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蚁族兼职
Ⅰ 生活中除了上班族,月光族还有什么族
蚁族炒更族,拥有正职之外第二职业的上班族,他们选择在业余时间给自己多充充电,给自己加班,从而也取得了专职工作收入之外的报酬。
月光族,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通常每月收入大概可以维持基本开销。他们有知识有头脑也有能力,花钱只是表达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喜欢追逐新潮,吃得开心,穿得漂亮。
炒更族,炒更族,拥有正职之外第二职业的上班族,他们选择在业余时间给自己多充充电,给自己加班,从而也取得了专职工作收入之外的报酬。
SOHO族:家与公司(工作)合二为一,指在家办公的人群。
御宅族:SOHO族的反义词,他们也在家,但不一定工作。他们似乎非常不情愿与外界打交道,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飞特族:“Freeter”是英文“自由”(free)与德文“劳工”(arbeiter)的结合,指的是工作自由,只做兼职的一类人。
慢活族:快生活的反对者。可能无故辞职、忽然隐居、拒绝上网或一直在长途旅行,生活节奏缓慢,观念却快人一步。
酷抠族:不打的、不下馆子不剩饭,家务坚持自己干,上班记得爬楼梯。
候鸟族:白天乘坐公交车、地铁或私家车奔波几十公里从郊外赶到市中心,然后在晚上一脸疲惫地赶回去。
跳蚤族:跳槽是家常便饭,永远都在寻找更好的机会,但好机会通常不喜欢他们。 穷忙族: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薪资水准无法和付出成正比,为养家糊口,甚至要兼好几份工作,没时间投资自己,到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啃老族:已到自立年龄,衣食住行却依然全靠父母,而且花销不菲的人。用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不参加就业辅导、无所事事足以概括其人生。
还有牢骚族、抱怨族、行骗族、逐利族和隐婚族等等.....
Ⅱ 网络上面都有什么族例如:月光族,追星族。说明意思
考碗族是指是专门准备考取公务员的人群,人们经常把安定的生活形象的比喻成为饭碗,金饭碗,银饭碗,铁饭碗,考碗族主要是这么一群年轻人,有的已经在企业待了多年,有的即将告别菁菁校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四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为的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找一个稳定的落脚点。 蚁族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同名图书《蚁族》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 乐游族基本上都是80后、90后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是生活风格引领者,阳光帅气,青春活力,特立独行,个性率真,情感细腻,对创造自己的独特人生有执着的追求。 奔奔族释义:①当前中国社会生不逢时,爱玩乐也爱玩命的青春势力。②集中指代如今买不起房谈不起恋爱,有学历无运气的年轻一族。奔奔族是1975-1985年出生的人,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另一解释是,是指年龄介于20岁至30岁的全新族群。他们年轻快乐,率真赤裸,创意无穷,不拘传统。被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他们一路嚎叫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同时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身处于 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 的“ 三高时代 ”,时刻承受着压力,爱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月光族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储蓄族而言的。“月光族”的口号:挣多少花多少。 还有上班族,拍拍族,打工族,御宅族,北漂族,拼车族 等等,你在网络知道一搜就知道含义了 望采纳 谢谢
Ⅲ 网络兼职蚁族尖兵网络兼职可信吗
朋友们建议慎重选择,
其实干点什么,在选择的时候还是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何不考虑一下这个趋势,但是做什么有人教有人帮才好做,也少走很多的弯路
采纳关注昵称
Ⅳ 蚁族兼职网靠谱吗
兼职网还是靠谱的,但是里面有些兼职并不靠谱
Ⅳ 蚂蚁兼职是真的吗
有真有假。选择时候需要慎重,利用人赚取外快的心理,一般以高额回报的、缴纳各种押金、
保证金、培训费用的,需要谨慎了,天下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好事。
蚂蚁兼职简介:
1、是校园无忧网研发的以“为在校大学生找兼职”为核心服务内容、集合大学生培训、活动、交
友、创业等功能的手机应用,是广受大学生好评的校园无忧神器。
2、校园无忧网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合肥锦绣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国在校
大学生服务的生活成长平台,也是最早在国内实行会员实名注册制的网站之一。截至2014年,
在全国已拥有45家连锁分支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职前培训、精彩活动、交友互动、
创业指导、创意旅游等一站式服务,线上网站和手机客户端,并结合线下实体会员服务中心,
02O立体化服务模式,积极为大学生策划多彩健康的校园生活。
Ⅵ 蚁居族的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平装: 238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8730844 《蚁居族》:他们为什么像蚂蚁一样高智、弱小、群居。一部反映当下热门词汇“蚁族”的畅销小说,取材于真实的蚁族经历,抚摸青春的脉动只为活出希望和梦想。
城市,没有怜悯,一切靠我们自己 记者昨日获悉,备受关注的蚁族故事将被新锐导演袁卫东河袁刚拍成电影,两人近日将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地,为电影选景,影片不仅聚焦蚁族们拮据的收入、平庸的工作、都市打拼的压力、低租金群居这生活层面的特质,更要反映出他们不轻易言败的青春理想。
——猫扑网
其实拍了很多关于“蚁居”一族处境的图片,无论在哪个城市,哪所院校毕业的学子,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类似的生活,他们过着异样的“月光”生活,他们拥有着过人的梦想,他们承受着不属于他们的负压。
——网友ILOVE果冻
“蚁居”的生活虽然有点挤却很热闹,和四个男人一起过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也有额外的惊喜,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靠自己的努力搬离这里,其他的男人们也会有自己更好的生活,为了离开“蚁居”而奋斗!
