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0-11-20 23:09:53

Ⅰ 常州初中排名榜

1、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创办于1907年,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中学之一,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成为全省12所大改试点学校之一,是江苏省首批创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

2、常州市第二中学

常州市第二中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市中心,创办于1924年,1952年经常州市政府命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3、常州市第一中学初中部正衡中学(常州一中分校)

2000年经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由常州市第一中学出资举办民办正衡初中;2007年,正衡初中恢复正衡中学原名;2008年,由杨褔宽先生全额投资举办正衡中学,与常州市第一中学合作办学,实行管、办分离的运作模式,并迁至现址(常州市清凉东路48号)。

4、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初中部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简称省前中)地处常州市南郊,创建于1939年,初名私立新园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57年被省政府确认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60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1980年被省政府再次列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

5、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简称省前中)地处常州市南郊,创建于1939年,初名私立新园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57年被省政府确认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60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文教系统先进单位;1980年被省政府再次列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

Ⅱ 常州市第一中学怎么

常州市第一中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常州市第一中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Ⅲ 常州市第一中学介绍

常州市第一中学是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创建于1925年,原名私立武进冠英初级中学。1929年春,常州实业家卢正衡先生捐资助学,更名为私立武进正衡中学。1953年元旦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命名为常州市第一中学。1978年4月被确定为常州市重点中学,1979年9月受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同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2年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电教示范学校”和“ 江苏省首批环境教育试点学校”(全省仅四所),1998年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1999年再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2000年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集体”(全省仅四所)。同年4月,学校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验收。2001年 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全市中学中唯一的一所)。1995—2002年连续三次(两年一次)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单位”。1999年学校党组织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年—2003年学校领导班子连续被常州市教育局党委授予“团结、廉洁、高效”好班子荣誉称号。现学校拥有37个高中教学班,160名教职工,1960名学生。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赞誉我校为“苏南中教一枝花”。
学校以信息化、数字化为龙头,积极稳妥推进办学条件现代化。已完成数字图书馆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全省仅四所)、多媒体教学工程、学生公寓楼工程、田径运动场改造等工程。有堪称江苏省中学系统最先进的图书馆大楼,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开架”的三全服务;有江苏一流的欧式风格的艺术中心,为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可直接上英特网的校园局域网,为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交互式学习、个别自主化学习和网上学习,提供了全新而广阔的空间;还有完善的闭路电视、多媒体电教系统、理化生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完善的体育设施,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目前已有多媒体教室37个,其中专用多媒体教室4个。校园网络设施设备齐全,已为108位教师配置了笔记本电脑,还配备了专供老师备课、查阅资料的教师备课中心。有微机教室4个,配置电脑225台。图书馆设备设施齐全,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56台。艺术楼内设有音乐、美术多媒体教室,学生作品展览室、音乐欣赏室、舞蹈训练房、书画写生室等专用教室及设有896个座位的多功能大厅。体育运动设备齐全,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和承接省级相关项目的比赛。学校现占地面积66605平米,生均33.98平米;建筑面积33979平米,生均17.34平米;绿化面积19121平米,人均9.75平米;图书馆藏书 130137套册,生均66.4册;仪器固定资产12898445.66元,生均6580.84元。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我校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校以现有教师队伍为基础,采取管理与服务并重,使用与培养并重,骨干与全员并重的策略,推进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在我校108名专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7名,占99.1%;其中高级教师41名,占38 %;一级教师31人,占28.7%;具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经历和正在进行硕士生学历培训的11人。一批优秀教师已脱颖而出,现有特级教师3名,江苏省“333”工程1 名,“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 名,常州市学科带头人11名,常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2003年9月,经常州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考核,我校又有4名教师成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考察对象。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布局上,我校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市园林局等有关专家进行整体规划、全面改造,设计独特,环境优美,八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化的校园环境文化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造成一种追求现代、追求文明、追求崇高、追求知识的人文环境,形成了“严谨、求实、文明、奋进”的校风,“尽职、严格、爱生、善导”的教风和“主动、扎实、刻苦、创造”的学风。
