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隆中学
你好,我是台湾的学生,台湾这麼小,基本上高中学校很少有住宿的,我只知道我弟就读的基隆高中就有宿舍,基隆高中为基隆地区的一所公立高中,早期来说学生素质很好,目前因为过於偏远,且基隆人大都跑来台北的高中念,因此收到的学生程度日渐下滑.
② 台北有哪些高中
公立高中 学校名称
01. 建国中学
02. 北一女中
03. 师大附中
04. 成功高中
05. 中山女中
06. 政大附中
07. 松山高中
08. 大同高中
09. 丽山高中
10. 中仑高中
11. 大直高中
12. 板桥高中
13. 景美女中
14. 和平高中
14. 西松高中
14. 海山高中
14. 成渊高中
18. 内湖高中
19. 中正高中
20. 中和高中
21. 明伦高中
22. 永平高中
23. 南湖高中
24. 百龄高中
25. 新庄高中
26. 阳明高中
26. 永春高中
26. 新店高中
29. 华江高中
30. 万芳高中
31. 南港高中
31. 大安综高
31. 锦和高中
34. 华侨高中
34. 国立三重
36. 大理高中
37. 清水高中
37. 安康高中
39. 县立三重
40. 育成高中
41. 丹凤高中
41. 松商综高
43. 复兴高中
43. 三民高中
45. 松农综高
46. 树林高中
47. 秀峰高中
48. 港工综高
49. 石碇高中
50. 明德高中
51. 木栅综高
52. 林口高中
53. 泰山高中
54. 淡商普高
55. 基隆女中
56. 双溪高中
57. 基市暖暖
58. 基市安乐
59. 基市中山
60. 基隆高中
60 基商综高
62. 瑞工综高
63. 金山高中
私立高中有以下:
薇阁高中
复兴高中
延平中学
东山高中
卫理女中
再兴高中
达人女中
华兴中学
大同高中
立人高中
佑德高中
中兴高中
静修女中普通高中
景文高中
文德女中
方济高中
静修女中综合高中
金瓯女中普通高中
金瓯女中综合高中
志仁高中进修学校
泰北高中
南华高中普通科
敦叙高工普通科
十信高中
沪江高中
大诚高中
开南商工
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
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独自考试,名为北北基高中职联合入学测验,简称北北基联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再依个人志向选择申请及分发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或五年制专科学校就读.
备注:
国中基本学力测验:一共考六科,分别为国文、英文、数学、自然、社会、作文,目前新制度为一科80分,作文12分,满分为412分,难度中间偏易.
较差的公立高中大概总分在300出头就可以了,顶尖的名牌高中、如建国中学、北一女中约在四百零多分.
④ 台湾中学生和大陆中学生有什么不一样
以下摘录台湾教育制度简介与普通大学及科技大学区隔这篇博文:
要说明普通大学与技职院校两者之间的区隔就得先从台湾的教育制度讲起.尤其高级职业学校的说明对於技职院校的了解算是很重要,也是为什麼台湾的技职体系普遍来说会比对岸好上不少的原因.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并稍微做些说明:
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6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幼稚园在大陆就是称为幼儿园,而国民小学在台湾简称国小.
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独自考试,名为北北基高中职联合入学测验,简称北北基联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再依个人志向选择申请及分发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或五年制专科校就读.也有人是以艺术特长进入高中美术班、音乐班或以运动绩优生的身分进入高中体育班就读,这些学制就与大陆的艺术生、体育生相同了.
高级中学与大陆一样简称高中,台湾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国中生毕业後会选择念高中学制,主要在培养基础学科的能力,对於国中学科底子较好或是家境不错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高中就读.高中要升学必须要考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可申请普通大学或四年制技职院校,之後还可再考大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以此成绩进入普通大学.台湾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时会开始分组,台湾的文科叫社会组(又称第一类组),理科叫自然组,又分为第二类组与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类组.大部分女生会选一、三类组,男生则会选二、三类组.由於台湾重理轻文的观念也蛮深的,所以近年来选自然组的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国中学、北一女中、台师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园县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学、高雄女中,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顶尖普大和医学系都是非常多人的.美术班、音乐班与体育班的高中生要再升学至大学的美术、音乐、体育或其他相关专业,除了必须参加升学测验外,还需通过术科考试测验,应就相似於大陆艺术生的高考+统考成绩.
