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书香校园济源教育通

书香校园济源教育通

发布时间: 2021-06-05 21:22:21

⑴ 归纳《书香校园》的中心思想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的精神,整合学校课程,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年级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本学期我校将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采用《广州市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作指导,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开发.结合学校及地方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对教师进行课程培训和实施指导,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本学期做好常规教学工做的同时,加大集体备课的步子,让担任本课程的教师积极参与和热心投入到该学科的教研活动的同时,还需扩大该学科的影响,加深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认识和提高实施的水平,以期我校实施本课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我校课题改革的一个工作重点.为了配合学校的文化建设,我校准备开展“智慧阅读”活动.读书应成为同学们生活的一部分,书是知识的海洋,信息的仓库,是经验的总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启动的“智慧阅读”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热爱读书,挤时间读书,多读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在读中学,在读中乐,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为学校营造一个书香校园.

⑵ 书香校园诗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学生,你在学习方面有收获的喜悦吗?很多同学总希望自己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在语文方面,都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大家也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若问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有什么密诀时,他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将功劳归之于多读课外书。的确,不少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如叶圣陶、张田若、于永正等都积极鼓励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那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同学们多读课外书呢?
首先,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类要发展,必然离不开知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学们如果从小不会读书,没有知识,文化底蕴不足,长大以后就很难立足于这个时代。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前苏联巴甫连柯说:“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马克思说:“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其次,读书可以塑造人生。读书对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具有重要意义,书籍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过去毛泽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因为有了进步书籍的引导才走上革命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世界名著曾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投身于革命与建设事业之中。正如歌德所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凯勒说:“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法国罗曼罗兰说:“和书籍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总之,多读一本好书,多活一个人生。
再次,读书可以陶冶情操。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古人读书讲究环境的清静,在闲情逸致中以求养心益德,有超凡脱俗之感。现代社会丰富多采,充满了烦躁与诱惑,能静下心来读点自己喜欢的书,养养心,益益德,不是很好的精神享受吗?读书也是一种休息,一种解脱,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还说:“读书越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最后,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一再强调:“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孔子也说:“不学诗,无以言。”杨雄曾说:“能读千赋,自能为之。”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多读课外书。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没有“吸收”哪来“表达”呢?苏轼就说过:“厚积而薄发”,这“厚积”就是要大家多读书。所以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主要是靠平时“多读多练”。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总之,读书应成为同学们生活的一部分,书是知识的海洋,信息的仓库,是经验的总汇,希望大家学习古人“孙康映雪”“江泌照月”的精神,挤时间读书,多读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在读中学,在读中乐,与书为友,天长地久,为学校营造一个书香校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读书吧!最后,我送大家一首诗《走进书里去》:“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谢谢大家!

⑶ 书香校园优选平台的书真贵,说是自愿购买,但是购买下单时必须注明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这样做合规吗

买了书在书还没发出来之前就联系要退款,结果还是把书强制发出来说是要等收货后才能申请退款,结果现在1个多月过去了,微信把我删了,手机关机,投诉电话不处理,这个平台就是骗人的,图书质量还很差

