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校园暴力
『壹』 为什么在深圳或者广东那边经常出现校园暴力事件呢!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视频,尤其是女生之间的争执!
广州我不是很晓得.
但是深圳我晓得呢
像深圳这种比较年轻\经济能力又较强的城市呢
自然也就比较追求时尚
时尚嘛,就是随着潮流走
众所皆知,年轻人吗,打架是难免的
大家难免校园暴力也就难免
所以就经常发生了呗
『贰』 深圳某中学的七八个学生就这样毒打一个
看来校园暴力越演越烈
老师没有有效的手段
因为现在教育文件规定
老师是不准打不准骂学生的
甚至稍微惩罚下也不行
『叁』 校园暴力事件
ruguo是未成年人 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会批评教育 监护人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年满16岁 且造成当事人轻伤 会承担刑事责任
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了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的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援助中心 400-000-9164
3,因此,故意伤害案件致人轻伤,理论上是可以判处缓刑的,几率比较大,关键是看犯罪情节。(其他不便多说)深圳律师4级2009-03-24深圳律师:如果是致人轻伤,那么也就构成犯罪了,但是对方可以对你不起诉,可以调解,但是那要看受害人是不是同意,如果不同意,人家就要自己起诉到法院了,要判刑的,
『肆』 请告诉我几个校园暴力的实例 有加分
来自同学
·深圳中学生斗殴视频震惊网民
4月4日,深圳新闻网视频的两条新闻:深圳宝安沙井职业中学成人高中的高二的一名男生,将另一名男生打倒在地,用手中的木棒对着倒地男生的头部等部位猛打,其动作极为粗暴……针对这些学生打架事件,在校的学生都反应平平,学校方面也称“深圳新闻网上的两则视频新闻,从图片上看很恶劣,实际上是小事情”…[全文][评论]
现象:校园暴力时刻威胁读书郎?
追问:谁给了“校园江湖”的滋长空间
案例:
四名小学生打死初中生 年龄小不能立案
北外女生不满被举报留宿男生刺死同学
“少年帮”疯狂作案 校方为何捂着不报
西安女生遭裸体殴打 被仙人球扎胸部
新生拒绝老生勒索 学生会干部将其打死
女大学生逼女同学当众手淫
马加爵残忍杀害四名同学
来自教师
·湖南一教师砍死4名学童砍伤16人
2004年9月30日,湖南一学校新调入的男教师携带菜刀冲上该校一、二年级的教室,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制造了又一起校园惨案:4名学生被砍死,另有12名学生和4名教师被砍伤,其中多人重伤。该教师曾在精神病医院接受过治疗,医生曾警告不能让他受刺激。“如果他有精神病,为什么他还可以做老师?”…[全文][评论]
现象:究竟是谁在“妖魔化”教师?
追问:“禽兽教师”为何频繁出现?
案例:
辽宁一中学5老师和6学生厮打
小学老师校园内砍杀20师生
四岁小孩被老师打破嘴致尿裤子
教师猥亵43女生学校为其保密
甘肃一学校体罚学生成风如“集中营”
教师体罚学生后给家长下跪道歉
学校变相体罚惹祸 湖南初三学生猝死操场
来自校外
·北大医院幼儿园15名儿童被歹徒砍伤
2004年8月4日,一男子在北大第一医院幼儿园内持刀行凶。接到报警后,三辆巡逻车及8名民警在1分钟内迅速赶到现场将正在行凶的歹徒制服,同时,将受伤的15名儿童和3名教师迅速送往医院救治。目前,除1名儿童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名伤者伤势较重外,其余人员无生命危险。犯罪嫌疑人徐和平是该园临时工…[全文][评论]
现象:全国校园安全行动抓获嫌疑人1.3万
追问:严峻的问题:校园安全谁负责?
