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剪纸校园文化

剪纸校园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5-23 00:33:44

Ⅰ 为什么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呢

剪纸大家都知道,在春节和结婚的时候常常会看到,用到。其实我国商代初的时候剪纸的前身就出现了。当人们安居乐业的时候,生命得到保障的时候就会把时间和精力分到娱乐上,当时的人们用金银箔或者丝绸之物来镂空雕花用作装饰之用,这就是剪纸的前身。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多出自于古代的劳动妇女们,包涵着我们古代人的智慧结晶和乡土人情,流传至今,成为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

三、传统文化的瑰宝

剪纸在现代除了过年和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常见了,手艺人也是越来越少,在此我希望剪纸能走进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课外活动中的一项,让学生们体验它的乐趣,学会尊重它,保护它,爱护它。

Ⅱ 校园艺术文化长廊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校园文化互动展示长廊的是为提升校园品位,打造精品校园,丰富学校文化的显性内容,新法教育力加强校园书香文化建设,赋能校园文化的互动展示,采用多点触碰、激光雷达、传感等技术共同实现,通过触屏互动的方式,将校园文化、校园历史、办学特色、学校荣誉等信息炫丽的呈现出来。让参观团、嘉宾感受直观、生动的文化输出。还可展示教师教学成果、学生优秀作品,向全校师生传递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校打造创意性的交互设计,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Ⅲ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剪纸手艺人具有怎样的工匠精神呢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剪纸手艺人具中国古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Ⅳ 校园文化艺术节 手工艺项目

做香囊

Ⅳ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而中国学校至今没有专门开设剪纸专业,这是为何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业的剪纸专业。这可能是因为剪纸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该技艺尚未普及。要想在学校开设这门专业,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3.剪纸需要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

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正在迅速消失,儿童的工作能力逐渐下降。这对传承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威胁。剪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学校尚未开设剪纸专业,原因存在于各个方面。

    Ⅵ 《浅谈如何让剪纸走进校园》 培养孩子们的

    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中国广袤的土地造就出不同风格的剪纸。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需要找到具有乡土特色的剪纸内容,量身定做教学方案和校本教材,逐步形成剪纸特色教育。同时,我们的学生是以学习基础功课为主的,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剪纸并不现实。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筛选、整理出优秀的作品,找出构思设计制作等各环节容易出错的地方,制订出方便、快捷、易懂的教学方案。总结出先进的经验,有理论有表演有指导,使剪纸教育更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结合游戏来教剪纸,让小朋友在启蒙教育中学习色彩、学习图案。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体味玩的乐趣;小学生注重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图案的构成变化和剪纸的技法技能。逐步通过学习临摹,掌握剪纸的基础方法;中学生需要充分了解民俗符号的各种信息,在学习临摹的同时向创作方面发展。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同时,多创造出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优秀作品;大学生则着重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剪纸艺术,全面学习民俗知识,系统研究传统文化。这样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的更多的承担起继承、发扬、挖掘、保护传统艺术的重担。在教授基础知识后可多进行命题练习,放开手脚让学生各自练习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教“年年有鱼”一课,先弄清年年有鱼主题剪纸的民俗知识、使用常识,学习鱼的结构特点,运动造型,再学习与鱼相关连荷花、荷叶,水纹,山石等的各种元素,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创作出自己满意的剪纸,作品完成后,老师予以逐一评点,给出具体建议,再让学生重新制作,这样学生在设计构思和制作技巧上都得到提高。完成从给学生们“鱼” 到教会学生们“渔” 的全面升华。

    Ⅶ 传承剪纸文化困难重重,如何让非遗剪纸真正走进校园

    关于剪纸的重要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学校的新主题。在从低年级学校中就开始进行剪纸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民间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民间艺术家如何在学校进行教授手工工艺是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这就需要学生们从兴趣开始,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实践和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习和理解民俗。