学校以办“市民满意的一中教育”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发展观,坚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起点;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优化知识结构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充分理解市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对子女成才的希冀,办有特色的教育,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
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我校始终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确立了“向科研要发展,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坚持抓学习、抓队伍、抓组织、抓制度、抓落实。围绕德育、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心理疏导三大问题开展研究,现有国家级、部级课题九个,省级课题三个,市级课题三个。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有较大突破。九五省级立项课题“让学生愿学、乐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维持研究”在常州市中学系统中首先获省级专家组结题验收;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现代学科教学论的深化探索”获中央教科所专家组结题验收(全国200多所实验学校,仅13所学校通过验收),我校有十多篇论文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实验基地,任校长被评为优秀实验组织者;其他课题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外,我校首创的“教师忌语”、“民主评教”在全国都曾产生一定影响。
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我校建成了100兆的宽带校园网,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进入每个教室,一中的网站点击率很高,在社会上已具有相当的影响。数字图书馆已通过省级验收,中央教科所还在我校主持召开了江苏省“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研讨会。
学校重视特色教育,在继续保持德育特色、田径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外语教育特色、科技活动特色、信息技术教育特色的同时, 2001年与南京大学签约,在高一年级创办理科教改实验班,由南大定期派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为学生作学科竞赛辅导,充分利用南大的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加快尖子生的培养,开辟学生成才的“高速公路”,为他们的腾飞装上“助推火箭”,为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
我校经多方努力,在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建立了陈胡、高蕴、吴家炎、金德曾、刘振权、大成等奖励基金共100多万元。为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改革了奖励制度,突出一个道理:发展是硬道理。承认学生的差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发展,设置了优秀学生(年级前三十名)、优秀干部奖,激励成绩突出、基础扎实的学生脱颖而出;设立了学习进步奖、勤学好问奖、学习刻苦奖,鼓励后进学生自立自强,不断进步;设立了十星级标兵奖、文明礼仪奖,激励学生提高道德修养,规范日常行为;设立了爱心奖励基金和特困奖励基金,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在这样的机制下出现了“尖子冒得出,多数迈大步,后进不落伍,特长得发挥”的良好局面。
优质的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2001年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达103人,占学校考生总数的20%;650分以上的有11人,列常州大市第二,唐滢同学以691分的高分夺得常州大市理科状元,列全省第四名。在常州市区高考总分前十名中,我校理科占了3人,文科占了4人,外语占了2 人。另有五位考生在提前招生中,分别被南大强化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本二达线率88.19%;2002年高考以平均554分的成绩,超省平均92分,超市平均60分,其中英语平均分列大市第一,本二达线率82%,跻身全省第十七名;2003年计算机考试合格率99.4%,综合考试优秀率30.4%,合格率99.4%,本二达线率83.86%,本三达线率99.36%。每年有五十位左右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南大、交大、复旦等一流名牌大学。而2003年成绩的取得是在入学时市区第三的生源,取得了大市二本上线率第二的业绩。
学生素质发展全面,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硕果累累。2001年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江夏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在2002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赵一涵、姜尚仆同学获一等奖;在第27 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预赛西安赛区的初赛和决赛中(2002.11),姜尚仆荣获组委会颁发的“新星”特别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狄芊宇同学获江苏省一等奖(2002.01);在2002年8月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姜尚仆获二等奖;在第十三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蒋亦奇同学获一等奖;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2002.8)中,蒋云波等八人获全国一等奖;在江苏省第二届高中生作文大赛(2002.12)中,刘祺同学获省一等奖;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可口可乐杯金钥匙科技竞赛(2002.11)中,何婧誉、邹文天获省个人特等奖,蒋亦奇、邓理希获省个人一等奖。校艺术团成员多次赴台湾地区和美、日等国访问演出;我校还培养了国家一、二级运动员近四十名,为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输送了63名体育后备人才。

