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王子一家访问德国
❶ 威廉·亚瑟·菲利浦·路易斯的访华
预热:访华前先拜年 威廉王子被赞“接地气”
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2015年3月1日启动访华行程,将在4天内走访北京、上海、云南三地。这是威廉王子首次访问中国。威廉王子此行主要聚焦文化交流,外界亦期待,他的访问能够搭起中英间的交流“桥梁”,推动两国关系走向“黄金时期”。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农历大年三十,威廉王子通过视频发表春节贺词。他首先用中文问候“大家好”,在贺词的最后又用中文说:“祝你们春节快乐,羊年大吉。”
数百万中国网民观看了这段视频,不少人认为这拉近了英国王室和中国普通民众的距离。有人调侃称,“以前只知道威廉王子的发际线高,今天才知道他中文很棒”。还有人注意到威廉王子说到“羊年”时使用的单词是“绵羊”(sheep),而不是公羊(ram)、山羊(goat),由此被认为属于“绵羊党”。
这次威廉王子访华之旅,不仅是他首度踏上中国大陆,也是自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访华以来最受关注的一次英王室成员访华行程。
❷ 威廉王子2015年首次访华,对中英文化交流有什么作用
受这个采访,助推两国文化交流,使中英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
❸ 威廉王子夫妇现身柏林大屠杀纪念馆
当地时间2017年7月19日,德国柏林,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访问德国,参观大屠杀纪念馆。
当天,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和妻子在贝尔维尤宫欢迎到访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四人一起游览了贝尔维尤宫花园。
❹ 德国真的有叫威廉的人吗钢铁雄心中可以推翻希特勒换上一个叫威廉的人,这个威廉和英国人有关系吗
威廉是一个姓氏,一个比较尊贵的姓氏。就好像中国的东方姓氏一样,你听着就觉得高大上,人家是有家族的等等
❺ 世界上的十大家族!(例如罗斯柴尔德家族。肯尼迪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麦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奥纳西斯家族
这是一个奇特的财富家族。奥纳西斯是这个家族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世界船王。他从做烟草生意起家跃入世界航运业。他惟一的儿子不幸车祸身亡,他与自己的连襟另一位希腊船王互相斗富,并娶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霜摆阔。他的女儿与他一样任性,他选的女婿女儿不要,非要嫁给自己钟爱的人,当他死后女儿继承财产,又数次婚变终成一代女船王。她又有了女儿,死前托孤让别人培养财富家族的第三代。
洛克菲勒家族
美国最富的家族。约翰·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业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为银行家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尔文家族
这个财富家族在美国影响巨大。其创始人高尔文从卖爆米花创业到成为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使这个家族显赫至今。高尔文对他的财富接班人的培养花尽心血。他把独生儿子鲍勃经常带在身边,并热切地希望儿子进入企业界,他细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企业问题。长大后任命他为摩托罗拉副总经理,放手让他去领导一个家族企业,后来又任命他为总经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还要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当鲍勃带着自己的儿子克里斯去看望因病住院的高尔文时,他看到孙子的成绩激动了。
IBM沃森家族
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硬件公司IBM。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是托马斯,丁?沃森,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乡下人,靠推销起家一手把IBM这个当初生产磅秤、屠刀和穿孔机的小公司发展为世界超一流的硬件公司。他的独生子托马斯?约翰?沃森曾是一个经常去夜总会厮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小沃森继承了父业。把IBM的计算机事业推上峰巅。这个家族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而继续他的使命。
福特家族
福特家族曾经是美国显赫的财富家族。亨利?福特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成为汽车大王。他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埃兹尔恨铁不成钢,埃兹尔是个面慈心软的人,面对父亲说一不二的“绝对帝王”作风,听任摆布,最终成为悲剧根源,英年早逝。孙子组成“红粉兵团”进行逼宫夺权,曾一度使家族中兴,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辙,最终福特公司董事长由外人出任。开创了美国企业界将家族企业大权传给非家族人的先例。
马克斯家族
他们是名震英伦三岛的财富家族。这个财富家族主要经营服装和食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服装都在他们家族的公司马克斯――斯宾塞公司购买。其创始人马克斯靠5英镑起家。但马克斯去世时,他的儿子西蒙才19岁,大权落在了公司董事戚文手中。为争夺家族企业,西蒙结识了犹大商人伊斯利,二人互娶对方妹妹为妻,联姻打造财富家族。二人与戚文展开了董事局的主席之争,最终取得胜利,又联手共创辉煌,让家族中兴。并开始着力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迪斯尼家族
这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财富家族。其家族创始人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电影而名扬天下,接着又推出一系列卡通电影。兄弟俩又共同谋划开创了“迪斯尼世界乐园”。迪斯尼在事业未竟时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三驾马车”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另有数名“游击队员”也卷进纷争之中。女婿与侄儿大动干戈,侄子小罗伊一手遮天独揽大权,纠集朋党,将迪斯尼公司的触角伸向欧亚。
