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我们的校园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1]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知。使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或熟悉的故事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更重要的是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学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时,我抓住学生喜欢看《西游记》,喜欢其中的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知道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有谁吗?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一个个面带笑容,眼睛睁得圆圆的,争先恐后地脱口而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牛魔王、白骨精……学生如数家珍地报出许多人物的名字。我微笑着点点头说: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感到十分困乏,师傅唐僧说:''八戒,你去前面化些斋饭来。''猪八戒答到:''遵命。''就去找吃的,不一会儿,猪八戒回来了,只见他手里拿着三个一样大的饼,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三个饼,我们四个人吃,这可怎么分啊?''同学们,你们能帮猪八戒解决这个难题吗?能同学们齐声回答。请拿出事先做好的三个同样大的圆形纸片代替三个饼,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他们师徒四人各得几块饼?如果是9个饼呢?学生纷纷动起手来,……这样的导入就是利用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一节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主动参与的学习状态中,我自己也感觉到从未有的轻松。再如,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道路两旁摆放着许多盆花,你知道每边有多少盆花吗?今天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坐在教室里,你知道我们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吗?全校共有多少人吗?我想同学们对这些问题都想知道答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有信心学好它吗?很自然的把学生带进数学的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习的一开始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的乘法应用题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了解中,体会到日常生活离不开小数,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我们时时刻刻运用小数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借助这些观察,我就让他们算一算:一包方便面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结果,这节课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习困难生王瑞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轻松的接受了新知。试分析,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与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出示:一包方便面1.80元,2包多少元?5包呢?让学生凭空想象的计算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前者学生感兴趣,他们经常买东西,在平时买东西时有意无意的已经在用小数的乘法来解决生活问题了,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学习,容易接受新知。而后者学生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他们总觉得这是书本上的题目,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其次,前者是在动态的、需要的情况下主动地接受新知,而后者是静止的、被动地灌输知识,学起来很不情愿。
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如,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我就引导学生算一算:如果给一个圆柱形水池表面贴磁砖,算一算
B.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目录为:
第一单元 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
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
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
第五单元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2)设计我们的校园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简介
第一单元:本单元为欣赏·评述领域,选择了古今中外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与此紧密配合的是,设计了若干欣赏活动,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步人欣赏的情境,通过欣赏层面的不断递进,从而学到欣赏的方法,并深入了解“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这一主题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本单元为造型·表现领域,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分别是“优美的校园”、“校园伙伴”、“在校园中健康成长”。从初中生新的学习阶段开始,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并乐于观察、表现自己的校园和校园生活,构成一个带有综合性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分别有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取景与构图、人体比例与动态等。本单元注重学生自主的观察、思考与集体的讨论、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态度,同时体现出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改革。
第三单元:本单元为设计·应用领域,以校园生活中的内容之一──壁报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分别有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等。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搜集整理对自己的学习、做人有用的信息。培养交流的意识,以适应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对团体协作精神的需要。
第四单元:本单元为综合·探索领域,由校服设计、校园实地考察、校园规划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引导学生从自身美化开始,逐步扩大到对生存环境──校园的美化。使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审美意识、设计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为人才素质打基础。在学习活动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集体协作意识,注重交流。
第五单元:本单元为欣赏·评述领域,选择一些人们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日用品设计,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存在着设计,而美与实用(功能)是一体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接触到的设计产品,认识其设计的成功和不足,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C. 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值得报考吗
如果您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真正抱着一颗想学习中医的心,做好了刻苦学习的准备的话,北京中医药大学绝对是好的选择!
在自己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之前,曾对这所学校进行了详细了解,再加上自己在这里三年的生活经验,我对这所学校还是比较熟悉的。
首先,我先大概介绍一下。北中医分了三个校区,未完全建成的新校区在房山良乡,虽被戏称为乡下,但是住宿条件最好,食堂也很便宜哦。新生第一年全部都在这里学习。
另外两个一个在望京,一个在和平里,也就是西区。望京比较破败,一般当三年级需要去三附院等医院见习时才会住在那里。校图书馆,博物馆都在和平里校区。
PS:去年西区翻新了食堂,菜色也很丰富。三年级以后很多同学会搬到西校区。
对于大学的报考,一定要谨慎。想好自己将来真正想做什么。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报考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