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德
校园里有公德的人的心就是校园公德心
㈡ 在校园内有哪些社会公德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同学们,你是否曾随手关掉过楼道的电灯?随手拧紧过哗哗流着水的水龙头?看到地面上有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你是否又随手捡起丢入垃圾桶呢?……这些举手之劳,只需耽误你一点点时间,然而,正是你这“随手”,便可换来生活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融洽,维护了社会公德,你这“随手”正是讲公德的体现。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从80年代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去年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良好风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因此,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都应该按照这个要求规范我们的行为。今天,我们倡导每一位同学,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保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做起。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美是生活,而生活就应该是有色彩的。”当你漫步在校园,面对繁花似锦、绿树成阴、道路整齐的优美环境时,相信你一定会有一种美的感受和好的心情。
有人说:“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氛围可以催人奋进”,说明创造优美环境的重要性。作为中学生,我们都希望置身于这样一个美的环境中:清晨,我们在百花丛中晨读,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加强了我们的记忆;黄昏,我们在校园的林阴道上漫步,挺拔的绿树会激起我们成长的紧迫感。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里,勤劳聪明的祖先对美化环境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有名的《颜氏家训》中,把早晨起来清扫庭院作为教育子女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鲁迅先生的北京故居,屋内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几架图书,墙壁上除了藤野先生的照片外,还有屈原《离骚》中的集句;庭院中,有先生亲手栽种的枣树和刺梅。这是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反映了主人朴实、尊师和战斗的精神。
我们需要美的环境,我们呼唤美的环境,而美的环境更要我们每个人去创造。美的环境能塑造人的心灵和培养高尚的人格,爱护美的环境也是我们”基础文明、基础道德“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还有许多与美的环境不和谐的音符,不文明行为、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发生,污染了学校美的环境。因此,我们希望全体同学,见到老师、长辈和同学要问声好,看见校园有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等垃圾能主动捡起,改变乱抛、乱吐、污言秽语等不文明现象,要用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来创造美的环境。虽然,单独的小溪确实左右不了大气候,但千万个小气候累加起来,却足以改变一个大气候。人人都讲公德,何愁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生活在这样美丽环境的校园该是多么美好!
同学们,爱我们的校园吧,爱天空暖暖的阳光,爱大地淡淡的薄雾,爱参天大树上的每一片绿叶,爱拂过脸颊的每一缕轻风,因为,我们共同拥有在片蔚蓝的天空与坚实的土地!同学们,让我们把对在一切的爱付诸行动吧,以“六讲、五爱、十不”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以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塑造我们的人格,我们要成扫地做起、从不吃零食做起、从不讲脏话做起、从不随手乱抛垃圾做起、从爱护我们的校园做起,争做文明的金中人。我们要用双手创造美的环境,去爱一棵树、一片草,去呵护每一朵花、每一片绿,让新学期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让朗朗的读书声散发花的芬芳、草的清香,让我们露珠般清亮的眼神闪烁自信、快乐的光芒!
同学们,最后让我们牢记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遵守社会公
㈢ 关于校园的公德公益用语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4、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5、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6、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7、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9、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0、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11、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12、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13、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14、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15、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6、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17、告别陋习,健康文明。 18、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
㈣ 急需校园公德心倡议书一份
你是作模板的话可以看看下面这篇.
标题: 请给公德心留一个座位——“和谐校园 拒绝霸位”签名活动倡议书
临近期末,在图书馆自修区总可以看到黑压压的书籍、书包在台面上堆积如山,可谓霸气熏天、气势逼人,但是座位上却不见人影。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霸位现象愈演愈烈。不少同学用书本、水杯或书包等物品霸着座位,自己却去吃饭散步或者进行其他活动,令其他想自习的同学只能“望桌兴叹”。
“霸位”,这个带有广州语言文化特点的词,无论从字面上还是读音上看,都不是一个柔和的词。它是一种强占、无理的行为,多少带有点非道德成分。
很多同学都知道霸位是一种相当不好的行为,也知道这样做会妨碍到其他来得稍晚的自习者,但同时,他们中的一些曾经也霸过位。对此现象,很多人甚至颇有些熟视无睹的意味。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在这里向全校同学倡议“和谐校园,拒绝霸位”,将在图书馆自习的机会公平地给奉予每一个同学,而不是个别人独自占有。而要做到“和谐校园,拒绝霸位”,归根到底,最需要的还是每位同学的自觉,自觉提前到馆,自觉人走书走,自觉地善意提醒正在霸位的同学不要这样做……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大家都树立文明自习的观念,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利用图书馆公共资源的机会。
我们由衷地希望,在图书馆的桌子上,可以看到更多专研苦读的身影,而非一本本用来霸位的书。“文明读者,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杜绝霸位等不文明的图书馆现象,有“礼”自习,给公德心留一个座位,它不需要太大,一颗心的位置,就已足够。
我们的倡议签名活动将在12月13日(周四)、14日(周五)在南北校区图书馆大门处同时举行,希望届时您能前来支持这项倡议,让我们的行为更文明,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
㈤ 校园道德问题
我觉得应该让家长知道,不要硬扛,和父母商量,否则,自己会吃亏受气害怕的。即使不说,也要跟家长商量解决办法。还有,你是不是害怕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大跌啊?
㈥ 做文明的主人翁——校园公德小调查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伟凯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㈦ 校园不道德行为有哪些
1、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会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由于飞沫是很多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随地吐痰是很不卫生的行为。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随地吐痰的害处更大。
这些患者的痰中含大量的细菌、病毒、肺支原体、真菌、以及寄生虫等。所携带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这些病菌都可能要威胁人们的生命。
2、乱扔垃圾
校园内乱扔垃圾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之一,尤其是楼层较高的教室或寝室的同学由于懒惰,直接将垃圾从窗户中抛出。这种不道德行为首先会破坏美丽的校园环境,其次会对其他同学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提高保洁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力度。
3、讲粗话脏话,无礼谩骂,
校园中讲粗话脏话,对同学进行侮辱和谩骂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表现之一。
4、在人群中拥挤
在放学高峰期在队伍中拥挤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举止文明,要做到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在高峰期尽量避免走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5、考试作弊
考试作弊是重大原则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对于僵化的教育制度来说,考试作弊还是一种消极的抵抗。作弊既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也是对别人的不尊敬。
对其他真正用心付出过的人很不公平 。可能偶尔会一时得逞 ,给作弊者极大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进而更加激励和坚定这一人群将作弊进行到底的信仰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