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

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

发布时间: 2021-06-05 20:10:37

中学校园暴力事件如何处置

首先将受伤学生送到医院并通知学生家长,看事态严重再决定报不报警,对学生按事情情况严重程度进行处分,警告,记过,开除等决定。

⑵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案例 详细点的

2013年5月9日,新郑市市直中学一名学生在校门口附近被打伤,
“我再也不去上学了,没脸见大家了”,见到高俊宇时,他正躺在病床上,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一边说一边流泪。
一天前,高俊宇在学校门口附近被打成重伤,而施以毒手的,竟是自己的同窗。

2013年5月9日,新郑市市直中学(下称市直中学)门前发生了一起恶性校园暴力事件。
该校初二学生牛高(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使用化名)纠集10余名社会人员和新郑市苑陵中学学生,将同校学生高俊宇堵在了距学校不到300米的地方进行毒打,最终导致高俊宇受伤。
医院的诊断证明显示:高俊宇后脑缝20多针,脸部缝10多针,耳膜穿孔。
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牛某对同窗下此狠手?

高俊宇说,被打的具体原因他自己也不清楚。不过据他判断,应该是8日下午,他的一个朋友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他在一旁进行了劝阻,可能是此举得罪了某些人。
一个简单的劝阻,竟招致一顿毒打,学生之间戾气如此严重,学校在教育和管理上是否存在巨大漏洞?

⑶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涉事者都是小学初中生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

校园暴力并不是都是孩子的原因,也有一大部分是因为父母和老师不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加上现在的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他们不太善于与别人共享。进入到集体环境生活后,一些小细节往往会引起矛盾,不能为他人考虑。身体发育提前,心理发育却滞后;由于教师和家长对隐性教育的忽视,导致很多孩子都以成绩为生命品质的唯一衡量标准,极度缺乏爱和感恩的教育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

⑷ 校园暴力事件

是高中生吗,这些学校经常有的,处理这事先通过学校保卫科,他们会出面处理,还有告诉家长,家长会根据情况帮你拿主意,班主任老师一定是最先知道的,多种途径,你心里一定有数,他们会教你怎么办,再告诉她,出了问题她必须承担的后果,明确提出打了你的后果非常之不利,呵呵,再给我个回复,不要告诉我你还惊动了警察局。

⑸ 初中生遭遇校园暴力,家长该怎么办

告诉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1、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有勇有谋地保护自己。争取有机会求救。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以及通过理智和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5、遇到自己和对方力量相距不是太远时,可以考虑使用警示性的语言来击退对方的企图。但要避免使用恐吓性的言语,以免反而激发拦截者的逆反心理。

6、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7、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后,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需要及时与专业人士交流,从心理层面给予帮助。

8、孩子遭受暴力后要稳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同时家长要抽出时间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9、知道孩子遭遇校园暴力之后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并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孩子。

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家长该怎么做?

1、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

不少家长忽视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又很少去观察学校周围情况,因而对孩子上学期间的安全情况缺乏了解。家长可以找机会与孩子同学聊聊天,了解孩子学校是否有校园暴力现象。

2、以预防为主。

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暴力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在预防教育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分辨事情的对与错,曲与直,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不受欺负而以暴制暴。当然,也要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孩子平时有心理准备,遇事能从容处理。

3、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家长自己先要管理好情绪。

在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时,家长容易出现激动情绪,甚至不理智的行为。这时建议家长自己先要平静下来,反思自己是否了解孩子学校的安全情况,是否对孩子做过如何自我保护的教育?是否曾引导孩子分辨校园暴力的严肃后果?等等。如果是理性的家长,在通过一番分析之后,会根据已有的现实情况,在与打人孩子沟通、通过班主任、学校协调解决,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等选择中间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4、不要盲目指责打人孩子及其父母。

如果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伤害,一定要及时收集相关人证和物证等关键证据。燃然后,再去找当事孩子了解情况。一般说来,打人孩子或是其家长,面对证据不敢推脱责任,即便是诉诸法律也有理有据。切莫光顾着指责班主任和校方引发对方反感,导致他们不愿意配合与协助解决问题。

5、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日常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

孩子暴力伤害他人,并不是单一现象,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提醒部分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有欺负别的同学现象,一定要认真反思,家里是否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以暴制暴,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让孩子从被打中学会经验,反过来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转而去伤害其他无辜同学。

