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香港中学教育

香港中学教育

发布时间: 2021-06-15 13:17:26

Ⅰ 香港教育和内地教育有什么不同

香港教育概况

学前教育
透过私立的幼儿园和幼儿园,为学前儿童提供机会学习与群体相处;

九年免费教育
在全港设立官立或津贴资助学校,为适龄学童提供六年制小学及三年制初中课程;

高中及预科课程
设立两年制高中(中四、中五),为学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设立两年制预科课程(中六、DSE),作为学生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

专上课程
提供各种形式的专上课程,包括工业学院、大专、大学教育。

香港学校分类

官津学校
官立学校和资助学校统称为官津学校,官津学校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属于15年免费教育;而资助学校由非盈利办学团体接受政府津贴提供免费教育;

直资学校
直资学校全名“直接资助计划学校”,享有一笔按学校合资格学生人数计算的政府津贴,但可收取学费;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被称为是香港“第五类学校”,香港国际学校亦等同于私立学校,但并非所有私立学校可以随便定义为国际学校;

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学费收取比较高,它们由办学团体设立,可自订课程、收费及入学要求,一般以IB或者其他国际课程作为教学大纲。

香港学校服务方案

1、根据不同需求,提供相关的咨询
2、视乎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学校资源

Ⅱ 香港教育和内地教育有什么差异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
1、教育体系
香港的学校是由办学团体管理的。各所学校对学生、老师、教育方针皆有自主权。而且,官立学校只占少数,教育署只是负责分配资源和监察学校的工作。内地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以贯彻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
2、教育体制
香港教育体制过往一直采取英式学制,学生修读五年中学,并没有正式的初中、高中之分(但在课程大纲中则仍分为中一至中三及中四至中五两个阶段)。自2012-2013学年开始,正式取消就学制,实行3+3+4新学制。改制后,教育体制与内地一致。
3、语言教育
香港在教育上普遍采取“两言三语”教学形式,由幼儿园开始抓起英语学习,起步较快,绝大部分学校更设有外籍教师,创造了更好的语言环境。在内地,普遍采取国语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由小学开始学习,如需让孩子在英语环境进行学习,只能通过报读国际学校等途径,但一般费用较高。
二、香港教育自身独特的优势
1、国际化
当今的时代,只有具有国际目光和国际触觉的人才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人才。而香港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具有任何内地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国际化优势。在香港,能够让我们的视野与能力空前地扩展。
2、语言环境
在香港,语言能力即为“两文三语”。两文就是中英文,而三语指的是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与内地向较,在港求学除了可以享受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门第三语言――粤语。
3、广泛对外交流
香港的每所高校都与境内外的众多名校保持着良好的交往,每学期都会提供众多的出外交流机会。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学校与100多所名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会为大部分申请者提供对外交流的宝贵机会。
4、出国留学跳板
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香港社会对中西方文化兼容并包,在香港读书可以提前熟悉西方文化,为日后出国深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香港的高校更加国际化,在香港获得本科学历之后,出国深造会更加便利。香港也因此成为了出国留学的理想跳板。
5、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计
香港高校的课程设计较内地高校而言更加与国际接轨。香港高校的很多先进专业(尤其是商科类)都是内地高校所没有的。以全球供应链管理(GlobalSupplyChainManagem)为例,据我所知,就是一个内地名校尚未开展的专业。
6、不同于内地的教学方式
在香港,学生可以享受完全自主的学习空间、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以高桌晚宴为代表的素质培养、团队合作与各种挑战、全球化的师资优化配置;这一切的一切将香港的大学教育装点得无比精彩。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有大量的深圳儿童每天往返深港,在香港就读幼儿园,家长们为的也是获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7、一流的师资
香港高校的教授来自世界各地,绝大部分均为名校PHD出身。其中更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担任教授。
8、多彩的社团活动
在港校读过书的同学,都对香港学生独特的社团文化感触颇深。
9、一应俱全的教学设施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香港政府每年对教育拨款十分慷慨。因为资金充裕,港校的教学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10、毕业后道路宽广
在港毕业后的大陆学生,毕业之后一般有三种选择:
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可选择在港就业;
可以回内地工作。内地如今发展快速,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在港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下成长,做过无数小组作业,早已锻炼出出众的团队精神和交流技巧。

