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微家访内容

微家访内容

发布时间: 2021-09-24 16:38:55

家访哪些方法

1、走访家庭;

2、电话家访;

3、家访联系卡;

4、预约家长来校;

5、建立微信群等内等

❷ 新生入园家访时应该和家长在那些方面做重点沟通

家访正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前,我们要认真分析制定家访的内容,深入研究是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了解家长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新生入园的家访工作有如下内容:
一、分析新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岁的幼儿,他们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之下,平时都有家人不离左右,乍一入园,心理上会有分离的焦虑;其次,现在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孩子们生活在顶端,既尊贵又孤单,家长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第三,由于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虽然喜欢与人交往,却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
二、家访具体交流沟通的问题
(一)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
1.新生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会表达,因此,教师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为防止在园长病又联系不到家长,需要幼儿园直接送医院就诊出意外,还需了解孩子有无药物过敏史。同时,也要了解孩子有无食物过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征
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结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的开始幼儿园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发展情况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单独上厕所等。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结构的发展。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由于在家被过分呵护,大多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以后,由此产生的不便使得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惧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给家长提出孩子的发展建议。

(二)教师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建议
家访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幼儿园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2.让孩子的作息规律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规律,刚上幼儿园时很不适应,中午睡不着,下午困得难受,小孩子就会闹情绪,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后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创造机会,在成人的监督下,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对孩子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多干涉,不偏袒,让孩子们自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5.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识中,幼儿园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家长把能上幼儿园当成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里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伙伴,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被奖励上幼儿园。以此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三、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
几十个孩子一下来到幼儿园,教师不可能马上都熟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时候有的孩子会排斥老师,有的孩子会害怕老师。当教师前去家访时,在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环境中,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了解,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孩子的情感.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对于新生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❸ 幼儿园大班家访小结怎么

家访记录一:

王乐天和王路冰小朋友是聪明可爱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会,但是回到家之后不做作业,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时总是沉默不言,闭口不说。因此,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老师们的提问下孩子对答如流(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奶奶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孩子那么的优秀,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家访最后我们的老师和孩子的奶奶进行了谈话,从谈话中得知,他们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他们娇生惯养什么都依着他们。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所以,请家长多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并配合教师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家访的成效:帮助家长真正的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家长了解到应该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园互动共同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家访记录二:

崔鑫磊是我园中班的一名幼儿,他聪明,好动,性格外向,学东西也很快,总的来说各个方面都不错,也非常讨人喜欢的。在家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总是能很快的回答出来,还喜欢向比他高年级的小朋友挑战算术,邻居们都夸赞鑫磊小朋友太棒了,仅仅四岁的小朋友已经学到那么多的知识,不仅是家长的骄傲,更是学校的骄傲。下午放学后,我们老师对崔鑫磊进行了家访,向他的妈妈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她说:“我每天会坚持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之后检查并签字,孩子不会的知识我会联系老师让他在学校多辅导,我也经常和老师聊天,询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我们也希望家长们都向崔鑫磊的家长学习,积极配合老师们的工作,在家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多和老师沟通。

王瑞小朋友和崔鑫磊小朋友是一个班的,学习也很优秀,但是两人性格相反,王瑞小朋友不喜欢说话,家长询问所学知识时总是沉默不言,闭口不说。因此,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在老师们的开导与鼓励下孩子对答如流(会读、会认、会写、会算),在家半小时还不能完成的作业,在老师的监督下五分钟就完成了,他的爸爸看到了很高兴,也明白了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并对孩子进行鼓励,给予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家访的成效: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到了幼儿在园和在家的真实情况,并在一定的基础上提醒了家长在家里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幼儿来说终生受益,让家长了解到了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

