出不穷。如“火把肉”,“皮旺糁”、“清炖破脸狗肉”、“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等。
四、少数民族饮食——苗族
苗族人民喜爱养狗,因此,也擅长于烹制狗肉,不论炖、烤、卤、酱,都有浓香味扑鼻而来。狗肉鲜嫩、味美,兼能温补气血。如“瓦罐炯狗肉”、“清汤狗肉”就是苗族菜肴的代表。
不同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都是不同的,这些习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流传下来,对于当地人的意义非常重要,我们要遵守当地人的各种习俗,而且对于民族有需要注意哪些风俗习惯等知识都要了解,可以登录佰佰安全网来了解这些景区安全知识。
五、少数民族饮食——蒙古族
蒙古族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品。肉类主要是牛肉、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
最具特色的菜肴是剥皮烤全羊、炉烤带皮整羊,最常见的是手扒羊肉。蒙古族人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喜食炒米、烙饼、面条、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食品。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
六、少数民族饮食——满族
满族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东北满族大多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饽饽是满族的特色食品,各种黏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而成的。含糖、油较重的“萨其马”是满族人喜食的特色点心。冬天,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食用油以豆油、猪油和苏子油较多。
Ⅳ 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哪些
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共5个。
拓展资料:
内蒙古,简称“蒙”。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广西,简称“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相邻,并与海南隔海相望,下辖14个地级市,111个县级行政区(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2个县、12个自治县)。
西藏,简称“藏”。西藏自治区(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语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转写:Bod rang skyong ljongs),首府拉萨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简称“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宁夏,全称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首府银川市,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是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南北相距约456千米,东西相距约250千米,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网络 少数民族自治区
Ⅵ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阿昌族、鄂温克族、傈僳族、水族、白族、高山族、珞巴族、塔吉克族、保安族、仡佬族、满族、塔塔尔族、布朗族、哈尼族、毛南族、土家族、布依族、哈萨克族、门巴族、土族、朝鲜族、蒙古族、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苗族、维吾尔族、傣族、回族、仫佬族、乌孜别克族。
德昂族、基诺族、纳西族、锡伯族、东乡族、京族、怒族、瑶族、侗族、景颇族、普米族、彝族、独龙族、柯尔克孜族、羌族、裕固族、俄罗斯族、拉祜族、撒拉族、藏族、鄂伦春族、黎族、畲族、壮族。
55个。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6)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扩展阅读
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
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待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