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科研体验
⑴ 急求一篇高中暑假研究性学习报告(2000字左右)和一篇高中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2000字)!!!
中学生绿色消费
——研究关于当代中学生绿色消费情况结题报告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一,金钱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金钱的价值观可浓缩为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奉引的信条.它说明了,人没有钱不能生存,但并不是为了钱而生存的.金钱是有两面性的.首先,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金钱的的确确是万能的,它能买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统观人类活动的全部,可以发现金钱是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钱,固然可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未必能获得精神上的富裕, 例如知识,能力,亲情等等,都难以用金钱买到.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从前,有不少人谈钱色变.可如今,却在金钱的魔刀下面动摇了,不但理直气壮地谈钱,并且千方百计地挣钱,人们都尽情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诚然,靠勤劳致富的人们赚了钱以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也是无可非议,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青少年,也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不良影响,慢慢滋生了金钱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钱与消费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上产生了猛烈的撞击.
二,近朱者赤,过墨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也往往受大人的影响.在波涛汹涌的经商大潮中,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们在还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据地位越来越突出,"有钱就可以得到一切","有钱就不会被人看不起"的金钱价值观正在日趋形成,它们侵蚀着还需少年纯洁的心灵.金钱至上的观念在朦胧中被他们所接受,使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责任心,义务感和社会道德观念日趋淡化.
三,羡慕与攀比
羡慕,是一种往上看的感觉.当一个人拥有了你一直想拥有却没能拥有的东西时,你理所当然的会羡慕.别人有了私家车,你会羡慕;别人有了自己的房你会羡慕;别人的车子比你的档次高,你也会羡慕;别人的驻扎比你的豪华,你还会羡慕.这是一种抬头仰视的感觉.这种仰视会给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打击.
攀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这样说,攀比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每一个人攀比的对象各有不同,攀比的内容五花八门罢了.但不管怎样的攀比,其结果却很有限:一是把攀比变成一种发奋图强的动因,进而赶上和超过攀比对象;二是把攀比变成不满和牢骚,自惭形秽,怨天尤人;三是把攀比变成不切实际的想象,空中建楼阁,想入非非;四是把攀比变成诋毁别人的理由,无中生有,以求心理平衡; 五是把攀比变成自我解脱的理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人不如人,不如不比人;六是把攀比变成对亲人的一种伤害,别人能怎样,你却不如何;七是把攀比变成劝进的一种方法,人家有作为,你也能成才; 八是把攀比变成一把双刃剑,欺己损人,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或者是别人的无能; 九是把攀比变成依附于人的偏见,摇尾乞怜; 十是把攀比变成诱发兽性的因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
五,反思后的疏导
面对中学生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如果不认真疏导,必将成为中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顽症.因此,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包括中学生自己都应该深刻地反思,充分认识到,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滋生出来的金钱主义思想是不容忽视的,理应为学样工作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广大中学生进行金钱价值观的教育应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家长也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严格要求孩子,让他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1, 完全决策权:指中学生能完全支配所占有的金钱,如买书,光碟,衣服,体育用品,卫生用品,零食,小型电子产品等金额较小又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的商品时所拥有的决策权.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才是完全的商品消费者,一般所指对中学生的消费分析也即指对拥有完全决策权的中学生的消费分析. 2, 参与决策权利:关于这一部分的消费可能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高,使个体的消费决策权降低,家庭的权力开始增加.比如购买电脑及其他贵重电子产品,个人旅游,出国留学等情况.此时中学生个体的决策权力下降,最终决定将受家庭影响,但我们看到整个家庭的消费决策仍然以中学生为中心.因而纵使我们不能把此时的中学生作为完整的消费客体研究,但还是该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 3, 决策参考权:很多时候,当家庭一些消费决策与中学生个体关系虽然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大时,家长仍会征求子女意见,在减少决策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求家庭成员的广泛支持,如买房,买车,购买高档家电……,在中学生所能参与的经济活动中,决策参考权最不具有决定权,除农村市场以外,这一层面中学生参与的消费活动一般不会引起商家的注意.
一,当代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二,当代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我们小组制定出调查问卷专门针对我校的高一学生对于消费观的看法进行调查,针对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消费,支配金钱的方法,生活的基本费用进行调查.
在这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寻资料法,总结分析法.并且,我们小组在研究时有明确的分工,以方便调查.
我们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成果.
(2)进行分工
(3)确定研究方法
(4)进行问卷制作及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对问卷进行统计并针对某些问题分析
(6)进入活动后期的整理分析及总结
一,结题感受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培养了我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群体协作的精神,坚定了我们行动的信心;通过研究性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口才能力,对于消费方面的相关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探索,使我们对原有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通过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对问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手段.