Ⅲ 香港的初中和高中一般是在同一个学校吗

不是。

高中课程新制

新制(高中一至高中三)

2009年9月起,政府把中四至中七的课程修改成三年的高中课程,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制度接轨。预科课程较深的部份从新课程里剔除了。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科以及通识教育科为必修科目。香港的新高中课程以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主办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内容为蓝本。

这类高中毕业生将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以衡量学生知职水平,并可作为升学及就业的参考指标。

学界担心新课程由于未必与海外中学毕业证书接轨,而国际间现时尚未有一个普遍通行的预科文凭标准,使将来学生离港升学时可能会有认受性的问题。

初中课程

(初中一至初中三)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前的初中教育,大部份本地主流中学名义上是英文中学,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等科目外,其它科目如地理、数学、历史等,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实际上是奉行双语教学,仅课本及笔记以英文编写,上课时老师通常以广州话讲授。

1997年后,特区政府决心贯彻推行母语教学,即除英文科外,其它科目均采用以中文编写的课本及笔记,并以广东话讲授(这个政策假定所有本地主流中学的学生的母语均为广东话,并非真正按个别学生的母语教学,也没有提供其他方言的教学)。

但全港400多间中学里,其中114间却可以继续使用英语授课,这些中学通常是学生学业成绩较佳的,当中甚至有一定数量是政府主办的官立中学,由于政府的官校亦不以身作则,因此母语教学的成效一直备受质疑。母语教学的议题,至今仍具争议性。

2005年,教育局于中学教育制度改革中再次重提学校授课语言的议题。局方考虑以学校学生成绩作为参考标准,学生成绩佳的学校将可选择以英文为授课语言,而其余亦以中文为授课语言。

而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除了有中国语文、英文及数学这三个主科外,还有综合科学、地理、历史、中国历史等科。部分中学则把初中的历史、地理、经济及公共事务科合并为综合人文科或类似科目。

(3)香港中学教育扩展阅读:

高中课程旧制

旧制(中四、中五)

实施九年免费教育之后,学生需要以校内考试成绩作评级,决定能否升读高中(中四、中五)。香港的中四及中五课程,大致上会文理分科,分开文、理、商科3个主流。教授科目均以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举行的香港中学会考考试内容为本,大多数高中学生均需要修读至少6个科目,以符合升读预科资格。

在修毕中四及中五课程后,所有学生均需参加香港中学会考,以决定能否升读预科课程(中六、中七)。考试评分以最佳成绩之6科计算,满分为30分。除语文科以外,在单次考试取得不少于4科及格、或3科及格及5分以上则合符升读中六的资格。

另外,香港高级程度会考的规定中,考生必需在应考高考的前1届(即中六)或以前取得中英文科及格,故一般而言语文科不及格,尤其两科语文科都不及格的的学生升读预科会比较困难。

香港中学会考成绩以E级为合格,被视为中学毕业生求职时必须拥有的最低资格。考获C级或以上,则会被视为等同旧制英国通用教育证书普通程度(GCEO-Level)或新制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GCSE)及格。

而中英文的新制则以数字(1-5、2级为及格、另设5*级予成绩优异者)评级。其中以法文科比较特别,因其试卷并不是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所撰写,而采用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考试(IGCSE)的试题,所以其成绩会有A*、A、B、C、D、E、F、G。

无论是采用哪种评级制度,如学生考试表现比起该科不及格的考生更差,或因作弊而被取消成绩,则给予“不予评级”成绩(Unclassified,简写作"U")。而因病等理由缺考全卷(法文除外)者则给予Abs(Absent)评级。

此类高中课程已被2009年9月起推行的新高中课程全面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香港教育

Ⅳ 香港中小学的学期怎么安排

香港教育对学期没有硬性规定。小学大都为两学期;中学有的两学期回,有的三学期; 大学大都为答两学期。

香港的中、小学也有暑假跟寒假这两个长假, 香港那边的假期一般来说是比内地的多,但十一 国庆没有内地那么长假期。 香港的圣诞节会包含有复活节等连续几天的假期, 但不相当于大陆的新年的寒假。

(4)香港中学教育扩展阅读

香港设立两年制高中(中四、中五),为学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设立两年制预科课程(中六、中七),作为学生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