⑷ 书香校园

什么是“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之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我经常说,怎么样评价阅读对于一个学校的意义都不为过。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我也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你们去看,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当我们离开母体的时候,我们躯体的发育靠什么?靠最初母亲的乳水的喂养,以后靠我们每天的食物,而精神呢,精神的成长不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需要我们每一代人重新开始学习,精神是不可复制的,这学习的过程本质就是阅读的过程。学校教育就好像母亲的乳水,在我们人生的关键时期,它能给我们营养和滋润,但是到了两三岁以后如果再吃母亲的乳水,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良,你需要主动进食,汲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精神的发育也是如此,一个仅仅读教科书的学生,绝对不是一个发育优良的人,他就是一个精神发育不良的孩子,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与他们的阅读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最优秀的民族都是与他们的阅读紧密联系的。犹太民族为什么那么强大?为什么这个在公元70年后就失去了祖国,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民族,却产生那么多世界级伟人呢?为什么他们依然能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呢?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再到弗洛伊德,20世纪人类三次思想大飞跃为什么无一例外的都是犹太人?马克思,他的唯物史观,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类对历史、社会的认识,现在人类遇到任何问题,差不多都不会忘记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答案,所以,西方有一门“幽灵学”,就是专门研究马克思的。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他的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弗洛伊德,犹太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改变了我们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此外,海涅,卓别林,毕加索,门德尔松,柏格森,胡塞尔,大卫•李嘉图,卢森堡,基辛格,斯皮尔博格; 量子力学开创者波尔和波恩、 原子物理学开拓者费米、控制欧洲金融命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华尔街的超级富豪摩根,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钢铁大王卡耐基,都是犹太人。
占美国2%-3%人口的犹太人成就如下: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 ;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 ;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占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中,犹太人占27名 。
犹太人人口1300多万占人类总人口的0.2%-0.3%。 1901-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说犹太裔)有128位,占总获奖人数的19.84%。其中获物理学奖的有39人,占物理学获奖总数的24% ;化学奖获奖者23人,占16.8%;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51人占29.1%;经济学奖获得者14人,占36.84%;文学奖获得者12人,占13% ;和平奖获得者9人,占10.98%。
许多研究认为,犹太人的成就与他们视书如命、崇尚读书是息息相关的。在犹太人家中,可以没有高档家具,但不能没有书橱书架。犹太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而不能放在脚边。因为他们视书为高洁之物,若放错了位置,会被认为是对书不敬而受到指责。
据说,一种有趣的风俗从古代一直保持到今天,“在许多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大人就会翻开一本《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舔。这种做法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也因此,犹太民族常常被称为“书的民族”(People of the book)。当我们了解到犹太民族是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民族,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经饱受苦难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能传奇般的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了。
正因为阅读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进全民阅读。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提出来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口号。从2001年11月开始,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这就是新加坡政府提出“天生读书种,读书天伦乐”(Born to Read,Read to Bond)。
早在1987,里根总统就签署法律,规定当年为美国“读书年”。作为突显城市认同的读书节,在美国比较著名的就是纽约读书节。从1979年开始,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第五大道上纽约将举办热闹的读书节活动—“纽约是书乡”(New York is Book Country)。美国图书馆学会在2000年5月推出“从出生就阅读”(Born to Read)计划,鼓励父母教养出热爱阅读的小孩。在美国,不管是克林顿时代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读书。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了一场“阅读挑战行动”,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在《为美国的教育,行动起来!》的演说中,他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应遵循的十大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开展阅读运动。2001年初,布什政府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其中指出,美国存在两个民族:一个能阅读,另一个不能。该法案中关于阅读改革的力度之大令全球瞩目,仅仅2001年就为“阅读领先”行动投资了9亿美元。2009年2月,刚上任不久的奥巴马总统与妻子米歇尔来到首都华盛顿一所小学,一起为孩子们朗读介绍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儿童读物片断,与全班师生合影、握手、拥抱,还送上满满两个牛皮纸袋的书。
1998年9月到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借着阅读年的推动,改变英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重拾阅读的乐趣,“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
法国读书节始于1989年,自诞生起就秉承“为每人提供一条合适的阅读路径”的信念,法国读书节每年一届,团结了作家、译者、出版社、书商、图书管理机构和读书协会等众多机构,共同发起组织数千场盛大的活动。倾国家全力去推动的阅读节庆在世界上还是比较罕见的。
为了改变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国民接受教育程度低下的现状,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素质,2006年6月,葡萄牙社会党政府推出一项“国家阅读计划”。“政府官员认为,阅读水平是学术上获得成功的关键,这种能力必须从“固定的方式”中获得,而且从孩子们小时候抓起是一个关键。”
1999年8月,日本参众两院就通过决议把2000年定为“学生读书年”。2001年11月,日本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指定每年的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政府更是投入650亿日元,敦促各级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加紧脚步,改善下一代的读书环境。
