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校园欺凌后

校园欺凌后

发布时间: 2021-09-14 00:00:55

㈠ 被校园欺凌了怎么

我也遇见过,这种人如果惹了你你就和他杠等他知道你是个玩命的家伙自然不会回惹你了如果死性不改你就告答诉老师吧学校会处理如果他会在私下去打你你就只好拿刀具防身了【注意!吓吓他们就行了!不要动手除非迫不得已!】如果还是不行那你就告诉家长吧,一般校园欺凌都会叫家长或者会退学【注意如果他只是单单一个人你就和他拼命杠,使劲杠!他不会打死你的】主要是你要大胆如果你很怂那就没办法。

㈡ 校园欺凌发生后,老师是最后得知的原因是什么

校园欺凌发生后,老师最后知道的
原因:1、平时班级管理不到位,
很大意,责任心不足。2、老师与
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得不到大家
的信任。3、老师平时不善于培养
得力班干部,掌控班级各项事物迟
缓。4、老师工作不细致,没有经
常私下了解班级人员动态。

㈢ 遭遇校园欺凌后怎么办

同学不要想的太多了,我刚刚高中毕业,这些事情我也见过不少,一我想这个人应该只是在吓唬你,一个号码而已,如果他真的要到你们班打你的话,你自己认识有没有在学校认识的朋友或者自己的哥哥什么的,找过去帮你说说事,或者道个歉,买两包香烟给他,如果他还是来打你的话,你可以在被打之前找老师,如果,他要是在校外拦你的话,能跑就跑,跑不了就抱头弯腰挨打,然后报警,做法医鉴定,起码也得罚款,拘留的。最好你还是事先提醒他如果要打你的话,你会报警,让家里人解决更好,毕竟你现在想的太多也不用怕什么,顶多就挨一顿呗 ,没啥。
应对校园暴力的一般方法:
1、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辱骂、殴打、脱衣、拍照、威胁,这些看似是恶作剧,但是有可能会引发犯罪,触犯法律。如果大家有类似的遭遇,请勇敢说出来!校园欺凌不仅指肢体欺凌,还包括言语欺凌、网络欺凌等等。主要体现在骂、打、毁、吓、传。同学们,校园欺凌危害极大,也极易发生,所以学会保护自己很重要。