如何开展好家访工作及家访的方式方法

不是可有可无,而应极力倡行之,践行之。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否适时、科学地进行家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进行家访,应该是班主任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为确保家访收到应有的沟通育人效果,班主任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时机和方法进行家访: 一,学困学生需帮助 老师和家长的合作很重要。因为客观上学生之间存有“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存有相应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学习上就引发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为缩小差别,遏制分化,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对学困生要给予无微不至得关心与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信心。每当他们学习上有了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通过家访,给学生家长报喜,做到师长合作,一起关注孩子的进步。这样做,既能给学生以成功的积极暗示与激励,又能让对孩子学习失去信心的家长重新燃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之火,与老师一道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使学困生坚定信心,困而思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走向更大的进步。 二,学生情绪出异常 家访应跟上。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情绪异常,班主任就要及时和他(她)谈心,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情绪矫正。如果学生情绪异常的原因来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时通过家访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议帮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三,学生成绩往下滑时 及时家访齐力抓。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的高低仍然是衡量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习成绩,而是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会学习、会体验、会创新、会自理、会合作、会生存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反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成绩,但学科成绩是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因此,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出现滑坡时,班主任要马上和他(她)“对话”,帮他(她)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并通过家访提醒家长和老师搞好配合,一起帮助孩子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努力提升学习成绩,鼓励引导孩子沿着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之路,不断进步。另外,遇到这种情况后,班主任进行家访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学生因成绩下滑而遭到家长的责骂、体罚,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消极厌学,甚至逃学、出走、轻生等恶性后果的发生。 四,保护亲子自尊心 谈话艺术最要紧。更多的情况下,班主任是带着学生的“不足”去家访的,而家访的目的则是想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向家长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是不丢面子的。这样的家访,家长满意,学生也会更满意。因为,“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孩子总是看着自家的好”,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共同的心理倾向,他们都不想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评价。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传递具有艺术性,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这样做,家长会高兴地、充满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议,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在家长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努力进步。从而,达到家访的应有目的。 总之,家访是一门艺术,是一份奉献。城市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因为学生居住的位置大都离学校比较远,也比较分散,这就给班主任的广泛家访带来了很难克服的困难。所以,除了家访,班主任还可采取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校访或通过信访、电访等方式,及时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共同肩负起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的责任。

❺ 留守儿童问答式的家访记录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受到严峻地挑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二、对策及建议 1、政府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建议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并要经常性组织有关单位深入学校开展关爱活动。同时,村及社区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2、学校要积极落实教育监管、心理疏通等措施。目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大多数学校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具体的措施。建议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家庭情况、流动情况等进行动态收集记录。教师要根据这些情况因材施教。并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每一个留守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还有的需要进行安全方面、生活方面的、行为养成方面的教育。我希望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特别的关爱,特别是留守儿童中的后进生,思想工作不容忽视。让我们引导他们自主、自强、勤奋学习,让他们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❻ 新生入园家访教师应怎样与幼儿交流

家访正是一个深入了解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与家长沟通教育观念,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家访前,我们要认真分析制定家访的内容,深入研究是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了解家长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新生入园的家访工作有如下内容: 一、分析新生难以适应环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岁的幼儿,他们从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无微不至的保护之下,平时都有家人不离左右,乍一入园,心理上会有分离的焦虑;其次,现在的家庭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孩子们生活在顶端,既尊贵又孤单,家长们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识和自信心。第三,由于缺少与同龄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虽然喜欢与人交往,却不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常常会和同伴发生矛盾。 二、家访具体交流沟通的问题 (一)新生个人的具体资料 1.新生的个人身体健康状况。 由于孩子的年龄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会表达,因此,教师先要向家长了解孩子平时身体健康状况,有病时会有什么表现,为防止在园长病又联系不到家长,需要幼儿园直接送医院就诊出意外,还需了解孩子有无药物过敏史。同时,也要了解孩子有无食物过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征 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与家长一起商量讨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尽快适应结纳幼儿园的环境,愉快的开始幼儿园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发展情况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单独上厕所等。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大脑结构的发展。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理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而且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由于在家被过分呵护,大多自理能力极差,到了幼儿园以后,由此产生的不便使得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惧情绪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给家长提出孩子的发展建议。 (二)教师根据家访了解到的情况给家长提出建议 家访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和幼儿园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2.让孩子的作息规律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规律,刚上幼儿园时很不适应,中午睡不着,下午困得难受,小孩子就会闹情绪,活动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传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让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后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创造机会,在成人的监督下,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并对孩子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多干涉,不偏袒,让孩子们自己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与人交往,发展孩子的社会性。 5.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哭闹时,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识中,幼儿园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在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家长把能上幼儿园当成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让孩子形成一种这样的心理暗示:上幼儿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那里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伙伴,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被奖励上幼儿园。以此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 三、增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 几十个孩子一下来到幼儿园,教师不可能马上都熟悉。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时候有的孩子会排斥老师,有的孩子会害怕老师。当教师前去家访时,在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环境中,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让教师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了解,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孩子的情感. 通过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对于新生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坚持不懈的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❼ 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一,学困学生需帮助,老师和家长的合作很重要。因为客观上学生之间存有“智商”和“情商”的双重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就存有相应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学习上就引发了“优等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为缩小差别,遏制分化,在日常学习中,班主任对学困生要给予无微不至得关心与帮助,鼓励他们树立起追求进步的信心。每当他们学习上有了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通过家访,给学生家长报喜,做到师长合作,一起关注孩子的进步。这样做,既能给学生以成功的积极暗示与激励,又能让对孩子学习失去信心的家长重新燃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之火,与老师一道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使学困生坚定信心,困而思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走向更大的进步。
二,学生情绪出异常,家访应跟上。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情绪异常,班主任就要及时和他(她)谈心,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情绪矫正。如果学生情绪异常的原因来自家庭,班主任就要及时通过家访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议帮孩子矫正异常情绪的办法和措施,以引导孩子尽早走出不良情绪的“沼泽地”。
三,学生成绩往下滑时,及时家访齐力抓。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的高低仍然是衡量学生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习成绩,而是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会学习、会体验、会创新、会自理、会合作、会生存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反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学科成绩,但学科成绩是学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因此,当学生某一方面的成绩出现滑坡时,班主任要马上和他(她)“对话”,帮他(她)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并通过家访提醒家长和老师搞好配合,一起帮助孩子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努力提升学习成绩,鼓励引导孩子沿着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之路,不断进步。另外,遇到这种情况后,班主任进行家访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学生因成绩下滑而遭到家长的责骂、体罚,从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消极厌学,甚至逃学、出走、轻生等恶性后果的发生。
四,保护亲子自尊心,谈话艺术最要紧。更多的情况下,班主任是带着学生的“不足”去家访的,而家访的目的则是想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学生改掉这些“不足”。因此,班主任在家访时,向家长传递的信息应该是积极的,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是不丢面子的。这样的家访,家长满意,学生也会更满意。因为,“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孩子总是看着自家的好”,这是绝大多数家长共同的心理倾向,他们都不想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否定性评价。这就需要班主任的信息传递具有艺术性,先把学生的优点向家长讲足讲全,再把不足用努力的方向提出来,请家长给予配合。这样做,家长会高兴地、充满信心地接受班主任的合理化建议,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在家长面前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加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努力进步。从而,达到家访的应有目的。