    3.因材施教

    学习剪纸还需要了解祖先的文化象征民间剪纸是文化的血液和中国人民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性标志和重要载体,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感情。我们的先辈在孩提时代就受到剪纸艺术的影响。民间剪纸使用许多民间吉祥元素来表达思想,剪纸艺术也会使用类比,隐喻,拟人化等其他方法,其主题非常广泛,剪纸的形式也很丰富多彩。出色的剪纸工作易于理解且具有吸引力,它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简而言之,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现代的发展来教他们。

    Ⅷ 小学生剪纸为祖国庆生,在你看来剪纸艺术需要纳入课堂吗

    首先我想阐明的观点是:剪纸艺术很有必要纳入课堂。为何?原因有三。

    第一,剪纸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之一,有必要在学生时代就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流传已久的民族特色之一,剪纸艺术有着超乎寻常的魅力。简单的一张白纸、一把剪刀,在你手上就可以妙手生辉的剪出各式各样奇妙的东西。

    喜鹊迎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弘扬传统文化,而我们的祖国也在日渐强大,随之而来的思想也就跟着慢慢进步,适当的加入新鲜事物才能更加有利于民族发展。当今社会,唯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相信不久的将来,教育定会多元化、多变化的更新,所以剪纸艺术必将成为课堂学习之一,也许它不会出现在必学课程里,但一定会是孩子们最爱的兴趣课程!

    Ⅸ 河洛剪纸文化的背景

    河洛剪纸与河洛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已被列入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目。

    它是河洛地区普通劳动民俗生活形象化、艺术化的反映,其题材内容大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不仅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剪纸作品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有的取材于戏曲人物、连环画。

    剪得最多的,是人们眼中的大自然,身边熟悉的事物。而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剪纸,一般都是借物寓意,讲究艺术夸张,刻意追求形似和神似,用以表现生活环境和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河洛剪纸艺术的起源与特点

    (1) 起源

    2006年,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洛剪纸现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剪纸艺术是千百年来河洛地区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作的、享用的民间习俗和民间技艺。河南巩义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区,是民间传统艺术的沃土。河洛剪纸就是根植于河洛交汇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据专家阎兴业先生考证,河洛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分布于巩义各镇村,尤以河洛镇洛口村曹氏家族独得真传,四代延续至今。河洛剪纸的直接传承人有据可查的始于清末,均为女性,或母女相传,或亲戚互传,言传身教,如此传承至曹慧贞,已达四代120多年。曹慧贞与弟子们近三十年全心致力于河洛剪纸的传承,深耕细作河洛剪纸艺术,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

    曹慧贞这份对非遗的"坚守"是难能可贵的,值得点赞,令人敬佩!

    (2) 特点

    河洛剪纸和其他地区的剪纸相比,同中有异,特点为:一是,民俗烙印浓重;二是,保有黑色遗存;三是,多含吉祥寓意;四是,符号约定俗成。它对于研究河洛文化的历史发展、本地民风乡俗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对绘画、雕塑、印染、图案设计等其他艺术均有独特的启发借鉴意义。它在社会上应用甚广,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喜庆气氛;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水平;可为现实服务,传播正能量,扩大当地文化影响力;可供产业开发,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可收藏,可作馈赠佳品,礼尚往来,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