拓展知识
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的,被害人和检察院都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以上的,就需要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责任的,责令他的家长或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的死刑包括死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㈣ 校园欺凌的含义,校园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原因分析
一、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相当多的家长越来越困惑于读不懂自己的孩子。孩子越大,接受的知识越多,和家长间的隔阂往往就越深。其实这种隔阂的焦点,就是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相互冲突。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子女的,都是立足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规范对方的行为,这就势必要产生矛盾。
问题的关键是总有少数家长的价值取向是非理性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和品行上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出于一种原生态的本性,又时刻担心孩子遭受挫折或蒙受委屈,这种两难中的家长,大多学会了通过物质或其他途径来补偿的办法,以此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
然而这种补偿多数情况下被演化成了一种放纵——文化课学习之外的放纵。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使得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行为,而是率性而为不顾后果。因为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写满他们人生词典的,都是竞争是残酷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正是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二、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4+2+1”的家庭结构形式,使得1个孩子处于6个成年人浓浓关爱的包围中。这6份关爱的交汇,织成了一张厚重而温柔的网,呵护起孩子从童年到青年的一切,遮挡住孩子可能遭受的挫折和坎坷。
但正是这爱的网,人为地割裂了个体的孩子和整个社会的有机交融,使得孩子的活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局限在这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狭隘范围内。在这个狭小的家庭王国中,孩子是当然的国王,是可以左右家庭一切活动的最高权威。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孩子心灵的田园,丧失了感恩的思想,只有唯我独尊的莠草没有约束地漫延。
当孩子的心中充彻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之后,他的价值取向也就滑入了错觉的泥淖中。这种错觉,养成了他不能承受任何轻视嘲弄,更不能承受肉体和精神伤害的脆弱心理。而一旦这样的伤害成为了事实之后,他们总会或是无法应对,躲避退让,最终成为忍气吞声的被伤害者;或是恼羞成怒,愤然出击,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江湖”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严重的是,极端宠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自觉不自觉中就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希望时时刻刻能站在上风,希望大家都能听命于自己,希望是“老大”。然而,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太多,“老大”却只能是一个,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大家都要做“老大”,学校又不可能来排这样的位次,家长对此也是无能为力,如何解决呢?只有用从小说和电视上学来的方法,通过“江湖决战”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老大”形成后,其自身又确实能体味到一种满足,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欺凌,或主动或被迫地总要巴结讨好他们。如此,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需要。
三、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教育的神圣外衣被媒体用尖刻的文字描绘成了一个令人望而生厌的黑斗篷。从事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的教师,也时常被定格成了一种“禽兽”。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更有的省份干脆由决策机构下文来统一规定,彻底废除中小学校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
然而,教育永远都不是万能的。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的校园,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那种人人知书达理的好现象,反而是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一些原先收敛的恶行便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这些校园病毒又相互感染,使得原本健康的校园文化肌体上开始出现块块腐烂的肌肉。
惩戒功能的丧失,催动了畸形心理的自由萌发,使得丑陋和猥亵都变得无所畏惧;反过来,这些个性中的丑陋,又在惩戒的日益退缩中越发的强大起来,并慢慢地自发凝结成一个个的团体,形成了带有明显江湖色彩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常常为了点滴小事而发生殴斗,甚至是团伙持械玩命,严重地干扰正常的学校教学,也直接危害了社会治安。但即使如此,学校能采用的,也还是一个说服教育。这种说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杀相比照,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四、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眼中和心中,教师仅仅成为了一种最没有用的读书人的代名词。教师失去了应该获得的尊重和感恩,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间的关系也日趋微妙起来。在相当多的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老师成了单一的出售知识的人。家长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就是一种顾客和销售员的关系。这种价值取向,又反过来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情绪,使得一些教师也自动地进入家长和学生划定地这个“售货员”的角色中,成了除了教授知识别的就一概不加过问的甩手掌柜了。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带来的后果是很明显的。首先是师生间丧失了一种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学生遇见了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再愿意去征询老师的意见,不愿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而老师也是只从表面上依照学校的量化条款来接近学生,心灵深处的空间中,却很少有一块领地能真正属于学生。学生和教师成了真正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其次是同学间发生纠葛时,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帮助解决成了一种无能的体现。而且,大多数的孩子还认为老师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要切实解决好纠纷,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和自己所归属的小团体的力量。可以说,学生们在推翻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后,又依照自己的经验,确立起了通过强权来获取尊严并替代老师权威的新的地位观。
这种完全依照少年的懵懂而生发出来的新地位观,眼下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的价值信仰。在此信仰的操纵下,同学间的纠纷便有了新的“处理条例”,力量、财富和容貌等世俗社会用来评价判断人的地位的标准,成了这新的“处理条例”的基础,也成了裁定问题归属的新权威。这“法外法”撇开了所有发生矛盾时该走的正道,刻意地把原本简单的问题,上升到类似江湖纷争的地步,使得单纯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恐怖江湖的阴云。
五、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面对呢?我们作父母的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我们作父母的要怎么样观察到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呢?因为有时候孩子回来并不见得要告诉父母,这个年纪的孩子,受欺负不告诉父母的原因是,他们不想让你觉得他自己是一个不会处理自己事情的人。可能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靠观察和等待,孩子有没有受到欺凌,有什么症状可以发觉呢?以下几样是你可以观察到的:
1、当你的孩子看起来比平常更沮丧或焦虑的表情,但拒绝说明发生了什么。可是你能明显看出来孩子怪怪的,和平时不太一样。
2、他身上出现不明伤口的或瘀青。
3、你或许会察觉到他的学习用品或衣服常莫名毁损。
4. 学业明显退步,而且常常找借口不去上学。
5. 经常要求额外的零用钱,这个时候要特别的小心,你可以问明原因。
6. 经常头痛、失眠或者突然做恶梦。这一定是心里有压力,他们年龄小,没有办法藏得很深,会在梦里发出来。情绪是没有办法被压抑的,没有说出来,并不表示情绪不在那里,可是要怎样让孩子说出来,就是一门功课了。有时候我们就是要等待、辅导,等到孩子可以自己讲出来。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让孩子头痛、失眠、甚至会做噩梦。当我们做家长的,发现孩子有以上所提到的几点,也许就是给我们一个提醒。当我们知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应该怎样教导他们去面对呢?
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必须要学会第一不要用暴力反击;当他反击的时候会受到处罚,他会觉得自己被欺负了,连学校都这样对待他。其实现在事件这么多,学校一视同仁对待,只要打架就一起处罚。
1.当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被受欺负的时候,你可以不反应(走开,不理他,一笑置之,开始做自己的事)。当你不回应的时候,欺负你的人会觉得自讨没趣,就不会再盯着你了。
2.可以用眼神坚定地看着对方说:“「你这样说我很不舒服。」「这招太老套了」「一点也不好笑。」要学会用自信的肢体语言,不要躲躲藏藏,这些可以在家里练习的。
在学校里面经常发生暴力的地方,一般是在厕所里面。有些学校通常会聘请一些专门来看秩序的人,他们通常会看到操场或者离厕所比较近的地方,因为很多的暴力是在厕所里面发生。
要学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告诉老师,如果你没有讲出来,老师就不会知道你正受这样的伤害,还要学会记录事情的经过。
当家长发现有这样的情形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来处理呢?
1.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事,会先觉得是自己有问题而不敢讲,觉得丢脸而不敢告诉别人。我们鼓励孩子,还是要回家告诉父母,和父母商量对策。
2.小孩抱怨时,不要先处理是非,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当他充分被同理时,才有空间讲出事实。不要劈头就问孩子:「是不是你先不对?你有没有打人?」而是问:「你是不是很生气?我猜你很难受,要不要说说看?」
3.如果孩子被欺负的情况并不严重,父母不要越俎代庖,出面替他解决,反而让孩子没有机会学习如何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4.但是当问题严重或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改善时,父母还是要和老师联络,了解问题的情况,帮助孩子面对和改善。在处理过程中要留心不要让孩子因此更被欺负者当作眼中钉,在成人不在场时,更加倍被欺负。父母要跟学校一直保持联系,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孩子自己又不说的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到学校找负责人谈这件事情。
父母要有所反省,有时候父母是不是和孩子的沟通有问题,或者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导致孩子有些问题事情跟我们说。有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生命里面,有时候也会成为好的事情,因为我们可以和孩子重新建立好的亲子关系,甚至家长要向孩子道歉,因为你们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
相反地,有些孩子习惯凡事都去告诉老师,生活中一点小事自己无法解决,就去找老师告状。一方面因为老师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无法在孩子每一次的争吵都出面处理,另一方面也会被同学认为是告密者,更加被讨厌、欺负。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教他学习面对和回应别人欺负的方法,当他自己有能力解决时,就不会凡事都去告状和求助。