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功进行,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和师生们的共同协作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体现出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对同学们的建议
中学生应正确消费观念,它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理财能力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自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 .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品牌,盲目的攀比,不要挥霍无度.要有目的的,有限度的消费,毕竟我们还是学生衣食住行靠的都是父母……现在花的钱都是父母血汗钱,更应该节制,当用则用,当省则省.
小
组
分
工
姓名
主要负责事项
孔令书
设计问卷,分发问卷,总结论文
黄惠斌
分发问卷,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黄智强
设计问卷,查找资料,总结论文
陈文海
分发问卷,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杨效伟
分发问卷,查找资料,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范史飞
设计问卷,分发问卷,查找资料
崔任
孟震
分发问卷,总结论文,整理活动记录
课题由来
(研究背景)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
研究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询资料法,总结分析法
备用课题
高中生恋爱问题
研究阶段
收集资料
汇总资料
分析数据,得到相关结论
形成论文
所需时间
2~3周
预期成果
分析中学生消费情况,引导中学生绿色消费
指导教师
建议和意见
下面是我们小组对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包括:高中生初中生.
中学生消费问卷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您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您经常购买辅导书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3.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您经常购买一次性用品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5.您经常光临路边摊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您购买衣服时抱着什么心态 A.喜欢就买 B.必要才买 C.合适就买;
7.您的消费理念是什么 A.做好消费计划 B.肆意挥霍 C.能省就省;
8.您在花钱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A.什么都不想 B.不花白不花 C.该花就花;
9.同学过生日,您会如何选择礼物 A.自己动手制作 B.去商店买便宜实惠的 C.越贵越好;
10.您选购时一定要名牌吗 A.一定要 B.无所谓;
11.商店搞促销时,您怎样看待 A.便宜就买 B.实用就买;
12.您每天做公交车还是出租车上学 A.公交车 B.出租车;
13.您过生日会讲究排场吗 A.会 B.不会;
14.您住学校宿舍还是自己在校外租住豪华房间 A.学校宿舍 B.豪华房间;
15.您自带塑料袋去超市购物还是在超市买塑料袋 A.自己带去 B.在超市买.
调查结果
高中生 初中生
A B C A B C
1.65% 33% 2% 80% 19% 1%
2.55% 35% 10% 67% 30% 3%
3.29% 20% 61% 19% 11% 70%
4.64% 23% 27% 65% 26% 9%
5.50% 48% 2% 60% 33% 7%
6.55% 33% 12% 46% 19% 35%
7.37% 23% 40% 36% 15% 49%
8.46% 34% 20% 37% 24% 39%
9.7% 66% 27% 12% 58% 30%
10.32% 68% 37% 63%
11.54% 46% 47% 53%
12.88% 12% 97% 3%
13.38% 62% 24% 76%
14.89% 11% 96% 4%
15.3% 97% 8% 92%
问卷分析
大多数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买东西,根据以上数据看重实用的比例大于注重品牌,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二的人会在购买前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花费作了一个计划,并坚持到现在.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习惯,但很多中学生还在盲目的消费.
心得体会
付出才会有收获
——研究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长,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负责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研究性学习结束了,我们的汗水也付出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的收获了吧...
是的!我觉得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越是困难,越要坚强向前.我们小组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才能够取得这次活动的成功.在活动组织方面,我的组织能力的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动手动脑方面,我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都有了很大进步.在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经验.在面对困难时,我想我已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在困难中变得坚强.
当然,这次活动的成功也要归功于我的组员们,虽然组长这一职务是"主心骨",可是如果没有我这些任劳任怨的组员们的帮助,我想我们这次活动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完成.就算在这过程中有些小小的失误,但是我们还是成功的挺过来了,不是么
总之,努力付出了才会收获到丰硕的果实,大家在一起团结,一起面对困难,才能够让困难迎刃而解!
相信我们,我们是最棒的团体!
