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学习方面的目标如下:
一、运动参与的目标:
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二、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身体健康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全面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2. 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体育的目的任务。
体育锻炼的价值。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运专动卫生保健知识。属
各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分析和基本规则介绍。
2、实践部分
田径:短跑、中长跑、跳远、铅球。
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垒球、羽毛球。
体操:技巧、健美操、体育舞蹈。
武术:太极拳、三路长拳、初级剑、初级力。
综合课:肋木、举重、跳绳及徒手的素质及练习滑冰。
(2)中学体育教学扩展阅读
执行要求:
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掌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文件,不得随意改动。
3、在执行大纲中,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如果需要变动和调整教学进度,须经教研室主任批准。
4、教师应对任课班级的学生全面负责,实行课内外结合。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的“达标”测验工作,每学期按时上报学生成绩,以及按时,按时完成理论课的讲授和考试工作。
5、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重视安全和关心基础较差的学生成长。
3. 中学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并将在一些地区进行试验。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以下 简称《义务教育体育大纲》)颁发之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一件大事。新大纲的颁发,标志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这部新大纲是在总结《义务教育体育大纲》实行近十年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历史的经验证明,历次新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是我国学校体育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新 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始。因此,通过新大纲的试验和学习,必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 提高。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 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 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
4. 什么是中学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的教学是立足于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它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学校体育对国民体质和竞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战略推动作用.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为实施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和增长知识,而且还可以增强人的意志,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5.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动作示范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及模仿技术动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教师在动作示范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或动作标准学生的动作,找出自己与其的差别后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提高学生观察体育动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好胜心理,在看到大部分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其他学生就会认真观察及努力模仿
6. 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教育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什么是健康,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很片面。真正的健康应该是具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新一轮课改正是伴随着体育功能趋于多元化而应运而生的。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由强调传统的体育教学观转化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多维健康观。新课标的启动实施,促使广大体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审视学校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思考如何诊断治疗学生不良心理,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青少年学生不良心理状况的表现
1.叛逆心理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智慧、长知识、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来看,青少年的成熟感是从生理成熟、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生理成熟的发展过程是不平衡的。在这个过渡期,这三方面的成长既有前一个发展阶段尚未完全转变的特点,又有新的心理发展阶段尚未稳定下来的特点,这些新旧特点的矛盾是交叉的重叠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各种心理矛盾复杂交错,多种矛盾冲突得不到切实解决,必然导致青少年叛逆心理的产生。
2.适应能力差
适应能力高低影响着中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自我表现,通过对部分中学生相关问卷的调查显示,低年级学生心理问题较高年级学生突出。原因在于:一是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为独生子女,自幼受到长辈溺爱,生活上缺少自理经验,一旦离开父母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感到迷惘。二是,考入重点中学,他们一般是原来学校的尖子生,自幼生活在各方面的赞扬声中,形成了他对荣誉有一种强烈的追求欲。一旦这种欲望未能达到满足时,就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泄气、精神上非常压抑,从而对教师疏远,对同学冷漠。三是考试及综合评定成绩不够评“三好生”条件时,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承受压力大
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引起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环境都较为压抑,使人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从而导致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要求加大,使学生无意间对自己设定了一个高目标。而当这一高目标无法实现时,往往使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抑,从而导致疲劳过度、睡眠不良、注意力分散又无能为力等不良情绪,最终失去信心乃至把自己与现实隔离,甚至出现厌学情况。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己家庭出身、学习成绩等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产生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通过交谈了解到,由于目前学生课程多、学习时间紧、睡眠不足,特别是临近考试阶段表现更为明显,生理、心理负荷加大,致使大脑过度疲劳,大脑皮层机能下降,引起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受羁,导致学习效果差、成绩下降,从而引起学生紧张、焦虑、神经衰弱等消极情绪。
二、教学中针对不良心理的调适方法
1.加强对健康的认识,全面理解健康,重视心理健康
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健康了,心理才会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影响着心理健康。比如说一个人患了严重疾病,如果是癌症,你说他的心理怎么会健康,他的情绪怎么会稳定,他的信心怎么会坚定!反过来讲,人的心理也影响着身体健康。例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有这样的描写,说她看到花开的时候,想到花落的情景;看到亲人的团聚的时候,想到离别的情景;碰到不顺心的时候,更是以泪洗面。林黛玉最后死于忧郁造成的肺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兴趣练习,满足个体需要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扮演好各种角色,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根据分组及课时要求做好计划、备好课。每节课除了学习新课、了解有关知识之外,还可分配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去练习,以满足个体需要,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他不受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学生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某种“练习”,使所涉及的人、事、物变成促进自我素质提高和能力发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锤炼,使身心健康成长在课外活动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信心提高了,体质增强了,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
7. 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十个单杠动作名称。
跳上成支撑,翻上成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支撑后摆挺身下,支撑后摆转体90°下,骑撑后摆转体180°成支撑,单挂膝后回环,支撑后回环,骑撑前回环,慢翻上,悬垂起摆,悬垂摆动,悬垂摆动前摆体180°成正反握悬垂,悬垂摆动后摆下,悬垂摆动屈伸上,悬垂摆动骑上,支撑后倒弧形摆成悬垂,悬垂摆动前摆挺身下,前上向后分腿摆越成悬垂 ,屈体立撑弧形向左转体180°下,腾身回环,大摆翻上成支撑,向后大回环。
这些都可以算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些单杠动作吧
8. 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其中体育教学中的导入法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它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与学的方式。恰当地运用导入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直接导入法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教材自身特点,教师可简洁明快地讲述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及教学程序等,或直接做出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剩余23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