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药用植物调查设计

校园药用植物调查设计

发布时间: 2021-04-14 09:06:04

A.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
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
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4.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含量高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B. 药用植物学对照名词解释一般有哪些

药用植物学的基本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学部分主要讲述植物的细胞、植物的组织及种子植物的器官等;植物的系统分类部分主要讲述植物分类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进化系统、各类群的特征及其主要药用植物等。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科学。
药用植物学的任务主要是系统地学习植物学知识,用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调查药用植物资源,整理中草药的种类,保证用药准确有效。

C. 南方校园的中草药种植

金银花,田七,芍药,茉莉,薄荷

D. 药用植物种类及其区域分布概况是什么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适宜各类植物生长繁衍,有“植物王国”之誉。仅高等植物就有35000—45000种之多,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据初步统计,我国药用植物达6000多种,居世界各国之首,大部分种类已收载于《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原色本草图鉴》、《新华本草纲要》及其它一些药用植物著作中。目前全国各地收购的中药材达五百余种,多系常用中药,现将其中重要的常用中药列入图3—1。

图3—1 重要常用中药分布图

1.人参 2.三七 3.大黄(3a掌叶大黄,3b唐古特大黄) 4.山豆根(4a广豆根,4b北豆根) 5.元胡(延胡索) 6.云木香 7.浙贝母 8.贝母(川贝,平贝,伊贝) 9.牛膝 10.附子(川乌) 11.白术 12.苍术(12a茅苍术,12b北苍术) 13.白前(柳叶白前) 14.白薇 15.白芍 16.黄连 17.天麻 18.巴戟天 19.丹参 20.玄参 21.甘草 22.白芷(22a祁白芷,22b川白芷) 23.当归 24.麦冬 25.泽泻 26.刺五加 27.胡黄连 28.秦艽 29.桔梗 30.射干 31.石菖蒲 32.水菖蒲 33.黄芩 34.葛根 35.硬紫草 36.软紫草 37.天南星 38.半夏 39.玉竹 40.黄精 41.粉防己 42.广防己 43.姜黄 44.郁金 45.莪术 46.党参(46a潞党,46b川党) 47.黄芪 48.山药 49.川芎 50.龙胆 51.地黄 52.百合 53.防风 54.远志 55.羌活(55a川羌,55b西羌) 56.川独活 57.白前(白花白前) 58.北柴胡 59.南柴胡 60.砂仁 61.益智 62.陈皮 63.枳实 64.枳壳 65.佛手 66.香橼 67.桔红 68.苦杏仁 69.郁李仁 70.桃仁 71.山茱萸 72.北五味子 73.连翘 74.吴茱萸 75.使君子 76.栒杞子(宁夏枸杞) 77.梔子 78.槟榔 79.酸枣仁 80.石斛 81.肉苁蓉 82.细辛 83.薄荷 84.藿香 85.大青叶(松青) 86.枇杷叶 87.金银花 88.红花 89.菊花 90.辛夷 91.肉桂 92.牡丹皮 93.杜仲 94.厚朴 95.关黄柏 96.川黄柏 97.钩藤 98.桑寄生 99.安息香 100.阿魏 101.冬虫夏草 102.茯苓 103.猪苓为了基本了解中国药用植物种类的区域分布,现根据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所划分的六个热量带和一个高寒区,分别探讨各带、区的简要气候特征与药用植物的分布概况。

(一)寒温带

寒温带的范围很小,仅限于黑龙江西北隅,大兴安岭北端的漠河地区和内蒙古鄂伦春以北地区。此带长冬(8个月以上)无夏,春、秋相连,生长季极短,仅约3个月。年均温为-2.2—-5.5℃,最冷月均温为-28—-38℃,绝对最低温为-50℃,最热月均温可达16—20℃,年均温较差近50℃,全年无霜期80—100天。日均温≥5℃的为130天,≥10℃的少于120天,年活动积温(一年内日均温≥10℃的持续期内温度的总和,下同)为1100—1700℃。年降水量为350—500mm,属湿润气候型。

在寒温带的自然植被中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北五味子、关苍术、北升麻、西伯利亚橐吾、兴安杜鹃、东北延胡索、毛百合、大叶龙胆、关黄柏、草麻黄,以及轮叶婆婆纳、齿叶铁线莲、箭头唐松草、红花鹿蹄草、百里香、短瓣金莲花、岩败酱等。

(二)中温带(温带)

中温带范围很大,从东北地区一直向西伸展到新疆,其中包括沈阳以北的松辽平原和东北东部、燕山、阴山山脉以北和北疆等地。年均温2—8℃,最冷月均温为-2.5—-10℃,绝对最低温达-40℃左右,最热月均温21—24℃,年均温较差一般为30—40℃,全年无霜期100—180天。日均温≥5℃为150—180天,≥10℃为120—150天,年活动积温1600—3200℃。年降水量从东部湿润区600—800mm以上到西部极干旱区50—60mm以下,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