⑵ 物理大二在读,想问一下暑期学校、暑期科研对研究生申请有没有作用的
暑期学校还有暑期科研如果说发表了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对申请研究生肯定是有作用的。因为研究生主要是看你在校的成绩还有一些获得的奖项。
⑶ CIS暑期科研项目怎么样
实力非常强了,因为CIS暑期科研项目每天上课5-7小时(强度还是蛮大的),而且每个小组只有5名学生,这就保证了教授教学的针对性。CIS的教授为美国综合或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院系在职终身教授,亦或者是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具有绝对权威的行业领头人。他们的私人推荐信在高校录取中拥有绝对权威性。参加CIS项目的所有学生还将获得教授签署的学术评估和学分成绩单,在申请时也可作为补充材料提交供高校参考。另外,除了教授全程亲自指导以外,还有助教课后辅导,另外还有专门写作指导课(CIS线上科研项目80%以上教授均为终身教授,每个小组只有3名学生,同样配备助教辅导和写作指导),保证学生在CIS真正学有所成。
⑷ 除了在实验室里做科研任务,参加校外暑期研究项目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关于暑研有什么建议吗
暑研大致分为三种。
①海外学校的公开/半公开项目,对其他学校开放,有考核和一些补助。这种一般需要自己的导师推荐。
有的项目是教授以个人名义招人,通常需要套磁和面试。推荐这种暑研项目,直接参与海外名校科研团队的同时也能体验学习氛围。建议在大三暑期前后参与,时间在两三个月至半年左右。
②海外学校开设的自费科研项目,类似暑课的报名方式。通常由教授一对一或一对多带领,做某一个课题的Project(项目),产出通常是一篇报告,有机会拿到教授的推荐信。建议大二暑期参与,通常和暑课二选一考虑。
③第三方机构主办、名校教授指导的远程研究课题,有时候以夏令营的形式开展,自费且时间相对短一点,也有一定几率拿到推荐信。
⑸ 求问怎样联系暑期科研
。下面对这几种资料来源作些说明,希望能够为大家以后查阅资料作些参考。 书籍:书之所以称之为书,人们学习了一本书就掌握了一种技能。这是因为书籍有很强的理论体系,它是对小到一个课题,大到一门学科的总结。它对知识的描述侧重系统性、全面。
⑹ 暑假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一次性木筷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调查一次性本筷使用现状、危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调查途径:网络,书籍
调查结果:(一)、一次性木筷的使用
根据在公元前1500年,筷子便成为中国人的主要吃饭工具。现在在我国,一次性木筷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及,人们在快餐店就餐时,无不用到一次性木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可以想象一次性木筷的用量是十分惊人的。我利用寒假时间在南宁市部分街道快餐店调查到:每月,这些街道快餐店都会消费掉共126300箱一次性木筷。按每箱25包,每包90双算,一个月一共要用掉284175000双木筷。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次性木筷的用量之大。遗憾的是,人们并不知道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后果。
(二)、一次性木筷不环保,不卫生
谁发明了一次性木筷?我国的林木资源能承受一次性木筷的消费吗?一次性木筷是日本人的发明。一次性木筷的原料多为桦木,生长周期长,资源相对少。
日本国土上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日本人绝不砍自己的树来做一次性筷子。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是世界上一次性筷子的最大进口国。
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1998年以来,我国各大宾馆、酒家、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木筷所造成的木材损失每年达5.0×106m3,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植树造林的全部林木的总蓄积量。南京市每天要消耗100万双木筷,相当于数十株直径20厘米的成年数。据全国128个林业局统计,我国森林采伐量大于可伐量43%,更新面积仅有采伐量的56.5%,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而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环保主义者警告,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我过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左右,绝不该用这样珍贵的林木资源来制造一用即弃的一次性木筷子。然而,我们却砍着自己的树,生产着既内销有外销的一次性木筷。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仅我国北方的一次性木筷业就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300万箱共150亿双木筷。
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一次性木筷的回收。回收将对资源的浪费减低到最少,是一个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可是人们做到了吗?请看另一些数据:
不难知道,饮食店的老板们为了省事,一般不考虑一次性木筷的回收:不是当垃圾扔掉便是烧掉。无论是扔掉或烧掉都不可取。烧掉会产生大量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当作垃圾单纯地处理十分可惜,因为回收的木筷可以造纸,用途非常广泛。但人们并没有注意到这点。
所以,我们在我国森林不支持大量生产一次性木筷的情况下还大量生产、使用,而且不注意回收利用,无疑是对我国资源的一种浪费和破坏。
不仅如此,人们没有想到: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初衷是为了卫生,但劣质的一次性木筷也会传播病菌。这样一来,连使用的初衷都违背了,还有什么意义?