Ⅳ 常州市第一中学好还是前黄好还是省常中好

都是常州市最好的高中。以前一直是省常中较好,但近几年,一中有超越趋势,前黄也紧随其后。所以无所谓谁好谁坏,都是常州大市最好的三个高中,进去了以后资源都差不多。

Ⅳ 江苏常州“最牛”的3所高中,高考成绩傲人,有你的母校吗

江苏是我国基础教育最为发达省份之一,历年高考成绩出炉,都会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江苏的高考难度相信大多数考生都知道,可以说是属于“地狱模式”,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也就意味着江苏省的教育实力有多强悍。而常州市是江苏省的一座地级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国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历史沉淀,而且常州市的教学资源也很丰富。今天小匠和大家分享一下江苏省常州市最牛的3所高中,虽然历来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但是实力很强劲,每年的高考成绩表现都非常傲人,来一起看看有没有你的母校。

以上就是小匠给大家介绍的江苏省常州市最强高中前3名,整体来说,这三所学校的实力都非常强劲,在高考中都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可以说能考上这几所高中,就相当于迈入重点大学!

对此,你们认为呢?

Ⅵ 常州市一中2019年211录取了多少

只说重点: 2019年常州市新北区的高中分数线, 6月中考后才知道。我不是诸葛亮,不会神机妙算。认真学习、认真备考,才是正道。

如何评价常州一中

常州市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学校始终坚持“尊重、支持、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被评为常州市三年主动发展评估优秀学校(市区高中 校唯一)。学校在全省率先启动“增效减负”战略,并申报成为全省重点课题,受到市局嘉奖,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常州日报》等媒体跟踪报道,专著《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之间》已经出版。
学校现有学生2000多人,教职工170多人。其中,教授级教师2名,特级教师5名,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名,市骨干教师28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40人,研究生27人,已形成一支以名师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主力、青年教师为梯队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一贯推行“每一位学生都是整个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把“阳光心态、优秀学业、国际视野、领袖素质、一流口才、明显特长”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并以学生的高成长性赢得了社会赞誉,本科达线率连年在常州市名列前茅,是常州市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得市政府奖励的学校。2008年高考,二本上线率89%,语、数、外三门总分上线率(300分以上)96%,一批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国外名牌大学录取。2007年,学校选手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FLL世界锦标赛,荣获联合对抗赛冠军,是迄今为止中国青少年机器人代表队在世界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学校被评为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优秀参赛学校,连续三次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最高荣誉“五星级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常州地区唯一受表彰的五星级单位。校民乐团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社团(中学唯一)。校健美操队连续获得省健美操比赛一等奖,2007年底参加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赛,获得全场最高分,包揽两项冠军。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图书馆藏书136000套册;艺术馆多功能大厅有896个座位,还设有音乐、美术多媒体教室、学生作品展览室、音乐欣赏室、舞蹈训练房、书画写生室等专用教室;英特网连接到了新教学大楼的每个教室,教室为每个学生都设置了储物柜。

Ⅷ 常州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2011年,有7人进入北大、清华。2012年,4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有18人,人数在常州大市最多,其中有6人进入北大、清华。2013年文理科有7名学生进入全省前100名,其中9人达北大、清华线,有7人进入北大、清华。2013年理科二本达线达97%,文科二本达线率98%;15个班级中有7个班级二本达线率为100%。2014年高考一本达线率为75%,二本达线率为99%。6人考进北大、清华。1人为常州市理科状元。校训一本达线近70%,二本在95%左右。
竞赛成绩
学校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成绩一直位于常州前列,2009-2012年就有100多名同学获省一等奖;校机器人代表队已三次夺得全球FFL机器人世界锦标赛机器人现场操作赛冠军,是迄今为止中国青少年机器人代表队在世界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校健美操队已连续五次获得江苏省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校民乐团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多次应邀去韩国、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新苗社”(小记者协会)被授予特色社团称号,2009-2012年来有156人次在省、市作文和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大奖。学校学子黄抒田获全国大型国学知识总决赛冠军。由学校2009届高三毕业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永远的高三》受到媒体与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2013年,第7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于5月9日-1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学校高二(1)班洪鑫焰同学获得银牌,高一(1)班许臻佳同学获得铜牌。
2012年11月11日,第十八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落下帷幕。学校共有22位同学获得了江苏赛区一等奖。其中,全省前50名,学校有7人;高二(1)班洪鑫焰同学进入全省前十名。高三(1)班田菁曳同学获得最佳女选手。
2012年,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省市比赛中,学校多名同学获奖。 2012年9月16日,第六届江苏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健美操比赛在徐州体育馆顺利闭幕,学校体育组顾超老师和少体校高垚老师代表常州参加成人组竞技混双项目比赛,喜获银牌,顾超老师获得“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称号。
2012年,学校林厚从老师编写的《高级数据结构》一书由东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苏教科院科[2011]12号文件,学校房宏主任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2011年常州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竞赛中,学校朱志刚老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高大玉老师获得二等奖,都承峰老师获得三等奖。 学校作为省首批重点中学,2008年被评为常州市区高中校唯一一所三年主动发展示范学校,21世纪以来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六次荣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最高荣誉“五星级先进集体”称号。是江苏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平安江苏创建先进集体”、“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学校。

Ⅸ 常州高中有哪些学校

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常州市第一中学,原名私立冠英初中,始建于1925年,1929年更名为私立正衡中学,1952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常州市第一中学。先后荣获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等荣誉。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位于常州市武进城区,是江苏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创建于1939年,1957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99年,成为江苏省率先创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常州市第二中学

常州市第二中学,简称常州二中,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学校是由常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前身是在常州府学原址创办的私立常州初级中学;其后转为公办学校并更名为常州市第二中学;1996年,学校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2005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验收。

Ⅹ 常州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来第一中学,原源名私立冠英初中,始建于1925年。
1929年更名为私立正衡中学。
1952年由常州市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常州市第一中学。
1978年4月被确定为常州市重点中学。
1979年9月受江苏省人民政府嘉奖,同年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2000年,学校通过了国家示范高中验收。
2004年,学校升级为江苏省四星级学校。

热点内容
艺新教育 发布:2025-07-03 12:42:17 浏览:8
历史上有几个皇帝 发布:2025-07-03 11:31:18 浏览:975
面包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3 11:01:53 浏览:490
鲍鱼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3 10:12:06 浏览:662
编制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3 07:57:11 浏览:747
新教师教学心得 发布:2025-07-03 07:17:38 浏览:215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发布:2025-07-03 06:22:30 浏览:595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3 05:51:21 浏览:831
金榜行动数学 发布:2025-07-03 05:46:20 浏览:215
历史模拟题 发布:2025-07-03 03:41:26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