在中温带内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茎类

人参、刺五加、关龙胆、平贝母(一轮贝母)、新疆贝母、东北天南星、新疆延胡索、关防风、知母、大叶柴胡、北柴胡、兴安柴胡、长白柴胡、北黄芪、膜荚黄芪、芍药、甘草、东北延胡索、天麻、长白乌头、黄花乌头(关白附)、细叶百合、手掌参、藜芦、肾叶橐吾、小白花、地榆、东当归(延边当归)、东北铁线莲(黑薇)、紫草、兴安升麻、大三叶升麻、兴安白芷、库页白芷、兴安杜鹃、北苍术、关木通(木通马兜铃)、高山唐松草、东北雷公藤、软枣猕猴桃。

2.种子果实类

北五味子、西伯利亚杏、山楂、越橘、蒙古扁桃、宁夏枸杞。

3.全草类

辽细辛、东北淫羊藿、草苁蓉、肉苁蓉、草麻黄。

4.皮类

关黄柏。

5.花类

短瓣金莲花、长瓣金莲花、款冬、红花。

6.菌类

灵芝、云芝、猪苓、大马勃、侧耳、木耳。

(三)暖温带

这一热量带从长城以南到秦岭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北京、山东、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和东北的辽南地区。年均温9—14℃,最冷月均温-13—-2℃,绝对最低温-30—-20℃,最热月均温24—28℃,年均温较差30℃左右。全年无霜期180—240天。日均温≥5℃为210—270天,≥10℃为150—220天,年活动积温3200—4500℃。在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域属亚湿润带,降水量500—600以至800—900mm,降水集中在7—8月。在南疆一带属极干旱气候,年降水量50—60mm以下。

在暖温带内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茎类

党参、黄芪、甘草、贝母(平贝母)、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珊瑚菜(北沙参)、东北天南星、半夏、丹参、牡丹、芍药、白芷、黄芩、防风、戟叶牛皮消(白首乌)、泽泻、秦艽、大黄、黄精、玉竹、紫草、甘遂、菘蓝、四叶参(奶参)、延胡索、盾叶唐松草。

2.种子果实类

枸杞、酸枣、山楂、薏苡、连翘、栝楼。

3.全草类

肉苁蓉、锁阳、一枝黄花、地瓜儿苗(泽兰)、膜果麻黄。

4.皮类

杜仲、黄柏。

5.花类

忍冬(金银花)、红花、款冬、菊花。

6.菌类

灵芝、茯苓、脱皮马勃。

(四)北亚热带(半亚热带)

此热量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汉水流域,贵州省中部和云南省北部高原地区。年均温14—16℃,最冷月均温2.2—4.8℃,最热月均温28—29℃,全年无霜期240—260天,日均温≥5℃为240—270天,≥10℃为220—240,年活动积温4500—5000℃。此带内全属湿润气候型;但滇北高原地区属西部型亚热带,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气温年较差151,极端最低温-5—-10℃;东部年降水量900mm以上,以至1400—1600mm,降水往往集中在6—7月,气温年较差25—30℃,极端最低温-10—-20℃。

在北亚热带内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茎类

天门冬、丹参、白术、芍药、珊瑚菜(北沙参)、地黄、浙贝母、延胡索、远志、怀牛膝、射干、黄连、沿阶草(麦冬)、薯蓣、独活、柴胡、玉竹、半夏、狗爪半夏(天南星)、太子参、天麻、乌头(附子)、泽泻、姜、党参、紫草、玄参、缬草、何首乌、百部、前胡、南沙参、黄独(黄药子)、续断、猕猴桃、桔梗、苦参、甘草。

2.种子果实类

马兜铃、木瓜、栝楼、决明、补骨脂、连翘、栀子、薏苡、单叶蔓荆、王不留行、北五味子、巴豆、使君子、山楂、吴茱萸。

3.全草

石斛、薄荷、荆芥。

4.叶类

木芙蓉。

5.藤木

钩藤。

6.皮类

厚朴、杜仲、川楝。

7.花类

辛夷、菊花、玫瑰、款冬。

8.菌类

灵芝、茯苓、猴头菌、猪苓。

(五)中亚热带(亚热带)

这一热量带,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包括长江以南到南岭之间的江南丘陵,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广东省北部,以及四川盆地和部分云贵高原。年均温16—21℃,最冷月均温5—12℃,最热月均温28—29℃,绝对最低温-5—-10℃,绝对最高温38—41℃,年均温较差17—23℃,日均温≥5℃为240—300天,年活动积温5000—6500℃。在中亚热带内全属湿润气候型江南区年降水量为1400—1800mm,以4—6月为多;四川盆地年降水量为1000—1200mm,以6—7月为多。西部包括云南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在海拔2000m的云南高原上,年均温15—16℃,最冷月均温9.0℃,最热月均温20.0℃,年均温较差仅10—11℃,全年无霜期250天,年活动积温4000—5000℃。由于海拔高,少受寒潮影响,冬暖夏凉。年降水量为700—1200mm。

