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祟州中学

祟州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7-31 18:31:04

中学文言文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②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答案:
9.C 10.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11. 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2. C

三十、(莱西)
阅读《醉翁亭记》选文,完成第8、9小题。【本题满分8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 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 公问其故
9.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 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翼然
(二)阅读《楚子发母》选文,完成10—12小题。【本题满分7分】
楚子发母(节选)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日:“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①。”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日:“将军朝夕刍豢⑦黍粱③。”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④,使人数之日: “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⑤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⑥。异日,有献一囊糗精⑦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⑧,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注释:①[并分菽粒而食之]大家分吃豆粒。②【刍(chú)豢(huàn)】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③【黍粱]好粮食。④【内】通“纳”,接纳、进门。⑤【注】倾倒。⑥【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⑦【糗(qiǔ)鞴(bèi)】干粮。④[甘不逾嗌(yì)]美味过不了咽喉。嗌,咽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1.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答案:
9.(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
10.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12.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j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 ) (2)每有会意( ) (3)期在必醉( ) (4)其言兹若入之俦乎( )
9.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的译文:
10.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我的理解:

11.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我的介绍:

答案:
8 . ( l )知道; ( 2 )休会.领会;(3 )期望,希望;(4)辈,同类。(4分,每题 1 分)
9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分,如关键词语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
10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2 分,意近即可)
11 .参考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 3 分,能从生活状泥、性格、、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且语言简洁、流畅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同,病愈。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 ,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 。(2分)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
① 手自笔录
暇更录唐宋人诗
② 尝趋百里外
未尝寝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
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
答案:
9、序或赠序;记。(共2分,每空1分)
10、①抄写②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共2分)
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共2分)
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 ;〔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 (3分)
15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 (4分)
(1)a 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 b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2)a 或问“三余”之意 意: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 (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7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分)

答案:
14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
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15 (1)影响;穿着(或通“披”); (2)意思;情趣。
16 (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
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
17 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②董遇诲人不倦……)
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② 崇德小学什么时候考试

期末考试大概在1月底举行。
桐乡市崇德小学原名桐乡市崇福镇完全小学,简称崇福镇小,创建于1902年,是桐乡市入编《中华学府志》的三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小学名校之一。我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宋朝辅广创建的传贻学院,办学历史达800余年。

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学生2617人。教职工115人,离退休教职工60人,省“春蚕奖”获得者3人。

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老校区叫语溪校区,新校区叫东园校区,共占地面积78625平方米。其中位于虎啸开发区的东园校区于2006年暑假投入使用,设计办学规模可达84班,真正成为崇福镇具有示范、辐射功能的区域性名校。

百年沧桑传薪火,千秋事业谱华章。自1988至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浙江省先进学校、浙江省示范学校、浙江省课程教材试验先进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德育先进集体、嘉兴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教科研基地学校、嘉兴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嘉兴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嘉兴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桐乡市首批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队、全国优秀小队等荣誉称号校、桐乡市小学首家三星级学校、桐乡市语数优质学校、桐乡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1999年嘉兴市教委副主任邵清一行对省级示范学校验收评估时,对我校的评价是:“起点高,观念新、发展快”。嘉兴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水根在对崇德小学教科研基地学校评估时说:“在这么一个小镇上能办出这样一所学校是很不容易的。”2001年在温州召开的浙江省素质教育实验县(市)经验交流会上,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在大会上作了交流。2002年崇德小学迎来了百年华诞,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为我校题词:“百年树人”;省教育厅候靖方厅长发来了贺信;张绪培副厅长和和基教处董惠铬处长亲临百年庆典。

崇德小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以“勤学厚德”为目标,代代相传,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仅解放以来就培养出毕业生16000多人,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校友遍及四海内外,知名校友有: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吴澄,美国凯萨斯州劳伦期大学教授范长鑫,新疆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张洵邦,山西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李裕民,中国美院教授俞守仁,《浙江日报》主任编辑凌顺龙,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朱淼良,上海江南造船厂最年轻的监造师、现任总经理的吕坚炜……

