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哲学家
㈠ 请问上海哪一所985学校哲学比较好
上海哲学比较好的985,当然是复旦大学,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也是中国哲学最好的学校之一
㈡ 有哪些名人没有上过大学
没有上过大学的名人有刘半农、梁漱溟、沈从文、齐白石、启功等。
1、刘半农
启功,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但他的学历仅仅是中学生。
㈢ 舍伍德安德森 哲学家故事梗概
安德森本人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上。迫于生计,少年安德森打过各种零工。20岁的时候,安德森独自前往芝加哥谋生。后来,安德森曾经在大学学习一年,因为不适应校园生活而转去芝加哥做广告撰写员。后来,安德森与一富家女结婚,当上了一家邮购商行的经理。36岁时,安德森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商人。但是,他不安于现状,断然决定弃商从文。几经周折,安德森决定重新回到芝加哥当广告撰写员。在那里,他结识了卡尔·桑德堡和德莱塞等知名作家。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最终正式投入文学创作。安德森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文学形式。他曾经不远万里奔赴巴黎,以求在新的文化氛围中寻找自己文学创作的突破口。从1916年起,安德森接连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以俄亥俄故乡为背景的短篇小说,1919年,他把它们结集成书,取名《俄亥俄州的温斯堡》。在1921年,安德森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鸡蛋的胜利》,再一次轰动文坛。1933年,短篇小说集《林中之死》面世,安德森已然跻身美国文坛最优秀短篇小说家行列。[1] 晚年主办了两家报纸。签名 1941年,舍伍德·安德森在一次宴会上误吞牙签而死。
㈣ 校园的名人名言 急!!!
nbnn
㈤ 近代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教育家是谁
夸美纽斯
1、夸美纽斯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持过祖国的兄弟会小学和波兰里撒的兄弟会中学,为瑞典编写过教科书,帮助过匈牙利改革教育。
2、他热爱教育,热爱儿童,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3、他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上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被推崇为教育学领域的哥白尼。
拓展资料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生于1592年,死于1670年,是一位以捷克语为母语的摩拉维亚族人,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其理念在他所著作的《大教学论》中提出。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㈥ 当哲学家要先读什么学校
成为哲学家需要能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生、死、生活、生命、社会、自然这些命题。当你能清晰的解释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管别人承认与否,你都是哲学家了。当然,这些东西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无法学到的。哲学其实是折学啊,只有在挫折中学到的东西才是哲学,才是自己真正的力量。
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办的学校有哪些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办的学校称为“学园”(Akademeia),就因为设在园林中之故。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学者讲学的园地,内设祭坛、雕像、纪念碑,以及亭子、花架、林荫道、坐椅等。因此,后来欧洲的高等学府往往都有优美宁静的环境。
㈧ 《花的学校》一文作者是_,_(国)诗人、哲学家,本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 》
《花的学校》一文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本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花的学校》
中文译文: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8)校园哲学家扩展阅读: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2018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㈨ 有关于校园的名人名言!急急急!另外在和你作个朋友!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高尔基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笛卡尔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伏尔泰
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都是教育家)的简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师承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著名思想: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反诘法。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有《理想国》等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3月7日),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网络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代表作品《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主要领域:哲学、政治、科学。著名思想:理性、逻辑、生物学。受影响于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施影响于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出生于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其一生深居简出,终身未娶,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毕业院校柯尼斯堡大学;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职业:教育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主要成就: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理论;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 、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等。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19世纪流行的是殖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约翰·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