在中亚热带内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茎类

川牛膝、薯蓣(山药)、天门冬、天南星、半夏、丹参、白术、地黄、浙贝母、延胡索、百合、远志、苍术、菘蓝、泽泻、射干、黄连、沿阶草(麦冬)、玉竹、白芷、太子参、郁金、黄常山、明党参、玄参、戟叶牛皮消(白首乌)、百部、前胡、南沙参、续断、黄精、黄独(黄药子)、猕猴桃、桔梗、龙胆、芍药(白芍)、三七、天麻、川芎、党参、柴胡、升麻、当归、黄芪、独活、南五味子、秦艽、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2.种子果实类

马兜铃、木瓜、牛蒡子、巴豆、栝楼、芡实、吴茱萸、使君子、栀子、薏苡、王不留行、梅(乌梅)、续随子、酸橙(枳壳)、香橼、蔓荆、银杏、罗汉果、枸杞、枣、山楂、山茱萸、莲。

3.全草类

石斛、荆芥、香薷、薄荷、筋骨草、紫苏、绞股蓝、夏枯草、淫羊藿、细辛、草珊瑚、4.皮类

杜仲、厚朴、牡丹(丹皮)、川楝、刺黄柏(安徽小檗)。

5.花类

辛夷、忍冬、红花、藏红花、菊花。

6.藤木

钩藤、昆明鸡血藤。

7.菌类

银耳、茯苓、灵芝、雷丸、猪苓。

(六)南亚热带(半热带)

这一热量带属半热带或准热带,包括南岭山脉以南地区,台湾省北部、中部,福建和广东省东南部,珠江流域,西江流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云南省中、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年均温20—22℃,最冷月均温12—14℃,最热月均温28—29℃,年均温较差12—16℃,日均温≥5℃、≥10℃全年有300天以上,年活动积温6500—8000℃或8500℃。除金沙江河谷为亚湿润气候型外,其余地区都是湿润气候型;东部地区年降水量1600—2000mm,以5—6月为多,年均温较差15—20℃,极端最低温0—-5℃;西部地区(滇南区)年降水量1000—1500mm,年均温较差10℃,极端最低温0—-2℃。

南亚热带分布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1.根及根茎类

山药、云木香、萝芙木(云南萝芙木、中国萝芙木、海南萝芙木)、天门冬、天南星、台湾天南星、丹参、千年健、巴戟天、百合、菘蓝、泽泻、夏天无、黄连、沿阶草(麦冬)、白芷、郁金、黄常山、戟叶牛皮消(白首乌)、何首乌、山柰、猕猴桃、百部、白花前胡、台湾前胡、南沙参、续断、台湾远志、黄精、阿里山玉竹、黄独(黄药子)、薯蓣、山豆根、瓜馥木、海芋、莪术、金果榄。

2.种子果实类

八角茴香、木瓜、巴豆、栝楼、荜茇、芡实、华南吴茱萸、使君子、阳春砂仁、鸦胆子、益智、栀子、薏苡、佛手、罗汉果、蔓荆、草果、补骨脂、草蔻(草豆蔻)、山鸡椒。

3.全草类

广藿香、石斛、穿心莲、罗勒、草珊瑚、薄荷、甜叶菊、长春花、夏枯草、一枝黄花、台湾泽兰。

4.皮类

大叶清化桂(肉桂)、杜仲、厚朴、刺桐(海桐皮)、川楝、云南美登木、广西美登木、密花美登木、高山小檗。

5.藤木及树脂类

儿茶、剑叶龙血树(血竭)、苏木、降香檀(降香)、檀香、龙脑香、忍冬、白木香(土沉香)、昆明鸡血藤。

6.花类毛萼忍冬(山银花)、菊花、藏红花、红花。

7.菌类

灵芝、茯苓、冬虫夏草、雷丸、猪苓、银耳。

此外,还引种栽培有热带药用植物,如:白豆蔻、诃子、槟榔、肉豆蔻、印度马钱、金鸡纳树、丁香、苏合香树、越南安息香、斑纹芦荟等。

(七)热带

此热量带包括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台湾省南部、南海诸岛,以及云南省河谷区和西藏自治区东南缘的局部地区。全年最低气温在0℃以上,终年为生长季。年均温22—26℃,最冷月均温16—21℃,最热月均温29℃,年均温较差12—8℃,年活动积温8000—9000或9000℃以上。带内的东部地区年降水量1400—2400mm,但海南省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西部地区除元江地区为亚湿润型气候,年降水量小于1000mm外,其余地区为湿润型气候,年降水量在1200—1500mm以上。

