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世纪,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不断兴起,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科学技术革命,21世纪必将成为科技的新纪元。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要培养我们的基础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各方面综合发展,以适应社会的进步,能够在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作为一名中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严于律己,遵守公德。那么,具体而言,应如何培养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呢?一、讲效率,做勤奋学习的中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二、讲礼貌做言行文明的中学生在平时的谈话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上、下课时起立想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三、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中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他人来帮助你,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单单是要别人来帮助你,更要学会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甚至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只要他需要关爱,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献出你的爱,为世界画一道彩虹!四、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中学生“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也就是说我们要守信用,重承诺,它要求我们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忠于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不自食其言,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偶然有一次,大家能原谅他,时间长了,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没有人愿意与他共事,这样,他还怎么能在社会站住脚,还怎么能做大事呢?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五、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齐,朴素大方。讲卫生,不仅仅指身体的清洁,还包括身心方面的卫生。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不要总是注意别人的缺点不足,不骄傲自大,不要心胸狭窄,总是和同学间发生矛盾,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准自己的正确位置,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六、讲自主做自强上进的中学生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今天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人类发展的每一步无不是创新的产物。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勇于创新,敢攀高峰,我们的社会、国家和个人才能发展。我们的生活需要创造,我们的学习也需要创造,在学习中,不断为自己定下目标,让自己不断的上进。七、讲纪律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遵守国家法律、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八、讲勤俭,做孝敬父母的中学生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担任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未来美好的一切还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必须从小培养思想道德观念,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㈡ 在农村中学和农村小学任教的比较
1.劳动性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农村中学教师的劳动更多侧重于脑力劳动,农村小学教师的劳动更多侧重于体力劳动。因为农村小学对教师备课、授课等方面上的质量要求不算太高,加上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脑力劳动量比中学要低些。但是农村的小学课堂管理及班级管理都是比较累人的事。
2.在中学可以不当班主任,有时想当也可能当不上;在小学一般都是班主任,尤其是教小学一、二、三年级,你必须当班主任。
3.教中学怕离县城、市区近,这样的地方招不到好学生,累死人也教不出来好成绩。教小学怕本村或者邻村有民办小学,“同行是冤家”,你(你们)必须和他们争个高低。若你落于下风,恐怕就没有多少学生可教了。
㈢ 你觉得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那就是农村教育不太完善,比如说教育的方式学校各种设施等等,最经典的那就是普通话不标准,我以前农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是用家乡方言教的
㈣ 农村中小学包括县高中县初中吗
1、如果你的户口在县城,你可以直接把小孩户口迁到你户口上。2、如果你的户口也在农村,现阶段要想把你户口(连带小孩)迁到县城,就必须在县城买房,凭房产证可以落户。3、国家已经公布的新政策,取消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但真正落实还有一个过程,估计你等不及。4、如果户口迁步过来,那就缴纳择校费,一样可以进城读书。
㈤ 农村中学指的是什么样的学校
地点在农村,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师资水平都不如城市中学。国家投资少些,优秀人才不愿意到这里来,好的教师都想办法到城里去。一句话,什么都不太好。
㈥ 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上重点高中标准一样吗