——网友梵音珞伽
现实如此的残酷,我们蚁族的追求难道是个错误吗?我们难道就想一直过着蚁族的生活吗?我们靠自己的勤劳获得生活下去的勇气,我们能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生产资料室我们,我们没有土地,我们不是企业职工,我们没有一个当官的爹,我们一无所有,只有活着的灵魂。短暂的茫然,逝去的时光,我们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希望就在前方!
——网易浙江网友小虫 第一部 都在群居
离校蚁居/1
迷迷糊糊的第一次/3
他为什么再也不理我了/5
不能便宜了他/9
他是个成功男士吗/13
被赶出门的广告业务员/18
见网友/22
成功男士原来如此/26
我真的怀上了吗/29
在酒意中迷失自己/31
警察走进蚁居的小屋/36
坏男生的根本转变/42
成了他的替补情人/45
老师也疯狂吗/48
医药代理和医生/51
修补处女膜/55
她们真是蕾丝吗/58
校园,在歌声中远逝/62
第二部 蚁族
二房东的快乐生活/67
奇怪的英语翻译/70
早起晚睡的牛奶投递员/73
移动公司的话务员/76
被迷魂药控制的练摊美女/80
帮助蚁友/83
你们都需要入保险/85
从“面霸”到“拒无霸”/89
业务员扫楼很惊险/91
帅哥的意外收获/94
同窗好友的不堪回忆/96
选择我还是选择她/100
迷迷糊糊的听证会/104
风雨无阻的快递员/107
售楼小姐尾随而来/110
信用卡到期了/114
女友是兼职小姐被发现了/121
洗浴中心的女大学生/124
黑老大打死了大学生/127
人肉搜索的怒潮/130
第三部 京源
初入京平/136
公交车上/140
同性也相吸/143
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148
周旋于二人之间/153
裸婚闪婚离婚/156
卖花的姑娘/161
帅哥,碰到一个好心的读者/165
老板家里裸聊的怨妇/168
老实人的遭遇/173
神秘的男士/175
这里,什么都那么拥挤/179
地铁通道口的歌手/183
正义的代价/189
是否拿出证据/193
美女竟然被当作小偷/197
火车,千金难求一票/201
才分别几个月的男友出轨了/206
电信话务员,假的/212
“85后浪女孩儿”和网络骗子/217
熙熙攘攘的排队买房者/221
定下引蛇出洞的妙计/226
抓住玩“换妻”游戏的网络骗子/230
尾声/235 从租赁的小房子里走上明泉都市的街道,有种从地狱走向天堂的感觉。可天慈她们却是在天堂游走的无业游民。
新新都大厦门口人来人往,门前站着两个保安。她们没有正式应聘的经历,在门口徘徊着。菀柳问天慈好几次,什么时候认识的这个高层次的人,天慈不想多说。她只想着要不要进去,终于,她鼓足了勇气往里走,这时保安拦住了她们。
“你好,请问找哪位?”保安的脸和李房东的脸一样的面无表情!
“我找1401的章经理。”天慈庆幸幸亏没有结巴,她已经豁出去了。
“请稍等,我问一下。”保安通知值班的前台,“问一下1401的有没有客人预约?”
“真要命,我们没预约。别人他不拦,为什么拦我们。”天慈在嘟哝着。
“你们过来接电话!”天慈马上跑过去,听筒里传出一个女士的声音:“你好,请问你和谁预约的?有什么事情?”