高级职业学校在台湾简称高职,也就是类似大陆的中专、职高.与大陆的技职体系不同点在於高职有另外的技职院校升学考试,名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简称统测,可根据此成绩进入四年制技职院校、二年制专科学校或甄选普通大学,且好的技职院校也可以相当於大陆的二本甚至211、985.
国中毕业生会有超过一半左右的人选择念高职,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点学到技能的同学会选择就读此学制,近几年高职的分数线已大幅提升,能够吸引很多同时考上不错高中的同学前来就读.产生此现象的主因在於读高职进可攻退可守,暨可早点学到实作技能去就业或是参加技职考试进入技职院校,甚至普通大学.所以高职与大陆的中专、职高比起来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职需要念三年,主要分为高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与高商(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包括工科的机械、板金、铸造、汽车、资讯、电机、电子、土木、建筑、化工等等,商科的会计事务、资料处理、统计、商业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商业经营、应用外语、国际贸易等等.其他还有一些家事或农业职业学校.较有名的顶尖公立高职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其他地区著名的高职像是传统八大省工、八大省商等等.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湾技职院校前三甲的台湾科大、台北科大、云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两年开放甄选普通大学後,部分高职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国立名牌普大.
还有一种是综合高中的学制,介於高中与高职之间,属於台湾近十多年来中等教育的新学制.可以报考高中、高职的升学考试,但因为两边都要准备,有点类似甚麼都学但都学不精,反而比较不受到青睐.
其馀请自行寻找,基本上大陆的中学生教育方式是以笔试为主,大小考试不断,毕竟升学考试主要都是纸笔测验.台湾的入学管道多,他们称之为多元入学,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注重在校成绩,包括品行、体育及其他才艺,对於日後申请大学院校的自主招生较有帮助.
⑤ 在台湾,基隆有哪所高中比较好の吗...
基隆的学校分数都不是太高升学率也不是很好......
基隆市有国立基隆高中
但分数真的不高......
但他是国立的所以设备应该不错
而且是国历所以学费也不贵
重点是男生超少
我同学(男)读那里,全班就他一个男生而已
私立可能是公/国立的两三倍
私立我是不清楚
建议你念台北的学校
离基隆也不会很远
台北市只要是公立的升学率都很高
学费也比较便宜
而且学生真的很厉害校风也很活泼
缺点是竞争很大
私立的话像再兴中学(但它是蒋宋美玲办的,升学率很高)、华兴中学、薇格高中(贵族学校,听说纨裤子弟很多...)、延平高中(这所升学率也很高)
不过基隆和台北哪间有收外籍学生我就不清楚了
私立的话几乎都会收吧
公立通常都是交换学生
⑥ 台湾白色恐怖基隆中学发生了什么事
台湾白色恐怖事件也称为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8日,是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
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警员于“台北天马茶坊”的街头查缉私烟时,殴打烟贩林江迈致其流血。之后人民开始围观,警员想掏枪驱逐围观群众,却开枪误伤当地群众陈文溪(送医次日死亡)。
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民罢市、游行请愿要求交出罪犯,又遭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激起了民众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暴动。几天之内,暴动民众控制了台湾省大部分地区。
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急电南京求援,国民政府调驻守上海的21军在基隆登陆,进驻台北,对群众进行大规模镇压,运动最终失败。
(6)台湾基隆中学扩展阅读
二二八事件的影响,造成台湾人对于军人、公务员等相关行业的畏惧及怯步,然而更根本的原因是当时台湾当局坚持大中国法统的制度,与国民大会虚设各省代表一般,客观上限制了台湾人在政治、经济与传播等各重要领域的参与。
例如:早期公务人员的考试录取名额上是以中国各省的人口数比例来制订的,所以,在台湾虽然以台籍本省人口为多,导致录取的人数却是外省籍居多。
此种现象至蒋经国担任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时开始在人事上采取‘专业化’、‘台湾化’、‘年轻化’政策因应,才使得当局机关开始迈向今日本土化的脚步。
⑦ 台湾高中分学区吗
这是查到关於12年国教的资料
何谓「免试就学区」?「免试就学区」有哪些?要像国中小学把户籍迁到学校旁边吗?「免试就学区」区内学生是否皆能免试入学?学生是否仅能在免试就学区之高中职就学?
