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神采访
①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1.找好人物2.写下提纲(问题)3.进行采访(并记下重要语句)4.利用采访后的内容,写下采访文。
② 校园采访稿范文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同学
2.老师
3.校长
4.针对学校的大事
5.针对学校的某一点
6.针对学校的某一件事
7.针对学校的某一现象
开头:春暖花开,杂花生树,草长莺飞,春潮涌动。带着家长的嘱托和老师的期望,我们迈进了文峰中学,在这里,成功的笑语和失败的泪水交织,快乐的喜悦和孤独的寂寞纵横,使我们的中学生活丰富多彩。转眼间,校园走过了寒冬,迎来了美丽的春天。那五颜六色的大花坛也又有了一番新的情趣,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看啊,那高大的紫荆树上布满了淡雅的紫荆花;那低矮的迎春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柳树抽出了翠绿的嫩叶,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长发”;贴梗海棠热烈奔放,红似火,粉像霞;还有那成群的绿树,无可记述的花儿,金的、白的、粉的,色彩斑斓、姹紫嫣红。把校园装点的生气勃勃,一改传统的死寂。课外活动时,沐浴着春风,成群的学生在树下乘凉,聆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唱声,有的尽情玩耍,有的在花间入迷的看书,还有的饶有情趣地写生。大家在文峰中学的课外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翩翩起舞的蝴蝶把这人间仙境般的校园装点的更加漂亮非凡。同学们心情多么愉快、兴奋呀!小草也把校园的到处装扮成如同绿色的地毯,春天的校园真是披上一层绿色的衣装。
文峰中学给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多彩的风景画,自然的色彩和浓郁的书香气息互相结合,遥相呼应。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生活在这个美丽家庭中的同学们有怎样的感想和看法吧!
“……”
提问:如校安全问题有哪些建议?
③ 校园采访稿怎么写啊
要看你是要写什么类型的稿件了,一般的校园活动,写成消息的话,把事情来龙去脉写清楚,还有就是写上某某领导参加了就行了。
访谈的话,一定要事先准备好采访提纲,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实际,不要大而空,例如:“你对这次获奖有何感想”,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提,可以换成“赛后,你会怎么庆贺一下?”“你最想把获奖的消息告诉谁?”……总之,在校内采访,多问一些和普通学生相关的话题。还有,上一个问题与下一个问题之间应该有一个平缓的过度,这样谈话就自然多了。最后写作时,一般抓住一个点就能写一篇(一次采访通常可一些好几篇稿件)。例如校运会的采访稿件《长跑冠军厌穿皮鞋》《“我喜欢的感觉”——访长跑冠军某某》《每天跑步半小时——冠军是怎么炼成的》……如果你专门就某个问题采访了某人,那就简单一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写一篇就行。
④ 校园人物专访范文
专访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部长何华
--------------------------------------------------------------------------------
2011年3月6日下午4点,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志协”)外联部部长何华在志协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她出于1989年10月23日,来自四川射洪,现就读于人文社科学院09级法学2班。2009年10月加入志协外联部,至今志愿服务时数已多达170个小时。她获得过“攀枝花学院四星级志愿者”“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我们眼中,这个被我们称为“华姐”的女生是一个秀外慧中、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幽默自信、开朗乐观的人。
扮演好学生的角色
对大学的认识,华姐把大学当成进入社会的过渡。首先端正对学校的认识,再好的大学也有差生,再差的学校也有人才,关键是看你自己在大学的发展,你是否扮演好了一个学生的角色。她主张学习为主,上课为先,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不要因为太多的社团活动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本末倒置会得不偿失的。
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我就是受不了看见别人需要帮助,而我们有能力帮却不帮。”华姐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自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来攀大看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就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了。”选择了就要走下去,要对得起自己的头衔。事实上她也这样做了。初任部长之时,秘书长要求做策划时间紧,任务重,最困难的是以前重未做过策划,该怎么做一概不知。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与一盏台灯相伴,一手用手机翻查做策划的资料,一手握笔摘录,就这样学会了做策划,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她笑道:“真的,有时候人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要相信自己。”
选择了,走下去,收获的是成长。华姐与志协一同成长,两年来她参加了协会的许多活动。她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去看张杨(生于1992年,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手脚肌肉萎缩,医生断言他活不过18岁,却仍坚持作画),她感慨:“以前以为自己就算坚强的了,见到张扬才明白坚强的真正含义!”
