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六节:踢腿运动8拍×4
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1-2:左脚开始踏步,3:左腿侧踢,同时右腿微屈,右臂侧上举,掌心向下,头向右转,稍抬头。4:还原成直立。5-:同1-4拍,但方向相反。
第二个八拍:1:左腿微屈上提,大腿与地面平行,绷脚尖,同时右脚提踵立。2:还原成直立。3:右腿前提,腿与地面平行,蹦脚尖,同时右转体,左脚提踵立。4:还原成直立。5:左腿前提,同时右脚提踵立。6:还原成直立。7:分腿跳,向右转,同时,两臂侧上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8:并腿跳还原成直立。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
❷ 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 视频下载 哪有阿 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5MTYyMzY=.html有看的^_^我们也在学^_^
❸ 求音乐: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
本套广播体操有两个。一是《时代在召唤》,二是《青春的活力》。
您可以去以下网站看图解和视频: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动作图解:
http://www.ty121.cn/Article/tz/gbtz/200608/8772.html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完整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5NDgzNjA=.html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分解示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OTUwMDQ=.html
❹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每节的名字是什么
跟第一套差不多的
❺ 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下载
是时代在召唤,绝对是的,我就是中学生
❻ 中学生第二套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第一节有哪些动作呢
第一节:热身运动8拍×4
预备姿势:上一节的最后一个动作。
第一个八拍:1-4:左脚开始向前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握拳;第4拍还原成直立。5-6:左腿侧身,脚尖内侧点地,同时右腿微屈,左臂经胸前平屈至上举,五指分开,掌心向前。7-8: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八拍:1-4:右脚开始向后踏步,同时两臂屈肘,前后摆动,握拳;第四拍还原成直立。5:右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左腿微屈,两臂侧上举,握拳,拳心向下。6:还原成直立。7:左腿前伸,脚跟触地,同时右腿微屈,两臂胸前交叉,左臂在外,拳心向后。8:还原成直立。
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
❼ 广播体操一共多少套,分别叫什么名字
三套,有小学和中学两种。
一、小学
第一套:
1、小学生广播体操1
2、小学生广播体操2
第二套:
1、初升的太阳
2、雏鹰起飞
第三套:
1、希望风帆
2、七彩阳光
二 、中学
第一套:
1、中学生广播体操1
2、中学生广播体操2
第二套:
1、青春的活力
2、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
1、舞动青春
2、放飞理想
(7)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扩展阅读:
广播体操十大好处:
1、可以使大脑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让肌肉得以放松。
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氧气能充足地供应身体各部分,从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体发热,有利于提高体内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惫的程度,减少乳酸的积累,使人体精力旺盛。
4、可以培养人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紧张,有利于睡眠。
6、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做广播体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伤、挫伤。
7、工作之余做广播体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
8、坚持下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9、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强人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10、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体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❽ 第二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mp3 音乐版
就写青春的活力
❾ 第二套全国中学广播体操是什么时候的
2002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系列广播体操是在2008年实施推广
❿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几套名称是什么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九套。
体操名称:
小学
第一套:
1、小学生广播体操
2、小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
1、初升的太阳
2、雏鹰起飞
第三套:
1、希望风帆
2、七彩阳光
中学
第一套:
1、中学生广播体操
2、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
1、青春的活力
2、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
1、舞动青春
2、放飞理想
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颁布开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九套成人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的历史是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更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回首广播体操60多年来走过的足迹,或许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体育的根本宗旨:让更多的人在运动中强健身体。
(10)第二套中学生广播体操扩展阅读:
1、第1套:动作最简单
1951年11月24日正式公布。这一套广播体操动作最简单,一节操基本只有一个动作。
2、第2套:增加下肢动作
1954年7月正式公布,运动量比第一套大些,并适量增加了下肢运动量,动作难度也有所增加。“呼吸运动”和“整理运动”被取消了,原因是大家觉得每节动作的操练中,都必然要进行呼吸。
3、第3套:成为当时风尚
1957年正式公布。曾有报道说,当时中共中央高级党校90%以上的学员坚持做广播体操,且由原来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三次;有关调查还显示这套体操对改善食欲和睡眠有效果。当时,第三套广播体操成为了时尚。
4、第4套:增加新版
1963年的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较前三套的动作,第四套体操趋于成熟,除了运动量继续增加外,动作也开始强调新颖和优美。
5、第5套:增加新动作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布,吸收了前四套的优点,动作新颖活泼,活动部位比较全面,难度和运动量也比过去稍大,还穿插着模仿生产劳动和舞蹈形象的动作。
6、第6套:增加新乐曲
1981年9月1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动作新颖、舒展,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兴趣。该时期,广播体操工作的严肃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7、第7套:设计难度增大
1990年5月8日推出,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制作挂图。据后来调查,人们普遍反映这套动作难度较大。
8、第8套:降低难度
1997年6月20日正式推出,与第七套希望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抗衡的设计理念不同,第八套动作设计上删繁就简,设计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学会它,不至于因为动作太难而手忙脚乱。
9、第9套:突出风格
2011年8月8日推出,是在充分吸收前八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创编的,继承了前八套广播体操的结构,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普适性、健身性、针对性、时代性、前瞻性”等特点,易学易记,符合大众锻炼实际与需求;
易练易普及,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是最为经济、实用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之一,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现代人学习、生活特点。
同第八套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跨步由纵向改为横向,共分为八节,从第一节的伸展运动到第八节的整理运动,包含了躯干、上下肢的动作,使全身各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继承了广播体操全面性的风格。
第九套广播体操充分考虑锻炼时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动作从上肢到全身,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在结构和动作设计上,突出了广播体操的功能。这套广播体操是现在国家在各单位、企业推广的广播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