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5-07-17 21:04:53
❶ 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为何说吕布是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是指那些不忠不义、多次易主的人,而吕布因其多次改换门庭、背叛旧主的行为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
具体解释如下:
吕布的三次易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最初是丁原的义子,后来因被董卓收买而杀掉丁原,投靠董卓并结为父子。这是吕布的第一次易主。后来,吕布又因貂蝉之事与董卓反目,杀掉董卓。这是他的第二次“易父”。再后来,吕布在多次战败后,又先后依附过袁术、袁绍、张扬、张邈等人,甚至趁刘备与袁术交战时袭取了徐州,再次背叛了刘备。这种多次改换门庭、背叛旧主的行为,使得吕布在小说中成为了不忠不义的典型代表。
“三姓家奴”的含义:在封建社会,讲究忠孝仁义,对于背叛旧主、不忠不义的行为极为唾弃。而吕布的行为正好触犯了这一道德底线。因此,张飞在骂吕布时,用了“三姓家奴”这一侮辱性的称呼,意指吕布三次改换门庭,如同一个没有固定归属、没有忠诚可言的家奴。这一称呼后来也成为了对吕布不忠不义行为的代称。
百姓对“三姓家奴”的痛恨:在封建社会,百姓对于那些有钱便是爹、有奶便是娘的人极为痛恨,认为他们毫无操守、随意受权势支配、没有独立自主意识。而吕布的行为正好符合了这种描述,因此他也被百姓形容为“三姓家奴”。
综上所述,“三姓家奴”是对吕布多次易主、背叛旧主行为的侮辱性称呼,也用来形容那些不忠不义、毫无操守的人。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