崇德小学被誉为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摇篮,原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省人民政府督学、省编义务教材小学语文主编唐华珩,原桐乡市教育局长陈圣贤,原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宋匡乾,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校长邱建伟,省特级教师、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金剑辉,省级名师、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陈汝耐等,均曾于此任教。

崇德小学的学子“崇德、崇文”,富有个性:王靖同学曾出席全国少代会,桐乡市目前唯一的两个省高考文科状元裘芳和周曦均于我校毕业……

“千里运河,连绵悠长。蚕乡少年,这里启航。”百年老校,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变革,经过数代崇小人的努力,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气息。现在,崇德小学已从一个旧时的学堂发展为具有自己办学特色,规模宏大,设施先进,有较高声誉的现代化小学。崇德小学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继往开来,造福乡里。

③ 1天大学也没上,中学学历老总成985高校博士,是什么原因成就他的

深圳某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刘某被国内一所985高校取消了研究生、博士学位。校方称,他们调查后发现刘某报考博士研究生所提供的本科和学士学位都是假的。

但不论他们动机和心态如何,这种行为对于靠着勤奋苦读拿到文凭、或者拿不到被挑拣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不公。明明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却还要利用这些资源想要得到更多,以后也极可能继续给自己的孩子便利,进一步阻塞普通人上升的途径,加剧他们的竞争和厮杀。对于社会公平来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践踏。

哪些大专院校改名了

西华大学

谁都知道原来的“四川工业学院”是烂校一所,没想到它拉上个成都师专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个校名,让填报志愿者无从知道它的实际水平了。

南华大学

应该说在地方高校里面,南华大学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但想到解放前的南华大学,总觉得衡阳的几所学校有点糟蹋这个校名。

北方工业大学

这所高校是分数最高的一般本科学校之一,但实力如何?我就不去揭人的老底了,反正它在网大的大学排名里名列第276位。(附带说一句,在这个排名里,它是和南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并列第276位,而北京工商大学名列第311位) / 北方工业大学是比较垃圾,我当年差点儿就被它蒙了,我姨夫去考察过后说那以前就是一首钢的技校。。。

南京财经大学

这个校名听上去俨然一热门大学的感觉,其实只是几年前由一本(南京经济学院)一专(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一成人高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后的产物而已。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别以为它和以前的“上海工业大学”(已并入上海大学)有什么关系,这只不过是一所刚刚升为本科的普通高校而已,很奇怪的是它以前是**高校时是这个校名,专科学校时是这个校名,现在升为本科了还是这个校名。

中国医科大学

名字中带“中国”字样的大学都是同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但唯独它不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明显是抄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牌子,还冠了个“首都”来标榜自己。近年来生源不错,看来牌子效益还是有用。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名字听着很吓人吧,一不小心就让人联想到了大名鼎鼎的“中青政”,但其实只是一所专科学校而已,不道为什么要取个这种混淆视听的名字。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人都知道,这就是一烂校。但偏偏校名取得不错,又是“北京”又是“工商”,结果成了每年分数线最高的一般本科学校之一(有一年在某省竟然创下了近630分最低录取线的夸张纪录)。幸好今年被教育部黄牌警告了一下,可以让人对其提高点警惕。

华东交通大学

这个名字浪费得也有点过分,现在取个带“华东”这种字样的校名可不容易,不知道当初教育部是怎么批准它的。

东华大学

原来叫中国纺织大学挺好,好端端的一所重点大学偏偏改了这样一个破名字,跟那些什么西华阿、南华听起来都差不多,真是自掉身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这所学校原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以气象为核心的学校,其他专业一塌糊涂。怎么改了信息工程,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原名是成都气象学院,这气象学校都怎么了!

南京气象学院

本来还挺好,现在好象改成中国工程信息大学,搞的有点不伦不类,南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名气还挺响,现在一改谁知道谁是谁了

长江大学

怎么听都象是个民办学校,其实不是,是以前的江汉石油学院和几个学校合并的

沈阳理工大学

名字狠学校lan的

天津工业大学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呢

长安大学

当属改名最失败的大学!想当初“西安公路学院”多亮的名头!如今毕业生求职时还要在罗嗦一句:就是原来的西安公路学院。生怕人家以为是哪所民办院校。

渝州大学

超级超级烂,我在重庆住了十年才听说还有这样一所大学,还好这所大学好象还不对重庆以外的省市招生

渤海大学啊

原来的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的。出去找工作人家以为是民办,只好加句,原来的锦州师范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全是眼泪.....