热带分布的主要药用植物有:

1.根及根茎类

云南萝芙木、海南萝芙木、印度萝芙木、巴戟天、云木香、千年健、黄花远志、泽泻、牛膝。

2.种子果实类

荜茇、海南大风子、梅氏大风子、黄花夹竹桃、益智、草果、草蔻、海南栝楼、阳春砂仁、嘉兰、大叶木鳖、长籽马钱、狭叶马钱、亮叶马钱、使君子。

3.全草类

广藿香、长春花、海南草珊瑚、蕺菜(鱼腥草)、绞股蓝、石斛、益母草、穿心莲。

4.藤木及树脂类

白木香(土沉香)、檀香、降香檀、苏木、龙脑香树、剑叶龙血树、大血藤。

5.皮类

刺桐(海桐皮)、大叶清化桂(肉桂)、美登木(云南美登木、广西美登木、密花美登木等)。

此外,还引种栽培有:肉豆蔻、胖大海、印度马钱、泰国大风子、印度大风子、诃子、南天仙子、槟榔、爪哇白豆蔻、狭叶番泻(印度番泻叶)、爪哇古柯、猫须草、甜菊、儿茶、苏合香树、越南安息香树、多种金鸡纳、丁香等。

(八)温带、亚热带高寒区

此热量带地处北纬27°—40°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全部、青海大部、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一些地方。因海拔高度达4000—5000m,所以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带要低得多。

高原寒带

地处唐古拉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北羌塘区,海拔4800—5100m。全年日均温在10℃以下,日最低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100mm,是全国夏季温度最低的地区。

高原亚寒带

地处冈底斯山以北南羌塘区,青海省南部,祁连山区。地势由东往西升高(3400—4800m),日均温≥10℃的天数少于50天,农作物难以成熟。东部降水量500—800mm,集中于夏秋季;中部的降水量400—700mm,多冰雹;西部祁连山区的降水量300—400mm,风沙天气在200天以上。

高原温带

包括西藏自治区阿里、雅鲁藏布江上游、藏东峪谷区、川西山地、青海中部和柴达木盆地,全带呈马蹄形。日均温≥10℃全年多于50天,年降水量:川西山地降水丰富,可达500—1000mm,藏东、藏南和青海西宁400—600mm,阿里仅50—100mm,必须有灌溉条件作物方能生长。柴达木盆地在50mm以下,最为干旱。

高原亚热带山地

包括喜马拉雅山南翼山区、谷地,海拔低于2000m,日均温≥10℃全年180—350天,年降水量1000mm。

高原热带北缘山地

包括喜马拉雅山南翼外缘低山区,海拔低于1000m,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2500mm以上,巴昔卡年降水量4500mm,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日均温≥10℃全年350—365天。农作物一年可三熟。

本区主要药用植物有:

1.根及根茎类

甘草、掌叶大黄、高山大黄、梭砂贝母、黄花贝母、远志、膜荚黄芪、多花黄芪、云南黄芪、党参、升麻、羌活、独活、牛膝、高山龙胆、瑞香狼毒、藏黄连、鸡爪黄连、东莨菪、天麻、独一味、七叶一枝花(重楼)、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藏秦艽、光叶菝葜(土茯苓)、紫花杜鹃、续断、黄药子、藏紫草、知母、澜江百合、卵叶鹿蹄草、唐古特缬草、苦参、苍术、丹参、白芷、异叶柴胡、黄芩、防己、益母草。

2.种子果实类

北五味子、杏、藏木瓜、宁夏枸杞、栝楼。

3.全草类

西藏雪莲花、水母雪莲花、肉苁蓉、锁阳、草麻黄、石斛、仙人掌、木通、西藏列当、西藏筋骨草、夏枯草、蕺草。

4.花类款冬、西藏忍冬。

5.菌类

冬虫夏草、猪苓。

三、药用植物垂直分布概况

在每个热量带内,往往由于大地形或局部地形的变化,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差异很大。如同在暖温带内,海拔52.3m的北京年均温为11.6℃,最冷月均温-4.8℃,绝对最低温为-22.3℃;而在不远处,海拔2894m的五台山,年均温为-4.2℃,最冷月均温-19℃,绝对最低温-44.8℃。又如海拔396.9m的西安,年均温为13.3℃,最冷月均温为-1.7℃,绝对最低温为-16.7℃;而海拔2064.9m的华山,年均温5.9℃,最冷月均温为-8.3℃,绝对最低温为-25.3℃。再如亚热带四川盆地,海拔448.3m的峨眉县,年均温17.2℃,最冷月均温为7.0℃,绝对最低温为-2.9℃;而海拔3127m的峨眉山,年均温3.2℃,最冷月均温-5.9℃,绝对最低温-20.9℃。这说明,在同一热量带内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热量减少,辐射增强。各地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就是气温结合大气水分状况变化而产生的结果。与此相反,在某些山区的山谷中气温反较山坡为低,这是由于冬季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而积聚在山谷中所致,即形成所谓逆温现象。如新疆天山西部伊犁附近在海拔670m的谷地中,1月均温为-11℃,而在海拔1350—1529m的前山却为-5.7℃。在中国许多山地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常常表现为山地植被类型垂直分布的倒置现象或水平分布的反常现象。此外,在有些地区,还会产生非常干热的“焚风”现象。如四川盆地西部的二郎山,由于东坡是太平洋气候的迎风坡,气候湿润;西坡是背风坡,气候干燥,因而山的两面气压不同的空气从海拔600m的东麓升到海拔3000m以上的山顶,流向西坡而下沉到海拔1500m的大渡河谷,就发生了干热的“焚风”,而使山谷中出现了反映干热气候的肉质常绿多刺灌丛。这种“焚风”现象常出现在横断山脉的山谷中。