❽ 幼儿园小朋友家访内容

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家访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拉近并且消除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感。

沈老师强调,孩子和老师间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的老师在家访时会主动抱抱孩子,牵着他们的手和他们沟通交流,问一些基本的问题。这样可以大致了解孩子是否怕生,感受到孩子是否乐意与人沟通,评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最基本的心里有数。”

另外除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爱好特长、特殊需求以及家庭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组成等信息都会做详细的了解和记录。每一位幼儿园班主任都会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甚至每位老师都希望知道孩子的小名,这样能够更加亲切地和孩子相处。

同时老师也会对家长提出一些入学前的准备建议。

1:自理能力

。离开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后,孩子需要在幼儿园独自做很多事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就是会自己上厕所和自己吃饭。希望各位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一定培养好他的基本自理能力。

2:心理建设

。很多孩子都会对未知和陌生的环境有恐惧感,家长在日常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期待感和成长的自豪感。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孩子接受新环境。

3:物品准备

。大部分幼儿园都会希望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条薄毯子,另外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让孩子带上自己的玩具或者别的必需用品。

家访时,家长可以这样沟通。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欢迎家长提出一切想问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减少一点孩子在将来遇到麻烦的可能性。”沈老师希望每位家长都认真对待家访,尽可能多地提供自己的孩子的信息。

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各位家长可以向老师简单介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优点长处

。有些孩子从小就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长处或者对某一样事物有着特殊的喜好。孩子对于自己擅长喜欢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动力和表现欲,这方面可以让老师了解,在校园生活中继续加以鼓励。

2:缺点和不足

。每个小孩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不足,比如容易开小差、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吃饭慢等。这些问题在预先告知老师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照和帮助。

3:特殊情况

。孩子个人的病史,过敏史或者一些特殊情况希望家长在老师家访的时候务必提前说明,好让老师和校方有所准备。

家长们在介绍自己孩子的时候不用过分强调介绍自己孩子的学术能力,幼儿园是一个让孩子在学龄前阶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与人相处能力的地方。沈老师希望每位家长对老师和校方充满信任,“我们绝对不会根据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来评价一个孩子。我们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能锻炼好自己的自理能力,懂事懂礼貌,能够在入学之后度过愉快地时光。”

其实,家访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只要用最真实,最热情的一面来和老师交流沟通就可以了。在家访的这半小时中,逐渐建立起孩子和老师的亲密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感才是每一个老师在家访时最希望达成的目标。

热点内容
既又英语 发布:2025-05-02 16:49:10 浏览:854
高考全国卷3数学2017 发布:2025-05-02 16:41:08 浏览:244
越南历史书 发布:2025-05-02 16:10:22 浏览:734
100图库彩图全年历史图库 发布:2025-05-02 16:02:11 浏览:116
微生物保健品 发布:2025-05-02 15:38:39 浏览:746
期末考化学 发布:2025-05-02 15:32:53 浏览:630
生物海报 发布:2025-05-02 14:57:09 浏览:187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发布:2025-05-02 14:54:05 浏览:927
什么猪饲料好 发布:2025-05-02 14:50:34 浏览:412
我的世界物理掉落 发布:2025-05-02 14:46:45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