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进校园
㈠ 求一首有关于诗词进校园的七律诗或者七言绝句也可以,原创的,急急急……
物候春风和煦时,风华翰墨铸清思。
童心伴读香宜久,师道开蒙恰不迟。
格物修身皆适用,厚德载物两相支。
家国万载千秋计,犹诵先贤隔代诗。
㈡ 《把美丽带进校园》诗歌
国旗下讲话稿
——《把美丽带进校园》
讲话人 陈静
尊敬的各位领、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把美丽带进校园——礼仪篇》。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试想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谢谢大家!
㈢ 廉正文化进校园诗歌120字
廉洁文化进校园童谣(一)
1、争当廉洁小卫士
一心正气为党忠。版 两袖清风为民忧权, 三个代表定乾坤。 四海安宁乐太平, 五谷丰登举国庆。 八荣八耻要牢记, 廉洁文明要熟记。 争做廉洁小卫士, 共创十全十美新社会。
2、讲廉洁,人人夸
新校园,新面貌。 有制度,有规章。 同学间,常互助。 讲文明,懂礼貌。 敬老人,爱幼儿。 伸援手,献爱心。 讲诚实,守信用。 讲勤俭,不攀比。 爱学习,爱劳动。 讲廉洁,人人夸。
㈣ 关于校园诗歌有哪些
1、《校园颂》
作者:霍艳
啊!晨曦缓缓来到这美丽的校园, 你可曾知道
这里的晨风和读书声早已响成一片, 当你来到这美丽的校园
当你走在这晨光初照的树林旁, 你可曾听到
时而是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时而又是欢快雄壮的歌声回旋
这里再没有打架斗殴的喧闹声, 这里再没有顶撞老师的顽皮学生
这里,有的是, 努力学习的“三好学生”
“学英雄见行动”的雷锋小组,这里,有的是
尊重老师的同学们, 这里,有的是
爱护学生的辛勤园丁, 啊,校园
你是同学们最美好最幸福的家, 你是园丁们培育幼苗的沃土
4、《校园》
作者:崔明东
我们就像小小的雁儿,, 排着队伍来到校园。
忘不了课桌上的三八线,, 我常常故意把它侵犯,
惹得那同桌的女生,, 每天都在把我抱怨
——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她会把我爱恋。, 许多年后,她欢笑着跑进校园,
一脸的幸福模样, 就像来到了婚姻的殿堂。
我久久的把她追忆,就像回忆着美好的初恋。
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 我一阵叹息,就像失去了整个童年。
在她的呼唤下,我缓缓向前, 就像那迷途的雁儿,
终于回到了人生的乐园。
5、《校园深秋的小花》
作者:大地
秋风凄凉,
时已霜降,
大树叶黄,
没有了春风暖房,
没有了夏雨滋养,
你在执着地怒放,
你是校园深秋的芳香!
众踏铿锵,
地面发亮,
小草枯躺,
没有了春犁铺床,
没有了夏锄松壤,
你在蓬勃地生长
你是校园硬地的希望!
时光漫长,
会有困难的阻挡,
此时,
你我应像深秋的小花一样在这时开放!
田野宽广,
会有难垦的地方,
此处,
你我应像深秋的小花一样在这里生长!
有了深秋的小花,
我们的校园,
将会时时好风光,
处处好景象!
㈤ 求一首有关于诗词进校园的七律诗,自编原创的,急急急……
弟子常思悟增广,孝经三字百家存。
篇篇句句精华语,圣圣贤贤国学魂。
文化长廊吟李杜,书香教室诵诗文。
躬行实践明真昧,知礼感恩儒雅人。
㈥ 请你就中华好诗词进校园写两句宣传标语
读中华诗词,做时代新人
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华夏雄风
㈦ 学校开展古诗词进校园活动,我们班出演的是傻子接古诗的故事,谁能帮我想个题目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v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v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v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v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这里首先应该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