同时,在同一热量带内,各地降水量也是大不相同的,从水平方向来看,降水量大体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东南沿海年降水量2000mm以上,而西北只100—200mm,甚至仅50mm。从海拔高度来看,一般山地降水比平原多,从山麓沿山坡而上循序增多至一定高度后又降低。如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的山麓为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不超过100mm,而自山坡向上行则依次出现半干旱、半湿润、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可增至500—700mm。再如江西庐山山麓的九江年降水量为1406mm,而庐山山顶则可达2528mm;山东泰山山麓的泰安年降水量为725.7mm,而泰山山顶为1163.8mm。同一山地,坡向不同,降水量亦异。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海南岛五指山东部是迎风坡,年降水量达2000—2800mm,而西部是背风坡,年降水量只有1000mm。由于山地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日较差、热量、辐射、降水、大气湿度等因素都发生变化,因而更替出现不同的植被带。药用植物垂直分布也随着植被带的不同而有明显不同的组合。例如位于中亚热带浙江临安县西部昌化龙塘山的植被与药用植物的垂直地带谱表现为:山坡350m以下处,主要是人工栽培群落,例如茶园、农杂和马尾松稀树草灌丛;350—550m处由甜槠、树参、木荷、莽草、红楠、麂角杜鹃、乌药等乔灌木组成常绿阔叶林及油桐林、竹林及马尾松稀树灌丛,林下地被主要有淡竹叶、里白、华东瘤足蕨、蛇根草及掌叶南星等,层间植物主要有三叶木通、五叶瓜藤与大血藤等;550—1000m处属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木本植物主要有小叶青冈、大叶冬青、木荷、树参等常绿树种,与青钱柳、枫香、山合欢、化香树等落叶树种,灌木层主要为满山红、三花莓、掌叶覆盆子、伞花绣球等种类,草本层主要有白穗花、兔儿伞、阔叶麦冬、黄精与直刺山芹菜等,层间植物主要有牯岭勾儿茶、五叶瓜藤、鹰爪枫、山木通与大血藤等;1000—1250m处由矛栗、白栎、檫树、梾木、刺楸、交让木、云锦杜鹃、野海棠、野鸦椿、华胡桃、白檀、野山楂等乔灌木组成,林下草木层主要有藜芦、萱草、山牛蒡、珍珠菜、鹿蹄橐吾与南山堇等种类;1250—1600m处主要由黄山松、黄山栎、黄山花楸、灯笼树、华中山楂、华白檀、安徽小檗、南方六道木、长梗冬青、平枝栒子等树种组成落叶阔叶矮林,草本层主要有东北婆婆纳、黄山凤毛菊、石龙胆、香青与心叶地榆等种类,还分布着草甸植被,由紫花前胡、林荫银莲花、棣棠、光叶绣线菊等草灌木组成,沼泽植被由睡菜、山梗菜、白须草、谷精草、灯芯草与几种藓类植物组成;1600—1760m处这一层次属于草甸与稀疏灌丛,主要由石岩风、一枝黄花、掌参、细叶藁本、黑紫藜芦、香青、黄山凤毛菊、黄花龙芽草、森林千里光、心叶地榆、紫萼等草类,与珍珠绣球、圆锥绣球、小叶黄杨、黄山蔷薇、天目琼花、四照花与华中山楂等种类组成。

但是,不同热量带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是不尽相同的。严格说来,每一个山体都具有它自己特有的植被垂直带谱。因为,一个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结构,一方面受所在的水平地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山体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山坡在山地中的位置、地形、土壤基质和局部气候(如逆温层的存在)等的影响。位于同一水平植被地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带谱的结构总是比较接近的。例如,野生天麻,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山区,垂直分布于海拔240—1000m的范围内,以在海拔300—400m的山地次生林下分布最多,在原始森林中则分布较少。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山区,却较多分布在海拔1200—3000m的高山上,在1200m以下的低山却很少发现,800m以下则未见野生天麻。