    2、 河洛剪纸传承人曹慧贞

    曹慧贞女士为河南省巩义市人,为高级民间艺术师,是河南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剪纸)第四代传承人。曹慧贞自幼受家庭传教,在奶奶、母亲及民间剪纸高手指导下,从事民间剪纸艺术传习、实践。其历任巩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究员,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剪纸决赛选手,第一、二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剪纸大展赛论坛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 剪纸艺术作品成就:1980年代初就开始在不同刋物上发表作品,其中, 2002-2003年《凤凰牡丹》《河洛风情》获中国文联评审第一、二届"华夏风韵剪纸展"铜奖; 2003年《不夜成》《丹阳》《开普亭》《豫化在我心中》获中国文化促进会剪纸展"银奖"; 2004年《飞凤凰》获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艺术展"优秀奖"; 2005年《老鹰捉小鸡》《海的女儿》获中国对外友协艺术展(纪念安徒生200诞辰剪纸展)优秀奖并被永久收藏在丹麦国安徒生博物馆; 2 008年9月《民族花·哈萨克族女孩》获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铜奖"; 2008年10月获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最高奖-"金飞鹰奖"-分项奖(剪纸)终身成就荣誉称号。2016年《文化河洛》《马到成功》获河南第三届中原文化博览会金奖、创意奖。2017年6月《富贵吉祥》获得全国非遗进校园研讨会暨剪纸展览优秀奖,并入编《童心飞扬》一书,论文《中原地区河洛民俗与剪纸》入编《春花秋实》一书;2018年《河洛人家》《四留余》《富贵留余》获中国文联、星河湾杯三个奖项。2019年,参与策划组织听爷爷讲故事非遗进校园"迎民族盛会·庆七十华诞"民族花·剪纸情百米长卷、助力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560米河南剪纸长卷行动,其18幅龙娃中体育竞赛项目剪纸作品入选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指定唯一剪纸文创作品烧制成陶瓷杯、明信片、摆台等纪念品亮相民运会。2019年曹慧贞系列邮票在国际上发行,是曹慧贞剪纸艺术达到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

    (2) 剪纸艺术理论成就:曹慧贞不但在剪纸实践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而在剪纸理论研究上也是硕果累累,早在1994年就在有关杂志上发表《剪纸价值》一文,并被收录在倪宝成先生主编的《大河风》一书中,20O2年,编著《儿童剪纸》一书,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并被上千家小学,当成了课外教材。 奠定了河洛剪纸的理论基础,填补了地域文化的空白,在《嵩山文明研究通讯》发表。

    (3) 社会公益活动贡献:曹慧贞与弟子们近三十年全心致力于非遗剪纸的传承教育,坚持开展"每周一课"公益讲堂,受到社会各界认可。曹慧贞多年来义务在巩义市文化馆讲授剪纸技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编写剪纸教材,带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为传承民间艺术默默耕耘。

    3、 创新

    民间艺术不仅需要研究、传承,更需要探索、创新。曹慧贞的可贵之处既在于其对河洛剪纸的坚守情怀,更在于她的大胆创新!这是笔者特别推崇她的原因。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郑州市特别策划了"剪纸花·民族情"560米民族剪纸长卷活动,共56卷,分别展示出17个民族运动项目以及56个民族的美好生活。从2018年11月开始谋划、论证、实施,到2019年8月12日最后一卷的精修拍照完成,历时近9个月,21个学校、3个剪纸工作室、3个文化馆近2000人共同参与。560米长卷基本都是由曹慧贞辅导教师们、学生们创作完成的,其中3卷(中中1卷,民族大联欢2卷)由曹慧贞设计主创、弟子们放样完成的。该剪纸艺术长卷一经面世,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曹慧贞于2020年1月30日接到抗击新冠疫情通知的第一时间,就带头并号召剪纸艺人参与捐资捐款活动,又带领河洛剪纸艺人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创作出一组生动有趣的《小龙人抗疫情》系列剪纸,创作出白衣战士身着防护服,奋战在一线的动人作品,把白衣战士舍身疫区的大无畏英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福佑中华》等正能量精品陆续问世,为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表现出我国"非遗"艺术家参与战"疫"的精神风貌。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中,"非遗"人没有缺席!

    热点内容
    中国建筑历史 发布:2025-08-28 11:43:53 浏览:161
    威尔的英语 发布:2025-08-28 09:09:26 浏览:799
    数学九上课本 发布:2025-08-28 07:49:47 浏览:763
    广安市教师公招 发布:2025-08-28 07:43:26 浏览:836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发布:2025-08-28 05:16:12 浏览:975
    师德自查反思 发布:2025-08-28 05:14:48 浏览:52
    c罗射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28 03:56:00 浏览:176
    教师编数学题 发布:2025-08-28 03:44:21 浏览:617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卷 发布:2025-08-28 03:44:20 浏览:319
    保护环境英语 发布:2025-08-28 03:15:54 浏览: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