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大学生校园贷视频

大学生校园贷视频

发布时间: 2021-05-25 06:39:28

1. 把大学生逼上绝路的“校园贷,究竟有多可怕

那么,“校园贷”究竟该如何整治?
银监会表示,首先在监管方面,银监会指出将完善监管规则,为规范校园网贷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10月,银监会会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与工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分别从加大校园网贷业务整治力度、加大违法犯罪问题的查处力度、加强风险警示和教育引导工作、强化网站监测管理、做好舆论监测引导、加强工商监督力度等六个方面对校园网贷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其次,在整治方面,银监会指出将开展分类整治。
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银监会将校园贷纳入P2P网贷专项整治重点对象,制定整治方案,开展全面排查,梳理风险隐患,重点对涉嫌恶意欺诈、非法拘禁、绑架、暴力催收、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打击力度,切实规范校园网贷平台的营销展业行为。
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银监会多次下发风险提示,培训指导各地在分类处置的同时,视其情节轻重采取暂停、整改、移交公安等处置措施。
第三,在风险处置方面,银监会指出要形成监管合力,加大对“裸贷”等风险事件处置力度。
对“裸贷”等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银监会积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会同公安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监管整治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各部门合力出击,及时掌握舆情动态,认真开展风险研判,防范风险蔓延与叠加。
据悉,“裸贷”事件侦查获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首例“裸贷”放贷者已于2017年1月19日被警方成功抓获。

2. 大学生校园贷款怎么

这个得看你的合同 看当时签毕业后几年还清

3. 为何很多大学生陷入校园贷以后会无法自拔,越滚越多

我们会发现现在大学校园当中有很多学生会使用校园贷,校园贷成为了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之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陷入校园贷之后无法自拔、越滚越多,其实是跟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有很多的关系,大学生面对着来自很多方面的诱惑,如果说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金钱,就很容易盲目消费,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我认为大学生还是要远离校园贷。

什么叫做网络贷、校园贷呢?其实就是利用网络的一种贷款方式,面对仍然在校园中读书的学生群体的一种贷款方式。我认为大学生还是不应该过多接触校园贷的,首先是因为大学生的能力有限,仍然在校读书,没有外出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对于高额的贷款利息不能及时还款。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会深陷校园贷无法自拔、越滚越多,那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金钱,大学生生活费有限,有时候有些额外的支出和消费,就会导致大学生走向校园贷的道路;

4. 大学生到底该如何用好校园贷

老师卧底揭校园贷,不良校园贷危害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何不良校园贷仍有生存土壤?3000元的贷款3个月后是如何变成3万元?日前,汉江师范学院辅导员毛晶?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寻找答案,并制作成抵制不良校园贷的教学视频成为了网络红人。

由于工作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毛某开始接触不良校园贷,试图揭露不良校园贷陷阱的套路。

毛晶匿名加入一些不良校园贷QQ群,把自己的经历、体会和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以及应对对策等拍成视频,放给学生们看。这个视频一经制成,在各个高校群体、网站中流传。在获得巨大点击量和一致好评的同时,不少媒体、网友将毛某称为“潜伏在不良校园贷群里的美女卧底辅导员”。

对于自己成为网红,毛某对此解释:“我只是做了辅导员该做的事儿。”

毛某说,她有两个疑问:一个是疑惑学生的贷款是怎样在短期内由几千元变到几万元。另一个是催收非法利息的组织抓住了学生的什么痛点,为何底气如此足。带着这两个疑问,毛某利用贴吧、微信平台找网贷代理人,进入催收QQ群来寻找答案。在默不作声地观察了几个月,毛晶?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们一直都在向学生宣传不良校园贷的危害,但什么是不良校园贷?危害究竟在哪儿?这些其实并没有讲清楚,学生们也稀里糊涂。要把危害讲透彻、讲生动,就必须亲身了解不良校园贷的套路。”毛某说,很多网贷平台变着花样玩套路,有的让学生在网贷之前签保证书说自己不是学生,有的以假装购买物品的形式,让学生签分期付款合同,实施变相放贷。

“这些不良校园贷的合同,看上去似乎合法,但实际上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条款和算不清楚的利率。”毛某举了个例子,某某贷以月利率0.99%的噱头,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但经过推演后她发现,这款网贷的实际年利率达到了21.25%,再加上各种名目的手续费、中介费,有些不良校园贷的利率可以达到50%甚至200%。

毛某发现,这些不良校园贷和正规贷款相比,门槛很低,所需证件也非常少。网上还有各式各样的网贷吧、催收群,这些群里有专门教放贷者催款的技巧,还提供异地上门催收、“短信轰炸机”轮番轰炸等服务。一旦有学生还不上钱,就会遭到各种各样的骚扰,直到还清欠款为止。

