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中学校园生活
知名校友
马相伯(1840~1939)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名良,曾名志德,字斯臧;又曾用名乾、钦善、建常,改为良,字相伯,或作湘伯、芗伯。晚年自号华封老人。
张充仁(1907~1998)上海市人,马相伯是他的太外公。1914~1920年就读于徐家汇天主教会办的类思小学(徐汇公学附属汇师小学前身)。自三年级始,田中德校长(毕业于土山湾图画馆)挑选了包括张充仁在内的七八个美术成绩较好的学生,专门开办了图画班,每天下午放学以后,由他亲自传授绘画知识。1934年张充仁协助埃尔热创作《丁丁在远东》。自此,在法语系国家中约有十亿人通过《丁丁历险记》系列漫画中的“丁丁”认识他;张充仁三进爱丽舍宫,于1988年完成了为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铜像雕塑;
1994年,已经87岁的张充仁完成邓小平胸像。
1987年,张充仁加入法国籍,并取得欧共体护照。
1998年10月在巴黎去世,享年91岁。
傅雷(1908~1966)学名傅怒安(又作怒庵),上海南汇人,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和作家。
金鲁贤(1916~ )上海市人,是天主教会抚养大的孤儿。1926~1932在徐汇公学就读。1932年高中毕业时曾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词,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震旦大学。以后立志献身神学,1946年毕业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神学院,并先后赴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国深造。1950年获罗马额吾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1985年被祝圣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
戴顺智(1932~ )戴顺智兄弟几人都是徐汇中学校友,他本人高中毕业于1950年,是徐汇中学第100届毕业生。1983~1988年任扬子石油化工公司总经理兼基建指挥部总指挥。
1980年起兼任南京市副市长,1988年任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1991年任江苏省副省长,1992年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92年9月~1997年6月任中国石油总公司驻美洲总代表,至离休。
陈敏章(1931~1999)1931年12月生于上海。1943年毕业于徐汇中学附小汇师小学后升入徐汇中学,喜好乒乓球、足球运动。1949年高中毕业,是徐汇中学第99届毕业生。
在完成中学六年的学业后,考入了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1954年入党,1955年毕业。历任广慈医院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研究员、教授、院长,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会第19届副会长。1984年9月起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直至1998年3月退休。1989年任第42届世界卫生大会主席,1996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中共第13届中央候补委员、第14届中央委员。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霍普金斯等大学授予金质奖章、名誉学位和荣誉称号。1999年3月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在十多年卫生部领导岗位上,陈敏章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人民赞誉他“是一位热爱医学事业并有突出专业成就的好医生,一位任部长后每年大年初一都回医院看望病人和同事的好领导,一位可以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的好师长、好朋友…”。一句最简单的话“好人好官陈敏章”就是对陈敏章校友的最高评价。
严义埙(1939~ )1939年生于上海市。1950年进入徐汇中学就读初一,至1956年高中毕业升入清华大学。1962年毕业于清华无线电系电子器件专业,同年考取中科院电子研究所微波电子学专业研究生。1967年毕业后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是我国红外光学薄膜的学术带头人。后又赴西德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两年。
1993~2001年任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国光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激光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红外遥感学会理事长。
严义埙是全国人大第七届~第十届代表,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周兴铭
汪应洛(1930~ )管理工程专家,安徽人。1943~1949年就读于徐汇中学初、高中。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留校任助教,旋即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随苏联专家攻读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的研究生,1955年研究生毕业返校,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管理工程学者。1958年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历任教授、管理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西安交大副校长、管理学院院长、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副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应洛校友已出版专著16部,全国统编教材5部,《汪应洛文选》1部;主编《中国大网络全书•自动控制和系统工程卷》系统工程应用篇,发表论文200余篇。他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培养了一批高级管理工程人才,推动了我国企业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的转化。