还有一次就是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去机场服务。她坦言,自己是比较贪睡的,但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晨都是5:30准时起床的。她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也就给候机的乘客端杯开水,陪他们聊聊天,为初来攀枝花的朋友们介绍路线,事后我们学校的志愿者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试想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机场,寒意沁骨,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和耐心的陪伴带给候机乘客的是怎样的温暖与感动。
在志协这条路上,她正越走越远……
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爱情,她不向往琼瑶小说里的轰轰烈烈,反之,她喜欢细水长流的坚守。顺其自然,不为爱盲目是她的爱情观;如果他真的爱你,他会为你们的未来打算,对你们的未来负责。华姐对她现在的男朋友非常满意,她讲了一些他们之间的往事:换届的时候,她曾问他,她去不去竞选部长,去的话陪他的时间就更少了。他说,去!而千里之外的他许多晚上都等到她结束工作再跟他聊聊。提到这些,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华姐眼神里写满愧疚,她说:“挺对不住他的!”
华姐还幽默的说:“隔那么远,吵个架都吵不好的,打电话还多费钱,聊QQ呢,信号又不好,发一条消息半个小时才收到!不过我们很少吵架,就算吵架也是他给我道歉的。”我们也都忍不住笑啦。华姐说,“但我也决不把感情的问题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对于未来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华姐打趣的说道:“就看过得去2012不。”我们再一次大笑,接着她正色道:“其实对于未来,我只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困难再大总是有办法解决的的。以后嘛,最好可以当家庭主妇,过平淡的生活。”
对于现在,华姐如是说,要对自己好点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杞人忧天,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啦。
近一个小时的专访伴随着大家的谈笑声结束了,这次专访让我们对工作、学习、爱情都有了重新的定义,相信大家也对华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⑤ 如何写校园人物专访
行走“欲望城市”, 思索人与社会――访《欲望城市》作者马克
近日走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手捧这黑色封面的书,津津有味的看着。是什么书何以在理工学子中间广受欢迎?没错,正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一位笔名为马克的同学的作品《欲望城市》。
据悉,被称为“校园作家”的马克原名杨怀德,为我院大三的学生,这让我们既感到亲切,又觉得诧异。亲切,因为“校园作家”竟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共同进出同一所校门,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着;诧异,因为虽说近水楼台,但对他,我们没有太多的了解,也不清楚他的创作历程,这样使这份亲切熟悉的感觉平添了几分陌生、几分期待。于是,带着种种问号,我们采访了杨怀德同学。
记者(以下简称记):杨怀德你好,首先祝贺你的书成功出版且为读者所喜欢。我们知道“马克”是你的笔名。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马(以下简称马):“马克”由一个“马”一个“克”组成。“马”代表奔放、激情、进取,而“克”则表示克制、适可而止,这样就是说即有冲动奋进又能懂得克制,把握好一个度。当然,这个取笔名也有点“借光”,像“马克思”、“马克?吐温”等名字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所以“马克”既有易于读者记忆,又可以激励自己,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记:原来如此。大多数读者都很好奇――你是个怎样的人。就此,你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马:我觉得我自己是个内向且有点敏感的人。也因为这样,我会时常也为人际交往而感到郁闷,敏感之上再加“合理的想象”就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造成交流上的障碍。但造物者总有其神奇的力量,你的不足得到暴露时你的长处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丰富的想象力给我写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想象。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有点自负,或许是因为自己有了小小的成绩,或许是因为手中挥动的笔杆。但这一点,现在我正在努力改善。
记:你是怎么想到出这样一本书的,你是如何构思的呢?