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上重点高中标准,
统招一样。
但指标到校的,
农村中学比城镇中学分低。
相关规定,
可询问教育局。
㈦ 农村的中学好还是城市的中学好
一般来说城市的教学都比农村先进,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城里的孩子一般比较调皮,
农村的孩子
可能会不合群。
㈧ 什么是农村中小学
做为一个在农村中学待过五年的老师,借这个题目来谈谈当初所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1,教师组成。 因为国家的相关政策,(如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再加上就业的困难,导致现在农村中学每年都会来一批师范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而且很多人都是来自外地。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面对简陋的教学条件,与其当初的就业设想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出于现实的考虑,他大多不想在农村学校长期的工作下去,大都是把农村中学的这份职业当作自己更进一步的跳板,边工作边准备考试(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等,一有机会就会离开当地。有可能刚教了两三年,刚刚积累了一点教学经验,就考到别的地方去了。
以我之前所在学校为例,从我工作那一年开始(2007年)到今年,平均每年都会新进3、4个新教师,但同时每年也会走三到四个,与我同一批进来的四个,除了一个当地的,已经全部离开了这所学校,我工作的五年中,这所学校共新进了15位青年教师,到现在已有10人离开,很多人是工作一年以后就考到了别的地方。而几个没走的也在考虑辞职在家全力备考。因此,某些班级教师的更换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例如我所带过的一个班,在初二的时换了班主任,换了英语老师,到了初三换了数学老师,语文老师,物理老师,又换了班主任。如此大规模的教师更换,肯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最后那个班考上高中的好像只有四个。这种现象在我所在地农村中学校是非常常见的。
不仅年轻教师留不住,很多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是一有机会就想办法离开,他们或是想办法调入县城中学或者教育局,或是辞职去大一点的城市。(人都想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而现在又有几个人能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呢。)教师离开后,为了弥补岗位空缺,又只得年年再 招一批新教师。学校教师的频繁变动,从而导致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具备教学经验能力的教师群体,极大的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恶性循环 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有能力的家庭就把自己的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县城中学或私立学校),没能力的就让其自生自灭,除此之外,每年还有很多在外读书的孩子因为过于顽劣被所在私立学校劝退,回流至所在地乡镇中学。一方面优质生源的严重流失(本身优质生源就少),一方面顽劣学生回流,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教学成绩差,学生还不听话,教师在工作中难以获得教学工作的成就感,这又反过来再次拉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形成了整个学校人心涣散的教学风气。领导开会,永远谈的是学生安全,学校的卫生(应对检查,害怕承担责任),这种一周一次班主任会议我参与了四年,内容居然没换过。对教学成绩好的老师没有奖励机制(甚至连口头表扬都很少),对不负责任的老师又不敢批评(都是老资格了,谁也不买领导的账,搞得不好还会让校长下不了台)。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基本不看自己的教学成绩,而是互相拼谁的课少,谁轻松快活。老教师想方设法的少带课,把任务往新来的年轻教师身上推,像我那一年一去就是班主任一个班数学四个班历史(我是数学系毕业的,但是学校就是安排我兼带历史,此后我还带过地理,物理等科目,而滑稽的是,学校两个学地理的老师又被安排教数学),而很多有经验年富力壮的却只带一个班课,但是在待遇上却又比那些带课多的年轻教师要高上很多。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使得新教师们难以产生工作热情,再加上教学经验的不足,课余时间付出不够(都在准备自己的考试),使得他们难以有一个好的教学投入。
另一方面,学校本身的老教师更不在乎教学成绩,他们关心的只是职称的高低,工资的多少,课的多少。他们大部分都消极怠工,很多老师基本上都是临上课前拿课本瞅一眼去上课,一下课基本上也就下班了,或聚在一起闲聊,或相邀喝酒打牌。当年我宿舍旁边的房间就是一帮教师长期赌博的活动场所,基本上每周都会赌个三四次,一赌就是半天。临到谁上课了就到教室随便发张卷子,下课再去收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就算真有有能力想安心奉献农村教育的老师,也独木难支,或另谋高就,或消极度日。
3,各种影响 如此这般,不学习的学生,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管理也就越来越混乱。我所在学校为寄宿制,管理的松散导致很多学生夜不归宿,半夜翻墙离校,游荡在学校所在乡镇的大街上,为了寻找刺激,免不了会干出一些扰乱治安的事情(跑到老农的地里偷甘蔗,被老农发现和老农打架的。偷街边摩托车的油时玩打火机,引起爆炸火灾,把临街商铺烧掉了半边的。女生和男生社会青年谈恋爱,发生性关系怀孕的。)
学校里面也屡见师生冲突。有一次,两个问题学生和任教老师发生冲突,先是在办公室互相推攘,然后发展成拿着扫把打架,被教训的学生最后赖在教学楼的楼梯口打滚耍赖,整个学校都被弄的鸡飞狗跳。还有一次,一个年轻教师和学生发生口角,最后被那个学生打了(刚毕业的文弱大学生哪打得过天天练习的四肢发达的问题少年),事情发生后,学校没有一个妥当的处理,学生也没有受到什么批评,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年轻老师心里憋屈,买了把大砍刀放在宿舍里面,然后又打电话叫上了一批以前的大学同学,半夜到学校想找那个学生出气,因为学校晚上校门关闭才没有弄成大事。打完架后,老师丢了脸面,少了威严,打架的学生却成了同龄人崇拜的偶像。孩子都是这样,学坏容易学好难,校园风气因此越来越差。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学校难以约束,于是就想尽各种方法劝学生中途退学,而因为种种负面事件,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越来越差,这些都造成了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恶化!