答:
1.「免试就学区」区域范围,前提为75%以上国中应届毕业学生得以免试方式进入就学区内高中职学校就读。
2.「免试就学区」的规划以「直辖市、县市行政区」为原则,目前规划为15 区,分别为:
基北区(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县(包括桃园县、连江县)、新竹苗栗县市(包括新竹市、新竹县、苗栗县)、中投区(包括台中市、南投县)、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市、台南市、高雄市、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宜兰县、澎湖县、金门县。 若位处免试就学区交界处,得规划「共同就学区」。
3.免试就学区全国规划为15 区。例如基北区是一个学区,不需像国中小学非得把户籍迁到学校旁。
基北区的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等三市将视为同一个大学区,不会再分割成更多小学区,避免出现家长迁户口、搬家、炒房价效应,不管搬到哪都可以免试进入学区内的高中职。换言之,住在北市建中旁边与住在北市景美、新北市树林区的升学机会相同。吴清基说明,例如基北区是1个学区,台北市建国中学提出免试入学名额,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的基北区学生都可以提申请,不是只有住在台北市建中附近的人才可申请,完全不需迁户籍,因此「炒地皮、买房子都没用」。
4.「推动十二年国教後,大部份的学生将以进入免试就学区内的高中高职学校就读为主。」,例如103年75%以上国中应届毕业学生得以免试方式进入就学区内高中职学校就读
5.在免试入学管道,学生不能跨区,想跨区就只能迁户籍。譬如,高雄学生想参加新北市免试入学,就要将户籍迁到新北市。
⑧ 在台湾,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叫什么
以下是台湾的教育制度概况,并稍微做些说明:
幼稚园小中大班3年-->国民小学年-->国民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高级职业学校3年/综合高中3年/五年制专科学校5年-->普通大学4年/四年制技职院校4年/二年制专科学校2年/二年制技职院校2年-->研究所硕士班2年-->研究所博士班4年
幼稚园在大陆就是称为幼儿园,而国民小学在台湾简称国小.
国民中学简称国中,也就是相当於内地的初中.从国中要再升学必须要考升学考试,名为基本学力测验,简称基测,相当於大陆的中考.2011年台北、新北、基隆市独自考试,名为北北基高中职联合入学测验,简称北北基联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再依个人志向选择申请及分发高级中学、高级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或五年制专科学校就读.也有人是以艺术特长进入高中美术班、音乐班或以运动绩优生的身分进入高中体育班就读,这些学制就与大陆的艺术生、体育生相同了.
高级中学与大陆一样简称高中,台湾有将近一半左右的国中生毕业後会选择念高中学制,主要在培养基础学科的能力,对於国中学科底子较好或是家境不错的同学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高中就读.高中要升学必须要考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根据此测验成绩可申请普通大学或四年制技职院校,之後还可再考大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以此成绩进入普通大学.台湾的高中也是念三年,高一升高二时会开始分组,台湾的文科叫社会组(又称第一类组),理科叫自然组,又分为第二类组与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类组.大部分女生会选一、三类组,男生则会选二、三类组.由於台湾重理轻文的观念也蛮深的,所以近年来选自然组的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台湾有名的公立高中如台北市的建国中学、北一女中、台师大附中、成功高中、中山女中,桃园县的武陵高中,台中市的台中一中、台中女中,高雄市的高雄中学、高雄女中,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清交成政等顶尖普大和医学系都是非常多人的.
美术班、音乐班与体育班的高中生要再升学至大学的美术、音乐、体育或其他相关专业,除了必须参加升学测验外,还需通过术科考试测验,应就相似於大陆艺术生的高考+统考成绩.
高级职业学校在台湾简称高职,也就是类似大陆的中专、职高.与大陆的技职体系不同点在於高职有另外的技职院校升学考试,名为四技二专统一入学测验,简称统测,可根据此成绩进入四年制技职院校、二年制专科学校或甄选普通大学,且好的技职院校也可以相当於大陆的二本甚至211、985.