⑹ 如何防止初中生校园暴力的发生

第一、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而一旦内心笃定,就会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坏人不敢冒然攻击。
第二、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第三、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怎样防止发生校园“暴力”,加强自我保护?
近年来,勒索钱物、恃强凌弱、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现象时有发生,这已不是个别学校的个别现象,尤以一些中学为最。较突出的校园暴力有如下几种:
一、勒索钱物。
湖北某校秋季刚开学就发生了3起殴打、勒索学生事件,被劫现金达1千余元。后经查证,做案者竟是六名刚升入该校的初中生,平均年龄不到12岁。勒索钱物的现象近年来较为常见。这类暴力活动常常是以团伙形式出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他们早已了解好的目标。
二、聚众斗殴。
一些学生由于受社会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粗俗港台影视片影响,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会老大”,还有一些同学大讲“哥们义气”,因此在学校拉帮结派,常因一些小事聚众斗殴,这类暴力事件涉及人较多,造成的危害也较大。
三、随意伤人。
部分中学生唯我独尊,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在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个人的利益受到损伤时,甚至采取了恶性的手段,例如某市的一名学生就是因为借笔发生口角产生了伤人事件。
四、早恋引出纠纷。
早恋在中学时代是应该制止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教育不当,中学生的早恋或明或暗地进行着,而这其中又不免有“单相思”和“三角早恋”。由于中学生的单纯幼稚和性情的冲动,往往产生一些难以想象的后果。某市一高三学生,就因为“单相思”产生了怀疑和忌妒心理而杀人,酿成了悲剧。
校园“暴力”事件虽然为数并不很多,并且大都发生得较隐蔽,但其反面影响是极大的。这一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暴露了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存在问题。杜绝校园暴力必须综合治理。社会有关部门特别是治安部门要对校园暴力引起充分注意,要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的学校内部的保卫组织,经常结合典型案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师生的安全。
学校对此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搞好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另一方面要敢抓敢管,出现问题严肃处理,不要怕暴露问题而“捂”着不报,更不能采取让家长私了的办法来助长坏人坏事的气焰。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尽到师责。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不应歧视,或害怕而放手不管,而应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学生中的事故苗头。
学生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学生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做好下面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许多案例表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气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学生纪律差的学校,发生的事件越多。学校暴力事件又是一种见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当,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每个同学都要树立正气,这样才会形成学校的正气,这就要求我们同学要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举止文明,不要口出脏话,随意骂人。
要自尊自爱,不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要尊重他人,不要出口伤人或戏弄同学。
要团结互助,不要欺弱怕强。
要礼貌待人,不要打架斗殴。
要强身健体,不要喝酒、吸烟。
要友谊为重,不要早恋。
要参加有益活动,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视图书。
要遵守秩序,不要围观、起哄。
要加强法纪学习,不要个人意气行事,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同学们应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应受到保护。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

⑺ 校园暴力欺凌事件

建议告知来老师和家长,让家长和老师介自入,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负部分刑事责任,年满16周岁视为完全刑事能力责任人,应负刑事责任能力。虽然虽然你们的年龄还没有到达受刑事处罚的时间,但由于你的问题涉及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应该相信学校和家长会给你们最好的保护,想要详细问一下楼主,在此过程中,楼主有没有还手?如果还手的话,这属于互殴,但是你们都还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就算是互殴,顶多也就是批评教育。在此建议楼主,下次遇到此类情况,36计跑为上!

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楼主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还有待商榷,正当防卫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像打架斗殴,如果您还手了,那么就是互欧。

最后,祝楼主学业顺利,早日摆脱校园暴力!

⑻ 初中生校园暴力有哪些

好多,语言侮辱谩骂,人身攻击伤害甚至群殴。学生的特殊身份俨然已经成为他们违纪甚至违法的保护伞,所以近年来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学校缺乏有效手段遏止,导致好多孩子有过被暴力伤害的经历但又无可奈何。

热点内容
中国乡村教育 发布:2025-08-10 21:04:57 浏览:497
国情英语 发布:2025-08-10 20:45:16 浏览:259
七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 发布:2025-08-10 20:22:20 浏览:110
趣味数学故事100字 发布:2025-08-10 19:46:56 浏览:171
什么g 发布:2025-08-10 19:22:21 浏览:877
我的新班主任300字 发布:2025-08-10 17:58:31 浏览:409
教师师德先进 发布:2025-08-10 17:43:51 浏览:148
物理职称论文 发布:2025-08-10 16:10:53 浏览:83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发布:2025-08-10 16:10:10 浏览:568
滴英语 发布:2025-08-10 14:58:49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