4,个人观点
所以我认为,现在农村教育,不能只着眼于硬件设备的更新,更应该注重学校管理的改进(关键是学校领导的水平),要能够让农村学校有好的师资力量,要有好的待遇能留住好的老师。如果这些现象不发生改变,农村子女的教育环境可能会越来越差,阶层造成的教育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㈨ 农村中学学生现状
不学习,换来是一生的卑微,农村孩子的终点不应是初中,应更远!
作为农村初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学习没有兴趣,一看书就瞌睡。每天上课坐在那里都是混混噩噩,如同梦游,只有在聊天、谈游戏、打闹的时候人才整个醒了过来。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老师,都明白一点:上学上到初中毕业就已经到头啦。
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90后打工者,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我这些学生的未来。让我对这些孩子们的将来更加的忧虑。这些90后打工者,大多初中没毕业就进入社会,工地、工厂、公司,各种工作来回换,看似工资不低却存不住钱。一直在折腾,却似没有爪子的鸟,一直在分永远落不了地。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班里这些孩子的未来。我只想对孩子们说,不学习,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而农村孩子要走出来,与自己斗,与环境斗,与家长斗!败者多成者少!
1与自己斗:无论学习还是进入社会都不是那么轻松的。
总结来说,这些90后打工者和班里的孩子问题一致,首先要斗争的就是自己。他们很多都是让身体控制脑子,放纵自己身体的欲望,控制大脑,做事喜怒随心。
我们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爷爷奶奶缺少管束,因此做事十分的随性。
我们班里的这些孩子叫自己新新人类,喜欢花钱买好吃的,穿好看的,花大量玩游戏。喜欢享受不是错,然而一到干活就怕苦怕累,然而大脑却从来不思考,只考虑自己舒服,却从来不去想自己花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喜欢恋爱的甜蜜,也从不考虑未来的柴米油盐?老师讲的道理他都能听懂,却从来听不进去。
而孩子这种问题,不会随着进入社会消失,反而更加严重。90后打工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恒心和没有耐心,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做事情喜怒随心。并且还喜欢挣快钱,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三和大神就是例子)。没钱了,再换一家。青春折腾完了,最终却没有积累技术,也没有积累下钱,天天抱怨老天不公,等待时来运转,却从没有做好准备。
2与环境斗:“老师帮帮我吧,我快要疯了!”
农村学生要走出来,其次要和环境斗!而农村环境中早恋就是最难解决的。之前我们班里也出现了一对早恋学生。一个学习是在班级的前几名,一个是在班级的后几名。因为相互吸引,让他们懵懵懂懂走到了一起。后来被我发现,也看到男孩写的情,说男孩儿在情书上面说:“我要用自己的一切保护女孩儿,让你幸福给你快乐,我的天使。”
3与家长斗:一些家长起的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农村学生要想走出来,不仅面临着自己这个坎儿,环境这个坎儿,另外还面对着家长这个坎儿。有些家长对于学生的作用不仅不是积极的,而且是负面的。
之前我们学校就一个老师,因为学生在早自习期间睡觉,就用手轻轻的拍了一下。最后家长来了,撒泼大闹,直接扇了班主任一巴掌。(事后学生没事,班主任换了一个。)而更奇葩的是?有学生在中午休的时间玩手机,被班主任老师逮到了以后。老师把手机没收,并且叫来了家长。家长来了轻描淡写的说。学生不就是玩手机嘛,又没有什么大错。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真的是无言以对。学生应该能明白对错了,面对这样的家长,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佩弦教育语:
一个农村娃,一个寒门子弟,要想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宽广的舞台。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需要与自己斗,与环境斗,更需要与自己的家长斗,当学生学有所成回头看。他会感谢自己的付出,成就了自己。然而能走出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的教育,在无人关注之中渐渐没落。作为教师只能无奈叹息。
㈩ 如何界定“农村中学”
农村自办的集体所有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