国中毕业生会有超过一半左右的人选择念高职,早期主要是一些家境不好或是想早点学到技能的同学会选择就读此学制,近几年高职的分数线已大幅提升,能够吸引很多同时考上不错高中的同学前来就读.产生此现象的主因在於读高职进可攻退可守,暨可早点学到实作技能去就业或是参加技职考试进入技职院校,甚至普通大学.所以高职与大陆的中专、职高比起来水平算是好上很多.
高职需要念三年,主要分为高工(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与高商(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有很多专业,包括工科的机械、板金、铸造、汽车、资讯、电机、电子、土木、建筑、化工等等,商科的会计事务、资料处理、统计、商业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商业经营、应用外语、国际贸易等等.其他还有一些家事或农业职业学校.较有名的顶尖公立高职如台北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台中的台中高工、台中家商,及其他地区著名的高职像是传统八大省工、八大省商等等.这些学校每年考上台湾技职院校前三甲的台湾科大、台北科大、云林科大都是大有人在,甚至近两年开放甄选普通大学後,部分高职都有人考上台清交成政四中等国立名牌普大.
还有一种是综合高中的学制,介於高中与高职之间,属於台湾近十多年来中等教育的新学制.可以报考高中、高职的升学考试,但因为两边都要准备,有点类似甚麼都学但都学不精,反而比较不受到青睐.
⑨ 罗志祥在台湾基隆培德高中学什么专业的
高中没有专业的吧。。
那间高中是职专还中专吗。。
应该不是吧。
⑩ 台湾有哪些中学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的国中共745所,公立730,私立15。
县市 学校名称
台北县 私立时雨国中
台北县 私立康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板桥国中
台北县 县立重庆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江翠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埔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庄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新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营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头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明志国中
台北县 县立碧华国中
台北县 县立永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福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积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漳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莺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柑园国中
台北县 县立土城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峡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八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泰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股国中
台北县 县立芦洲国中
台北县 县立林口国中
台北县 县立汐止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淡水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芝国中
台北县 县立石门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万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坪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文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五峰国中
台北县 县立瑞芳国中
台北县 县立钦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贡寮国中
台北县 县立深坑国中
台北县 县立平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乌来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溪昆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丹凤国中
台北县 县立自强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义学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北县 县立凤鸣国中
台北县 县立三和国中
台北县 县立光复国中
台北县 县立竹围国中
台北县 县立尖山国中
台北县 县立正德国中
台北县 县立安溪国中
台北县 县立樟树国中
台北县 县立育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青山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崇林国中
台北县 县立二重国中
台北县 县立大观国中
台北县 县立成林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忠孝国中
台北县 县立鹭江国中
台北县 县立桃子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丰珠国中(小)
台北县 县立三多国中(筹)
台北县 县立达观国中(小)(筹)
宜兰县 县立宜兰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中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复兴国中
宜兰县 县立罗东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东光国中
宜兰县 县立国华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头城国中
宜兰县 县立苏澳国中
宜兰县 县立文化国中
宜兰县 县立南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三星国中
宜兰县 县立礁溪国中
宜兰县 县立吴沙国中
宜兰县 县立冬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顺安国中
宜兰县 县立五结国中
宜兰县 县立兴中国中
宜兰县 县立利泽国中
宜兰县 县立员山国中
宜兰县 县立荣源国中
宜兰县 县立壮围国中
宜兰县 县立大同国中
宜兰县 县立凯旋国中
宜兰县 县立慈心华德福实验国中(小)
宜兰县 县立人文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桃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青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文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建国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山脚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竹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园国中
桃园县 县立竹围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溪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和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寿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岗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八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成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中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内坜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仑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兴南国中
桃园县 县立自强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梅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仁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富冈国中
桃园县 县立瑞原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观音国中
桃园县 县立草漯国中
桃园县 县立新屋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坡国中
桃园县 县立永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潭国中
桃园县 县立凌云国中
桃园县 县立石门国中
桃园县 县立介寿国中
桃园县 县立慈文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平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龙兴国中
桃园县 县立福丰国中
桃园县 县立东安国中
桃园县 县立光明国中
桃园县 县立同德国中
桃园县 县立幸福国中
桃园县 县立大有国中
桃园县 县立龟山国中
桃园县 县立会稽国中
桃园县 县立杨光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回龙国中(小)
桃园县 县立平镇国中
桃园县 县立武汉国中
