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贷新闻

校园贷新闻

发布时间: 2021-08-23 10:40:15

校园贷死灰复燃,校园贷为何受学生的喜欢

校园贷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个是在受众方面的需求上,学生消费水平会比较高,所以说现实花费的需求导致他们有着对于校园贷的需要。第二个就是在校园贷本身来说,校园贷的贷款门槛并不高。综合两个原因,导致校园贷受学生的欢迎。

而此时校园贷自身存在的优点,成为了学生最佳的选择之一,首先校园贷款流程并不复杂,有的时候只是需要学生提供一些个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提供两个身边监护人或者是同学老师的电话号码,就可以进行额度不小的贷款。所以说校园贷操作方便,与其他的贷款来比,还有着较高的安全保证,于是受到学生的喜欢。

㈡ 校园贷自杀事件频发,校园贷和裸贷是怎么毁掉一个人的

校园贷自杀事件频发,校园贷和裸贷是怎么毁掉一个人的?

校园贷这个词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这个词语却总是带着一些沉重的阴影。前段时间,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刚满21岁的朱毓迪,由于欠下校园贷20万元,实在不堪重负,为此跳江自杀。后来才知道真相的父亲万万没想到平日里十分乖巧听话的儿子竟然一直隐瞒这么大的事情,只能望着孩子的遗体悲痛欲绝。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想起之前发生过的关于校园贷的自杀事件:今年8月份,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范泽一,在不能继续忍受催债人的威胁恐吓之时,给家人留下遗书之后自杀。同样的校园贷悲剧在这些年都屡见不鲜,曾经有不少大学生一开始仅仅借款一两千元,就被利滚利的条款把欠额硬是涨到了几十万元,最终在各种恐吓信息和催债电话的逼迫下含恨自杀。

㈢ 新闻调查 疯狂未了校园贷的报道思路是什么

像你们大学生千万不要去贷款

㈣ 校园贷死灰复燃,“金融毒品”为何屡禁不止该怎么保护学生权益

校园贷这种东西像毒虫一样侵蚀着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在前几年,许多大学生由于深陷校园贷而痛苦不堪,新闻中甚至报道出学生因为校园贷而抑郁的情况,虽然现在各方主体对于校园贷这个问题打击的都十分严厉,但是,校园贷依然像金融毒品一般屡禁不止。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毕竟他们的思想意识以及社会经验都不足,尚未成熟的他们,面对那些钻研多年校园贷的人来讲,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所以,年轻气盛的大学生们很容易深陷校园贷,而这些校园贷发放人,更是牢牢地抓住了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们的心理,大学生很容易被校园贷所诱惑。

㈤ 南京23岁大学生从28楼跳下,生前有56笔校园贷,死后他们还敢催款吗

大学是每一个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4年的大学生涯后,学子们将会由此融入到社会,而在大学学习和生活期间,学生们都已经是成年人,因此生活需求和开支也在逐渐的变大,有些学生甚至还在大学里进行创业,这些问题也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资金短缺钱不够用,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目光盯上了大学这座神圣的殿堂,于是,“创业贷”“分期贷”“求职贷”“培训贷”等等网络校园贷款就相继出现了,而这些非法的贷款公司,都是以高利贷和套路贷的诈骗手段,让学生们在急于用钱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慢慢陷入他们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许父说,儿子是在今年7月份大学毕业的,毕业后他还成功地应聘进了无锡地区的一家很不错的单位,但后来孩子想考研,于是就放弃了在无锡工作的机会,依然留在南京继续复习准备考研,儿子的离世,对于他的家人来说,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更是对校园贷刻骨铭心的恨。目前,这起事件南京警方已经立案调查,许巍的自杀到底与校园贷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等待警方最终的调查结果。

㈥ 为什么说血腥化的校园贷让大学生走上不归路

当前,大学生掉入校园贷陷阱的案例越来越多,极端事件已经发生:据新闻报道,福建一名女大学生被校园贷逼死。大约4月11日凌晨,雪琪(化名)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警方初步判断系烧炭自杀。在最后7天里,雪琪已经被网贷平台的无底线催款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至少六次透露了绝望、想要轻生的念头。

近期有几个引发强烈关注的社会事件,就是由跑偏了的民间借贷升级导致。不夸张地说,民间借贷血腥化的倾向不仅体现在企业融资的需求市场,也体现在个人借贷领域,而校园贷尤其是重灾区,一来大学生基本没有收入、还款能力差,二来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各种形式的暴力催债,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走上不归路。当前形势下,如果监管部门再不对校园贷采取强有力的监管行动,校园贷的套路难保不会引发更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

