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介绍校园文化

介绍校园文化

发布时间: 2020-11-23 15:47:29

⑴ 学校文化建设的介绍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⑵ 校园文化生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之前我帮我女朋友收集了这一类的资料。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这是引用南审的院长的一席话。
校园文化 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的校园人在大学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大学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应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大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我们又该如何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呢?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现大学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大学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大学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大学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大学院校在继承和发扬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经验的同时,需注意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应将象征学院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色调、造型和组合的交融中,让人油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⑶ 介绍某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议论文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校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风雷激荡,百年高歌,沧桑风云,一百多年的教育璀璨辉煌。中国从落后、蒙昧走向文明与开化“国在山河破”,你能不痛心吗? 人类已经从无知走向已知,在时间、空间、尘世间斗转星移的世界,有一种歌声回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一种歌声正从欢愉转向低鸣,有一种歌声急切需要人类去感悟,那就是自然之声,环境之声。聆 听着这样的旋律,我们人类开始了新的跋涉。看城市多了很多橙色,而且只有后背的橙色,把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停的移动。,糊涂的人类,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大气不再清新,引来飘荡的毒物,涌进核的尘埃;林立的烟囱喷吐出的黑色浓烟,将你灵魂的白云卷盖;昔日的碧波已肮脏污浊,生命的河流也将干涸…… 为此,中国的爱子——张正祥用他自己的微薄之力,走行走在滇池上,无谓的做了20年,为了大家他失去了自己的小家,不止这样,他还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妻子走了,并且儿子也疯了,是被别人逼疯的,这些还源于他的父亲张正祥是个疯子。但是意志坚强的张正祥义无反顾的做着,写报告、护滇池、制止开矿…….这一系列行动他忠贞不渝的做着,不为什么,只是为了自己的妈妈,终于,20年的矢志不渝换来世人对滇池的爱。沐浴在自然的灵光里,该是何等惬意。铺开广阔的草原,洒下五彩的鲜花;“天似穹庐,笼炸盖四野”;花儿争相开放,该是何等绚丽;山泉汩汩涌出,与悬崖跌宕出生命的旋律,这美好的一切是否也令你欣然神往呢?为 此,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应从自己做起,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校园,净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讲脏话、粗话,不乱跑、不打闹,严格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和谐校园需要好 的文化韵味,我们不求历史名宿在此烙下多少足迹,我们但求自己能够在学校写下一些美好和记忆。我们不苛求别人给我们一个景色优美的校园,我们追求的是营造的一种蓬勃向上,脚踏实地的学习氛围。“育人为本,和谐发展”让学生把这种韵味接承品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憧憬,我们充满激情,我们追求成长和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倡导文明新风,创和谐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撒出更多的绿芽儿,融化干涸的大漠,开始我们最伟大的绿色征途。

⑷ 校园文化简介

我以前的学校是这样写的。分类写: 校园文化简介 关于动态文化,主要表现为行规文化、个性文化、感动文化。
行规文化 行规文化主要体现为学生身上的礼仪规范、行为规范、上课规范、活动规范、实验规范等,在南北校区的来来往往中,还体现了交通规范。
个性文化 个性文化是代表我们学校学生特征的一种外在体现,以要中校服、学生胸卡、学生停车牌、校园一卡通等物化体现相辅助。
感动文化 感动文化又称为爱心文化,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生生间的爱心帮助,包括对“学习特困生”的“一帮一”活动,对“思想特困生”的“组帮一”活动,对“生活特困生”的“班帮一”活动。这些活动,初期表现为一种活动发动,现在则成熟地表现为一种自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为感动文化。物化体现为班级爱心基金、班级学习帮教小组、团委爱心基金、学校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软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静态文化学校的静态文化,主要表现为校园景观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的建设与形成和这几年学校南北校区的改造工程同生同长,我校顾校长把它写成《要塞中学校园拾景》(一)、(二)、《要塞中学理想广场》三篇包含教育寓意,又富诗情画意的教育美文在报刊上发表出来,有培园品书、锲而亭思、宁园细步等二十个校园教育景观,在教育的艺术价值上,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追求美、实现美。在德育工作意义上,以景感人、以美育人,引导学生追求仪表美、环境美、言语美、行为美、心灵美。
(1)楼文化、园文化
学校主要建筑大楼、花园都有题名、出处、意境和内涵。南校区食堂取名为香格里拉,将国际盛名的饮食文化引进校园,“香 ”字更激发了师生的想象和食欲。学生宿舍楼取名为春华公寓、秋实公寓,不仅涵盖了男、女生宿舍的意义,还体现了学生公寓的美和学生青春年华的美。弘毅楼、博学楼、志远楼则喻示出学生的追求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一个个的花园则又代表着一种心灵境界、思想境界。培园,培根育人;熙园,和熙和谐;宁园,宁静致远;九思园,君子有九思。
(2)场文化、路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将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广场、路,都寓以育人的含义。理想广场,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放飞希望;三友广场,教会学生与真理为友、与文明为友、与大师为友;三立广场,熏陶学生要立志、立德、立业,这又是校风的物化体现。南校区中央达到取名为振宁大道,既体现我们科技教育的追求,又激发了学生投身科学实践的雄心。
(3)廊文化、角文化
新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以人为中心,校园一景一情、一草一木,走廊、墙角的建设构思都是为育人而服务的,体现出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景点怡情的育人功能。

