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表现
A. 良好的师德师风表现
一、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本人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心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写下自我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我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一天挤一点时光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我充电,努力丰富自我的文学内涵。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务必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务必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靠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找一些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谈心,努力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长也用心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门家访或主动打电话给家长,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我所教的学科,用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潜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B.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加大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养、形成优良师德风尚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还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参差不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得到加强。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敬业精神
一方面,教学态度不认真。部分教师缺少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缺乏对教育的热忱。因此,他们在备课过程中马虎、随便,以为只要照本宣科,便能应付了事。此外,部分高校教师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另一方面,科研态度不严谨。部分教师把科研当成是评职称、评奖项的工具。很多人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调研、实践、论证就草草地出“成果”,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从而使我国高校产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及学术泡沫现象。
(二)功利思想严重
部分高校教师重利轻义,甚至唯利是图。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接受学校工作安排时不以教学需要为原则,而是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原则,并且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另一方面,少数高校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却热衷于第二职业,甚至擅离职守,把大量时间投入副业,影响了教学、科研质量。
(三)对学生缺少关爱
部分高校教师忽视学生,与学生感情淡漠。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道德上的言传身教,从而不利于学生塑造
高尚的品质,不利于学生培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漠视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需要,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使得师生关系淡漠,甚至异化。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部分教师对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使命性,从而导致他们对自身的放纵与懈怠。其次,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70后”“、80后”年轻教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中的一些人心理素质较差,意志力薄弱,也很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最后,教师社会低位不高,收入、待遇较差容易使教师心理失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与投入。
(二)学校因素
首先,很多高校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这种做法必然弱化了高校教师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其次,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而轻思想、品德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评职称、评奖项等方面,多是以教学、科研成果作为依据,而职业道德方面因为缺少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往往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最后,教学管理方式不科学、不民主。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教学管理混乱,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另外,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尊重教师的权利、尊严,漠视了教师的利益诉求,学校管理工作缺乏民主,从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在刺激高校教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某些教师只顾追名逐利,而忽略了教书育人之本。其次,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的某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随之而来,这些腐朽思想污染社会道德风尚,腐蚀人们的心灵。部分高校教师也受其影响,以致自己理想、信念缺失,道德观念淡漠。最后,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影响了学
http://wenku..com/link?url=I2wDoza40TSN60WsK-EPY_jyqI8C-dyak0q37
C.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四、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五、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六、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