桃园县 县立经国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过岭国中(筹)
桃园县 县立瑞坪国中(筹)
新竹县 县立竹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二重国中
新竹县 县立员东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关西国中
新竹县 县立石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富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照门国中
新竹县 县立竹北国中
新竹县 县立凤冈国中
新竹县 县立六家国中
新竹县 县立芎林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丰国中
新竹县 县立精华国中
新竹县 县立横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华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宝山国中
新竹县 县立北埔国中
新竹县 县立峨眉国中
新竹县 县立新湖国中
新竹县 县立中正国中
新竹县 县立五峰国中
新竹县 县立尖石国中
新竹县 县立忠孝国中
新竹县 县立博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仁爱国中
新竹县 县立自强国中
苗栗县 县立苗栗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伦国中
苗栗县 县立明仁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屋国中
苗栗县 县立公馆国中
苗栗县 县立鹤冈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义国中
苗栗县 县立致民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通霄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和国中
苗栗县 县立乌眉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启新国中
苗栗县 县立西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头份国中
苗栗县 县立文英国中
苗栗县 县立竹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照南国中
苗栗县 县立三湾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庄国中
苗栗县 县立造桥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西国中
苗栗县 县立后龙国中
苗栗县 县立维真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南湖国中
苗栗县 县立狮潭国中
苗栗县 县立泰安国中(小)
苗栗县 县立建国国中
苗栗县 县立大同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原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东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子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雅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后里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外埔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甲国中
台中县 县立日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水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泉国中
台中县 县立沙鹿国中
台中县 县立梧栖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井国中
台中县 县立四箴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道国中
台中县 县立乌日国中
台中县 县立溪南国中
台中县 县立雾峰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复国中(小)
台中县 县立太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中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石冈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东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成功国中
台中县 县立和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北势国中
台中县 县立鹿寮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荣国中
台中县 县立潭秀国中
台中县 县立顺天国中
台中县 县立清海国中
台中县 县立大华国中
台中县 县立新光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正国中
台中县 县立丰阳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光德国中
台中县 县立立新国中
台中县 县立爽文国中
台中县 县立公明国中
台中县 县立龙津国中
台中县 县立神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北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鹿鸣国中
彰化县 县立线西国中
彰化县 县立阳明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安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德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芬园国中
彰化县 县立员林国中
彰化县 县立明伦国中
彰化县 县立万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竹塘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城国中
彰化县 县立草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芳苑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湖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盐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埔心国中
彰化县 县立福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秀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美国中
彰化县 县立伸港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村国中
彰化县 县立花坛国中
彰化县 县立永靖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中国中
彰化县 县立二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社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田尾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州国中
彰化县 县立溪阳国中
彰化县 县立埤头国中
彰化县 县立和群国中
彰化县 县立大同国中
彰化县 县立原斗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兴国中
彰化县 县立成功国中
彰化县 县立彰泰国中
彰化县 县立信义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普台国中(小)
南投县 私立均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投国中
南投县 县立南岗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兴国中
南投县 县立凤鸣国中
南投县 县立埔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大成国中
南投县 县立宏仁国中
南投县 县立草屯国中
南投县 县立日新国中
南投县 县立竹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延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社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竹国中
南投县 县立集集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名间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三光国中
南投县 县立鹿谷国中
南投县 县立瑞峰国中
南投县 县立中寮国中
南投县 县立爽文国中
南投县 县立鱼池国中
南投县 县立明潭国中
南投县 县立国姓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梅国中
南投县 县立北山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水里国中
南投县 县立民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信义国中
南投县 县立同富国中
南投县 县立仁爱国中
云林县 私立渊明国中
云林县 私立东南国中
云林县 私立维多利亚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明国中
云林县 县立大埤国中
云林县 县立飞沙国中
云林县 县立四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水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二仑国中
云林县 县立褒忠国中
云林县 县立莿桐国中
