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校园贷
近年来,随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一路高歌猛进,作为新发领域的校园贷由于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是处于蛮荒生长。高利贷、欺诈诱导以及涉黑的强行逼债,已成为当前校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发了社会对校园贷的高度关注。
近期,校园贷事件持续升温,悲剧一幕幕上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面对一系列悲剧事件,我们在追究校园贷责任的同时,应否反思一下自身?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父母宠爱备至,面对外界的事物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面对外界的诱惑也缺少相应的防范心理。
增强自身的管控能力。大学生群体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成熟的消费理念,一旦养成过度超前消费的习惯,其消费水平、借款额度很有可能超出实际还款能力,较易诱发风险。校园贷就是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使得温水逐渐变成热水,最后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伤害和损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生应增强自身的管控力,面对安逸、舒适的环境要有忧患意识。
温水并不“温”,多一些忧患意识,让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多放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努力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
⑵ 校园贷如何办理
如何申请学生贷款 学生申请贷款,应由本人向学校贷款审定机构提出申请,提供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必要资料(一般包括本人书面申请、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街道或乡级以上的困难证明、担保人的担保书及本人的现实表现等),承诺有关还贷的责任条款
⑶ 什么是校园贷
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专了《关于加强校园不属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3)如校园贷扩展阅读
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
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
三是虚荣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不妨在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方面做好文章,让真正有需求的大学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
⑷ 校园贷分哪几种
校园贷的分类:
(1)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放贷
(2)消费金融公司放贷
(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
(4)线下私贷
(5)银行机构放贷
⑸ 大学生到底该如何用好校园贷
老师卧底揭校园贷,不良校园贷危害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何不良校园贷仍有生存土壤?3000元的贷款3个月后是如何变成3万元?日前,汉江师范学院辅导员毛晶?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寻找答案,并制作成抵制不良校园贷的教学视频成为了网络红人。
由于工作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毛某开始接触不良校园贷,试图揭露不良校园贷陷阱的套路。
毛晶匿名加入一些不良校园贷QQ群,把自己的经历、体会和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以及应对对策等拍成视频,放给学生们看。这个视频一经制成,在各个高校群体、网站中流传。在获得巨大点击量和一致好评的同时,不少媒体、网友将毛某称为“潜伏在不良校园贷群里的美女卧底辅导员”。
对于自己成为网红,毛某对此解释:“我只是做了辅导员该做的事儿。”
毛某说,她有两个疑问:一个是疑惑学生的贷款是怎样在短期内由几千元变到几万元。另一个是催收非法利息的组织抓住了学生的什么痛点,为何底气如此足。带着这两个疑问,毛某利用贴吧、微信平台找网贷代理人,进入催收QQ群来寻找答案。在默不作声地观察了几个月,毛晶?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们一直都在向学生宣传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但什么是不良校园贷?危害究竟在哪儿?这些其实并没有讲清楚,学生们也稀里糊涂。要把危害讲透彻、讲生动,就必须亲身了解不良校园贷的套路。”毛某说,很多网贷平台变着花样玩套路,有的让学生在网贷之前签保证书说自己不是学生,有的以假装购买物品的形式,让学生签分期付款合同,实施变相放贷。
“这些不良校园贷的合同,看上去似乎合法,但实际上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条款和算不清楚的利率。”毛某举了个例子,某某贷以月利率0.99%的噱头,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但经过推演后她发现,这款网贷的实际年利率达到了21.25%,再加上各种名目的手续费、中介费,有些不良校园贷的利率可以达到50%甚至200%。
毛某发现,这些不良校园贷和正规贷款相比,门槛很低,所需证件也非常少。网上还有各式各样的网贷吧、催收群,这些群里有专门教放贷者催款的技巧,还提供异地上门催收、“短信轰炸机”轮番轰炸等服务。一旦有学生还不上钱,就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直到还清欠款为止。