根据四川省乐山等地调查,属于双子叶植物离瓣花亚纲的一些药用植物的垂直分布情况有如下述:

分布在500m以下的有:武隆细辛、冷饭团、蜡梅、香樟、芸薹、蔊菜、刺梨、高粱泡、茅莓、云实、舞草、苦参、野凤仙花、水东哥、使君子、待宵花(月见草)等。

分布在500m以下的有:武隆细辛、冷饭团、蜡梅、香樟、芸薹、蔊菜、刺梨、高粱泡、茅莓、云实、舞草、苦参、野凤仙花、水东哥、使君子、待宵花(月见草)等。

分布在500—1000m的有:细刺毛蓼、火炭母、红辣蓼、水蓼、青藤(防己)、地不容、金线吊乌龟、红茴香、冷饭团、长梗南五味子、白兰、黄兰、翼梗五味子、红果黄肉楠、香樟、峨眉紫楠、檫木、黄堇、紫堇、芸薹、枫香、木、蛇莓、水杨梅、棣棠花、石南、三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小果蔷薇、山刺梨、五叶悬钩子、掌叶覆盆子、山莓、覆盆子、田皂角、合欢、云实、川云实、决明、紫荆、小槐花、圆锥山蚂蟥、山蚂蟥、波叶山蚂蟥、四川山蚂蟥、皂荚、山豆根、鸡眼草、含羞草、苦参、远志、冬青、构骨、山枇杷、野鸦椿、省沽油、亮叶鼠李、冻绿、多花猕猴桃、黑蕊羊桃、贵州毛柃

E. 药用植物学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1、101 政治理论

2、201 英语

3、314 数学(农)或 315 化学(农)

4、414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药用植物学专业考研复试科目:药用植物学。

(5)校园药用植物调查设计扩展阅读:

植物学专业培养目标:

1、思想品德要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谨求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无条件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水平和能力要求: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实验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能够在各自的研究方向能独立地进行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实验技术操作,具有科研项目申报和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3、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植物学专业研究方向:

1、菌根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本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研究,重点进行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理论和应用研究。

共生关系主要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生态分布规律,菌根共生体在植被恢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丛枝菌根共生体与道地中药材生长和有效成分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菌根生物技术的研发工作。

2、植物多样性与系统进化:本方向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层次上开展不同植物类群系统分类和进化生物学研究,利用孢粉学、植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深入探讨植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地位,为建立自然分类系统和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重点开展豆科、菊科等被子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育、系统进化和资源持续利用的研究。

3、道地中药材资源持续利用:本方向以药用植物学和中药材现代化技术为基础,开展河北省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育、营养代谢调控、有效成分检测与评价、环境修饰等方面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为我国尤其是河北省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中药材现代化技术体系的发展服务。

4、资源植物化学:本方向以有机化学和植物学为基础,运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重点开展植物源药及生物农药、生物活性成分及天然先导化合物等领域的研究。

5、植物分子生物学:本方向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致力于外源基因克隆和向植物的转移及表达,并以转基因植物和合适的栽培种或野生种为育种材料培育带有转入基因性状的植物品系领域的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农作物和药用植物优良基因的筛选、克隆和表达等领域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植物学专业

F. 谈谈药用植物学实验设计性的看法

植物的药用价值,可以这么说吧,天底下所有的植物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你想知道哪一种植物有什么作用,可以到网络去搜一搜,上面都说的比较清楚的。