中南科技大学

湖南邵阳一地方破校-邵阳学院准备改名为中南科技大学,以后大家看见别上当啊

北京信息工程大学

巨垃圾 我在北京上学 知道的就是破本科 连研究生院都没有

金筑大学

知不知道贵阳有所金筑大学?靠,名字好听。还“金子筑成的大学呢”。一个破专科,里面卫生脏得要命!教学条件无比的差!!

鲁东大学

也就是传说中的烟台师范学院

上海大学

该死的选课制度和短学期制度!!!握手,兄弟我也是上大的,学校挺垃圾的,没有读书的氛围。

南京财经大学

原来叫南京粮油学校,超级烂!!!!

西南科技大学

听说过没?一流的校名,二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X L的学生。

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我上的大学。念了一年我就不人心浪费我的宝贵青春出来社会上混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军需专科学校

(现在变成了九江学院)这个学校贪污成风 学风一无

长春工学院

哭还抡不到你们,长春工学院,该名字前为长春高等专科学校,其实就是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我哭会先!

华东冶金学院

我们那的,听名字不错吧,后来改成安徽工业大学,一下子原形毕露了

湖南工业大学

有没有听过湖南工业大学?哈哈``知道内情的笑掉你大牙!!!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世界上以及全宇宙最骗人的学校: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听听名字,似乎是所正规大学,但是你若真的被它录取了,来看看吧,真的会主你欲苦无泪,只能怪你自己运气不好了。在西安,没有人听说过这所学校,而这所学校,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记住的。它不仅只是一所大专院校,甚至连大专都合不上。占地面积只有5000平米。绝不吹牛,而且还有点谦虚了。它只有三座楼,围着一个篮球场,这就是所谓的西安航空职工大学的全部!!!但不知道是因为名字好听还是怎么回事,外地的学生来这里上学的还挺多。真是可惜,好好的前途就被这破校毁了。真是不知道它的大专院校资格是怎么拿到的,这样的学校竟然会被称为“大学”,真是侮辱了这两个神圣的字。还没有高考或即将高考的学生们,不要再来这里了,你们以后会悔地想去自杀。同志们,永远记住这个骗子学校“西安航空职工大学”,不要让更多的人上当了!!

鞍山师范大学

原来的鞍山师专(中专)!一下变大学了,寒!!!!!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来过你就会怀疑这个是中学还是大学!

潍坊学院

没见过这么垃圾的学校,一群中专生,大专生来当我们的系领导

江南大学

有人知道啊???以前无锡轻工大学,也算有点名气,就业还可以,看看现在改的什么几吧破名字,找工作投简历或者面试时都要强调一下,我们学校以前是无锡轻大.晕啊......

南京工程学院

大家还了解,垃圾中的极品

⑤ 崇州有哪些高中排名是咋的

崇庆中学(一中),怀远树德中学,蜀城中学(三中) 都是高中哈!!!!!!!!!

⑥ 初中生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已。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归纳小节: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⑦ 崇左都有哪些高中多

1、崇左市高级中学

崇左市高级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区江北,临左江,傍文笔山,校内有远古的黉学堂,源远流长,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校园占地面积97亩,环境优美,建设有体现黉学文化内涵的学校大门雕塑、文笔楼、连元楼、黉学园、连元碑、知礼亭、文化长廊等。

教育教学设施一流,装备有多媒体阶梯教室、标准实验室、塑胶田径场、人工草皮足球场等,所有学生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并实现了班班通电视通广播通网络。

2、崇左市城市高级中学

是广西崇左市教育局直管、国家承认学历的一所民办高中,面向广西全区招生。崇左市城市高级中学是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的附属高中,位于广西扶绥县扶绥大道339号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内(南宁国际机场西28公里南友高速公路扶绥出口处)。

3、崇左县崇左中学

学校位于太平镇东面,左江河水依旁而过,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区、教工生活区、学生宿舍区以及娱乐场所划分明显、布局合理,校园花带、草地、绿树相互映衬,育人环境优美,先后被自治区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地区评为“文明学校”、“优美校园”单位。