“通过实际体验,我接到过各种骚扰电话,催款者咒骂、扬言要给学生订花圈,甚至说如果学生不还款,就要来学校把学生带走。我很好奇,这些催款电话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毛某告诉记者,学生接到这样的电话后大都很恐惧,有些甚至躲在宿舍里不敢出门。
“学生还不起只能让家长来还,放贷者手中有学生的在校信息,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害怕孩子有不良贷款,影响孩子的学业,所以有少人宁愿偿还这些不受法律保护的高额利息来息事宁人。”毛某说。
贷款这件事本身并不新鲜,哪怕是在传统的贷款渠道,贷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现在披上互联网外衣的网贷平台,和传统的贷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让贷款方式变得简单,也变得很轻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贷款,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应用的熟悉,更是对这种新兴的贷款方式宠爱有加。
正所谓技术向来保持中立,只是看应用技术的人如何掌控,网贷平台的存在本身无可厚非。大学生之所以选择网贷平台,往往也是因为确实方便,但往往忽视了不良的消费习惯,加上网贷平台对于资质的审核明显不如传统的贷款方式。如此一来,只要大学生愿意贷款,往往都能通过网贷平台轻松拿到钱,只是拿钱之后的事,大学生们往往不在意,大不了再贷款还款,就这样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说,远离网贷,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尤其是消费习惯不太好的群体。
⑹ 如何科学面对校园贷
如果是正规合法途径的校园贷还是可以相信的。而那些来自于私人的和非法的地下的黑校园贷是不能接触的。
⑺ 谈谈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贷等、网上借贷等。(100字)
首先大学生一定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的攀比,大学生校园贷的原因好多就是因为买化妆品,买苹果手机之类的现象,你可能觉得可笑,但是真的事情就是一件一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基本大学阶段父母给的生活费肯定是够我们自己的日常开销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找了对象以后,开销变大,结果选择了校园贷。
对校园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好多人觉得没事,我下个月就可以归还了。但是校园贷的利息是可怕的,它就像一个雪球只会越滚越大。而且可能你借钱的时候,客服说话的语气会很温和,但是要你还钱的时候态度就不会是这样的,他们就是看到大学生在学校要面子,还有怕父母种种原因,所以才敢借给你,所以这个校园贷不要碰。不要想尝试。就跟吸毒一样,陷进去,你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⑻ 大学生如何应对校园贷
第一,远离"校园贷";对于我们还在学校学习的同学们,必须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如果你还没有进入他的局,那么你就必须自己留意,校园贷的问题已经说了一年多了,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也能明白了,所以应该远离他,自己拮据开支,量力而行,没必要为了面子而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更让爸妈为你担心
第二,增强和学习对“校园贷”危害的认识;在今天之前我们就从各方面的消息中知道了很多校园贷的事情,而他带给大家的除了危害没有半点好处,到最后还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无知而擦屁股!我们都知道在借款的时候他们都说的比谁好,而对于你们从未涉社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合同你能完全看懂吗?更甚者那些压自己照片的人,是否想过这样的后果呢?所以从“前辈们”的经历就能告诉我们,我们现阶段的社会经验是翻不过那些人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拮据自己的开资,远离他们!
第三,初涉校园贷;如果你已经陷入其中,但是刚借款,现在发现了不对,那我们就赶紧向同学朋友借点钱立即还上,然后在慢慢的给朋友们还钱,避免你越陷越深,最后利息都比本金还大,完事立马离他远远的;
第四,如果你已经陷入其中,自己已经完全无力偿还,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赶紧报警吧,如果你还是胆怯或者为了面子继续这样下去,甚至有可能对你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在警察叔叔面前一五一十的说清楚事情来源,按照法律程序走,把这件事当做自己的一个深刻教训,谨记以后遇事要谨慎的处事态度!
第五,如果是你身边的朋友同学陷入其中,那你就赶紧劝其认清楚情况,以最快的方式解决掉此事,但是要以自己和朋友的安全为前提,如果自己解决不了的就趁早告诉爸妈,或者警察叔叔,因为爸妈毕竟比我们早入社会,他们的经验肯定比我们丰富,所以处理办法也会较为多一些!
第六,其实对于在学校的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能控制自己欲望,根据自己的情况而消费,不要耍大牌,不要相互攀比,这些真的没有意义,才能最好最有效的甩开可恶的“校园贷”,而对待那些校园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报警,让警察叔叔来收拾他们;
⑼ 校园贷是什么
给你买票的人是你的朋友吗?把钱给人家就行了。
校园贷是在学校里的贷款,提供学生证身份证那种,是非法的。
⑽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10)如校园贷扩展阅读:
防范识别
经过整治,校园贷得到遏制,但出现回租贷、培训贷等诸多“新马甲”。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