云林县 县立仑背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古坑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元长国中
云林县 县立斗六国中
云林县 县立云林国中
云林县 县立虎尾国中
云林县 县立崇德国中
云林县 县立西螺国中
云林县 县立北港国中
云林县 县立建国国中
云林县 县立宜梧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口湖国中
云林县 县立台西国中
云林县 县立土库国中
云林县 县立茑松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和国中
云林县 县立马光国中
云林县 县立石榴国中
云林县 县立林内国中
云林县 县立东仁国中
嘉义县 县立朴子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石国中
嘉义县 县立布袋国中
嘉义县 县立过沟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林国中
嘉义县 县立新港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雄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六嘉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太保国中
嘉义县 县立嘉新国中
嘉义县 县立溪口国中
嘉义县 县立鹿草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东荣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水上国中
嘉义县 县立忠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中埔国中
嘉义县 县立升平国中
嘉义县 县立义竹国中
嘉义县 县立民和国中
嘉义县 县立梅山国中
嘉义县 县立大埔国中
台南县 国立南科国际实验高中(国中)
台南县 私立城光国中
台南县 私立昭明国中
台南县 县立仁德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文贤国中
台南县 县立归仁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关庙国中
台南县 县立永康国中
台南县 县立龙崎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善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玉井国中
台南县 县立山上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安定国中
台南县 县立楠西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市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化国中
台南县 县立左镇国中
台南县 县立麻豆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下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六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官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内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里国中
台南县 县立佳兴国中
台南县 县立学甲国中
台南县 县立西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将军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港国中
台南县 县立竹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北门国中
台南县 县立南新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太子国中
台南县 县立新东国中
台南县 县立盐水国中
台南县 县立白河国中
台南县 县立柳营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山国中
台南县 县立东原国中
台南县 县立后壁国中
台南县 县立菁寮国中
台南县 县立大桥国中
台南县 县立沙仑国中
高雄县 私立义守大学国际中(小)学
高雄县 县立凤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西国中
高雄县 县立五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凤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忠孝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潮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树国中
高雄县 县立溪埔国中
高雄县 县立鸟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冈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前峰国中
高雄县 县立永安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桥头国中
高雄县 县立梓官国中
高雄县 县立燕巢国中
高雄县 县立阿莲国中
高雄县 县立湖内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茄萣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田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弥陀国中
高雄县 县立旗山国中
高雄县 县立圆富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洲国中
高雄县 县立美浓国中
高雄县 县立南隆国中
高雄县 县立龙肚国中
高雄县 县立宝来国中
高雄县 县立杉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内门国中
高雄县 县立甲仙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芸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庄国中
高雄县 县立蚵寮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三民国中
高雄县 县立青年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一甲国中
高雄县 县立大湾国中
高雄县 县立嘉兴国中
高雄县 县立茂林国中
高雄县 县立桃源国中
高雄县 县立中仑国中
屏东县 私立南荣国中
屏东县 县立明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中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公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鹤声国中
屏东县 县立至正国中
屏东县 县立长治国中
屏东县 县立麟洛国中
屏东县 县立九如国中
屏东县 县立里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盐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树国中
屏东县 县立高泰国中
屏东县 县立内埔国中
屏东县 县立崇文国中
屏东县 县立竹田国中
屏东县 县立潮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光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峦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埤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新园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港国中
屏东县 县立林边国中
屏东县 县立南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佳冬国中
屏东县 县立琉球国中
屏东县 县立车城国中
屏东县 县立恒春国中
屏东县 县立满州国中
屏东县 县立玛家国中
屏东县 县立泰武国中
屏东县 县立牡丹国中
屏东县 县立狮子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东新国中
屏东县 县立万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生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东海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宝桑国中
台东县 县立卑南国中
台东县 县立丰田国中
台东县 县立知本国中
台东县 县立初鹿国中
台东县 县立鹿野国中
台东县 县立瑞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关山国中
台东县 县立池上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王国中
台东县 县立宾茂国中
台东县 县立大武国中
台东县 县立都兰国中
台东县 县立泰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新港国中
台东县 县立长滨国中
台东县 县立桃源国中
台东县 县立海端国中
台东县 县立绿岛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玉东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三民国中
花莲县 县立美仑国中
花莲县 县立花岗国中
花莲县 县立国风国中
花莲县 县立秀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新城国中
花莲县 县立吉安国中
花莲县 县立宜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寿丰国中
花莲县 县立平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光复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源国中