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崇左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一所公办中学,学校位于崇左市城南区(八大小区附近),是崇左市教育局直属重点中学,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校园占地面积230亩,校舍面积59600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学校建设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现建有教学楼1栋(100间教室)、实验楼1栋、办公楼1栋、科技楼1栋、学生宿舍楼8栋、学生食堂2栋、体育馆1栋,建有国家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14个篮球场、14个排球场、24个乒乓球场。学校教育教学设备齐全,设施一流,有87个教学班,在校生约5000人。

5、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中学

崇左市江州区江南中学创建于1974年,1975年易名为崇左县太平镇江南中学,1980年改为崇左县江南中学,于1987年9月搬入现址,后改名为江州区江南第一中学,2012年12月又改为现名江州区江南中学。

学校于2017年9月成立江南中学麦水桥校区,本部校区占地32亩,分校占地面积72亩。学校分有教学区、生活区和活动场所。本部校区现有教学楼两栋(卓艺楼和卓识楼)、多功能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两栋(卓立楼和卓约楼)、学生饭堂一栋(卓味馆),教工宿舍楼5栋。

⑧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其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汇融了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和海门师范学校三支主要源流。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我国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日渐深重。尤其是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更是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掠夺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到了存亡危机的紧要关头。这时候,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呼声,他们开始创办实业,提倡和创设新式教育。在这种历史潮流之中,南通地方以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其兄张詧以及梁孝熊、顾中一、沈书生为代表的开明、进步士绅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求活之法,唯有实业、教育”,“实业、教育富强之本”,于是在二十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中,他们在南通地方倡导并建设起一个包括师范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学校教育体系。他们最先创办师范教育,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师范为教育之母”。 一、南通师范学校
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年)正月,张謇向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提议在南通地方创办公立师范学堂,但他的提议却遭到一些官僚的阻挠、反对,于是他召集范当世、沙元炳等地方士绅讨论,毅然决定自办师范学校。三月,张謇以通州(今南通)城东南千佛寺废址为基础,把自己办大生纱厂应得的酬劳拿出来作为建校资金,建筑校舍。五月,刘坤一正式批复学校“准予立案”。学校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张謇亲任总理(民国后称校长)。
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与南洋公学附设师范院、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斋一同被公认为中国师范教育肇始的三大源头,因而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初一( 1903 年 4 月 27 日 ),学校正式开学。当天,张謇在校内揭示《总理开校演说词》,后来他把其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八字作为校训,要求师范生学会为“经师”、为“人师”。
建校时,学校占地 41 亩,校舍 500 余间。设有师范四年制本科、两年制简易科和一年制讲习科,培养不同层次的师资人才,以适应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为造就各种地方建设人才,学校曾先后附设测绘科、农科、土木工科、蚕科,为南通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先后聘请 8 名日籍教师和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绘画大师陈师曾、教育家江谦为代表的一流师资到校任教。为辅助各科教学,配合学生学习知识, 1905 年学校建成附属博物苑(今南通博物苑前身),供博物、历史和理化课教学之用, 1906 年学校建成附属小学,供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
1912 年民国创立,因学校“开全国之先河”,“规模宏大,成绩昭著”,江苏省公署改其为“江苏省代用师范学校”(即代用为省立师范)。 1921 年,改称“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学校”。期间,由于办学经费由江苏省补助,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校学生由几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 1922 年,为研究和试验乡村教育,学校在南通县近海创设附属垦牧乡高等小学(第二附属小学)。 1923 年 8 月,遵“壬戌学制”,师范部改设高中师范科及初中。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江、浙地区试行“大学区制”,取消“代用”,并规定师范不得单设。学校遂恢复私立,改称“私立张謇中学”,招收初中及高中师范科学生,同时组织校董会,决策学校办学, 1929 年又改称“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1938 年 3 月,日寇登陆南通,学校被毁。为保持民族气节,维系教育命脉,广大师生迁往位于东南沿海的第二附属小学坚持敌后办学,至 1946 年迁回南通城,这一时期习称“侨校”。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在张季直先生手创教养事业复兴委员会和大生纱厂支持之下,学校在惨遭日寇践踏、破坏的旧校址重新兴建校舍,完成了复校重建工作。