学校著名的走廊有科技长廊,一方面采取高科技的电学、光学原理建设,一方面又是宇航科技发展的历史;北校区志行连廊(志远楼、行知楼)建设有三楼的艺术长廊和二楼的群星璀璨,分别将师生作品和师生中的校园星光人物展示出来。
理想广场名人角,将一些科学家、名人、大师请出来,让空谈的说教改为学生直面的,潜移默化的感受。南校区懿德一景,采用《论语》“懿德”,引导学生走入大门、走进校园,要养成美好的品德,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要具有美好的品德。
校园教育景观还在路边、园中、墙上,有求知、放飞等雕塑,有凌云、静专等石刻,无不从规范学生一个个小小的行为到培养成一个个小小的习惯体现出校园景观与人文并重,知识与育人并举的灵动文化。
制度文化 德育工作的贯彻、发动、推动,我们认为首要根本是制度建设的完善。从大处着眼,我们进行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再学习,在学习中交流,由分管校长主持“怎样做一个可爱的要中人?”、“怎样做一个文明的要中人?”的学生论坛活动,做到规范行为先从规范思想、规范认识上抓。
为更有效的开展人文德育建设,学校政教处通过团委、学生会发动的自下而上的讨论活动,订立了“要塞中学校园一日常规”、“班级公约”,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文明班评比条例”、“文明宿舍考核条例”,出台了评定“行规示范学生”、“行规示范班级”、“行规示范宿舍”的相关规定,以完善的制度文化建设来指导学生行为的规范。
课程文化 伴随着2002年秋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行,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我们自主开发了具有浓郁学校特色、个性特征的校本课程及教材。结合我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特色优势,开发了《航模教程》、《Flash 基础》、《机器人实验》;结合我校“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的项目优势,开发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测读本》;结合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综合实践及其师资建设》实验学校”的科研优势,开发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彩票与数学》,并分别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此,构成了与人文德育相影相随的课程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由学校精神和文化苦旅构成。
高悬于精神文化之上的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走进南校区大门,表达校长办学思想的一幅校园风景画拔地而起,旁边是高大的“长征三号”捆绑式火箭模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生辉,如同学校的个性一样不趋同、不媚俗,拥有挑战的血型、奋博的气质、奇异的风采。喻示着要塞中学在校长办学思想的感染下,师生们自主地发展自我,用敏锐的视角、超凡的见识,播下自己独特的思想,收获一种个性的行为。
三风代表着学校的一种存在个性、发展个性。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立志、立德、立业”的校风,“好学、好问、好思”的学风,“求实、求真、求新”的教风。在南北校园细步,不仅能够看到三风的宣传,更能感受到三风的渲染。
这几年来,因特色的发展带动了校园精神的重建。在特色之路上,在潜移默化中,一种含意创新的校园精神构建起来,这就是“崇尚科学、崇尚实验、崇尚理性、崇尚创新”。在人文德育建设中更加注重科学的态度、实践的检验、理性的感悟、创新的探究,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和校园文化一同生长。正是由于这种校园精神默默支撑着的可靠和雄厚,才会使学校的人文德育更能让我们学生信服,感人而又憾人。校园精神本身来源于科学的立论,来源于无可辩驳的实践的启发,得到了3300多名师生的真挚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新时期的学校德育还面临着改革开放、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带来的新问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校开展了特色的文化苦旅活动,近距离的有革命传统教育的踏青扫墓活动,欣赏风景名胜的春游、秋游活动,不是车来车去,以车代步,而是走一段、载一段,以到达阶段性的目的地为营地目标,自己寻访、探究名胜古迹为过程方法,以文化苦旅的方式来指点学生人生未来的征程。远距离的有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之旅”夏令营,赴祖国首都北京的“科技之光”夏令营,在革命老区到我校扶贫支教的延川县延水镇中学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的文化苦旅活动,翻越大山沟壑,吃馍馍咸菜、睡窑洞土坑,这些活动用学生的口气来说:“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更远的有出国赴新加坡、澳大利亚修学旅行,将革命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纳入到文化苦旅的探究活动中。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源自我校的青少年科技特色教育。在特色教育上我们开辟了国防科技教育、模型科技教育、活动科技教育、现代科技教育四大块阵地。2002——2003年,学校投入建成了科技馆,凝聚了师生们的聪明睿智,更是凝聚了师生们热爱劳动、勤于创造的高尚行为和道德情操。建设科技馆的过程,就是我们要塞中学的人文德育大展示、大检阅的过程。
走进学校科技馆,底楼就有“水从何来”、“水力发电车”,在金钥匙指引下,让我们拾阶而上,登上科学大转盘,去徜徉于中外科技成果的长河里。
我们仿佛置身于远古,与恐龙们同乐:我们仿佛深潜于海底,与游鱼们嬉戏;我们仿佛身处蝴蝶泉边,尽览蝶中圣品;我们仿佛……
我们可以静观火箭腾空而起;我们可以观测天体运行;我们可以跟随“神五”宇航员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们可以……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生态万象,我们在浩瀚宇宙探秘,今天的好奇,就是我们明天创新的火苗,我们的未来世界必将更加精彩,更加绚丽!

