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民国校园

民国校园

发布时间: 2021-06-12 07:56:46

❶ 民国五大名校 是哪五大

国立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现为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办学)。但在抗战后期,民间也存在“五大名校”的说法,即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民国五大名校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迁至西南大后方的五所国立大学,它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保持了很高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而得此赞誉,为我国抗战时期的人才输送、培养和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等五所中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考。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七八月间,各地试卷集中于南京中央大学校园评阅。时有日本飞机到南京轰炸,阅卷工作受到极大的骚扰。特别是参加阅卷工作的教授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负责组织这次评阅试卷的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及国立武汉大学的曾昭安等人安排阅卷完的教授们尽快离开南京。8月19日19时前后,日机飞临南京上空,日机的轰炸目标有中央大学图书馆、大礼堂和科学楼,图书馆周围房屋的窗户玻璃全被震碎,礼堂的后墙被炸毁,科学楼没有击中而炸毁了化学实验室,猛烈的轰炸使国立中央大学女生宿舍倒塌。由此拉开了迁校序幕。国难当头,国立中央大学迁至四川重庆。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后迁至云南昆明,国立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国立浙江大学迁至贵州遵义。

❷ 民国学校

民国时期的国立的学校可谓是很少,而且就读的人也很少。 而军校却很多,例如,武备军事学堂,黄埔军校。 中国近代史上,大部分名人都出至他俩。

在东北,张作霖创的东北大学,学校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
有体育场!!

第二个就是冯庸大学,也在东北,冯庸是东北名人冯德麟的儿子,父亲死后,张作霖不让他家里的人搞政治。所以他创立了冯庸大学,和张学良对着“干”!!
工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学生总数达700余人。当时,冯庸大学是东北少有的几所高等学府之一,他办学义举名扬于东北三省,成为显赫一时的传奇人物。
据我的了解,应该有篮球场。 东北在民国的时候,尤其是在张作霖的时代,发达的不的了。 在许多方面都是中国的“龙头”。

民国时期学校的情况,很难讲!! 你可以去网络的收索上看一下!!

❸ 民国北平四大名校分别是什么为何只剩下清华和北大

民国时期可以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文学大家,而这些文学大家也也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就在当时的北京,其实除了清华和北大还有两所名校,分别是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这四所大学在当时的非常有名,被称为民国北平四大名校,那为什么现在这两所大学消失了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但是后来也难逃被院系调整的命运,1952年被直接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但是这所学校没有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如今的台湾也还有辅仁大学,于1956年复校,已成为台湾的四大名校之一。