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如果今天的小孩,二十年以后的社会栋梁,不爱阅读,或者与其它国家相比,不喜阅读,那么二十年后的国力强弱及社会进展,在今天即已注定胜负。鉴于阅读与国家未来的深刻认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用尽各种办法推动全民阅读。读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活动,我们的阅读率在下降,背后的问题并不是阅读下降本身,而是民族素质的下降。一个国家不能靠巨大的人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重要的是靠人口的素质。在中国由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全民阅读无疑是一种最廉价、便捷、有效的方式。只有重视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阅读,推动阅读社会更好更快地形成和发展,我们才能在较好的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精神境界之上,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整个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点,也是六大行动的基础。我们坚信,没有书香的校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书香的校园,教育只是一个训练的场所。我们希望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为学校打下精神底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当今,学校阅读的缺失令人痛心。由于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学生和老师不仅承受沉重的体能负担,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每天都在教科书、习题中度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都令人担忧。为了实现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新教育实验”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实验学校将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设立为新教育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并尝试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实验学校提供专门、保量的阅读时间给师生,鼓励学生家庭建设家庭图书架,形成“书香家庭”。实验学校图书馆向家庭和社区开放,并形成校际合作、区域流动。本着基础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经典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我们还组织上百名专家在近万份问卷基础上,历时6年拟定了《新世纪教育文库》,向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各100种,以年度为界限正式公布。我们还将成立“书香俱乐部”,作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指导各实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各实验学校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各实验学校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山东临淄的金茵小学,苏州昆山的柏庐小学,吴江的金家坝、同里小学,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江苏武进的湖塘桥小学等学校,它们都创造了很多有效的读书活动。读书,读课本以外的好书,正在成为这些实验学校师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如何推进书香校园等建设?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第一是环境和氛围。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一个好氛围还是很重要的。很多学校,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今天你阅读了吗”、“阅读,让师生精神起来”等警句。通过环境的布置,创造校园的整个氛围。很多学校,甚至连一花一草一木都给它配上诗歌,整个学校的阅读氛围创造得很好。所以环境氛围的创造,在我们这个推进阅读的过程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物质载体。让每个师生拥有自己的藏书架,或藏书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书,这些书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每个班级里要有图书柜,学校可以配上好书,如果学校没那么多钱买,就鼓励学生带两本好书,放在这个图书架上,一个月一换,这样一方面让学生的图书架慢慢形成,学生一个月带两本书来充实这个架子,来换这个架子,可以跟大家分享和交流。另外,可以建立年级图书广场。下课了,休息的时候,中午的时候都可以到这个广场来阅读,晚上回家,也可以把学校图书广场的书带回家去看。
第三是活动。要推动孩子的阅读,搞活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书的热爱。比如宁波的一个学校,做了一个活动叫感动接力,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推荐一本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书,写上这本书为什么感动我,然后把这本书捐给学校,学校做了一个长廊,陈列这些书, 任何老师、学生都可以任意取架子上的书阅读。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推动阅读。还有把作家请到学校,让作家和学生面对面。跳蚤书市,主题阅读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得五彩缤纷。关于阅读,你只要用心去做,就会想到很多很多办法。精彩阅读,创造精彩人生。
第四是组织载体。阅读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组织,如学校读书俱乐部、读书会等,让老师和学生自己来建立这样的团队,不一定强制每个老师参加读书会,自愿报名参加,但是报名的时候都要签合同,就是说,参加读书会,就要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义务是什么,每个月要读多少书,个人作出计划,然后才有资格参加教师读书会。当然他有权利,权利就是得到学校无偿送给他的书,不参加读书会的老师,就拿不到这个书。在我们推荐的书目里有一本《儿童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是关于儿童的最好的教科书。但是这本书不太好读,为什么?一千页。有一个学校的读书会就采取每人一章交流读书等办法,一个学期就读完了。这样,每个老师认真读一章,进行交流,他就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了,最精彩的片断他都知道了,再回头,再去读书,就很方便了。集体阅读的方式,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有很大的作用。有的时候我们一个人读,读不下去就丢在一边了,但当你要讲的时候就一定要读很多,很多你读不懂的地方,你真正用心读进去,就能把它读懂。平时不感兴趣,但当你要写论文,真正读的时候,你发现可以读得懂。过去没有时间的,因为有压力,也可以读了。所以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是很好的组织形式。总而言之,书香校园建设还是需要行政的力量去推动的,也需要非正式组织来推动。
第五是课堂。我们知道,阅读要进入课本,这是很重要的。目前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下,如果没有专门的阅读课,对于阅读技能的养成,对于阅读行为习惯的训练,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快读,我们需要快读的时候,一天一本书轻轻松松能读完,因为他有快读的技能。有些书需要精读,有些书需要快读,需要快读的就快读,需要精读的就精读,我觉得这些都是通过课堂的方式能够解决的,那么就要发挥我们语文老师的作用,比如说通过阅读课来推动阅读。当然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还包括科学,科学书的阅读指导也很重要。我们很多学校的其他学科的老师,特别是数学,有些学校的数学阅读,做得非常非常精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书的阅读以后,写的数学日记很漂亮。
第六是评价。怎么样有效地评价读书的情况,这个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很多学校评选读书之星,他会因为一颗星而激动。比如书香班级的评选,我们很多学校,为了推进读书,搞了书香班级的评选,书香班级的牌子是流动的,每个年级只有一个或是两个,那么大家通过争这个书香班级来推动读书。包括书香家庭,我们现在在很多学校还推进亲子活动,让母亲和孩子一起来读,亲子共读,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亲子共读,在我们的很多实验学校推动以后,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带动了很多家庭的学习,父母的学习,又会带动孩子的学习。
朱永新:《新教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51-57页

