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治理校园欺凌

治理校园欺凌

发布时间: 2020-11-23 11:30:48

1. 如何提高认识切实开展校园欺凌治理

如何提高认识切实开展校园欺凌治理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暴力能力,杜绝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现将会龙镇闫庙小学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师生安全高于天!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每学期学校都要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通过会议的传达,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校园暴力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会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闫庙小学成立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领导小组》、《校保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工作排查小组》、《校园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会龙镇闫庙小学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各领导小组的分工职责,确保防范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
三、加大排查,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我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排查中发现:1、学校大门口乡村路过往车辆过多给学生上、放学带来安全隐患;2、学校大门口有一条乡村沟,学生易玩水带来安全隐患。3、路边经常有流动的无证摊点食品卫生存在隐患,学生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根据以上存在问题,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1、学校让家长接送,老师护送学生;2、学校购买防护网把大门口的沟围起来。3、学校联合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排查,加大了对校园周边商贩打击力度,有效维护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稳定,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3、落实好上课期间锁好大门,严禁学生外出购买三无食品
四、加强安保,实行24小时值班制
1、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以及值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2、学校对外来人员进出校园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上课期间,学校大门一律落锁,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出具班主任或值日老师的批条;有家长来校找学生,一律登记并由值班人员检查他在没有携带暴力器具及危险品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校园;禁止、防止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杂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校园。
3、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并确保学生即时到校入校。
4、校园内安装监视器。
五、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护意识。
学校教育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老师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六、消防防范,努力做到万无一失。
学校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认真记录,做到有案可查,检查尽量做到细而实。学校加强电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邀请民警给全体学生上一堂法制课,加强学生法制意识,产生震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校园欺凌是法律所不能容许的。
2、集中召开校园欺凌工作专题会议针对性地加强学校师生安全教育。
3、加强心理教育,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排解和疏导,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从思想源头上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4、积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校园监控实施全覆盖。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会龙镇闫庙小学全体师生对校园安全有了全方位的认识,提高了校园安全的警惕性。今后,学校将要一直紧绷安全这根弦,为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 你对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好,全民监督,全民维护。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方便的可靠的途径能够监督,制止这种行为,只有大家都在参与,才会解决这个问题

3.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应该怎么

近日,浙江省镇海中学模拟政协活动学生社团8名学生递交了一份《关于完善现有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体系的提案》,这份提案将被提交至3月3日开幕的2017年全国政协大会。

4. 现有法律可以有效治理预防“校园欺凌”吗

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中“犯错”的未成年人加以惩罚是有共识的,但是惩罚以何种形式出现、施以多重的惩罚,一直以来都存在不小的争议。2016年5月,江苏4名女生因为对同学施暴被判刑,被称为校园暴力的“首刑”。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几名在美国念高中的中国学生因对同为留学生的同学施暴,而被判最高达13年的刑期。

“目前大多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在校园暴力施加者和受害者之间,更倾向于保护前者,而忽略了对后者的保护。因此,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等已经刻不容缓。”专家王刚建议,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细化预防惩治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规制标准,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特殊保护和教育,通过法律手段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干预和惩罚。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法等法律中增设有关条款,将粗言秽语、辱骂欺侮、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纳入惩治范围。内容来源于法制日报

5. 如何评价国务院要求学校治理校园欺凌

支持这一决定,校园本来是文化园地,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再不管,校园会逐步成为野蛮之地。
校园暴力欺凌案件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校领导负责的、老师负责的暴力欺凌就少些,有的老师、校领导怕伤人怕报复捂压暴力欺凌案件,更有甚者把暴力欺凌案件推出校门之外,这样就助长了校园暴力欺凌案件的发生,老师能做到爱生如子、校领导能保学校一方净土,只有这样校园暴力欺凌案件才会不发生、少发生。

6. 北京如何治理校园欺凌

解决校园欺凌,北京市各区按照年初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实施方案,至六月底前,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具体办法。校园欺凌须限时上报成为一大亮点。

在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要求,学校在启动调查处理程序10日内须完成调查,而在此次北京市各区公布的实施方案中,除了对调查时间有要求外,对于事件的及时上报也做出了严格的时间要求。

加强对重点时段的巡查

同时,还要求对课间、午休、晚自习等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时段加强巡查,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范围,在上下学时段安排专人进行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每学期要进行三次“防欺凌”教育

除此之外,各区还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将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都要在学期初、中、末进行三次“防欺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欺凌他人不仅是极端错误的不道德行为,对造成的后果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为

1.学校是未成年人长期生活,学习的场所,在学校被欺凌者会产生厌学心理,而且在少年时代失去保护会在心理留下阴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极大。
2、欺凌者,如得手便会乐此不疲,心灵扭曲,飞扬跋扈,不再专心学习,甚至以人生目标为坏人而骄傲,价值观错误。
3、为人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受苦。

8. 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体系研究意义是什么

现在我国校园欺凌案频频发生,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极为重视。我想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体制研究,它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减少,校园欺凌案的频频发生,尽量减少孩子校园欺凌,尽量减小对孩子的迫害,尽量的给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安全的校园,应该是我国校园欺凌的治理体制,研究的根本意义吧!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的频频发生,确实是令人十分心痛的事情,个人认为这不是校园,家长能够完全解决的事情,他需要全社会一起的齐心,同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做好,是十分很有必要介入到法律条例里面,在必要的情况下,有法律的保护,孩子们才能更加的安全,愿孩子们早日能够恢复和平,安全,令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

热点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5 03:51:39 浏览:894
监禁姐妹教师西瓜 发布:2025-08-25 03:19:29 浏览:790
李德印老师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859
硝酸钙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4 20:54:14 浏览:595
四平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24 19:15:36 浏览:290
学习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24 19:05:49 浏览:260
校园产业 发布:2025-08-24 18:45:21 浏览:321
西华大学古城教学区 发布:2025-08-24 16:57:57 浏览:439
2017四川文科数学高考 发布:2025-08-24 15:30:36 浏览:210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布:2025-08-24 14:28:36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