❹ 一部讲述民国校园的电影,一个女学生的衣服被一个医生用刀划破

女生宿舍
上映:2014年
时长:103分钟
地区:中 国
语言:国 语

导演:梁婷

主演:温心

类型:剧情

❺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怎么

象牙塔还是战场?——读《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 张洪彬 大学校园在很多人眼中都是“象牙塔”,被视为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然而,这种看法离真实情况可能相去甚远,在近代中国尤其如此。透过叶文心所著《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一书可以看到,古今之变、中西交冲这些时代命题都具体而微观地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大学校园中,阶层分化、城乡断裂、派系斗争也如幽灵一般游荡在近代中国的大学校园中。 以上海圣约翰大学为例。1879年,美国圣公会成员为了传教,在上海建立了这所教会大学。这所学校起初旨在对中国的基督徒进行教义训练,但是因为相信“科学的真理来自上帝”,他们提供用英文授课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课程,吸引了大量非基督徒背景的学生,许多毕业生成为金融界和实业圈的风云人物。宗教目的与世俗功用之间的紧张自始至终存在于圣约翰大学的发展史上。到1920年代,该校学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有基督教背景。伴随着现代化和世俗化进程而来的,还有民族主义的挑战。与英文教育的发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会大学中的汉语教育、中国文化教育相当薄弱,这成为民族主义攻击的重要口实之一。此外,教会大学许多毕业生因其西化的教育背景和出色的国际交流能力而从事跨国贸易,因而被视为外国人的“买办”,像圣约翰大学这样的教会大学自然也被目为“帝国主义”的桥头堡。1927年后南京政府规定宗教课程和宗教仪式在学校教育中须是自愿活动而非必修课程,要求所有教会大学到教育部注册登记,服从这些规定。有赖于美国圣公会的撑腰,圣约翰大学在1948年前从未在中国教育部注册过,但世俗化倾向使得该校的教堂礼拜不得不改为自愿,宗教课程也成为选修,乃至到1934年,神学院因为招不够学生而关门。从该校的建校初衷来说,这已经不仅是本末倒置的问题了,“本”已经被拔掉了。 相较于教会学校,1922年在国民党支持下成立的上海大学具有更为浓厚的政治色彩。根据叶文心的解释,上海大学简直就是“一所为推翻通商口岸体系、掀起社会革命而建的大学”。这个目标事实上是此时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的政治诉求,加上1927年国共的短暂蜜月期,上海大学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经营又暗中角力的一所大学。但是激进的政治诉求,以及困窘的财务状况,使该校一直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撑。到1927年国民党发动清共运动,左翼色彩浓厚的上海大学首当其冲,被迫关闭。同样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中山大学则呈现出另一种景象。1920年代,国民党学习列宁政党模式,党不仅严格控制党员,还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提出了“党化教育”的口号,因频遭抨击而改称“三民主义教育”。国民政府一如晚清皇室,不希望知识分子热衷于人文、法政等学科,不欢迎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它想要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思想家。叶文心认为朱家骅治下的中山大学体现了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理念,即“灌输意识形态,建构物质文明,把握并发挥所在地的实用性”,它主要关注的是“提高普通民众的物质福利,而不是重构社会关系”,“它不能回答社会规范和正义的问题,也不质疑政府的合法性”。党化教育是国家权力对市民社会的渗透,又是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力争夺“立法权”的行为。 该书的神来之笔是,叶文心以“中式长袍”、“西装”、“中山装”分别象征北京大学的新文人、圣约翰大学的资产阶级子弟、中央大学的未来国民党干部,又分别对应着北京、上海及南京的校园文化。稍微夸张一点说,这几种服装象征着时代浪潮的起伏流转。长袍可能被西化程度深的读书人批评为“迂腐”,也可能被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视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表现,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候被认为是爱国的表现;大革命失败后,西装成为迷途青年沉溺卿卿我我的必备武器,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又可能被抨击是“崇洋媚外”;中山装因其千篇一律被认为是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又被党国体制当作意识形态的表征加以推广,但也易于被批评为政治力量压制自由的证据。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大学,在近代中国都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象牙塔”。身处其中的大学师生,虽不至于像政治家那样一不小心就身败名裂,但其间的冲击与撕裂,也颇可惊叹。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叶文心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出版 《南方教育时报》2012年12月21日 http://szjy.sznews.com/html/2012-12/21/content_2324719.htm

❻ 请问当时民国时期,校园都流行什么歌曲

谁说民国混乱,可以这样说民国是中国前后100年最为辉煌的时代。
教育:当年的内北洋大学是与剑桥,哈佛容同等地位的大学(可惜的是只开设本科生,但据说其毕业生可以面试到国际上任何一所大学深造)。西南联大即使在战乱也培养了众多的一流人才,科研水平也保持一流水平。
经济:上海是整个亚洲唯一的金融中心,其地位远远大于现在的东京,香港。
文化:这就不用说了,另外上海是国际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第二大电影出品地,其捧出的明星(著名的“百乐门前的回眸一笑”)迷倒千万英雄豪杰。
政治:稳步推行民主(到了46年蒋介石已经是2亿张选票以90%的支持率当选的),在国际地位很到,以全球四大国的身份进入联合国,二战时蒋担任远东战区总司令,统领整个盟军行动。“时代”上的封面人物经常是中国人。

至于你说的大学生流行歌曲现在我们只能知道名字,不知道调子所以意义不大。但是当时的大学生报国的热情很高,玩玩全权把国家当做自己的生命,蒋介石一句“十万青年十万兵”立马就招到了20万大学生自愿参军。我很向往那个时代。

❼ 民国时期的学校叫什么

民国时期的学校叫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02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即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❽ 民国时期的学校是什么制度