“通过实际体验,我接到过各种骚扰电话,催款者咒骂、扬言要给学生订花圈,甚至说如果学生不还款,就要来学校把学生带走。我很好奇,这些催款电话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毛某告诉记者,学生接到这样的电话后大都很恐惧,有些甚至躲在宿舍里不敢出门。

“学生还不起只能让家长来还,放贷者手中有学生的在校信息,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害怕孩子有不良贷款,影响孩子的学业,所以有少人宁愿偿还这些不受法律保护的高额利息来息事宁人。”毛某说。

贷款这件事本身并不新鲜,哪怕是在传统的贷款渠道,贷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现在披上互联网外衣的网贷平台,和传统的贷款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借助了互联网技术,让贷款方式变得简单,也变得很轻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贷款,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应用的熟悉,更是对这种新兴的贷款方式宠爱有加。

正所谓技术向来保持中立,只是看应用技术的人如何掌控,网贷平台的存在本身无可厚非。大学生之所以选择网贷平台,往往也是因为确实方便,但往往忽视了不良的消费习惯,加上网贷平台对于资质的审核明显不如传统的贷款方式。如此一来,只要大学生愿意贷款,往往都能通过网贷平台轻松拿到钱,只是拿钱之后的事,大学生们往往不在意,大不了再贷款还款,就这样一步步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说,远离网贷,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尤其是消费习惯不太好的群体。

5. 女大学生深陷校园借贷,被迫去KTV做陪侍还债,校园贷的危害有多大

6. 大学生在学校怎样应对“校园贷”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不要盲目攀比,另外在大学期间就好好学习,不用去想那些不切实际事情,比如说做生意或者创业。
校园贷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就是高利贷,在民间有这样的贷款,但他不受法律保护,校园贷很多贷款细节说得比较模糊,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碰它,离它远点。

7. 校园贷是如何“套牢”大学生的

招学生干部“地推” 最快3分钟审核 推分期购物节 实际年利率超20%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号称“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账”,真如商家所说的如此无门槛“低息”?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象

个别校园贷平台申请人已超75万

申请者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学生,平时比较迷电子产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电商平台、两家大学生网络贷款上都开通了个人贷款支付业务,所有额度加起来有25000元,临近毕业,方明“血拼”了苹果手机和一台笔记本后,他沦为“月光族”。“每月需要还款1370元,学校发的生活补贴1500元,基本上只够还分期,都快毕业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适,找点兼职做呗。”方明自嘲说,“再买必须要剁手!”

随机采访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边有使用“网贷”的同学,“像是某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北青报记者搜索名校贷贷款平台的官网页面,其平台的申请人数已超过75万人,并滚动播报着某学校某同学已申请借款,借款额度从1000元至2万元不等。北青报记者还留意到,滚动出现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职居多。

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费意愿强,这些都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瞄上这块高校市场“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学生谭伟(化名)也是“校园网贷”的常客,但与方明“电子产品达人”不同,“我找平台贷款,主要是为创业的资金周转。一般男生都借钱来买数字产品、女生更喜欢买化妆品和旅游。我们创业花的钱不是万把几千的,找银行借肯定不可能,这些平台都应急用,我一次性借过1.9万,还好,我们合伙人不太愁资金,这点钱小意思。”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经北青报记者梳理,花样繁多的学生网贷途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比如名校贷、我来贷等;二是学生分期购物网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业务。

调查

对于愈发失控的校园贷款平台是如何运作并一步步套牢大学生的,北青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第一步

金融平台招聘学生干部地推

拉同学装机月入5000元

这些遍地开花的校园贷款又是如何推广的呢?

“我的同学就是我的客户。”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学院学生会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借贷宝的校园代理,加入“二维码”推销大军,“大致在去年下学期,公司为提升APP‘装机量’举行校园地推,那段也是搞这种兼职最挣钱的时候。”

王安说,该公司要求用户下载APP后,还需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去宿舍‘刷楼’,拉同学和朋友绑定,鼓动大家贷款,做成一笔借贷单子的提成,是装机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

不用视频网签

部分网贷只需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媒体此前报道,河南大学生曾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死者室友表示,网络上和他有关的不少借款,其签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后都被成功受理。时至今日,校园网络平台上“最快3分钟审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学生证即可办理”等博人眼球的广告仍是铺天盖地。

某校园贷款平台的技术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过,这平台审核风控不严。据我了解,有些技术不过关、实力不强的公司,不需要视频网签,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这很容易导致审核问题,客户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报记者尝试用另一款校园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贷款资质填写时,除了线上填写包括个人学籍、家庭、朋友联系电话、上传身份证和学生证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无需线下跟本人面对面或视频审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为了拉客户,也会主动放水。”该技术人员补充道,“去年市场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公司一个月的放贷量就破了二三十亿。”鱼龙混杂的同业竞争加剧,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以至于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