案例:
河南八男生睡梦中被砍死(组图)
甘肃15名学生被砍成重伤(图)
山东发生“校园惨案”24名学生伤
河南汝州校园惨案追踪 为只死狗砍死9人
山东9-20惨案凶手被判处死刑
广州恶男多次恐吓、抢劫在校学生
每年三千大学生非正常死亡
『伍』 校园暴力犯罪调查(论文)
近期国内外不断有血腥校园暴力犯罪的新闻见诸报端。这些报道警醒了人们,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校园暴力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民众所关注的特殊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经济相对发达的深圳市宝安区出发,调查该区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特点,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并基于司法实务的视角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力图构建一套有效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学校教育体制 暴力文化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定义及其类型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的课题,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的研究,现有的调查或分析,一般仅从一个较为片面的角度出发。比如社会学注重对其现象的收集、归纳;教育学则则偏重对自身体制和教学内容的检讨;至于司法界,无论是在实务中还是理论上,亦只是单从一般的犯罪学角度探究其成因而企图完成事前的预防或事后的惩戒教育。由于考虑的范围比较孤立,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校园犯罪”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唯有从更高的角度方可能俯瞰全局,既找出“校园暴力犯罪”现象背后的成因,更能综合地构建行之有效且针对性强的预防和教育的系统。 现有的研究资料,一般将校园暴力犯罪作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暴力犯罪,是指犯罪构成中的客观要素,如犯罪主体、对象、案发地等方面的其中之一涉及校园因素的暴力犯罪;狭义的校园暴力犯罪仅指犯罪构成中的犯罪主体为教职工或学生。 而根据校园暴力的来源及施暴者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暴力现象。此类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采取不恰当的、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以致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行为,如体罚、变相体罚、言语侮辱等。二是青少年学生的施暴行为。学生施暴主要是指某些学生因过早的、不成熟的三角恋、钱物需求、青春性意识萌动或者仅仅因为模仿录像某些情节、发泄心中怨气等而对其他学生施暴的行为,如殴打、强奸、抢劫、侮辱、杀害等,此类行为在宝安区俗称“下暴”。三是校外人员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这一现象主要是指一些校外的闲杂人员或非法商家,为了一定的物质利益,满足欲望或为了发泄心中不满而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施行的身心侵害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一些非法之徒窜入学校或在学校附近、学生上学的路上抢劫学生财物,对学生进行人身侵害、人格侮辱等;其二、在文化娱乐活动中,一些商家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将兜售目标定位于广大学生,其中不少人用黄毒诱骗以牟取暴利 。 综上,本文结合对宝安区内发生的校园暴力犯罪真实案例的调查,将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暴力犯罪作为研究的范畴。 二、深圳市宝安区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考察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我们不可忽略地应该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地域的经济、社会情况:地处深圳市西部的宝安区在全国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2003年宝安区的国内生产总产值达518亿元,占整个深圳市的三分之一。仅宝安区福永镇,就有怀德、桥头、凤凰等多个村的年总收入超过5000万元。宝安区目前正在或者已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前经济欠发达地区迅速地转变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二是从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转变为工业发达地区;三是正处在农村城镇化的转变过程中。人口方面,宝安区外来人员有270多万,户籍人口只有30来万,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不容忽视。宝安区现有中小学校共计264间。在校中小学生23万7千多人。教师职工人数超过1万人,其中公办教师4800多人,民办教师(即聘请教师,工资学校自筹)5200多人。 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员急剧增加,居民贫富悬殊加大,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社会环境复杂,民办学校放开等因素的影响,宝安区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也呈上升势头。部分城镇学校甚至出现了校内外环境复杂,在校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局面。 从宝安区批捕起诉的案件情况来看,2003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285宗。而2003年在校学生犯罪或者以在校学生作为犯罪对象的案件共计23宗,2004年1-10月为22宗,同比略有上升。这45宗案件抢劫占53.3%;盗窃占26.6%;其他占20.1%。另外,教师犯罪案件除了2001年某英文书院教师王某猥亵本校三名十一、二岁的学生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外,尚无案发。 从相关案例来看,宝安区校园暴力犯罪有以下特点: 1、以财产型犯罪为主 宝安区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消费主义风行。青少年学生易在此环境下产生错误的消费意识,产生讲奢华和及时行乐的短期行为倾向。当他们的高消费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往往铤而走险,实施敲诈勒索、盗窃、抢劫、绑架等犯罪行为。另外,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零花钱较多,不少学生还配有手机等较为贵重的物品。使得不少学生也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对象。我们曾经对宝安区某街道办的一所初级中学展开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有61%的学生对学校内外环境有不安全感。 从宝安区检察院起诉的在校学生敲诈勒索和抢劫案件来看,其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甚至有些对自己的同班同学下手。他们大多并非因为生活困难而去犯罪,而是想通过犯罪获得用以享乐、消费的财物。例如,宝安区某中学学生张某,自二○○二年九月到被抓获的一年间,共参与抢劫摩托车十二次,其中三次的作案对象是同校的同学。每次得手后,张某便能分到一些赃款,并用这些钱到网吧打游戏、购买名牌服装或者请同学吃饭。经调查,张某的父亲是小巴司机,母亲是清洁工,家境虽不十分富裕,但不缺吃穿,而且定期有零花钱。可是这些不能满足张某大手大脚的消费欲望。在战战兢兢地参与一次抢劫后,他尝到了甜头,便有了之后十几次的作案。 2、犯罪手段趋向成人化、智能化 以往未成年犯罪作案手段和方法较简单和原始,多以语言威胁并辅以轻微的暴力手段,或用撬门扭锁,翻墙爬窗的方法,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强的特点。但现在,受暴力文化熏陶的青少年实施的犯罪,不少表现为采用绑架、恐吓、麻醉等手段,有先进的通讯工具,作案经过精心策划,作案后及时毁灭证据。如有些青少年会根据报道上所披露的警方侦察过程和方法,破坏现场,扰乱警方视线。