魏敦山(1933~ )建筑设计专家,浙江慈溪人。1951年徐汇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本科。1955年毕业后,长期从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特别长于体育建筑设计,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职称。曾任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建筑设计(集团)顾问总设计师,设有“魏敦山建筑创作室”,兼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敦山设计的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史册。1986年主持设计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获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并荣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颁发的“埃及一级军事勋章”。1994年获“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1997年完成的上海体育场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199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 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实现了建筑的光荣和梦想。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敦山校友还设计了其他知名建筑,如虹口足球场、云南红塔体育中心、宁波北仑体育馆、中国驻贝宁大使馆、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上海(旗忠)网球中心,……
褚君浩(1945~ )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1962年于徐汇中学高三毕业。他从小深受科普知识熏陶,初中时就开始看相对论,高中时开始阅读原子物理学。1962年高考,他的物理成绩得了满分,进入了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年后大学毕业,正值“文革”,褚君浩被分配到中学任教。当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临时,褚君浩把握机会,考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1981年和1984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红外物理博士。现任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华东师大—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成像信息实验室负责人、《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被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褚君浩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于红外探测器的窄紧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提出了HgCdTe的紧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上
称为CXT公式(C即褚君浩)而广泛引用……为我国物理科学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陈心昭(1939~ )上海市人。1952~1955年在徐汇中学就读高中。1960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系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该系研究生深造,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合肥工业大学执教至今。
1980~1982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作访问学者两年半,获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10月起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6月~2004年1月被任命为合肥工大副校长、校长。曾被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合肥工大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安徽省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主委、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陈心昭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机器振动噪声与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近30项,多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评审专家。
叶辛(1949~ )学名叶承熹,生于上海。1963~1965年在徐汇中学就读初中一、二年级。在徐汇时已初露写作才华,他的作文常作为范文向同学介绍,还特许他进图书馆借书阅览。初三转入外滩九江中学,不久即遇上文化大革命风暴。1969年早春去贵州山乡插队,在遥远蛮荒的乡间整整呆了十年又七个月。在艰苦的岁月里,一边工作(干农活、教小学生),一边坚持学习写作。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
此后笔耕不辍,三十年来,共出版几十部书籍。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恐怖的飓风》《三年五载》《华都》等,“叶辛代表作系列”(三卷本)、《当代名家精品》(六卷本)、《叶辛文集》(十卷本)、《叶辛知青作品总集》(七卷本),都深受读者欢迎。小说《孽债》1995年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由他自己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引起全国轰动,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2008年,小说《孽债Ⅱ》出版,也将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叶辛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等。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