⑸ 校园文化建设的介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丰富经验的艾博俪文化传媒公司认为,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⑹ 学校文化的介绍

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的。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上一代的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为了达成学校教育的以上功能,学校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因素,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的文化特质。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⑺ > 校园文化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介绍

校园文化设抄计是一个学校发展袭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形成健康、向上、优良的校风"、"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功能"的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设计主要体现了: 第一:校园文化设计体现出小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校园文化设计体现出教师们踏实教学、大胆创新、潜心研究、共育新人的工作作风; 第三;校园文化设计,对师生进行讲文明、端礼仪、重团结、思进取的德育教育; 第四:校园文化设计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教育。

⑻ 大学校园文化有哪些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举办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团队精神、艺术水平、文学修养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使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得以提高。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有:
1、举办迎新生或送毕业生文艺晚会、元旦联欢会、校园歌手大赛、挑战主持人大赛、时装表演、戏剧小品大赛、书画展、摄影比赛、舞蹈比赛、舞会等文艺类活动。组建舞蹈队、曲艺队、合唱团、乐队等学生文艺团体,并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2、举办文化艺术节、演讲赛、礼仪大赛、辩论赛、板报评比、文学知识讲座、专题电影节、专题征文等文化活动,组建文学社、校园记者站、校园广播站等文化传播阵地,引导学生办好各种刊物,写出精美的文学作品,从而在校园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⑼ 校园文化的文章

校园文化不是“张贴”出来的

有一次到一所学校参观,校长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从校长的神情、语气,我们能感觉到校长内心的自豪与自信。然后校长又领着我们参观了校园,这所学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上的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达到了校长所言的“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境地。凡是能“说话的墙壁”、能“开口的草坪”,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楼梯口,我们看到墙上贴着设计精美、装帧考究的标语牌“靠右行走,找自己前进的道路,给别人发展的空间”、“更上一层楼”、“无限风光在顶峰”。草坪里的标语充满哲理、人性味:“给我一点爱,给你一片绿”、“让我们一起成长吧!”甚至在厕所里,都是“文化四溢”:“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等等。

