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发布时间: 2021-06-29 20:39:12

『壹』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

我很想帮你!但是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贰』 中学的教育学和小学的教育学区别大吗拜托各位大神

不大,内容和篇幅基本一致。但实际上小学生和初中生心理素质是有区别的。你说是吧
希望采纳

『叁』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

2、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

3、调查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4、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

5、行为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

6、历史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

7、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

8、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

9、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0、个案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11、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达成疏理、解释或评价、预测任务的一种方法。

(3)中学教育学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意义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肆』 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五种。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又分为了: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等。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等。
历史法就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问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等。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伍』 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哪个好考一点!

心理学比较好考,对于心理学而言,主要考的你可以理解记忆,对于很多概念,你可以用平常的生活中理解记忆!而对于教育学而言,他的知识比较死,而且抽象,不容易记忆!这是对我个人而言,动用中得看你的记忆偏向那个方面!

『陆』 请问考高中教师资格证和考初中教师资格证中的《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有区别吗

你好,考高中教师资格证和考初中教师资格证中的《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是一样的,主要是在试讲的时候选择初中课程还是高中课程的差异。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柒』 中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学教育学的提纲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色任务
第四章 教育目的〖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第二节 指定教育目的的几本依据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学生
第二节 教师
第三节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课程目标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第四节 课程实施
第五节 课程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八章 教学(下)〖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节 教学策略
第九章 德育〖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第二节 德育过程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四节 德育模式
第十章 班级管理〖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章 学习动机〖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 知识的获取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快速掌握课程学习〗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 心理评估
第三节 心理辅导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第二节 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第三节 课堂纪律的管理
第十四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捌』 中学教育学中的三位一体具体指什么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

(8)中学教育学扩展阅读:

1、报考条件

具体报考条件一般由高校自主确定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后公布。在每年的3-5月份,高校公布三位一体简章,在全省高考统一报名之后。

考生还需参加试点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和高校规定的报考条件自主报考,报名时按高校要求提供材料,并签订《诚信承诺书》。

2、考试模式

报名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在中学阶段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还需参加试点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以及在6月份举办的全国高考。

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体现对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办法。

热点内容
融创2016暑期 发布:2025-08-07 02:30:33 浏览:472
自体脂肪丰胸多少 发布:2025-08-07 02:05:56 浏览:289
数学及其历史 发布:2025-08-07 02:05:19 浏览:240
班主任见习记录表 发布:2025-08-07 01:38:20 浏览:322
师德考核自评表 发布:2025-08-06 23:10:43 浏览:852
感恩校园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5-08-06 22:13:48 浏览:936
mars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06 21:50:29 浏览:405
中公教育教师 发布:2025-08-06 21:14:45 浏览:580
幼师师德师风个人反思 发布:2025-08-06 20:37:18 浏览:571
眼部整形大概多少钱 发布:2025-08-06 20:31:17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