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文化板报

校园文化板报

发布时间: 2021-03-26 21:10:35

校园文化节手抄报内容

校园文化抄艺术节手抄报资料袭:
校园有了文化,底蕴才会更加深厚;校园有了艺术,精神才会更加灵动!艺术的魅力在于给人无限的神往,艺术的内涵在于不断的创新,艺术的价值在于给人无穷的力量,艺术的真谛在于永恒的追求。艺术能开发人的智力,艺术能增强人的涵养,艺术能净化人的心灵,艺术能美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艺术能挖掘人的潜力,找到人的闪光点,它能帮助同学们找到自我,并促使同学们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学校举办艺术节所追求的目标是繁荣校园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塑造优良品格、陶冶高尚情操,不断积淀学校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尽可能为每个同学创造条件,让每个同学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引导同学们观察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⑵ 校园文化手抄报想个标题

我的校园我做主

⑶ 黑板报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主题”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三、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平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习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⑷ 校园板报

网络图片里面有的,有校园剪报相关的图库。

⑸ 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帮出个好标题

我的青春我做主
青春梦

⑹ 校园文化手抄报内容

起源

红十字会系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Henry Dunant)成立。也因此,红十字会将他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红十字几乎成为图腾的标志,也是由他祖国瑞士的国旗颜色翻转而成。

亨利·杜南在1859年时路经意大利伦巴底,目睹奥地利、法国及撒丁王国军队在苏法利诺(Solferino)悲惨的战役,发现伤兵经常乏人照顾,情况凄惨,所以1862年自费出版了《苏法利诺的回忆》(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书,希望唤起社会的注意,并且号召群众成立一个民间、中立的伤兵救援组织。

1863年,杜南与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尔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亚(Louis Appai)及西奥多·莫诺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此即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滥觞。

1864年,此时红十字会运动已经扩散至欧洲12个国家,并于日内瓦首度签署了《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即第一条日内瓦公约。

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于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并向外扩张至伊斯兰国家,但由于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号,伊斯兰教徒不愿意接受,1876年在奥斯曼帝国采用“红新月”标志,波斯帝国采用古老的狮子和太阳图案。1929年国际红十字会承认了这两个符号。伊朗霍梅尼政变取得政权后,废弃了红狮子会的符号,和其他伊斯兰教世界一样采用红新月会符号。国际红十字运动才于1986年改名为“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而红十字会联合会则于1991年改名为“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后来以色列要求采用红色犹太教符号,六角的“大卫之星”,没有被红十字会批准,因为怕此例一开,各种团体都会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门符号,红十字会正在讨论准备采取一种国际通用的,没有宗教意义的红菱形符号。

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由于在战时及承平时机对人类社会都有卓著的贡献,所以共获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加上创办人亨利·杜南于1901年获颁的诺贝尔和平奖,总计红十字会获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荣。

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目的为推动“红十字运动”(或称“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全世界组织最庞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类似组织,除了许多国家立法保障其特殊位阶外,于战时红十字也常与政府、军队紧密合作。

七项基本原则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原则,但在国际外交实务下,并无法100%遵守。7项原则分别为:
人道 Humanity
公正 Impartiality
中立 Neutrality
独立 Independence
志愿服务 Voluntary Service
统一 Unity
普遍 Universality

组织

“红十字会”这个名词,同时代表了三个名称。一般而言,依照红十字会的“普遍”原则,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地区的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而在“统一”原则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红十字会。而原先由亨利杜南创立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目前依旧运作,并依照日内瓦公约及相关议定书的规定,提供战俘人道协助、监察战俘待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则负责协调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跨国救援自然灾害的难民。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现在都是联合国的观察员。