分析和建议: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
一次性木筷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让我感到震惊,我们该清醒了。如果我们再继续这样浪费宝贵的资源,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大自然一但发怒,其威力什么都要可怕:山洪、干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难道我们希望这样吗?想必任何人都不,那就从我们身边的事做起:请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了。
使用替代品
或许有人问:“如果没有了一次性木筷,那出门在外用什么吃饭?”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人们用筷子的就餐习惯是一时无法改变的,一次性筷子没有了,用什么来代替?难道要我们学习韩国人,出门还带双筷子(其实这是很好的习惯)?其实,根据我的调查,我们至少有三点比较可行:
1、用甘蔗渣代替木材:
蔗渣在以前只是白白烧掉,很是可惜,后来,人们开始利用蔗渣来制做工业酒精和造纸。现在,甘蔗渣已用于制造克降解的一次性饭盒,并已成功;不久的将来便可能出现蔗渣做的可降解农用地膜;科学家甚至想用蔗渣来制造地板砖。我坚信,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甘蔗渣一定能制成一次性筷。
2、用竹子代替木材:
这不乏是一个好主意。竹子与树木相比,生长期短,又容易栽种,是一中难得的木材替代品。一株竹子从竹笋成长到成竹需要时间不长,并且竹筷比木筷要坚强,不易折断,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3、还有另一种办法:
饭店的筷子可改成一般家里用的竹筷,但用过后不丢,就像现在的消毒碗一样,统一送到消毒中心去消毒,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店家消毒不到位或不消毒。竹筷消毒到一定次数后再更换一批,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其实算起来,这样成本还低:店家只要将订购的碗配上一至两双筷子,筷子的成本一次付清,以后只须付少少的消毒费,比天天都要付木筷的成本价要便宜得多。
4、最新消息:
一种可以替代一次性木筷的全生物降解餐筷近日已研究成功!该产品有望在今年10月投放市场。这种全生物降解餐筷长18厘米,直径0.5厘米,重约14克,是采用农业废弃物如谷壳、稻草、薯类、玉米芯、麦麸及麦草等天然植物纤维,经粉碎后加入淀粉、水、食用胶搅拌,再放入成型模加压成型、烘干、整形,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制成的。由于一吨谷壳可以生产出9.7万双全生物降解餐筷,每双餐筷的生产成本仅2分5厘。这项技术还可以解决农村桔杆、稻壳处置的老大难问题。
而无论如何,少用一双木筷,多一片绿叶,多一份生态环保屏障,随着新产品的问世,我们应可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来保护我们珍贵的森林资源。
我的感想: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了一次性木筷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一次性木筷对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让我感到震惊,我们该清醒了。如果我们再继续这样浪费宝贵的资源,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大自然一但发怒,其威力什么都要可怕:山洪、干旱、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
一次性木筷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一次性木筷也会传播病菌。这样一来,连使用的初衷都违背了,还有什么意义?
不要再使用一次性木筷了,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我们共有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地球吧!
还有别的,你要的话发给你吧
原创 后面的人不许哦 O(∩_∩)O
⑺ 学生暑假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可以参考“调查报回
告”的体例和写法。我个答人认为,“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
课堂,实践长真知识》。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
情况报告于下从而过渡到正文。
正文:写实践者根据学校要求应该和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
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
识,对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
结语: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参加实践者的个人或群体(如班、组),报告完成的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写上“前言”、“正文”、“结语”、“落
款”等字,而要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
⑻ CIS有个暑期科研项目,也不知道怎么样
这个在网络上是没有确切回答的,最好亲自去调查了解,这样了解的情况才比较清楚准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⑼ 申请暑期科研有哪些技巧
1.很多国外学校是有这种暑期科研的项目开设的。如果你的本科学校还不错,可以多关注下学校的教务处的网站,不同学校可能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这种暑期科研的项目,很多都是跟中国特定的一些学校合作的,只要跟你们学校有合作,那你们学校的官网上肯定就会有相关的公告,报名方式之类的,所以多关注着。
2.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公开申请的途径外,内推也很重要。如果自己国内的导师在国外的学术界有一定的人脉,可以请他们帮着问一下,然后在套近乎时,首先就告诉对方,你是xxx的学生。
3.有些实验室或者教授会有RA的需求,因为暑期,很多研究生不愿呆在实验室。如果你将要面临申请,你肯定对自己是有个定位的对吧,那么接下来就把定位降一个档次,去上学校的官网去看,有些实验室或者教授如果招人,他会直接在上面有相关的信息。
⑽ 本科生怎么找暑期科研项目
我是一个学姐推荐的CIS暑期科研项目,CIS几乎覆盖了全部专业方向最前沿的科研课题:人文社科、数理工程、金融商科、艺术设计等等,记得报名的时候资料认真填写下意向专业及未来目标大学,项目组会按照你的意向去分配课题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