『陆』 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周边地区,由同学、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
(1)我们青少年可能遭受的暴力侵害有家庭暴力、学校暴力、社会暴力等。 (2)例:课间追逐打闹;学校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校舍年久失修;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出售过期食品等。(只要答出两方面即可) (3)国家应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管;学校应该确保校园设施的安全;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社会应该为校园安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等等。(答出三条即可) (4)例:和谐校园,安全至上;建设平安校园,从你我做起;等等。(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洁) |
『柒』 关于校园暴力的文章
据了解,我国现有3亿多儿童,每年约有5000万儿童发生伤害,其中34万致残,6万死亡。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占26.1%,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主委王声涌指出,伤害已成为21世纪儿童的重要健康问题,不仅导致儿童残、亡,更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正常发育和学习,也耗费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深圳市疾控中心从2005年起就对我市青少年吸烟、酗酒、药物滥用、自杀、不安全性行为、网络成瘾等健康危害行为进行预防和监测,在全市选定了18所各级各类学校作为监测点,在校医室设立“伤害报告卡”,学生每出现一起伤害就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2007年,该中心曾对18所学校的4350位11到23岁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健康危害行为的调查,发现我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23.6%,其中需要医治的或至少1天不能上学的严重伤害报告率为23.1%,男生高于女生;伤害原因主要是碰撞或锐器伤和运动损伤;男生的伤害结果多为骨关节伤,而女生多为割刺伤;学校类型、抽烟、饮酒、学习成绩和母亲文化程度为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周丽表示,我市青少年伤害较为常见、多发,不良后果影响长远。她说,调查结果显示应对存在抽烟、饮酒行为的男生和成绩较差的女生进行重点干预,这两类人群是伤害高发、易发人群。记者了解到在故意伤害行为中,校园暴力倾向是深圳学生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伤害因素。根据调查,过去1年中,有48.7%学生感觉到上下学没有安全感,15.8%学生有过打架行为,其中又以初中生所面临的问题最为严重,有49.7%的初中生觉得没有安全感,21.8%有过打架行为。周丽分析,在深圳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中,言语暴力所占比例最高,有48%;躯体暴力为31%;性暴力也不容忽视,有20%。在调查进行前的30天之内,有36.5%的受访学生报告曾被恶意取笑,4.9%被索要财物,12.4%被有意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5.6%被威胁、恐吓,4.5%曾受过打、踢、推、挤或被关在屋里,27.4%学生曾被人开过色情玩笑或做过色情动作,14.9%因身体缺陷或长相而被人取笑。因受欺负而产生自杀行为的学生也占到受访学生的3.8%,校园暴力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严重。
『捌』 近日遇到准校园暴力
我是24小时不离开我的瑞士军刀的
你也试试吧
『玖』 怎么看待深圳某小学全班45人被打一事
这个事看后心情挺沉重的,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学校里有这么多的霸凌事件,而这次是全班所有同学都被一个人打了。
悲剧已经发生了,但愿这次事件能够让人们警醒,校园霸凌现象已经狠狠的管管了。
『拾』 今日说法有关于校园暴力的节目吗
有。2004年9月13日,央视《今日说法》播出关于校园暴力的节目-《晚自习之后》,以下是节目实录。 嘉宾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
内容简介:四川省某中学初二女生李梅被同班两名男同学勒索钱财,李梅在没有给钱的情况下,被两名男生拖到教室后面殴打,而全班没有一人敢告诉老师。事后,受到精神刺激的李梅被诊断为应激性相关障碍,严重影响了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10)深圳校园暴力扩展阅读:
今日说法节目特色:
《今日说法》以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讲述者,这个讲述者根据一定的叙述方式给观众“讲法律故事”,并且穿插节目播出。
情景再现和采访目击者或知情人的画面来把观众牢牢吸引住,从“讲故事”的方式来看它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多为倒叙或是作铺垫,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
校园欺凌的危害:
一项研究发现,被欺凌的儿童可能遇到高于正常的亚临床水平的炎症,可能持续到成年期,而欺凌者比那些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凌者的儿童的炎症水平要低。此前的研究提示欺凌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了儿童期欺凌是否也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就欺凌的经历采访了来自北卡罗来纳的1420名9-16岁儿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国人。
对这些儿童进行C反应蛋白(CRP)的血液测试表明,被欺凌的儿童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着他们被欺凌的次数而增加,C反应蛋白(CRP)是身体的低级系统炎症的一种标记物,常常与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症状有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
新闻网-无辜少女惨遭同班同学群殴 校园暴力亟待解决
央视网-今日说法
网络-今日说法
网络-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