㈤ 被校园欺凌后用刀捅死了对方,会判什么

你好,在校园欺凌结束后用刀捅死对方的行为极有可能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回。故意杀人罪是指故答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是未成年,因此根据未成年的不同年龄阶段,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一、对未满14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毒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虽然犯故意杀人罪,但未满18周岁,肯定不适用死刑.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㈥ 校园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面的,对受害者与霸凌者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对于受害者,上学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坟墓。


二、对于霸凌者, 首先,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霸凌他人的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

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据调查,小时候曾作为校园欺凌者孩子,在长大后有更高的风险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为。

㈦ 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危害

1、身体影响

不同程度的轻重伤。 永久性的后遗症、伤残、明显伤痕。 死亡。

2、心理影版响权

恐惧、消沉抑郁 、忧虑、 胃痛、 厌食。

3、深层影响

创伤后遗症、 人格分裂、 人格扭曲、 价值观错乱、 失去对人性的信任。

4、行为影响

吸毒、酗酒、 自残、 自杀、 厌学、逃学、 成为欺凌者、 反社会行动、 学生运动、 引发校园枪击案。

5、学习影响

缺席、旷课、退学、逃学, 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失去与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7)校园欺凌后扩展阅读

欺凌形式

1、肢体欺凌

推撞、拳打脚踢,扇打以及抢夺财物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2、言语欺凌

当众嘲笑、辱骂以及替别人取侮辱性绰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

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4、网络欺凌

在网络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曝光隐私以及对受害者的照片进行恶搞等,是容易察觉欺凌形式。

㈧ 校园欺凌的后果是什么

校园欺凌的后果会让学生有心理阴影。

热点内容
云南白药膏多少钱 发布:2025-05-11 12:53:15 浏览:566
师德师风演讲稿标题 发布:2025-05-11 11:22:34 浏览:520
小小的船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11:06:30 浏览:240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