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四中学
㈠ 莆田四中的具体地址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简称莆田四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南郊村,创建于公元1900年仲春,是与世纪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纪初,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莆田,办起了莆田第一所学校——砺青小学堂,取“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意。
莆田第四中学几经沿革,几经迁徙,从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到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私立砺青中学、莆田师范学校、城郊五七中学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学; 莆田四中办学校址从当年始创于城厢顶务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区真武坛兴安书院、凤山寺、从抗战初期的白沙宫、夹漈宫、广化寺到抗战后期的无妙观三清殿,从解放后的旧校区到今天的新校园。莆田四中是福建省重点中学,拥有新旧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3.7亩,建筑面积9.2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多人。
莆田第四中学于2003年在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南郊村征地181亩,2003年12月28日与欧氏集团合建新校园,并于2004年4月份动工兴建。新校园规模宏大,总投资1.67亿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按照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规划;布局科学,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文化氛围浓,配有图书馆、艺术馆、校园文化长廊、名人塑像等文化设施。
㈡ 福建莆田四中的简介
悠久的历史、艰辛的磨砺铸就了莆田四中辉煌的历程,也积淀了浑厚的文化底蕴。她沐浴着壶兰山水的阳光雨露,传承“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文化遗风。市内的古谯楼、城隍庙等历史文物史光朗照;毗邻旧校园的“梅寺晨钟”、“东岩日出”等景观旷远幽美;旧校园南隅的国家级文物元妙观更让人驻足留连,这里殿堂林立、曲径通幽,碑文石刻随处可见,有宋微宗赵佶的手书,也有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题字:历史与文化让校园蓬荜生辉。
㈢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的简介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简称莆田四中,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南郊村,创建于公元1900年仲春,是与世纪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纪初,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莆田,办起了莆田第一所近代小学——砺青小学堂,取“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意。
㈣ 福建莆田四中旧校区叫什么
福建莆田四中创建于公元1900年仲春,是与世纪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纪初,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莆田,办起了莆田第一所学校----砺青小学堂,取“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意。伴随着世纪老人的脚步,学校几经沿革,几经迁徙,从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到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私立砺青中学、莆田师范学校、城郊五七中学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学;办学校址从当年始创于城厢顶务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区真武坛兴安书院、凤山寺、从抗战初期的白沙宫、夹 宫、广化寺到抗战后期的无妙观三清殿,从解放后的旧校区到今天的新校园,可以说学校历经沧桑、历尽艰辛。如今,莆田四中已是一所闻名遐迩的省重点中学,拥有新旧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3.7亩,建筑面积9.2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多人。
悠久的历史、艰辛的磨砺铸就了莆田四中辉煌的历程,也积淀了浑厚的文化底蕴。她沐浴着壶兰山水的阳光雨露,传承“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文化遗风。市内的古谯楼、城隍庙等历史文物史光朗照;毗邻旧校园的“梅寺晨钟”、“东岩日出”等景观旷远幽美;旧校园南隅的国家级文物元妙观更让人驻足留连,这里殿堂林立、曲径通幽,碑文石刻随处可见,有宋微宗赵佶的手书,也有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题字:历史与文化让校园蓬荜生辉。
㈤ 福建莆田四中怎么样
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我就是四中的。环境四中是比较好的,全莆田排第二(二中第一),教育资源可以说是第三页可以说是第四(老和五中争排名,一中不用说肯定第一,二中第二)。至于老师么这个真不好说,不能说好坏,只能说是否适合你自己而已。
㈥ 莆田四中怎么样
在莆田排在一中二中后面吧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创建于公元1900年仲春,当时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莆田,办起了莆田第一所学校——砺青小学堂,取“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意。学校几经沿革,几经迁徙,从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到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私立砺青中学、莆田师范学校、城郊五七中学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学;办学校址从当年始创于城厢顶务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区真武坛兴安书院、凤山寺、从抗战初期的白沙宫、夹漈宫、广化寺到抗战后期的无妙观三清殿,从解放后的旧校区到今天的新校园,学校历经沧桑、历尽艰辛。已是一所闻名遐迩的省重点中学。
㈦ 莆田六中和莆田四中哪个好
莆田四中比较好,一是从今年中考的录取分数线来看,莆田第四中学381分,莆田第六中学374分。
二是从今年高考上看,四中文理科600分以上183人,文理科本一上线人数432人,居全市第三。
莆田六中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为131人。
㈧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的办学
四中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办学理念,对内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引领学校的发展,对外则是学校的形象,表达学校的承诺;对历史,它是一次全面的总结与升华,对未来,则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理想与目标。我校100多年的办学历程就是对办学理念的不断追求与不断创新的过程。1900年,林翰、关陈谟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办起了莆田第一所学校——砺青小学堂,办学的宗旨是“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材”。在此后近50年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心系祖国,关爱民生”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爱民救国的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接班人”的号召,结合莆田“田径之乡”、“篮球之乡”的特点,提出了“全面发展,体育特长”的办学理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学校根据小平“三个面向”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鲜明地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伴随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的主题。为此,学校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省颁系列文件的基础上,依靠全体师生,广泛讨论,反复论证,对办学理念做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时俱进地凝炼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办学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把“人”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和谐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和谐发展”是人类未来教育的最高理念,即人的身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就是要构建和谐校园,成全学生,成就教师,成功教育。只有和谐,学校才能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体现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发展为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教师的发展共同建构了学校发展,而学校的发展给学生、教师的发展以平台和保证。办学追求的最大价值,就是在于发现了多少人才,培养了多少人才。所以,学校的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上。新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提出了新的办学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了践行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依托课程改革,创建资源优质、特色鲜明、辐射有力的示范性学校”的办学目标、“德育为先、教学为主、创新为重”的办学原则、“厚德养校、质量立校、和谐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扬校”的治校方略,坚持一个中心:创建省示范高中,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二个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建设三大工程:素质工程、质量工程、平安工程;探索四项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评价制度改革、后勤管理改革;实现五个一流: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设施设备、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育质量,使莆田四中成为八闽教育园中的一朵奇葩。
㈨ 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新校区在什么地方
学校于2003年在拱辰办南郊村征地181亩,2003年12月28日与福建欧氏投资集团合作创建新校园,并于2004年4月份动工兴建。新校园规模宏大,总投资1.67亿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起点定位高,所有设施均按照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规划;布局科学,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文化氛围浓,配有图书馆、艺术馆、校园文化长廊、名人塑像等文化设施。
㈩ 莆田四中叫什么名字
莆田四中创建于公元1900年仲春,是与世纪同行的百年老校。上世纪初,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回到家乡莆田,办起了莆田第一所学校----砺青小学堂,取“磨砺青年成国家栋梁”之意。伴随着世纪老人的脚步,学校几经沿革,几经迁徙,从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到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私立砺青中学、莆田师范学校、城郊五七中学再到今天的莆田第四中学;办学校址从当年始创于城厢顶务巷的肖氏祠堂到城区真武坛兴安书院、凤山寺、从抗战初期的白沙宫、夹 宫、广化寺到抗战后期的无妙观三清殿,从解放后的旧校区到今天的新校园,可以说学校历经沧桑、历尽艰辛。如今,莆田四中已是一所闻名遐迩的省重点中学,拥有新旧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3.7亩,建筑面积9.2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