⑸ 关于书香校园的资料

关于书香校园的资料:首先包含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描述,然后引导到阅读的氛围创建,回最后落实答到具体的执行层面。

正文

我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定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更关系到学校的品位和魅力。学生的阅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周围的环境。

全方位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创设书香校园,品味翰墨馨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

多项共读活动及时引导。学校定期举办“学道街小学读书节”,集中开展“师生读书日”活动,大力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每位语文教师利用朝会课、阅读课为学生朗读经典文章,并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各年级拟定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形成“学道街小学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系列表”,帮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

读书交流活动因势利导。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交流会、“巾帼文明示范岗”读书成果展示等读书交流活动,并在校园网上开辟“读书俱乐部”专栏,教师可将每月撰写的读书笔记或教育随笔上传于校园网。

⑹ 书香校园是什么意思

书香校园(贫困山区教育扶贫项目)。

通过书香校园项目,丰富老师的教学素材,促进老师对阅读的兴趣与激情,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

广西壹心贫困山区助学服务中心,与南宁市超过100所农民子弟学校开展合作,以打造《书香校园》的方式,帮助学校实现教育多元化,校园生活丰富化,从环境上引导孩子“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为积极开展校园书香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道德,让老师与学生在阅读中放飞理想、感悟历史、体验社会、了解科学、拓展思维、憧憬未来,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热潮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养成,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6)书香校园济源教育通扩展阅读:

书香校园项目架构计划

书香校园项目由四个子项目组成:生命成长故事、开放式图书架、区域性图书馆/室、八桂阅读论坛。

书香校园项目的总体目标

通过书香校园项目,丰富老师的教学素材,促进老师对阅读的兴趣与激情,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力,逐步养成多读书、多思考、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校园书香文化养成,推进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热点内容
中国乡村教育 发布:2025-08-10 21:04:57 浏览:497
国情英语 发布:2025-08-10 20:45:16 浏览:259
七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 发布:2025-08-10 20:22:20 浏览:110
趣味数学故事100字 发布:2025-08-10 19:46:56 浏览:171
什么g 发布:2025-08-10 19:22:21 浏览:877
我的新班主任300字 发布:2025-08-10 17:58:31 浏览:409
教师师德先进 发布:2025-08-10 17:43:51 浏览:148
物理职称论文 发布:2025-08-10 16:10:53 浏览:834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发布:2025-08-10 16:10:10 浏览:568
滴英语 发布:2025-08-10 14:58:49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