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看法

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看法

发布时间: 2021-09-09 02:45:41

⑴ 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看法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在日本,校园欺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有许多学生自杀。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也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并且同学和家长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⑵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嗯``相当不好咯!学生去学校干嘛`?莫非学习人生的道理和一些知识.难道教你打架不和平相处了么?

⑶ 你怎么看待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一定要扼杀在摇篮里。因为校园暴力对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是心灵上的。而心灵上的伤害是最为严重看不见摸不着的。

校园暴力是坚决不应该出现在校园里的,学校本来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这里本该是一片净土,不应该被那些乌烟瘴气的校园暴力所污染。让校园暴力远离校园,还学校一片宁静,还孩子们一片安全的成长环境。

⑷ 怎样看待校园暴力事件

(一)人的潜在本能——攻击性是校园暴力的渊源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三)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四)社会因素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转轨的变化时期,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使他们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越来越多的游戏场所,歌厅、舞厅和游戏机室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为了满足玩游戏机的愿望,不顾一切地勒索低年级学生的钱财,如果得不到钱,就实施暴力行为。另外,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作品、书刊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形成影响很大。

⑸ 你对校园暴力有什么看法

最近校园暴抄力频发,一袭波未平一波又起,校园暴力中被欺负的对象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性情温顺,第二性格有点内向且自卑,第三似乎过于善良。
面对校园暴力是否该忍让,是用修养去感化还是用以暴制暴的锋芒?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议题。

增广贤文里面说的一些警句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譬如什么“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再者还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之类的。

笔者认为该两句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而言颇具深刻反思的意义。
所以,遇到校园暴力,立刻报警。家人感到,找校长,找老师,实在不行找媒体。

⑹ 对待校园暴力,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

一、思路

1、表明不要害怕。

2、用正当手段保护自己。

3、摆正自己的态度。

二、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面对威胁与暴力,首先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同学、老师、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会站到自己这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记住对方的人数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最好是运用智慧与坏人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坏人的最佳效果。

如果受到伤害,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更不要害怕报警。让对方觉得自己没那么好欺负,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被包围时要尽量拖延时间,弄清楚对方想怎样,找准时机,一旦对方放松趁机逃脱,看到有人经过要及时求救。

摆正自己的态度,不做逆来顺受的学生,逆来顺受只会增加对方的贪欲,弄不好让自己越陷越深。更不主张以暴制暴,那样做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形成恶性循环,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校园暴力主要表现: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⑺ 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感想,急急急!!!!!!!!!!

校园暴力自登上历史舞台后它就没打算退出,咱们大家伙看见的都算是轻的了,以后一场一场的校园暴力会更加猖獗,现在连学校老师校长都无力压制,只能默默祈祷吧,这是一场持久战,至于最后能不能战胜校园暴力还是个谜,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无视了它,全中国所有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多得很,唉,校园暴力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伙没有勇气去面对

热点内容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
中学英语下载 发布:2025-05-14 20:01:44 浏览:498
小苹果舞蹈教学儿童版 发布:2025-05-14 18:06:07 浏览:916
高三语文卷 发布:2025-05-14 17:40:03 浏览:761
五年级上册语文达标卷 发布:2025-05-14 16:38:37 浏览:871
邓矮的历史 发布:2025-05-14 15:03:50 浏览:621
中小学师德总结 发布:2025-05-14 14:47:39 浏览:720
初中教学进度 发布:2025-05-14 13:33:36 浏览:758
新产业化学发光仪 发布:2025-05-14 13:22:51 浏览:775
带班主任的老师 发布:2025-05-14 13:20:39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