1949 年 2 月,南通城解放,从此学校获得了新生,办学规模和层次都获得质的飞跃。 1952 年学校改为公立,并作为江苏省重点配备的学校之一,专向发展师范教育,初中部并入南通商益中学(即今南通市启秀中学),校名改称“苏北南通师范学校”。 1953 年,江苏建省,遂改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 1958 年,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先后增设简师、初师、幼师和音乐、体育专业。
1966 年后文革十年期间,学校正常教育受到破坏,领导、教师横遭迫害,校舍被占用,校名曾改为“南通市师范学校”,一度只办初、高中及工农兵学员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办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学校秉承“勇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师教育模式,成为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 1984 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通师范学校在全国最早创设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五年制师范教育,并且在学制改革、学科建设、课程建构等方面,于中等师范教育领域之中,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其改革成果为我国中等师范学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丰富师范教育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校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受到有关方面的热情关注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曾多次报道学校的改革成果, 1986 年学校的教育录像作为我国中等教育的典型在第 40 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交流放映。 1988 年 6 月受到国家教委的首批表彰, 1991 年至今一直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此外还曾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等光荣称号。 1995 年春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在观看了五年制师范生职业能力汇报后,十分高兴地发表即席讲话,称赞学生“后生可喜”,并希望南通师范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
二、南通女子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十二月,本着“女子教育不可无师,与国民教育尤须有母”的认识,由张詧私人捐资购买南通城东柳家巷陈氏老宅,张謇及地方乡绅集资捐助,共同创办起通州公立女子学校。学校由张詧任总理,张謇任协理,并聘请近代著名女诗人姚蕴素(范当世的夫人)担任校长。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三月,刊布校章,招生开学。十一月,学校改为“通州公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有师范四年制本科和初、高两等附属小学。
通州公立女子学校和师范学校是近代教育史上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而至 1907 年清王朝颁布《奏定女学堂章程》之前,公开创办女学是被明令禁止的,因此,通州公立女子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创办可谓是开风气之先。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二月,因学校学生人数增加,校舍不敷使用,张詧又筹款购买南通城北珠媚园旧址建筑新校舍,宣统二年( 1910 年)二月迁入。
民国成立后, 1912 年 5 月,改通州为南通县, 11 月,县议会决定将学校改归县立, 除原有经常费外,其他开支有南通县公署在教育经费中划拨,遂改称“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1913 年 8 月,张謇出资在校内附设女工传习所,聘请近代刺绣大师沈寿任主任,培养出一批刺绣人才,发扬了中国刺绣艺术。 1914 年 10 月, 张杨 夫人捐资 在校内建成附属幼稚园。 1920 年 5 月,因附属小学办学规模扩大,张謇、张詧出资在南通城南段家坝购地建筑校舍, 1921 年 2 月师范部迁入,珠媚园校舍归附属小学使用。 1923 年 8 月,遵“壬戌学制”,师范部改设高中师范科和初中。 1924 年 7 月,经南通县教育局同意,将北土山小学划为附属小学分校,供师范毕业生从事乡村教育实习。 1926 年 4 月,为纪念创校二十周年,学校毕业校友捐资在段家坝校址旁创办纪念小学一所,赠送母校。学校仿美国乡村小学样式,重点研究小学单级教学,以使参与实习的师范生毕业后能适应乡村教学需要。
1938 年日寇占领南通城后,学校坚持敌后办学,辗转大江南北,先后迁金沙、上海、如东丰利和四安县办学。 1943 年 5 月,因日寇清乡大扫荡,学校疏散停办。同时, 1942 年 5 月以后,日伪占领下的南通在珠媚园校址续办南通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以解决失学在家的学生就学问题。抗战胜利后,由南通县政府接收,恢复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办学。
1949 年南通解放后,学校改称“苏北南通女子师范学校”, 1953 年改称“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学校”。 1952 年 9 月,为适应小学、幼儿园师资需要,增设师范速成班和幼儿师范科,同时初中部与南通崇英中学合并组建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即南通市第一中学)。 1958 年 5 月,与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合并,原附属小学,改为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三、海门师范学校
清朝末年,康梁变法,废科举、兴洋务、办学校。为推广“癸卯学制”,适应教育变革,地方政府和开明乡绅开始着手创办师范教育,培养师资。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海门直隶厅同知(县长)梁孝熊在县治茅镇东首的文庙(即孔庙)内厅举办“县立师范传习所”,学制 8 个月~ 1 年。同年,海门乡绅顾中一在县署东文昌宫创办“民立师范学校”,聘请地方新知人士沈书生担任校长。这两所师资培训机构的创办成为海门进行师资培养的先声。
