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水环境调研
1. 校园内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校园内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希望环保局在校园内河水,设立一个监测断面,纳入本地区水体的质量监测报告。
【】本学习也可以定期进行校园内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5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奥林匹克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现在,每一次奥运会的举办,每一次圣火的点燃,都打开了人类心中那迎接文明的窗子。作为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2008年的奥林匹克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礼仪的一次很好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为文明奥运出一分力呢?为此,我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搜集有关“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资料。 2、查找书籍、报刊,详细了解对创建文明奥运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办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调查什么获得的资料上网查找 有关“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资料。 我们还应该多注意日常行为规范。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也应为奥运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礼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为准则,给世界人民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并且,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动去弯腰去捡一捡;看到盲人过马路,主动让一让;路边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问路,应该热情地为他服务……只要每个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会就会向前跨出一大步。 查找书籍、报刊 了解对创建文明奥运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办法。 认为“随地吐痰”、“吸烟”、“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这些不文明行为将极大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文明形象,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制止。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文明守则,做一个文明的奥运参与者,做一个文明的奥运东道主。 四、结论 1、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也知道了还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在出现例如:“随地吐痰”、“吸烟”、“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 2、虽然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大大的减少了。 五、建议 2008年的奥运会即将召开,通过这次研究,我建议大家自觉遵守文明守则。
3. 小学生作文校园用水调查报告250字
校园学生浪费水情况调查报告
水浪费
在学校浪费的水的情况,玩水专谓是“重头戏”。经过属的同学进行了调查我发现了: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玩水,而我还发现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在玩过水后就不在关掉水龙头,相当浪费,一个月要浪费多少?一年呢?你是否有想过10年后你会浪费多少水?假如有天你们家没有了水,当然你们的第一反映就是说:怎么这们倒霉呀!今天我家没有电,你肯定是还这一种和愤怒很生气的那一种形态。如果你们家一天浪费那们多水,那世界还能坚持下去吗?中国还能吗?
那一点水对你们幸福生活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可以珍惜的,但对那些对在地震中对水是多么的渴望,你们想过吗同学们?请你们不要拒绝一滴清朗的水吧!虽然它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让大家节约水,减少浪费,节约资源是全世界人类的义务,我们不仅要节约水资源,也要对每一种资源一当珍惜,保护我们的地球,拯救我们的地球。
4. 校园环境小品调研怎么写给个范例
。我喜欢小品创作。曾在校园拿下多个一等奖,用自己的原创打败了那些只会抄袭他人的好多了,他们那不叫抄袭了,叫克隆。连词都改。如果你需要的话,给我个题材我帮你些剧本。我的风格以夸张、幽默、爆笑为主
5. 校园环境污染调查问卷怎么写呀
环保调查问卷
班级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一、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相应的答案在相应的括号内打“√”
1、您认为当前国内的环境破坏程度如何? 非常严重 一般 较轻
2、您的环保意识如何? 很强 一般 几乎没有
3、您对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投入垃圾箱 随手扔掉
4、您的房间多长时间打扫一次? 半天 一天 两天 三天以上 看情况
5、您的房间多长时间整理一次? 两天 五天 十天 十天以上 看情况
6、您对废电池了解多少? 很清楚 知道一些 知之甚少
7、您使用最多的是下列那些电池? 一次性电池 充电电池 条形电池
8、您怎样处理废电池? 回收利用 扔进垃圾箱 随手扔掉
9、您购买电池的频率如何? 一般不买 有时买 经常买
10、您认为废电池的回收是否必要? 非常必要 无所谓 每必要
11、您能否有效的进行废物利用? 能 不能
12、您使用一次性饭盒的频率如何? 从来不买 尽可能不用 经常用
13、如果同时有发泡餐具和纸制餐具,纸制的较贵,您使用那种? 发泡 纸制
14、您认为目前身边危害最大是那种污染? 噪音 空气 水源 意识
15、您的房间无人时是否熄灯? 熄灯 不熄灯 不一定
16、您出去愿意 骑自行车 乘公交 打的 开车
17、您对目前缺水的情况了解多少? 非常清楚 知道一些 闻所未闻
18、您会主动关水龙头吗? 不是 偶尔 经常
19、您开展或参加过环保活动吗? 有过 没有
20、您认为环保重要吗? 不是 很重要 一般
二、 问答题
1、你认为环保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2、请你对“提倡环保意识”提出几点建议。