“我和章三岳预约的,是他让我们过来应聘的!”天慈紧张地把名字报了上去,只听到里面一点声音没有,估计是询问其他人了。不过10秒钟里面有了声音,“章总让你们进来!”保安一挥手,天慈她们被放行了。在电梯里天慈就知道,这次她们可能碰到好人了,他很可能会帮助她们的。
“这个楼好豪华啊!”菀柳在啧啧称赞,天慈心里也在称赞,但天慈不愿意多说话,还不知道下面会怎么样呢。最起码天慈知道,“成功男士”这个人是有的,她们进去也是安全的,因为里面还有女的。“菀柳,你少说几句可以吗?我们是应聘,不是做客!”天慈真的有点不耐烦了。1401,很快就到了,天慈的心几乎要跳出了胸膛。敲门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公关老师教她们的一定要敲三下,而她只敲了两下,幸亏菀柳赶过来给补了一下。
“请进!”天慈听到就是电话里的那个声音。进门一看,一个梳着披肩发在天慈看来是真正的漂亮女士站在她们面前,屋内的陈设对她们这种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是很豪华的,还有传说中的传真机,她们从没见过真的。
“章总请你们进去!”还没等天慈看完,美女就把她们带了进去。
Ⅶ 找蜗居和蚁族的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蚁族,一个新兴的群体代名词,专业的解释为: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也可泛指在贫富悬殊较大的社会中,缺乏利益代言人,并且在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被社会所忽视的庞大人群。
学者廉思将这个群体定名为蚁族,并根据该群体所处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称呼。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西安等城市研究调查显示,每个城市的蚁族聚居的人群数量都相当惊人。与就业、教育相比,该人群的性危机凸显。作为80~90后,他们处于性活跃期,然而,蚁族婚姻状况与同居状况对比。未婚的人数占到被调查总体的93%,结婚的为7%,与异性同居的只有23%。在93%未婚人群中有恋人的人占51%,其中的23%的人选择了同居的生活方式。
不论是啃老族,月光族,还是蚁族,它们指的是当前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大学生们的几种生活观念和生活状态。我且把它们统称三族。其实这些三族现象不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它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只是我国每年涌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数以百万计,每年流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成千上万。在美国这个群体有个比较好听的名称--youngworkers" (青年打工者)。美国的一家专业机构(Peter D.HartResearchAssociates)曾经对这个群体从1999年至2009年做过一项跟踪调查,调查涉及该群体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就业、收入、医疗保险、家庭生活等。根据调查他们发表了一份报告,题目为YoungWorkers -- A Lost Decade" (青年打工者--迷失的十年)。报告显示青年打工者一族在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道路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当然,报告调查的青年打工者与我们的三族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报告反映的情况与我们的三族,特别是类似蚁族年轻人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是相似的。
生存现状: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生活之下生存之上: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或者城中村,低廉的房租、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吸引了蚁族聚居,称为蚁域。
执著未来憧憬明天。蚁族,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充满智慧,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少抱怨。他们知道,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
目前,学者廉思撰写的有关蚁族的研究报告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蚁族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为该群体立法,并已经开始了初步的调研工作,蚁族困境有望得到较好的解决。
如上这些不过是网络容纳的关于蚁族的部分介绍,最近关于这个群体的新书更是受到了媒体和社会各群体广泛关注。然,仅仅是这些摘录性的介绍,就足以引起太多人的共鸣,这其中,也包括我和我的朋友们。
蚁族和我
能够见证我们蚁族历史的,便是我们经常三五好友坐在一起的谈话,前不久,还和一个朋友无意中聊起刚毕业的岁月。在北京的10几年前,10平米的小平房、过冬差点中毒的蜂窝煤、永远要抢着用的太阳能洗澡房、几块瓦搭建而成的厨房,因为住的远冬天经常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已经挤在了公交车上,天黑的时候一路小跑的在黑漆漆的路上回家,每天都要计算着手里可怜的银子,最高兴的日子是发工资的那天,因为终于可以不用看房东的脸色抬起头交房租了,最难过的日子还是发工资的那天,因为你永远都会发现,即便有了钱还是要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没事就蹭学校食堂,蹭图书馆。虽然刚进入职场,但还要在微乎其微的没有保障的工资中从嘴里节省出可以见人的行头......其实,仅仅是北京,蚁族聚集地又何止是海淀区,各学校周边都是蚁族汇集场所,只是多或少罢了,知名度高或低罢了。