参观了整个校园,我们发现凡是能贴标语、竖牌子的地方,都能读到很有教育意义又非常有文化韵味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或者温馨的话语。学校管理者的良苦用心真是让人感动。可在随后的自由活动时间,笔者去了一趟厕所,就彻底改变了原初的美好印象。下楼的时候,后面一个学生突然从我身边冲下去,他的胳膊撞在我的胳膊上,幸亏我反应快,右手急忙抓住扶手,要不然就从楼梯上滚下去了,而他依然是一步两级台阶地冲了下去,一转眼就没影了。从三楼走到一楼,时不时要侧身避让两三个并排上楼的学生。看着过去的一个又一个学生,我不禁对贴在楼梯旁墙上的标语怀疑起来。到了厕所,我对校长刚才介绍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彻底失望了,刚才还焕然一新的厕所,地上已多了三个烟蒂,显然这是老师随手扔的,小学生还不可能抽烟。靠近小便池的地方,地面上有不少“积尿”,这显然是学生的“杰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干净的厕所就被弄成了这样,这还谈什么校园文化?

显然,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只做了些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还没有涉及到校园文化的真正内核。建设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把教育的政策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通过价值引领、艺术地规范成教职工的内隐概念、内隐规矩、内在要求和自主习惯,逐步形成相对稳定、自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过程。举个例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这属于行为规范,如果学校里的每个人在上下楼梯的时候都能自觉地靠右行走,没有争先恐后,没有你推我搡,更没有迎面相撞,即使没有在楼梯口张贴这样的标语,那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所学校已经形成了行走楼梯的文化。而校园文化就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亚文化组成的。

校园文化不是靠“贴标语”、“竖牌子”做出来的,我们不能肤浅地以为有了“校园文字”,就开始了“校园文化”之旅,“校园文字”充其量只是个序幕,真正的“文化大戏”还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把“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这样的小事做好了、做长了、做成习惯了,才算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开始。

⑽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和实践方法,都必须为培育现代公民起到应有的作用。训育公民意识,打造公民精神,确应成为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3.创新的文化品格

学校文化必须体现出创新性。学校文化不能消极的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也不能被动的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而要不断根据时代要求和新的形势,在继承优秀传统中推陈创新,在开放学习中汲纳各类新鲜文化气息。学校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并非社会文化的简单照搬,而要根据育人目标和发展要求,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对复杂的社会文化进行选择提炼,在批判继承、吸纳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4.独特的文化个性

学校个性的核心是文化个性,学校的文化个性,既体现在精神上,也体现在实践上;既体现在个人和群体的活动中,也体现在学校的物质风貌上。学校文化个性,其实质是指办学的特色化,学校文化就是要体现出各校的鲜明特色,只有有了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特色,才能创造出教育品牌,才能拥有强大的教育竞争力。强大的教育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优良的教育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上,还体现在鲜明的品牌个性和特色的教育模式上。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其实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学校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建设,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建设;对学校文化的管理,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其实是另类的薄弱学校。因此,要培育优质的学校文化,我们除了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之外,还要努力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原则、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整合与创新,确立合宜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和方略,全员参与,长期实践提升,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学校文化。

热点内容
教师培训情况 发布:2025-08-26 21:53:50 浏览:320
数学二考研真题 发布:2025-08-26 21:43:04 浏览:215
卡通版老师 发布:2025-08-26 21:20:00 浏览:895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8-26 17:43:57 浏览:213
名师测控九年级上册语文答案 发布:2025-08-26 14:42:32 浏览:261
孝感市教育考试院 发布:2025-08-26 12:34:36 浏览:630
六个月的宝宝发烧怎么办 发布:2025-08-26 12:04:34 浏览:788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发布:2025-08-26 11:33:08 浏览:33
师德模范事迹材料 发布:2025-08-26 11:33:08 浏览:81
原来英语 发布:2025-08-26 10:19:11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