采访过程中也有贷款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授信,在填写多项个人信息资料后,主要通过远程视频等途径确认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现过平台审核人员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纯线上的业务不是特别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会强调严格审核,劝大家量力而行,少贷些。这既对客户负责,也是对公司负责。”一位不具姓名的从业人士坦承。

第三步

鼓励大学生借款超前消费

甚至推大学生分期购物节

那么,大学生从这些平台借来的钱都会干什么?北青报记者下载了某校园网贷平台的APP,在申请贷款时,系统自动显示借款用途选项: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微创业,就业准备等。在其电脑端的官网上,公开了部分最新申请贷款成功的学生贷款金额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给女朋友买iphone6”、“30000元,36期,毕业自主创业”。

因欠网贷而自杀的河南大学生后经媒体证实,之所以其欠下60多万巨款,是该学生网贷去赌球。公开资料显示,学生们五花八门的借贷需求平台都满足,那么,平台会不会追踪借款之后的资金流向?北青报记者带着疑问拨通了该平台客服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究竟钱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没有办法监控和核查,系统选项你填了什么,我们就默认是这个。”

随访的数位大学生表示,网贷用户中,大多数人借贷是用作娱乐消费,比如花在旅游,购买大件商品、化妆品衣服等。就在大学生们常用的分期付款网站“分期乐”,这家网站除了列出琳琅满目的商品外,还打出了“全场免息、直降5亿”的诱人字眼。网站介绍显示,2015年9月1日上线活动营销栏目,推出了“全国首届大学生分期购物节”,21个小时内订单金额突破1亿元大关。此外,该网站专门开辟了热门端游的游戏点券的分期付款,页面显示,限时抢购的满减电子券当日被抢空。

内存

曾经火爆一时的大学生信用卡被“叫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24,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8. 一个“校园贷”女大学生的经历,有很多事情是迫于无奈的,你了解校园贷吗

作为一个在媒体行业工作的我时常会接触到一些事件的受害者。我早就已经学会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我相约面谈的是一个大三的姑娘,她是一个校园贷的受害者,在这里我暂时叫她小张。最初的时候,我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认识了小张,当她得知我在媒体行业工作的时候便提出想与我面谈诉说她自己的一些切身经历,希望能够通过我来反映一个有关于校园贷的话题。见面之后我们便很快开始了有关于校园贷的对话。

小张告诉我她最早接触到校园贷的时候是在大二,因为当时她很羡慕自己的舍友,同学都在用新款的手机,而且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自然也是喜欢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于是经常会在网上买一些化妆品,但这些消费支出的负担对于小张的家庭经济而言是比较高的。后来小张通过一些小广告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在做信贷的人,当时对方并没有向小张询问过任何的家庭情况和收入来源,只是问她需要用多少钱。

小张当时一共借了8000块钱,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每个月省吃俭用省一点钱出来,很快就可以把这8000还上。但是借款的时候对方却提出一个要求,他告诉小张说因为借这笔钱也不需要任何的抵押,为了防止小张逾期不还钱要求她全身赤裸,拍摄一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还有1个三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当时小张非常的犹豫,但是考虑到自己确实需要这一笔钱,于是还是狠下心来照着对方的要求做了,而且在与对方签订的借款协议当中却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在借款协议当中并没有写上利息究竟是多少,只是在口头约定当中说的是周息30%。

一星期的利息就高达2400元,试问对于一个月生活费仅1500元的小张来说怎么支付呢?后来小张没有办法只能东挪西凑,先把利息的钱补上,后来在对方的诱导之下,不断的重新写下一张又一张的欠条。就连小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写了多少欠条了,最后对方跟她开口就要40万,如果支付的话就会打电话联系自己的父母,还会把他的照片以及视频公布到学校的网站,或者是她的同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网贷其实并不是一件犯罪,真正在犯罪的是自己膨胀的欲望。我们也不要评头论足,去谴责那些网贷的学生。其实在生活的诱惑面前,又有多少个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呢?只能说人性,有的时候真的非常的难以琢磨,这些放贷的人明知道学生完全没有还款能力,却仍旧想要利用人性的欲望来获取高额的利益。我只是由衷的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正视自己的需求,不要去贪幕虚荣,陷入网贷,只会令美好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完美的结局。即使是解决了,但还是会有人因此而受伤。

热点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5 03:51:39 浏览:894
监禁姐妹教师西瓜 发布:2025-08-25 03:19:29 浏览:790
李德印老师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859
硝酸钙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4 20:54:14 浏览:595
四平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24 19:15:36 浏览:290
学习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24 19:05:49 浏览:260
校园产业 发布:2025-08-24 18:45:21 浏览:321
西华大学古城教学区 发布:2025-08-24 16:57:57 浏览:439
2017四川文科数学高考 发布:2025-08-24 15:30:36 浏览:210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布:2025-08-24 14:28:36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