㈦ 新闻1+1 "校园贷",还要引发多少悲剧

最好申请助学贷款。
办理助学贷款的流程:
1、贷款受理部门提出贷款申请;
2、准备材料 。准备相关材料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登记并领取《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借款人需将申请表填写完整并印章齐全;
3、审核材料 。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本人到登记领表的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含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学生证或录取通知书、户口簿)复印件需要两份、申请表和邮储账号,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审查;
4、签订合同 。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本人签订《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签订借款合同同时授权邮政储蓄银行从上述账户中扣收贷款本息;
5、合同回执寄返。借款合同签订完毕后,学生可持合同到高校报到,从2011年起学生只需到高校资助中心办理电子回执,无需再邮寄纸质回执。报到后30日内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未收到回执(最迟不得超过10月30日),视同学生撤销借款申请;
6、贷款发放与支付。根据合同约定,邮储银行将在合同约定日期发放贷款,并将贷款资金电汇至借款学生所在高校指定账户;
7、偿还贷款。借款学生毕业后,学生及其共同借款人负责按借款合同约定,按时在个人账户中存入足额资金。

㈧ 女大学生深陷校园贷被学校劝退了吗

深陷“校园贷”麻烦的小洁。家属提供

某大学校园贴的贷款小广告。

根源?

结识有钱朋友,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洁大学的班主任毛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洁刚入大学表现还不错。在大学舍友的眼里,小洁穿着时髦,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一直以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说,后来发现她经常跟家里要钱,再后来接到催债公司的短信,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女儿自从认识了一位女性朋友后,便经常跟着她彻夜出去打游戏。这位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导致女儿不断向家里要钱后,又将目光瞄准了各类借贷平台。

小洁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内容是一桌菜肴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在健身会所里。紫牛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小洁,但得知记者身份,她称要上班便挂断了电话,再也不接听。

记者体验

“校园贷”很容易,有禁令却难见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不过,“取缔校园贷款业务”的禁令是来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来自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与这些行政部门相对应的,最多只能是行政处罚。

尽管如此,不少贷款网站的大门仍然向在校大学生敞开,有的贷款平台在明知学生身份的情况下,依然发放贷款。记者在南京多个高校探访时发现,在一些公开场所明确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广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张贴着,“大学生信用贷款”、“同学易贷”、“凭学生证,来就借”、“无忧学生贷”等不绝于目。

而紫牛新闻记者在网上找到一个借贷网站,打开后页面上显示“5分钟放款”字样,点击“立即拿钱”,手机就会自动跳转至该APP的下载界面。下载完成打开后,记者选择了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验证身份的界面会有文字提示扫描身份证的正面、背面及人脸识别,还需要填写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当前职业和教育程度。按照规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后,该APP会根据借贷者本人提供的银行卡转钱。也就是说,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园贷”,但仍然有不少借贷APP能够给学生提供贷款。

法律人士呼吁

严处涉贷犯罪,加强学生消费引导

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处了解到,仅今年前9个月,就有超过20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无力还款,被逼离校或者离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对此,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目前“校园贷”主要存在这些问题:1、对申请人缺乏严格审查;2、利息计算不透明,宣传的低息,实则涉嫌高利贷;3、未进行风险告知;4、收债方法不合理,打擦边球,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

陈律师分析认为,“校园贷”在法律上属于民间借贷性质,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意见》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此外,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应该严厉处罚。”陈律师告诉记者,相对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视频为要挟进行要债的,涉嫌刑事犯罪。

“这些孩子从坠地至高中阶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监督,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已都成年了,基本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他们面对的是更多的消费诱惑,可能会迷失自己,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及时补位,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陈令霞律师说,虽然小额贷款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借贷业务,针对所有的、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大学生毕竟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从外部严格规范或者排除这些有可能影响大学生们成长的障碍,也许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剧。

㈨ 珍爱生命,远离校园贷,老师和新闻已经说了无数遍,怎么就是不听

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懂,只是觉得当老师的尽力了,这方面还得开家长会通知所有家长,让他们也参与,必竟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有更直接的责任!还有我们要呼预社会公安,他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㈩ 违规校园贷乱象,让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为防控风险出台了哪些政策

那些让大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违规校园贷即将被禁止了,小额贷款公司将不得向对校园内的大学生发放消费性网络贷款。

由于网络时代的高速发达,信息的共享化让很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开始了提前消费的观念。比如看上了某一样奢侈品或者向往已久的3G产品,但是手上的生活费或者打工的钱并没有那么多,就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针对大学生消费贷款,而无抵押的操作,也让很多大学生怦然心动。环境的形势并不是很好,很多大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都会选择考研,而延长读书的时间,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金钱成本,并没有丰富打工的经验的大学生为了自己的生计或者学业,必须要花一些超出预期的钱。

出台的这些政策只是为了将可估的伤害性降到最低,但也保不准有些年轻人依然急着想要去套取现金而铤而走险。

热点内容
六一班主任祝福语 发布:2025-05-17 11:16:00 浏览:389
丙酮物理常数 发布:2025-05-17 08:07:23 浏览:784
职校家访活动 发布:2025-05-17 03:05:09 浏览:998
天盾生物 发布:2025-05-17 02:23:17 浏览:788
物理过程模拟 发布:2025-05-16 19:11:36 浏览:878
赏识教育作文 发布:2025-05-16 18:49:59 浏览:234
集英语 发布:2025-05-16 17:04:47 浏览:492
老师被虐漫画 发布:2025-05-16 14:44:27 浏览:702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