香港主权移交前的初中教育,大部份本地主流中学名义上是英文中学,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等科目外,其它科目如地理、数学、历史等,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实际上是奉行双语教学,仅课本及笔记以英文编写,上课时老师通常以广州话讲授。

Ⅳ 香港教育VS内地教育有何区别

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的区别
1、教育体系
香港的学校是由办学团体管理的。各所学校对学生、老师、教育方针皆有自主权。而且,官立学校只占少数,教育署只是负责分配资源和监察学校的工作。内地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以贯彻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
2、教育体制
香港教育体制过往一直采取英式学制,学生修读五年中学,并没有正式的初中、高中之分(但在课程大纲中则仍分为中一至中三及中四至中五两个阶段)。自2012-2013学年开始,正式取消就学制,实行3+3+4新学制。改制后,教育体制与内地一致。
3、语言教育
香港在教育上普遍采取“两言三语”教学形式,由幼儿园开始抓起英语学习,起步较快,绝大部分学校更设有外籍教师,创造了更好的语言环境。在内地,普遍采取国语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由小学开始学习,如需让孩子在英语环境进行学习,只能通过报读国际学校等途径,但一般费用较高。
二、香港教育自身独特的优势
1、国际化
当今的时代,只有具有国际目光和国际触觉的人才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人才。而香港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众所周知,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具有任何内地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国际化优势。在香港,能够让我们的视野与能力空前地扩展。
2、语言环境
在香港,语言能力即为“两文三语”。两文就是中英文,而三语指的是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与内地向较,在港求学除了可以享受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一门第三语言――粤语。
3、广泛对外交流
香港的每所高校都与境内外的众多名校保持着良好的交往,每学期都会提供众多的出外交流机会。以香港理工大学为例,学校与100多所名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会为大部分申请者提供对外交流的宝贵机会。
4、出国留学跳板
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香港社会对中西方文化兼容并包,在香港读书可以提前熟悉西方文化,为日后出国深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香港的高校更加国际化,在香港获得本科学历之后,出国深造会更加便利。香港也因此成为了出国留学的理想跳板。
5、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计
香港高校的课程设计较内地高校而言更加与国际接轨。香港高校的很多先进专业(尤其是商科类)都是内地高校所没有的。以全球供应链管理(GlobalSupplyChainManagem)为例,据我所知,就是一个内地名校尚未开展的专业。
6、不同于内地的教学方式
在香港,学生可以享受完全自主的学习空间、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以高桌晚宴为代表的素质培养、团队合作与各种挑战、全球化的师资优化配置;这一切的一切将香港的大学教育装点得无比精彩。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有大量的深圳儿童每天往返深港,在香港就读幼儿园,家长们为的也是获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7、一流的师资
香港高校的教授来自世界各地,绝大部分均为名校PHD出身。其中更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担任教授。
8、多彩的社团活动
在港校读过书的同学,都对香港学生独特的社团文化感触颇深。
9、一应俱全的教学设施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香港政府每年对教育拨款十分慷慨。因为资金充裕,港校的教学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10、毕业后道路宽广
在港毕业后的大陆学生,毕业之后一般有三种选择:
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博士生;
可选择在港就业;
可以回内地工作。内地如今发展快速,对人才的需求旺盛,毕业生在港校的先进教育理念下成长,做过无数小组作业,早已锻炼出出众的团队精神和交流技巧。

Ⅵ 香港中学教育

BAND 1是很难,可以有BAND 2就不错了,香港英文很难的,他们中学几乎是大陆的大学了,中文就要秈你基础好不好,也许MATHS你会觉得很容易,理科去到香港比较吃香,文科要看基础,英文和白话是你要面对的问题

香港教育主张多去实践,他们比较多活动,比如说理科上课真的会做实验,而已是一个小组,找一个队长做的,还有他们的社会公益活动多参加,会对你的学分有帮助,他们的考试更是分很多,中英文有阅读,写作,文言文,口语,听力,辨论等等