在我国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 多元的,学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 大学,最后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学生为考上好学校而展开的竞争,与学校为 录取到好学生而展开的竞争,汇聚到一起,最终 将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目前我们都 能看到的状况. 而在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大学招生录取制度:学 校自主考试,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最后 自己决定上哪所大学。 国立、私立、教会大学共存,中国大学出现 了一个多元时代. 在民国时代,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多元的,既有 政府创办并拨付经费的国立大学(包含省立、市 立),也有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国立的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固然是办得非常好的大学,但南开 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也办得极 好,它们却是私立大学。在当年,它们完全可以 和国立大学比肩,而且它们都是综合大学,具有 非常优良的人文传统。有些当时的私立大学至尽 仍是非常优秀的高等学府. 至于教会大学,1915年统计,共有36所。基 本上最好的医学院都是教会大学,比如协和医学 院、设在长沙的湘雅医学院、设在成都的华西协 和大学医学院。燕京大学则是教会大学中非常出 色的综合性大学,其校园就是古色古香的燕园, 即如今的北京大学所在地,而燕京大学最后一任 校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比较出色的综 合性教会大学还有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那里的英 美法研究是最好的)、岭南大学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可能设想有什么 全国统一的高校录取考试制度——大多数大学不 是政府的,政府怎么能够代替大学组织出题考 试?在这种办学主体多元、甚至非国立大学占据 主流的制度下,当然只能是各学校完全自主地考 试招生,国家教育部仅制定有关招生原则,进行 协调。 大学独立招生录取,也是当时“大学独立、学 术自由、教授治校”原则的必然要求。大学要独 立,当然包括独立地按照自己对学生的要求考核 学生;学术要自由,当然需要在选拔人才方面的 自由;而教授治校,当然也包括教授们按照自己 的标准录取学生。 因此,在民国时代、尤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 代,各校都独立地组织招生录取。考试形式与录 取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是先公布招生章程, 向社会通告招生人数、报考资格、考试科目、考 试的时间、地点和入学相关事宜,然后自行组织 命题考试,确定录取标准,并自行录取学生。考 点的设置往往根据生源情况而定。

❾ 有部讲民国校园发生的恐怖片叫什么名字,讲的是是在女生宿舍,

《女生宿舍》[1] 是由星汇天姬影视传媒、海峡世纪(福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出品的悬疑推理电影,由温心、成毅、赵多娜、尹正等人主演。
讲述了夏梦芊、方慧茹这对自幼一起长大的闺蜜住进了一间传言死过人的宿舍,随着她们展开学校的新生活,也被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奇幻的死亡之中。该片已于2014年9月12日在全国上映[2] 。
中文名
女生宿舍
出品时间
2014年
出品公司
星汇天姬、福建海峡世纪
制片地区
中国
拍摄地点
福建福州
导 演
梁婷
编 剧
梁婷
制片人
梁婷
类 型
荷尔蒙青春偶像悬疑推理
主 演
温心,成毅,赵多娜,尹正,赵美彤,王千一,杜双宇
上映时间
2014年9月12日

1电影剧情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医学院。新生夏梦芊(温心 饰)和方慧茹(赵多娜 饰)入了一间尘封多年并有过“闹鬼”传说的415宿舍,舍友一个又一个离奇地死亡,学校陷入了诡异阴霾的气氛中。夏梦芊因意外撞破了舍友何秋岚(王千一饰)和某男同学的恋情,然后何秋岚被匿名举报,导致自杀,并留下了遗书指证举报她的人。当真相在扑朔迷离间还没有彻底揭开前,另一个舍友汪子乔(赵美彤 饰)却上吊自杀,高年级的师哥高慕南(成毅 饰)和邹智勇(尹正 饰)查出了汪子乔的死是被谋杀伪造的“自杀”假象,而凶手的杀人动机是什么?真相出乎意料之外却又是共鸣于情理之中。

❿ 民国时期的校园都会举行哪些比赛呢

有一本书,叫做《民国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我的一个前辈也是民国时期国内教育界的先驱之一,按他的笔记,很直白的说就是中小学基本没有学科以外的比赛,学生基本只学课文中的知识,国文占的比重很大,很多学校没有体育课,大学要看具体情况,每个学校有区别,一般来说教会大学或者国外大学的预科学校比较重视文化课以外的内容。

热点内容
五好教师下载 发布:2025-07-22 12:37:05 浏览:729
师德考细则 发布:2025-07-22 11:58:05 浏览:453
热键冲突怎么办 发布:2025-07-22 11:43:10 浏览:557
猥褒怎么念 发布:2025-07-22 10:21:39 浏览:456
教师技能大赛方案 发布:2025-07-22 09:15:41 浏览:92
师德模范事迹简介 发布:2025-07-22 07:53:42 浏览:25
考个教师 发布:2025-07-22 06:50:45 浏览:523
课堂点睛五上语文答案 发布:2025-07-22 06:25:33 浏览:783
教师角色定位 发布:2025-07-22 05:21:38 浏览:10
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布:2025-07-22 04:34:56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