3、你认为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4、你认为我们学校在环保方面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6. 做校园环境调查 应该怎样写调查问卷 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调查问卷怎么写主要是得看你想调查什么,想明白关于你校园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说,你首先得有个目标。比如说,校园绿化对成绩有什么影响等等。
你在分析怎么做调查问卷之前你可以考虑几个分析的方向:
1)环境(室内/室外,自然环境,美学等);
2)地理(位置,布局,材料设置,流动性等);
3)社会(社交场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等);
4)经济(个人财务,关系到社会或地理因素等);
5)地方感(从一个地方派生的含义,以及情感上的依附或厌恶等)。
最后再去写调查问卷。
7.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范文3000
对马路情况得调查报告
高二(3) 王宇
XXXX学校 周XX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
我在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调查表
时间:2004年2月1日11:0511:10
项目
人数 学生,小孩 其 它 总 数
走斑马线的人 6 8 14
不走斑马线的人 1 62 63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
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
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
河流在哭泣的社会调查报告
高一(1)班 周 鹏
我家附近有一条“臭河”,那条河乌黑乌黑的,河面上飘着些塑料袋,很脏。
听当地年纪较大的大人说,以前这条河十分干净,清澈见底,河里的鱼很多,游来游去,十分活泼。而现在,工厂里的污水排放到河里,路边的行人随手将脏东西扔到河里,渐渐地,河也从以前的干净、清澈变成了这肮脏、发臭、乌黑的臭水沟了。我还听爸爸说,那条河原本是十分干净的,爸爸还在河中游过泳呢,而现在,谁还敢到那条河里去游泳。现在,到河边看看,河水中一条鱼也没有。也是的,现在还有什么生物,能有什么理由在这里生活呢?这里没有任何条件能让生物适应。
现在,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在积极改善水质,可是单靠有关部门是不行的,因为现在还是有人随便将拉圾倒入河中,小孩在河边任意大小便,工厂还是把未处理的污水排入河中,如果像这样下去,这条河是会干涸的,其它的河也会被污染,慢慢地,就连大海也会被污染,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所以,请同学、市民们千万不要污染环境、污染河流了,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对乞丐的社会调查报告
高一(5)班 张 剑
春节期间,各街道人山人海,但令人纳闷的是乞丐也越来越多了。
一次,竟有三、四个赤膊端着乞丐碗的儿童绕着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又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有组织的“丐帮集团”,那老太婆便一定是“丐帮帮主”了,他们正在开他们的丐帮代表大会,制定乞讨纲领。大概过了10分钟以后,他们便散了。回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继续它们的乞讨。
更令人可愤的是在公交车站,为了乞讨,一个小孩竟为一个年轻人下跪,那好心人便掏出了一角钱投入其碗中,出乎意料的是,那小孩却嫌钱太少,便抱住了那人的腿苦苦哀求,让人见了既可愤又可怜,那年轻人只好再掏出一元钱投入了那小孩的碗中,方才离开。
竟会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我便开始了一次社会调查。
乞丐主要集中在各公交车站、五马街、人民路这三大版块,可分为5大主要人种:1.学生求学; 2.老人乞讨; 3.残疾求助; 4.儿童赤膊求助; 5.卖艺求生。(各数据见下表)
地点
数据
人种 公交车站
(大南门车站) 五马街 人民路 合 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学生求学 0 / 2 15.4% 3 42.9% 5 20%
老人乞讨 3 60% 2 15.4% 3 42.9% 8 32%
残疾求助 2 40% 4 30.8% 1 14.2% 7 28%
儿童赤膊求助 0 / 3 23% 0 / 3 12%
卖艺求生 0 / 2 15.4% 0 / 2 8%
总 计 5 100% 13 100% 7 100% 25 100%
(注:某一天我所见的情况)
他们这些乞丐的真面目不知到底是什么,是真正的向人求助,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向好心人骗取同情心,得到不正当的金钱,从而使许多好心人不敢献爱心。
倘若他们是真正的求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愿意去帮助他们,而且会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望有关的部门对此情况重视。
8. 跪求一篇关于做校园水环境的实习小结啊!!!高手进啊!!!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2004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NextPage]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3、苹果园的变迁——静园草坪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资料来源:campus.chinaren.com)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一塔湖图”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骄傲,就在于它所创造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匠心独具——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幽静的小径边生长着各色的植物。引人注目的是雪松下的石头,它独特的用途使人耳目一新。松针下部的蜡质物是酸性物,下落到土壤中会使土壤受到酸化影响,土质变差,以至于到了刮风的时候会有尘土飞扬。而石头可以防止扬尘,从而保证了这里路面与空气的清新与洁净。
而路旁的传统建筑的大屋檐则为麻雀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鸟鸣声不绝于耳。在这里,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
9. 写一篇调查报告关于学校用水的情况400字左右
建议第二部分比较合适珍爱生命之水——2011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报告
地点:灵宝市北部地区(川口乡、阳店镇、函谷关镇、大王镇一带)
主题:了解以本地为代表的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的现状,提高同学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过程及相关调查结果:本地区前一个月不曾降雨,因此近几日部分地区呈现水资源短缺情况.