1912 年民国成立后,地方知名人士、国会议员茅祖权等在孔庙续办“师范讲习所”,次年,收归县立,改为“海门县甲乙种师范讲习所”,学制 1 ~ 2 年。 1917 年学校改名为“海门县单级师范学校”,培养适应乡村教育的复式教学师资,一年后学校停办, 1920 年又复办。至 1922 年,学校改为“海门县立师范学校”,学制三年, 1930 年再改为“海门县乡村师范学校”。 1934 年起再度停办。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从“县立师范传习所”到“乡村师范”,学校多次停办,实际办学时间不足 28 年,但仍然为祟明、海门、启东等地培养了 600 多名师资。许多毕业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了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1949 年海门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了旧学校,废除了旧教育制度。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文教事业形势, 1951 年 8 月,海门县人民政府决定,并由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报请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正式创办新的师范学校,取名为“苏北海门初级师范学校”,承担启、海、通、如、祟(祟明) 5 县小学师资的培养任务。初师阶段,学校为 5 县培养了 1100 多名师资。 1956 年 5 月,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将学校由初级师范学校升格为中等师范学校, 8 月,学校改名为“海门县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 3 年。 1960 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单位。 1962 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学校奉命停办。
1972 年,南通地区革命委员会为解决南通地方农村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决定报请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批准复办海门师范学校,学校隶属南通地区。 1979 年 5 月,学校正式定名为“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为省属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 3 年。除普师专业外, 1976 年 9 月起,学校增办音乐、体育、美术 3 个专业。 1996 年 9 月起,学校试办五年制大专班, 1999 年起,全面启动五年制大专学历教育。 2000 年,学校创办了以海门师范早期领导人、第一个中共海门支部创立者张冠今的名字命名的附属中学——南通市冠今中学。 2003 年,学校设立非师范五年制高职专业, 9 月,首批招收办公自动化、商务英语、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建国后,海门师范学校为南通地区及周边的崇明、沙州(现张家港)等地大量基础教育师资,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集体,成为江海地区培养园丁的摇篮。 三所师范绵延流长,百年历史满溢芬芳。一百多年来,学校历经时代变迁,数历劫难而始终办学不辍,且代有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改革中不断奋进,教育教学和事业规模都获得巨大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师教育模式。尤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坚持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在学制改革、学科建设、课程建构等方面为中国当代中等师范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百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在这里曾诞生了南通和海门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革命的火种从这里遍撒在江海大地。
为更好的发扬学校百年的优良传统,积极应对二十一世纪教师教育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办学层次, 2005 年 5 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和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同时增挂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的牌子。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的组建是学校办学跃上高等教育序列的新的发展平台,学校将秉承百年的文化积淀和办学传统,肩负服务南通基础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历史使命,以建设一所兼顾本科的中等规模的师范类专科院校为目标稳步发展。 2014年1月12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是继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2015年2月3日,经南通市人民政府同意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

热点内容
东莞中考化学 发布:2025-05-21 19:23:56 浏览:212
四海文言文 发布:2025-05-21 19:10:49 浏览:983
乡镇教师德能勤绩廉 发布:2025-05-21 18:05:32 浏览:419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文 发布:2025-05-21 17:15:45 浏览:668
物理阳极是 发布:2025-05-21 17:00:30 浏览:272
假如我是老师500字 发布:2025-05-21 16:54:37 浏览:510
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发布:2025-05-21 14:29:26 浏览:697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发布:2025-05-21 13:29:14 浏览:494
求生之路在哪里下载 发布:2025-05-21 12:53:48 浏览:796
关于数学名人名言 发布:2025-05-21 12:49:49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