蚁族消费力不容忽视
在精神层面,一如上面对蚁族的调查中写道的:蚁族是充满智慧,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少抱怨。所以当从蚁族那个阶段走过来的人不仅不会埋怨,而是从心里感谢那些岁月。然而,每年聚集的蚁族成千上万,而城市的包容却是有限,所以,在许多充满辛酸而让人振奋的蚁族奋斗史背后,同样有很多大浪淘沙至今碌碌无为最终不得不因为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而选择回家生活落地生根。
在现代企业中,但凡锁定大城市的,基本上都把消费者的选择往往聚焦在高收入人群。诚然,高收入人群收入无可置疑,但拥有消费力的同时同样也存在诸多和企业一样的竞争对手。反之,很多国外的品牌却把目光延伸到了校园群体和新职场人群。蚁族概念的崛起相信会成为他们市场目标中的新力量。从70后,到80后,到今天的90后,城市里涌入的今日蚁族就是明天支撑城市发展的中流砥柱,5年前就拿银行举例说过"做柜台的都是当地人,后面做管理的都是外地人"。因为坚定的信念,促成了职场发展的坚韧性,继而才会有可观的收入和理想的成就。最初所说的现代中国企业所锁定的现成的高收入人群绝大多数来自今日蚁族!因而,蚁族的发展历程和蚁族人崛起奋斗的历史就是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随之衍生配套推出的绝佳机会。衣食住行休闲运动,每一项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关注蚁族,关爱蚁族。
留在城市里的外来人几乎都有过蚁族的岁月,当我们有社会能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他们,而作为蚁族本身,也需时刻坚定信念,踏实每一步人生路,有坚持才有未来,有坚韧才有成功!
Ⅷ 我是上班蚁族的,周末空闲,想做点有意义的兼职,能学到东西那种,谁能给个意见啊
如果自己有一技之长,可以考虑做家教,周末上课的那种,可以与不同的人交流,做兼职一般想学太多东西是不大可能的,只是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由自己去从中领会一些东西 ,可以在自己住的附近看看,报纸上找一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Ⅸ 大学生蚂蚁族
“蚁族”不是蚂蚁,却有“高智、弱小、群居”的特征,故得名“蚁族”。他们多是“80后”大学毕业生,虽曾接受高等教育,但收入却很微薄。
北京大学博士后廉思主编的《蚁族》将其带入公众视野。近日,记者采访了一群“蚁族”,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
“蚁族”群体普遍扎根在城中村,那里房租低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聚集在此。
“蚁族”生活:房租300元自己煮饭。“蚁族”收入微薄,生活能省则省。“城中村里的房子租金少,村子越往深处的越便宜”,住在大学城北亭村的师范类历史学毕业生王林就选择了这种地方,一人住着一间10来平方米的小单间,300元房租,吃饭都是自己打点。
“蚁族”工作:收入刚能养活自己。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很多毕业生第一份工作都是先养活自己再谋发展。
广商09届毕业生冰凌说,她的工作是在一个传媒公司广告部做数据统计,跟她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基本沾不上边。目前还在试用期,社保、医保由公司承担,她每个月工资只有1600元左右,“仅够养活自己,还来不及报答父母”。
■“蚁族”心声
“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
温骁是去年从广商毕业的,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十一二平方米的单间,有一个独立卫生间,一个简单的洗手台,旁边有一张床、一张电脑桌和一张茶几。但他坚持不回家发展。“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他说:“我们是打不死的小强,就这样活着。拼到最后,不管路是怎样。”
小黄是增城人,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做软件。走出校园的他,月收入三千多元,但他还是选择住在棠下的城中村,与人合租。这合租人不是外人,正是小黄的大学宿友。现在,他们3个小伙子就住着一套2房2厅70平方米的套间里,厨房、柜子、洗手间、阳台都齐备。屋子虽大,可租价却相当便宜,每月只要900元。
环境简陋,但小黄还是住下。他说,主要是想和宿友继续住在一起,彼此有伴,周末可以一块打球,平日也有个人来侃侃大山,不至于太闷,“不尽然是经济因素,主要是怕寂寞。”小黄乐呵呵地说。
■专家说法
反映高等教育去精英化
“蚁族”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去精英化”有关,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期待薪酬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便是对此的反映。
此外,就业市场、房屋市场也对大学生造成颇大压力。与更早前的大学生不同,现在的大学生难以享受福利分房,要买房的话,毕业生微薄的工资杯水车薪,这也使“蚁族”们只能在城中村等居住条件差的地方居住。
“蚁族”的出现也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没那么顺畅,尽管“蚁族”不至于沦为最底层,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