任九皋(1924~ ),祖籍江苏宜兴,生于北京。1988年入藉新加坡。1938年至1943年在徐汇中学学习五年,1943年春季转入震旦大学附中读高三。1948年震旦法律系毕业,当了一名律师。1952年应聘去台湾,供职于石利洛洋行,也办过小型工厂,做过进出口业务。后来去澳大利亚引进奶牛发展饲养业。1963年成立林麦公司,主营服装出口加工。同年,台北徐汇中学复校,任九皋校友即给予支持,捐赠美金2000元作为奖学金。1993年退休。1994~1997年间又在澳大利亚建立购物商场和INTRO地产公司,2000年收购澳洲Darling Dawns Foods Company并任首席执行官,总部设在新加坡。2001年英文版自传《一千两金》出版,2003年又出版了英文本《大生意小故事》,两书均已译成中文。2005年,任九皋成为澳大利亚华人首富,2006年《福布斯亚洲》杂志公布新加坡40大富豪排行榜,任九皋名列第八。
为发展祖国经济,任九皋多次返回上海。1999年8月,他来到母校。他思念当年的校长张伯达神父,想念同窗好友,关心母校的发展。自2000年起,他以44届的名义,或以他公司的名义,捐赠巨款资助母校建设:
2000年,建设马相伯校长纪念碑,约人民币27万元;
2001年,捐赠重德楼四楼电脑房全套设备,约人民币44万元,
2002年,捐赠重德楼底层多媒体教室全套设备,约人民币24万元;
2005年,捐赠重德楼各教室多媒体设备,约人民币60万元;
2006年,在母校设立“任魏维拉夫人奖学金”,投入基金人民币100万元;
2007年,又捐赠美金50万元,以支持母校建设创新实验室,还每年资助三名学生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每人每年1.5万新加坡元。
八年来,任九皋校友先后捐赠折合人民币近700万元,
大大改变了校园环境,改善了教育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科学实验的平台,也激励了徐汇学子勤奋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接受了回报社会的感恩教育。
朱蒙泉(1925~2008),祖籍浙江余姚,生于北京。1938~1944年在徐汇中学完成初高中学业后,进入震旦大学医学院。不久,进修道院,决心做心灵医生。1963年留学美国,攻读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又到法国研究心理分析和家庭治疗后,在美国为各地家庭和青年作专业性服务。1999年离开美国,到澳门社工学院执教,从事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培训,并在港澳台地区及美国等开展夫妇恳谈会等社会服务活动。
2001年11月,汪劲松校长率团访问台北徐汇中学。由44届校友和台北徐汇中学牵头,在校庆151周年暨在台复校38周年大会上,朱蒙泉神父向上海徐汇中学捐赠了以他已故胞兄朱任泉命名的“朱任泉校友清寒优秀奖学金”。汪校长代表学校接收了朱蒙泉神父的捐赠。
自2002年5月起每年一次向上海徐汇中学清寒优秀学生颁发奖助金;第三年开始还向教师颁发奖教金。每年共人民币4万元。
朱神父还克服了严重的病痛,三次回母校为获奖师生颁奖。2006年4月28日,朱神父准备养足精神参加第二天的颁奖会。可是到了晚上朱神父仍然高烧不退,身体非常虚弱。在区台办帮助下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他还口述了讲话内容,由他的学生来到学校颁奖会上作了书面发言,徐汇师生无不为之动容。2007年6月4日,朱神父在亲属陪同下最后一次来母校颁奖,还作了深情的讲话,勉励学生要记得感恩。八个月以后,朱蒙泉神父离开了人世。他的风范永远留在徐汇人的心中。
陶义训(1926~ ),江苏昆山人。著名实验诊断学和临床免疫学专家。1938~1944年在徐汇中学就读初、高中六年,学习成绩异常优秀。除进中学第一学期外,他几乎包揽了所有考试的年级第一名。高中毕业后升入震旦大学医学院,1951年毕业,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57年转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1977年转入上海市医学化学所任副所长。现任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系教授、副系主任,《检验医学》杂志名誉主编、美国临床化学学会会员、法国生物化学学会名誉会员和美国Point of Care杂志编委。1984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WHO)试剂生产合作中心,任中心主任,并连任至今。1990年被聘为WHO卫生检验服务专家咨询团成员。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如“早期妊娠检验法”“早早孕诊断的单克隆抗体二点一步酶免疫法”“抗链球菌溶血素O快速诊断试剂盒”等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主编的高校教材《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被评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陶义训教授培养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3名,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1967~1976年还被专门借调参加了《法汉词典》和《英汉大词典》的编撰工作。
陶义训校友在44届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老班长”的称呼至今还充满了同窗学友对他的敬意。
❷ 上海市徐汇中学怎么样
简介:上海市徐汇来中学是源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科研先进、管理科学、教学理念超前的现代化重点中学。建校以来,学校整体布局科学,具有现代化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主倡“团结、拼搏、求索、奉献”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质教育,让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发挥潜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❸ 徐汇中学初中有几个好班
仅有两个。直升班,科创班。
现况:高一入学时有分班考,1班为直升班(初中直升),2班为科创班(分班考前40),剩下的随机排序。
徐汇中学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称,秉承着“崇尚科学、爱国荣校、多彩发展”的办学传统。作为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
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正式启用必将实现徐汇中学科技教育新的飞跃。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启用仪式。
徐汇中学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将对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五大前沿领域进行研究,承担现代生物技术普及教育及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工作。
为全体高中学生及初中活动课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平台,旨在让学生体验生命科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徐汇中学校园生活扩展阅读:
章卫民部长和市教委领导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实验中心的五大实验室,听取了林志新院长和庄小凤校长的详细讲解,对这一全市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创新科学实验基地赞不绝口。
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的创立是徐汇中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章卫民部长代表徐汇区委区府对此表达了热烈的祝贺,衷心祝愿徐汇学子能够在实验中心畅游生命科学海洋,涌现出更多的高科技精英。
人埃利蒂斯热情吟诵的“畅饮科林斯的太阳,细察大理石的纹理”、“越过海洋和葡萄园”,古希腊的经典艺术在中国徐家汇熠熠生辉。这幢楼的顶部采用了西班牙建筑风格。
可惜在20世纪90年代初因屋漏严重而拆除,重建后风貌不再,大大影响了该楼的整体风格。
徐汇中学比较有声誉,环境也很好,如果想摇号的话,要紧徐汇中学,那你是天大的幸运啊
❺ 徐汇区有哪几所重点中学
徐汇区的重点中学有上海市南洋中学、位育中学、中国中学、上海市第二中学、南洋模范中学。
一、上海市南洋中学
上海市南洋中学创建于1896年,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中学,被民国著名教育家吴稚晖誉为“中国之伊顿”,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人文底蕴。
1956年学校改为公立学校,1959年被确定为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二、位育中学
上海市位育中学是创办于1943年的上海市重点中学,是上海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2005年2月,被上海市教委首批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三、中国中学
中国中学创办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的名校。当年学校创办人周慎修、杨安仁等先生目睹日寇侵略气焰嚣张,民族危机日重,倍感“欲救亡图存,非教育不足以言此”,遂决定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
四、上海市第二中学
上海市第二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她的前身是务本女塾,创办于1902年,是中国最早的由国人创办的女子学校之一。
五、南洋模范中学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新式学堂之一,创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根据国家的布局调整,学校1956年改为公立,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中学。200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❻ 徐汇区的徐汇中学(高中)的优缺点
优点,升学率堪比市重点,在上海市排名靠前,历史悠久,师资优良,学生质量高,差距小,压力小(相对而言),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多,社团也很多而且很丰富,而且是公办学校,学费便宜,各种学习设施齐全,(吼吼,生物实验室是大学级别的)……还有很多很多恩
缺点,在市中心,自控能力不好可能会迷恋逛街,还有大家都很厉害,心里可能会受打击,(比如有人整天住别墅,轿车接送之类的,但是不在意的话就比较好)
❼ 徐汇中学好吗
徐汇中学目前是普通高中!不过正在申请区重点!05年的中考录取分手是450分
❽ 请问徐汇区有多少所可以住宿的中学
徐汇区可以住宿的中学有:上海中学,位育中学,西南模范中学,上师大附中,南阳模范中学。
徐汇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北以长乐路、华山路、兴国路、淮海西路、凯旋路,与静安区、长宁区接壤;东以瑞金南路、陕西南路与黄浦区比邻;并濒临黄浦江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以徐浦大桥与其连接;西南以虹梅路、朱梅路、老沪闵路和华泾镇关港村,与闵行区分界;全境东西相距7千米,南北相距13千米。徐家汇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徐汇是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内有著名的交通大学,以及徐家汇天主教堂等人文深厚的建筑。
徐汇区境内铁路、航道、立交、高架道路纵横交错,是市中心进出闵行、奉贤、浦东新区、金山、青浦等区和江、浙、闽、赣、皖等诸省的交通要道。 徐汇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区工业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业发展的产业规模。徐汇区地处市区西南部,东经120.26度,北纬31.12度,总面积54.7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0.94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82平方千米。
❾ 请哪位对上海市徐汇区徐汇中学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士,给我讲讲徐汇中学的情况
前几年升的区重点,但是一本率很早以前就高过市二和南洋了
学风的话,老师们一直抓得很紧,作业n多,老师很严格,也会常常义务加课,总归希望学生能考得好一点的咯~
整体素质方面,我那一届还是不错的,感觉班级里每个人都很努力,而且在学习上也不会暗斗,而是互相帮助。 当时老师的说法是,“我们招收的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可能没南洋好,但是老师和学生都努力一下,高考肯定不差。”
06年的总体一本率好像是60%左右,文科班那次比较辉煌,上了80% :)
07、08的一本率也都超过了60%。
09年的达到本科线222名,占98.2%;达到一本线138名,占61.1%;达到二本线84名,占37.1%;500分以上34名
05年以前的是在网络知道找的:
2002届 2003届 2004届 2005届
上线率 100% 100% 99.71% 99.7%
本科率 70% 82.7% 92.4% 95.09%
“一本”率 34.6% 51.4% 53.6% 54.7%
其他可以看徐汇中学的网页:
http://xhzx.xhe.sh.cn/
❿ 上海市徐汇区西南中学简介
真的西南中学很差,学生素质很差经常有人手机会丢,老师对你的态度会很差,总之一个差回字。应答有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楼小不说旁边还有噪音,他办不下去了。耽误学生前途!!!劝你不要去,就拿个例子来说特别是有个教化学的人称牛头兽的,他根本不是人。他逼走了学生如果你违背他的意愿,他会骂你不让你上课,活像一流氓。所以劝告你别去那所学校,以免耽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