Ⅶ 香港小学,中学,高中都有什么学科

香港的中学一般分为以中文授课的中文学校和以英文授课的英文学校. 而其中, 中四以上的中学又有细分为文科, 理科,商科和工业学院(实用科目)一般来说, 学校会以学生中三的课业成绩来编班, 大部份学校均会有文科和理科,部份学校会有商科作额外选择. 少部份成绩较差者会转到工业学院修读. 香港学生普遍以能念理科为荣, 认为出路较好.中学必修科:中国语文 英文 数学 体育 音乐文科包括: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 英国文学世界历史经济地理综合人文 艺术
理科包括:电脑与资讯 ,科技电子与电学 , 工程科学 ,生物学 ,物理化学附加数学
商科包括:商业 ,电脑与资讯,科技经济与公共事务经济,会计,政府与公共事务 ,英文文书处理及商业通讯
家政, 工艺, 宗教一般为学校自选科目, 会因学校不同的方针而有分别 追问: 那在这读文科可以到那读商科么。还有教材都是英语的么。你知道这边英语跟那的英语水平差很多。我在那读一年级感觉水平就像这的四五年级的 回答: 高二相当于那边中五了,中国就要分科,你如果过去读书会先让你做题,根据你的能力来编班,但并不是老师说你去什么班就是什么班,老师会给你建议,最后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想考大学的话一般是读理科或者文科,商科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教才是中文的,香港教育讲究多语教育,上什么课的时候用什么语言,英文就是英文课,其它课是中文用广东话受课,还有普通话这门课在浍考当中的比重也不小哦。

Ⅷ 香港学生上学的教育内容是怎样的

教学内容具体一下子也难说清,太过应试教育、精英教育
中华传统并没有教多少,只是让学生知道会有什么传统,但是上课、课文内容并没有鼓励学生怎么做好人。
香港学校多数是教会成立,执意是在教学中传教,而且教职员有些还可能是宗教狂热分子。所以少不了被洗脑教育
教职员是比较亲民,但也因为这点很容易把自己的个人立场、意识给学生洗脑。说中国差啦、传统不好啦、国外美啦
其实你想问什么方面?太笼统不好回答

Ⅸ 香港有哪些中学好点的

香港的英文中学都是很注重学习成绩及才艺、特别是英语,而香港的寄宿中学是少之又少,香港中学大多是津贴、官立的,所以是免费教育,不用缴交学费,只需缴交书费和杂费等等。
香港的高中是要选科的,不能够直接读医科、经济学,如果你将来想当医生,你可以选生物、化学、物理,但这些是最多人选修的科目,所以竞争也比较大。
选修科:生物、化学、物理、中英文学、经济、企业、会计及财务概论、视觉艺术、音乐、地理、历史、宗教伦理等等。
香港著名英文女子中学(好像都没有宿舍):拔萃女书院、圣保禄学校、庇理罗士女子中学、英华女学校、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圣保禄中学、嘉诺撒圣心书院、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嘉诺撒圣玛利书院、真光女书院、协恩中学、蓝田圣保禄中学、圣杰灵女子中学等。
香港著名男女中学:圣保罗男女中学、香港培正中学、荃湾官立中学、伊利沙伯中学、保良局第一张永庆中学、浸信会吕明才中学、张祝珊英文中学、沙田官立中学、圣公会莫寿增会督中学、迦密中学、华英中学、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赛马会体艺中学(有宿舍)、圣士提反书院、金文泰中学、圣公会曾肇添中学、圣公会林护纪念中学、圣马可中学 等。
香港中学大多压力大,新来港学生可能会面对语言不通、适应社会等等困难,而中学应该都会有驻校的社工帮助学生面对心理上的压力,老师们也会加以协助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祝你好运:)!

热点内容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发布:2025-07-13 14:42:16 浏览:896
对教育的 发布:2025-07-13 14:06:14 浏览:28
绿色的金鱼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12:15:47 浏览:779
宫颈多久查一次 发布:2025-07-13 09:36:59 浏览:682
逆羽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3 09:16:35 浏览:476
幼儿英语口语培训 发布:2025-07-13 08:37:47 浏览:292
2017全国数学文科二卷 发布:2025-07-13 07:49:17 浏览:155
水泥多久干 发布:2025-07-13 07:12:13 浏览:105
中考语文要点 发布:2025-07-13 06:16:00 浏览:386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贺卡 发布:2025-07-13 06:07:45 浏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