红十字会与政府关系

由于红十字会在战时的特殊地位,所以即便红十字会的精神要求“中立”于政治之外、“独立”于政府之外,但许多国家的红十字会都由国家领导人担任荣誉负责人职务,而实际主事者许多也由政府官员转任,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美国
会长:玛莎·伊万斯(Marsha Johnson Evans):曾任海军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会长:彭佩云: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日本
名誉总裁:皇后陛下
社长:进卫忠辉:夫人为公主

中国香港:
名誉赞助人:董建华:前任特首
会长:董赵洪娉:前任特首的夫人

新加坡:
主席:朱维良中将:前国防部长,驻澳大利亚最高专员代表、斐济大使

德国:
名誉会长:科勒(Dr. Horst K?hler):联邦总统
会长:赛特(Dr.rer.pol.h.c. Rudolf Seiters):前联邦议会首席副议长、内政部长

瑞士:
会长:里诺(Prof. Dr. iur. René Rhinow):前上议会议长

英国:
会长: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

“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会的“红十字”是一个专有标志,依照日内瓦公约的规定,红十字具有国际法上的效力,非战时仅有各国红十字会或国际委员会、国际联合会可以使用,战时则作为战地医疗人员的保护标志,任何武装部队均不得攻击标志红十字的车辆、人员、设施,否则即为战犯。

此外,在台湾、大陆及香港,红十字标志也分别受到《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及《香港红十字会条例》的明文保护。
1859年4月,意法联军与奥地利的军队在索耳费里诺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双方伤亡惨重,尸横遍野。

这年6月,瑞士人杜南经过意大利卡斯蒂利奥内,一路上,他看到到处是腐烂发臭的尸体,心里不是滋味儿。更使难过的是,这个小镇上还有千名伤员,他们有的断了胳膊,有的折了双腿,有的躺在干柴堆里呻吟着。

杜南虽然出生在一个富人家庭里,但从小就对贫穷、遇难的人富有同情心。他来到一所住满病员的小学校,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他一边给病员喂水、敷药、扎绷带,一边问:“战争结束已经一个多月了,你们为什么还呆在这里?”

伤病员听他这一问,有的唉声叹息,有的掩脸抽泣,有的破口大骂道:“那些当官的没有人性,我们为他们卖命打仗。现在见我们受伤不能打仗了,就扔下我们不管了!”

噢,原来如此!杜南为他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于是就说:“请放心!当官的不管你们死活,我会帮助你们的!”他立刻跑出学校,来到教堂,说服教士,让他出钱出力,组织一支救护队。救护队员在杜南的领导下,为伤病员喂水喂饭,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护理,不少队员还自己掏钱买来了药品,为伤病员治疗……

回到日内瓦后,杜南写了一篇回忆录,描述了伤病员在战场上悲惨的遭遇,向世界发出呼吁,要求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志愿救护伤兵组织,建议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各国志愿者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地位的国际公约。

但是,成立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必须得到各个大国的支持和同意。杜南立刻给各国元首写信,并亲自四处奔波,到各国去宣传。他的主张,得到了各国元首的广泛支持。

1863年10月,在日内瓦召开了成立协会的筹备会议,由16个国家的36名代表参加。第二年8月8日,由瑞士发起,在日内瓦召开国际会议,正式签订了国际红十字会公约。瑞士的杜福尔将军出任首任主席,杜南担任秘书。

热点内容
教师反思日记 发布:2025-09-21 03:46:57 浏览:193
福建教育学校 发布:2025-09-21 01:31:13 浏览:783
初三月考班主任发言 发布:2025-09-20 22:43:29 浏览:29
铁军老师 发布:2025-09-20 22:09:17 浏览:369
乱码英语 发布:2025-09-20 17:36:36 浏览:446
初中历史课件免费下载 发布:2025-09-20 17:25:25 浏览:605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2025-09-20 16:10:10 浏览:993
南京小学数学 发布:2025-09-20 14:23:56 浏览:542
大二化学 发布:2025-09-20 12:26:52 浏览:201
路路老师照片 发布:2025-09-20 12:14:17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