G. 生物调查报告 关于药用动物的实验调查报告!! 拜托了~~~~~~

谈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改革
赵宜红,李寅超
(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对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改进传统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重视野外实
习,并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自由开放型实验,旨在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2-3148-02
在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
学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教学要求既涵盖实验教学和野外
实习的一般原则,又要突出药用植物学的学科特点[1]。本文结
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和文献报道,就如何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
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验教学中如何
进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初步尝试,谈谈自己的见解。
1 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1. 1 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的药用植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
实验,在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带教老师介绍实验目
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虽然通过
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己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也有较详尽而规范的要求和不断
的督导,但是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验过程中大
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
问题,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大打折扣。
1. 2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改进为了配合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改
革,对药用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一些必要改革。
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把实验内容分为四部分,即基本实验技术;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方法方
面: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
积极主动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获取知识[2, 3]。
1. 2. 1 基本实验技术基本实验技术是指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
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生物绘图技术、显微化学
方法以及实验室常用药品、试剂、染液等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涤
方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实验技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
握,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实验教学方法就采用传
统的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进行验证的教学方法。
1. 2. 2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为目的,
通过药用植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观察;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及结构观察;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
官的结构观察等实验。这些实验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
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进行
积极的思维,实验课显得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
如果我们尝试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就
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方法上,采取让学生在
课前预习实验,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实验
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简要提示,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观
察,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
总结。对有些实验的材料,除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外,鼓励学
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观察、
分类学上的实验都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穿插徒手切片法、染色法、生
物绘图法等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1. 2. 3 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植物分类学的实验,以基本实
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
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
为以比较解剖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比如,先通过学
习让学生直观的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类植物的特征,然
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比和扩展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如对裸子
植物、被子植物常见重要类群的特征和分布特点;校园常见物种
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珍惜濒
危植物的调查等均可设计为综合实验。
通过综合性的实验,使学生既了解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
资源的丰富性,又增强学生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1. 2. 4 探索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操作和动手能
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研究
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查修改
后,利用野外实习和课外假日时间来完成实验的题目。通过探索
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学生创造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将来的自我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重视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6]
2. 1 对生态环境的观察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托于一定的
环境,药用植物也不例外。野外实习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
态环境。指出各类生态环境的特点,尤其指出重点考查的药用植
物的主要生态环境。
2. 2 对单株植物的观察在观察其形态后,要注重从植物的分类
学特征上进行观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对于
一些当地特产的药用植物要重点观察药用部分器官的形态特征。
对于细部的观察可以在采集后整理标本时进行。
2. 3 培养学生的采集标本能力
2. 3. 1 对采集标本的选择药用植物的采集要特别注意其标本
的典型性和完整性。所谓典型性是指所采标本要具有明显的分
类特征,在同种植物中有较强的代表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整株
标本的根、茎、叶、花、果俱全,尤其要采带花的,因为花是鉴定种
类的主要依据。对于地下部分有突出特征的药用植物,如百合
科、薯蓣科等,应注意采集这此植物的鳞茎、根茎等,它们也是鉴
定物种的重要依据。遇到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株。
草木植物的茎生叶和基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集基生叶,如茵陈、
荠菜等。寄生植物采集时要把寄生全部或部分采下,并注明
关系。
2. 3. 2 采集的注意事项采集标本要注重质量,尽量减少野外
采集的数量,对于植物的产地、生活环境、性状、花的颜色、采集日
期等都要做详细记录,这对标本的鉴定和研究有很大帮助。一份

H. 植物调查表

桃园国小资优方案校园植物调查表 植物名称:鱼腥草 数量:约20株
第1小组 调查者 彭 德 谋 调查日期: 94.02.15
一、 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名:狗贴耳 臭臊草 嶯菜
二、 形态
( )乔木 ( )灌木 ( ˇ)草本 ( )藤本
(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植物在校园的位置
( ˇ )A区 ( )B区 ( ) C区 ( )D区 ( )E区

四、 生长环境描述
( ˇ)乾燥土地上 ( ˇ )湿地上 ( )水中
( )全日照 ( ˇ )半日照
( ˇ )其他:在树下混杂其他杂草一起生长
五、 特殊用途
用 途 说 明 资 料 来 源
()观赏

(ˇ)食用 嫩茎叶可做野菜,晒乾切断可做青草茶包冲剂
台湾保健植物栽培及利用
(ˇ)药用 治高血压 膀胱炎 尿道炎 支气管炎 慢性子宫炎
原色台湾药用植物图鉴
()建材、家具

()工业用

()其他

六、 有没有毒性
( ˇ)没毒 ( )有微毒 ( )有剧毒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有关本植物的详细说明
说明内容包括植物的形态(根、茎、叶、花、果)特徵、用途和生态……以及个人观察心得或感想…..都可以写 (格子不够用,可以续写第二张) 条列式叙写
1.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发达,地上茎、地下茎皆呈圆柱状
2.全株都具有强烈腥臭气味,令人印象深刻
3.叶心形,互生、全缘。叶柄长1~4㎝,叶柄内侧沟状,有托叶。
4.花序穗状,花细小淡黄色。花序下方有大型白色花瓣状的总苞4片,常被误认为花瓣
春夏之间开花
5.穗状花序上的小花没有花蕚和花瓣,(不完全花),有三枚雄蕊,4雌蕊下部合生
6.果实为细小的球状蒴果
7.鱼腥草在药用上的方例:(原色药用植物图鉴第一册p15)
(1)抗菌试验:鱼腥草体外试验,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皆有抗菌作用
(2)治慢性鼻窦炎:鲜鱼腥草岛烂绞汁,每日滴鼻数次
(3)治慢性气管炎:桔梗15克加水200㏄,文火煮20分钟,在加入乾鱼腥草20克主5分钟,每日服3~4次,每次30㏄
8.心得:
几棵不起眼的小草,在我不经意走过校园硕大的老树…琉球松树时,沾染了我一
身的腥膻,本能的想踹他几脚,忍了又忍才收回那粗鲁的双腿。
回到家后几经详细查阅资料、请教师长、父母,才明白其貌不扬、毫无看头的小草,
竟然有那麼大的功用,以后我再也不敢以貌取「人」,轻视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
鱼腥草的花序排列得像一穗玉米般,这穗「玉米」底下有4片白色类似花瓣的东西,
竟然是保护这穗「玉米」的苞片,而不是花瓣。让我想起:这就是老师告诉我们的「不
完全花」,它….没有花蕚,也没有花瓣,想必他也一定不是靠著昆虫来帮她传粉授精
的植物,所以不需穿上鲜艳的衣服,抹上香香的香水来招蜂引蝶吧!