马:联系到当今的社会背景,还有自己的一点社会经历,加上平时的书报,杂志等。这本书的主题是希望平凡的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满意的成就。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作” ,应该要为大众服务,所以我比较务实,多采用白描式手法、方言、口语之类的比较贴近生活的方式。对于这本书,我希望读者不要过多的注意情节,而要多体会其思想内涵,这样才能产生共鸣,从而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记:您在书中写了那么一个“平凡”的人想做“不平凡”的事,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应该算是“平凡”中的典型,那么,你认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如何打拼自己的人生或是说将来靠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马:不是每个人都有摸爬滚打的潜质,每个人都有差别,有个性。比如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坐在教室里念书的。先天的特质和后天的发展会带给一个人不同的生活。每个人要学会找到自我,看清自己有哪方面的优势,不要盲目听从他人,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记:那你对自己今后有什么打算呢?会继续从事写作还是其他的工作?
马:我个人觉得人生的目标不应该订得太早,否则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应该保留适度的灵活性。我能肯定的是,东西我会继续写下去:如果发展的好,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如果不行,我也会把它作为自己重要的业余爱好。
记:最后想请你谈谈你对于立志想成为与你一样想成为作家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马: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首先要会推销自己。写作是个苦差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还要不断的学习。同时,要注重市场,读者的口味在变,青春口味已经在走下坡路。多多出去走走会有好处。
结束了对马克的采访,我感触颇多,在我们这样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里,人文气息并不是那么浓厚,仿佛渐渐地在被遗忘。然而,正是在我们浙江理工大学这样一个工科类大学里,在经济管理学院这样一个经济类学院中,浮现出的“校园作家”无疑是一种人文涵养的缩影。而杨怀德,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虽然未完全踏进社会,却能一马当先,主动地去认识社会,漫漫之路,深知适可而止。
我们正享受现实的美好,透过《欲望城市》,我们也可隐约地发现它的丑陋。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所以,行走欲望城市,不必在乎结局如何,在乎的是你走的每一步,并且要怀着美好的心态走下去。
⑥ 急求一篇校园采访稿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同学
2.老师
3.校长
4.针对学校的大事
5.针对学校的某一点
6.针对学校的某一件事
7.针对学校的某一现象
⑦ 校园采访什么话题比较好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用色卡或白平衡色谱。
⑧ 校园人物采访可以提什么问题
那要看你采访的是谁(是怎样的人)还有采访出来的东西用来干嘛了。如果是要发表的就不要问太隐秘的事情,而且你得要有个采访主题,比如说采访一个优等生,主题是回看自己的学习态度,那么你就可以问那个优等生平时都在干些什么、学习的窍门、他上课会不会走神之类的。这当中的学习的窍门如果人家有点不愿意告诉的感觉那就别追问,人总是要有点隐私的嘛!
如果你能更清楚的说明一下你的采访要求,我可以帮你想一下采访的问题!
⑨ 求关于校园的采访稿,要有范文,300字左右,急!!!!!!!!!!必采纳!!!!!!!!!!!!!
时间:2013年9月25日
地点:家中
采访人:徐奇琪
被采访人:爸爸专
我:(疑惑不解)爸属爸,你每天上班累吗?
爸爸:当然了!从早上六点上班到晚上六点多,甚至七点才回家,能不累吗?你试试。
我:(笑笑)是哦!每天工作这么久,晚上为什么还要玩手机,一直到九点才睡觉呢?
爸爸:(差点没话说)……看看新闻嘛!
我:(无奈)好吧。那为什么还要在我和妈妈看不到的时间看新闻呢?
爸爸:(笑)还不是怕你这个“小二报”告诉你妈,你妈来教训我!
我: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我还有问题。
爸爸:你说吧。
我:你每天都抽香烟吗?
爸爸:(嘲笑)哪有男人不抽香烟的!你说说看。
我:那你一般抽多少啊?
爸爸:几根吧!
我:(有模有样)爸爸,你为了自己的健康以及家人的健康,要少抽香烟啊!
爸爸:知道啦!会少的!
采访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