函谷关镇:从几家村民处了解到,由于近期无降水,地下水位降低,平时机井出水正常,如如进水量小了很多.
大王镇(黄河沿岸):本想着黄河是滔滔流水,但走近方知,黄河河床大部分露出淤泥,只有靠近陕西省的低势处有几米宽的浅流(见图一).再看看河岸,数米高的河岸突兀的耸立在旁边,平时黄河水位在此处也能达到几米深,再往刚才的黄河,恐怕还不到0.5米(见图二).去年同期岸旁是鲜绿的农田,但今日大部分只是干躁的土壤.(见图三、图四)
(老城渡口)该渡口往日能够载人载车从涧河下游直达山西省芮城县,虽然渡船不大,但在此时节,也只能停在岸旁,等待雨过水涨才能够开放(见图五).
阳店镇(塬上地区):该镇有部分村落位于塬上,地形不易储水.因此在此时缺水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月不降雨,对对这些以雨水为主要灌溉方式的村子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甚至村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都不能保障.
川口乡(塬下地区):这个地区较之塬上,地势低,而且位于川口河沿岸,并没有呈现出缺水状态.
总结:在当今时代,水资源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次活动选取的时间和地点都是在轻微干旱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西部等众多地区的缺水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一名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有责任携起手来保护水资源.从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缺水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甚至连同学们此次活动的饮水都有困难,更加深化了同学们珍惜水资源的这种意识.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理应认识到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时间分布不均和空间分布不均两方面.青少年应当掌握相关科学知识,从生活中做起节水的典范.同时,国家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对水资源的认识,发展科技,促进生产,把水资源控制在合理调控范围内,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均衡分布.
第二批次活动(8月)
方式:资料搜集
成果展示:
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的总量并不算少,仅江河年径流总量就达26380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耕地广阔,人均年水量只有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每平方米耕地水量仅2.65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此外,我国水质污染速度很快,水土流失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
据统计,全国现有的476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每日缺水1500万吨.供水量不足,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我国部分山区、草原、滨海和海岛还有6000万人口和4500万头牲畜饮水十分困难.
为了改善21世纪中国的水环境,必须兴建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尽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方面,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节水措施,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程度;要有力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使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防治水害等真正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2.节水典例——新疆坎儿井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人民巧妙地利用地势倾斜,进行人工挖掘的地下引水工程.每条坎儿井由直井、地下暗渠、地面渠道和涝坝4部分组成.直井不是为了取水,而主要用于通风,挖掘时取土,以及用作维修时的通道口,最深直井可达100米.地下暗渠是输水渠道,主要作用是截取地下水及把地下水引出地面.地下水在暗渠中流动,还可防止因气候干旱,而过多地蒸发.地面渠道的作用是从地下暗渠出口把水引到涝坝.地面渠道的作用是从地下暗渠出口把水引到涝坝.涝坝是一个小型蓄水池,它的作用是蓄积来水,调节灌溉量,在涝坝的周围,因为引来了水,可以种植树木,开垦农田,就成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坎儿井的挖掘是有特定的地理条件要求的.像吐鲁番盆地的四周环山;盆地内降水稀少,但四周高山上积蓄了大量冰雪,每年夏季冰雪融化,水便沿山坡流下,到盆地边缘的砂砾层就钻入地下,变成地下潜水.吐鲁番人就用挖坎儿井的方法,截取地下潜流,引出地面用于灌溉,从而使以干旱著称的火洲,开辟成为瓜果飘香的乐土.
总结:我国人多水多,但水资源还是很紧张的.近几年来各地大旱,表明了什么——缺水.既然如此,我们理应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每一滴都是来之不易的,都应该利用好它.新疆的坎儿井,正是在干旱地区,很好的利用水资源的典范.
我们处在黄河之边上,依赖着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从上次活动中,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我们摆脱不了水资源问题对我们的考验.有水就要合理利用,无水就要开源节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生命之水永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