附:校园绿化植物调查表

序号 属名 牌子数 科名 数量

1 石榴 1 安石榴科 3

2 龙柏 5 柏科 104

3 阴乐柏 4 柏科

4 侧柏 3 柏科

5 花柏 5 柏科

6 圆柏 4 柏科

7 沙荆柏 3 柏科

8 刺柏 1 柏科

9 重阳木 5 大戟科 21

10 白背叶 1 大戟科 3

11 乌桕 2 大戟科 10

12 枸骨 1 冬青科 1

13 紫荆 2 云实科 9

14 杜鹃 1 杜鹃花科 2

15 喜树 1 珙桐科 7

16 海桐 1 海桐花科 1

17 毛竹 1禾本科 2片

18 绵竹 1 禾本科 1片

19 葫芦竹 1 禾本科 1

20 马尼拉草 1 禾本科 几片

21 瓜子黄杨 1 黄杨科 17

22 瓜子树 1 黄杨科 9

23 枫香 1 金缕梅科 3

24 红花继木 1 金缕梅科 1

25 红枫 1 槭树科 2

26 白枫 1 槭树科 1

27 木槿 1 锦葵科 1

28 苦楝 3 楝科 46

29 椿树 1 楝科 2

30 罗汉松 1 罗汉松科 1

31 含笑 6 木兰科 8

32 二乔玉兰 5 木兰科 14

33 广玉兰 2 木兰科 7

34 木麻黄 1 木麻黄科 1

35 小叶女贞 3 木犀科 几排

36 大叶女贞 3 木犀科 19

37 丹桂 3 木犀科 25

38 八月桂 2 木犀科

39 四季桂 4 木犀科

40 天枝桂 1 木犀科

41 紫花巨萼草 1 千屈菜科 2片

42 栀子 1 茜草科 2排

43 枇杷 3 蔷薇科 5

44 梅 3 蔷薇科 7

45 桃 1 蔷薇科 4

46 日本樱花 1 蔷薇科 1

47 山茶 2 山茶科 4

48 茶 1 山茶科

49 杉 2 杉科 11

50 柳杉 1 杉科 1

51 水杉 1 杉科 1

52 马铃铛 1 鼠李科 2片

53 雪松 1 松科 2

54 苏铁(铁树) 1 铁树科 2

55 十大功劳 1 小薜科 1

56 樟 5 樟科 13

57 赤杨叶 1 紫茉莉科 4

58 紫薇 5 紫薇科 7

59 棕榈 1 棕榈科 2

60 海枣 1 棕榈科 1

61 蒲葵 1 棕榈科 1

62 中华杜樱 2 杜樱科 5

63 橄榄 1 橄榄科 2

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点帮助。

I. 毕业论文能不能写成调查的形式啊比如南岳衡山药用植物种类调查,这算论文吗

看你们学校的要求了,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也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是可以的。你最好问问你的教学秘书什么的,会更确切。

J. 有关药用植物学的论文怎么

接上面

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2. 4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2. 4. 1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
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
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 4. 2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
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
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
习的积极性。
2. 4. 3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
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
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
素材。
3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
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
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
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
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
尝试。
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
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
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
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
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
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
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
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
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
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
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
自由的空间[7, 8]。
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
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
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
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
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
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
参考文献:
[ 1 ]孙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
(5): 812.
[ 2 ]孙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
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0.
[ 3 ]郁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15.
[ 4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
2001, 17(1): 37.
[ 5 ]王丽红,刘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
药科学, 2004, 27(5): 69.
[ 6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
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21(5): 24.
[ 7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
高教研究, 2006, 24(15): 15.
[ 8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
2001(2): 37.

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热点内容
坏老师吧 发布:2025-09-17 22:02:36 浏览:643
化学能力培养 发布:2025-09-17 20:28:02 浏览:584
师德师风演讲稿格式 发布:2025-09-17 19:57:15 浏览:728
国画培训教学内容 发布:2025-09-17 18:11:05 浏览:464
公教育网 发布:2025-09-17 17:52:26 浏览:706
小学二年级教学总结 发布:2025-09-17 16:05:57 浏览:320
小学教师学习笔记 发布:2025-09-17 15:10:22 浏览:380
2014年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9-17 14:19:55 浏览:129
教师1对1 发布:2025-09-17 13:05:38 浏览:317
粤菜教学 发布:2025-09-17 12:15:54 浏览: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