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客教育
答: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本义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1)中学创客教育扩展阅读
1.创客之于中国——“从0到1”,国家的发展呼吁“创客文化”的落地
美国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在《从0到1》总结道,“从0到1”是创新,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是质变,是创新。“从1到100”解决的是从有到多的问题,是量变,是复制和模仿。回顾我们的国家近几十年的发展,“从1到100”,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从0到1”则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当前,中国已进入到世界大国的行列,引领世界的发展重任对我们提出了创新的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创客”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中国的未来呼吁“创客文化”,只有它的真正落地,才能不断滋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根,为人类缔造新的文明奇迹。
2.创客之于教育——中国的人才培养需要“创客精神”
当国家的发展历程清晰的映射到教育中,我们发现,由于创新培养的缺失,目前的教育已逐渐满足不了当今世界对人才的需要。中国的教育,高分低能、死记硬背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则普遍较弱。传统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过程性教育、体验式教育、创新性教育却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将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的思维浪潮,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挑战的时代,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勇于探究和创新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忠于理想,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分享,“创客”是趋势更是信仰,中国的人才培养需要“创客精神”。
3.创客之于学校——学校创客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场所
通过学校创客空间建设,可对学校原有的实验室、数字探究室、实训室、科技馆、社团组织、兴趣小组等零星的、碎片化的创新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拓宽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是对当前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
Ⅱ 中小学创客教育目前比较火热,你怎么理解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
多少说唱可叫目前比较符合你怎样抵得东小说创业教育的内涵?它的含义是什么?
Ⅲ 创客教育课程有哪些
创客课程不是一门课程,而是由低阶到高阶的一系列课程组合。入门级课程可以侧重电子、机械、材料、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知识的讲授与操作技能训练;中级课程可以侧重 3D 建模、制造、电路装配、电子切割、高级编程等较复杂的技能训练。
高级课程则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创新实战,围绕某个现实项目和问题,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协同创造新方案和新产品。除了开设专门的创客课程外,也可以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创客课题,将创客教育的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中。
(3)中学创客教育扩展阅读:
创客课程的实施需要创客空间的支持,创客空间是线下与线上融合的创新实践场,它面向拥有共同兴趣或利益的创客群体,能为各种创意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软硬件工具、跨界师资、开放资源等支持性条件,助力创客们实现创意想法、创新设计或者创业项目。
凤凰机器人的创客空间自建立以来,不断拓展新的课程。在目前已有的3D打印,航空模型等课程基础上不断创新,吸收新的教学成果,开拓资源。在创客教育领域,不断开辟新的疆域。
Ⅳ 什么叫创客教育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本义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也就是STEAM教育,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悦智科技(YueWit)致力于创客教育。我们开展一种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
Ⅳ 如何在学校开展创客教育
机器人现在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教育部宣布,机器人课程列入普通高中选修课程;2016年,通过特长生渠道直通清华北大等19所院校。是教育的朝阳行业,加盟成熟的机器人教育品牌,可以实现快速盈利回收成本。况且课程的价格原因高于市场上同质的其他教育类型的培训项目。
学校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向家长广泛普及"创客教育这一理念"
待概念普及后,进行相关课程的招募与开课
可以与优秀的创客教育品牌合作,比如酷哥机器人
Ⅵ 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方式主要有哪三种
客培养基本有三种形式:
一是体验式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代中国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最初萌动,基本来自于课堂。浸入式的科技制作课、神奇的科技馆之旅,都点燃了年轻人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强烈好奇心。于是,一些教育者们通过开发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拼装实验,将青少年慢慢带入动手实践的环节。这种体验式的培养效果功能明显,但不足也在于大多数体验都停留在“耳闻”或“模仿”阶段,即使有一些制造机会,也是成品或半成品的拼装组合,很难让学习者保持长期的兴趣,并真正开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二是素养式培育。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体验式培养的基础上,教育者们开始注意青少年科技兴趣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课程使之连贯起来。这种方式更重素养的培育,把创新当作个人素养的必须品,进行补充强化。长期的兴趣才能让兴趣转化为成果,一些小创客在这样的机制下快速成长,虽然不一定就能百分之百成为一个完整创意,或称为创业的起点,但却给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0后一个尝试的机会。
三是平台式教育。体验和课程是创客培育的条件,二者不可偏废。可仅有这些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目前,创客教育已经进入了平台式的教育阶段。如果学生在一个很自主、很开放的空间里,辅以技术支撑和导师支持,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创意。此外,这个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综合性平台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创客教育模式。
“创客理念”:
第一,将创意变成实物。创客就是将个人创意变成人工制品的那些人,主张将创意付诸实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从教学方面来说,我们打算让学生在现代学习技术课程学习中,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可以看见的创意作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和文本中。
第二,做中学。创客一般都是边做边学的,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是同步进行的,而不是彼此分离的。我们准备从一开头就向学生布置“完成创意作品”这个任务,让任务驱动学生边做边学。
第三,持续分享。创客都是一群热爱分享的人。我们把新建构主义分享式学习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说出”、“写出”和“做出”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三次小组和全班分享活动。
第四,协作学习。创客一般不是单打独斗的,而喜欢在一起互相切磋,相互协作。在教学中我们也将开展小组协作活动。
第五,跨学科。创客式学习不会局限于某一传统的学科分类,而会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我们也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作品包含跨学科知识在内,也不宜局限在某一学科领域。
第六,运用信息技术。创客活动一般都与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关系密切,比如采用开源软硬件、3D打印技术进行创作。我们也将要求学生的创意作业要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这也与我们这门课的主题相一致。
Ⅶ 中小学创客教育理念是什么
让创新成为一种能力和习惯,例如引导学生将脑海里的创意,通过3DOne等创意3D软件,变成可制作的3D模型。
Ⅷ 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窗口,教育是时代号角,时代所需,教育方向所迫。2。31,对改革教育起到很大作用,为进一步发展良好教育,信息正能量传播者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