花莲县 县立凤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万荣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富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丰滨国中
花莲县 县立瑞穗国中
花莲县 县立东里国中
花莲县 县立自强国中
花莲县 县立化仁国中
花莲县 县立南平国中(筹)
澎湖县 县立马公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中正国中
澎湖县 县立澎南国中
澎湖县 县立湖西国中
澎湖县 县立志清国中
澎湖县 县立镇海国中
澎湖县 县立白沙国中
澎湖县 县立吉贝国中
澎湖县 县立西屿国中
澎湖县 县立望安国中
澎湖县 县立将澳国中
澎湖县 县立七美国中
澎湖县 县立文光国中
澎湖县 县立鸟屿国中
基隆市 市立明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铭传国中
基隆市 市立信义国中
基隆市 市立中正国中
基隆市 市立南荣国中
基隆市 市立成功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正滨国中
基隆市 市立大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建德国中
基隆市 市立百福国中
基隆市 市立八斗国中
基隆市 市立碇内国中
基隆市 市立武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建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培英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育贤国中
新竹市 市立光武国中
新竹市 市立南华国中
新竹市 市立富礼国中
新竹市 市立三民国中
新竹市 市立内湖国中
新竹市 市立虎林国中
新竹市 市立新科国中
新竹市 市立竹光国中
台中市 私立葳格国中(小)
台中市 市立居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双十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伦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北新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峰国中
台中市 市立黎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光明国中
台中市 市立向上国中
台中市 市立育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育国中
台中市 市立五权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东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中市 市立崇德国中
台中市 市立立人国中
台中市 市立汉口国中
台中市 市立安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万和国中
台中市 市立大业国中
台中市 市立三光国中
台中市 市立四张犁国中
台中市 市立福科国中(筹)
嘉义市 市立大业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嘉义国中
嘉义市 市立南兴国中
嘉义市 市立民生国中
嘉义市 市立玉山国中
嘉义市 市立兰潭国中
嘉义市 市立北园国中
台南市 市立后甲国中
台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大成国中
台南市 市立金城国中
台南市 市立民德国中
台南市 市立成功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延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建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平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南国中
台南市 市立安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复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南市 市立文贤国中
台南市 市立崇明国中
台南市 市立和顺国中
台南市 市立海佃国中
台北市 市立介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敦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永吉国中
台北市 市立瑠公国中
台北市 市立信义国中
台北市 私立立人国中(小)
台北市 市立仁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大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芳和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金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怀生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族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长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五常国中
台北市 市立滨江国中
台北市 市立萤桥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古亭国中
台北市 市立南门国中
台北市 市立弘道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中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建成国中
台北市 市立忠孝国中
台北市 市立民权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州国中
台北市 市立重庆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万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双园国中
台北市 市立龙山国中
台北市 私立静心国中
台北市 市立木栅国中
台北市 市立实践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政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美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兴福国中
台北市 市立景兴国中
台北市 市立诚正国中
台北市 市立成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内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丽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三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西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东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湖国中
台北市 市立士林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兰雅国中
台北市 市立至善国中
台北市 市立格致国中
台北市 市立福安国中
台北市 市立天母国中
台北市 私立奎山国中
台北市 市立北投国中
台北市 市立新民国中
台北市 市立明德国中
台北市 市立桃源国中
台北市 市立石牌国中
台北市 市立关渡国中
高雄市 市立盐埕国中
高雄市 市立寿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左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立德国中
高雄市 市立龙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福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楠梓国中
高雄市 市立右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后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国昌国中
高雄市 市立翠屏国中(小)
高雄市 市立鼎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三民国中
高雄市 市立民族国中
高雄市 市立阳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正兴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金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七贤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苓雅国中
高雄市 市立五福国中
高雄市 市立大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英明国中
高雄市 市立狮甲国中
高雄市 市立前镇国中
高雄市 市立瑞丰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光华国中
高雄市 市立兴仁国中
高雄市 市立旗津国中
高雄市 市立小港国中
高雄市 市立凤林国中
高雄市 市立中山国中
高雄市 市立明义国中
高雄市 市立餐旅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城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湖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宁国中
金门县 县立金沙国中
金门县 县立烈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介寿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正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中山国中
连江县 县立敬恒国中
连江县 县立东引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