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摩根家族创造的“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和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J?P?摩根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J?P?摩根开创了“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杜邦家族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拓展资料: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
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前20的投资银行。据Paris Orléans(罗斯柴尔德集团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报数据,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资产为96.5亿欧元(这一数据在传播中被广为误传)。中国人对罗斯柴尔德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而在此之前,许多新闻、网帖已经不厌其烦解释过很多次,《货币战争》说的罗斯柴尔德都是错的--罗斯柴尔德既没有控制美联储,也没有坐拥50万亿美元资产。
参考链接:网络-罗斯柴尔德家族
❻ 威廉王子御驾亲征观战英德大战,这场比赛有哪些看点
我们都知道,欧洲杯最近在火热的进行中,就连英国的威廉王子也亲自观战英德大战。这场比赛是非常有看点的,可以说在英格兰所有人都是非常重视这场比赛的。
一、威廉王子观战英德大战,这是欧洲杯1/8决赛,英格兰对战德国的比赛。威廉王子观战英德大战,这是欧洲杯1/8决赛,英格兰对战德国的比赛。威廉王子携自己的王妃在观看台观战,连小乔治也身穿西装,严肃的看这场比赛的进行,可以说是非常的庄重。要知道一场足球比赛能够迎来这样的观众也是非常难得的,可以看出他们国家队足球从上到下都是非常热爱的,也是非常重视的。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威廉王子亲自观战英德大战可以说是非常的有看点了。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❼ 威廉王子首次访华参观了哪些地方
威廉王子在这里与关心慈善事业的中国青年代表互动。此次参与互动代表的服务对象多为儿童、青年与残障人士。来自北京农民之子文化发展中心的刘培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交流经验,并带孩子们开阔视野。
3月2日,威廉王子首先在北京的英大使官邸正式启动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作为首次中国之行开端,威廉王子在启动仪式上为Aardman公司的“小羊肖恩”雕塑点睛。今年将是中英首个文化交流年,一系列文化和创意活动将在两国集中展示
❽ 威廉王子首次访华对中英关系有什么推动作用
与持续密切的经贸关系同步,中英科技、文化和教育合作近年不断推进。双方已决定设立总额2亿英镑的联合科学创新基金。
❾ 威廉王子 欧洲最冷血的贷款鲨鱼究竟是指哪个威廉王子啊 有没有姓和名啊 只好具体一点哈
根据题目理解,阁下是想知道货币战争一书中,和罗斯柴尔德合作的威廉王子
根据书中内容,1769年罗斯柴尔德认识了威廉王子,而书中出现了“1803年,梅耶和威廉王子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梅耶的势力大大地跃上一个台阶。”以及“后来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对付的德国士兵比英国的还要多。”可以推测,威廉王子于1769年到1803年活跃于德国政坛“
当时的德国尚未统一,主要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出现威廉王子的,只有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三世。但是,腓特烈·威廉二世于1797年死亡,不可能在1803年出现,而腓特烈·威廉三世出生日期为1770年,也不是那个与罗斯柴尔德在1769年认识的威廉王子。
所以,个人认为,此威廉王子系有杜撰成分,也可能是时间不准确。当然,同期的德国联邦中也许有小国存在威廉王子,但根本达不到对罗斯柴尔德如此推动的能力。
以上是个人推测,如有错误,请见谅
❿ 威廉王子夫妇 走到哪儿都万众瞩目
1997年8月31日,三十六岁的戴安娜与她最后的情人多迪·法耶兹一同丧命的那场事故的原因,最终也不过像其他大多数车祸一般平淡无奇。“帕吉特行动”——苏格兰场[ New Scotland Yard,是英国首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除一般的治安任务,该机构负担着重大的国家任务,比如配合指挥反恐事务、保护皇室成员及英国政府高官等。]特别立案调查,对戴安娜的死因进行了三年之久的调查取证——最终的结论是,驾驶她那辆轿车的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三倍,而戴安娜,正是一场酒后驾驶事故的牺牲者。
她儿子们的感觉却不止于如此。他们谴责媒体,认为是他们的追踪和逼迫导致了他们母亲的死亡——“地狱猎犬”,威廉那样称呼他们——彼时的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的不列颠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无意去激起公众的愤怒——或者受到政府强有力的出版投诉审查委员会的镇压——英国新闻界达成一致,在戴安娜的儿子们十八岁以前,在他们从伊顿公学毕业出来之前,不去碰他们。稍晚,当威廉进入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而哈里则追逐他打算成为一名职业军官的梦想,进入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之后,新闻界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延长这一“不涉及”政策,允许王子们在长大成人之际拥有他们能够勉强呼吸的生活空间。
感谢英国那声名狼藉、贪得无厌的新闻界所作出的这一非同寻常的安排,威廉和凯特可以自由相遇,共坠爱河,并且——利用简简单单的伪装,成为了大学室友——在同一屋檐下,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时光。当他们于2005年6月取得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学位时——他是地理学位,而她则是艺术史——这对情侣甚至都没有在同一张照片里被拍到过。
一夜之间,那层保护膜就被剥去——随之而去的,是威廉心灵中那易碎的安宁。起先他了解,每当他们这对爱人在一起甜蜜相处时,他的安保小分队总能够将狗仔队困在河岸边——这多少给了他些安慰。但当他们不在一起时,凯特却是个相当容易得手的目标:不论她去哪里——无论是跟朋友们外出,去健身房,或者只是推着购物车进超市,凯特也总是被至少半打的记者尾随。他们从过道里跳出来,从灌木丛里钻出来,当她启动她那辆奥迪的时候,或者当她走向她那位于切尔西、正对着一个公车站的公寓前门时,便猛地现身,吓她一跳。
当一家德国杂志登出威廉在凌晨时分离开凯特公寓的照片时——单独用一个红色箭头去指向他们“爱的小屋”——用一个王宫官员的话来讲,年轻王子听闻是“脸色铁青”。他要求采取行动,并责成皇家御用律师事务所“哈伯特尔和刘易斯”,将此事认定为一起恐吓信性质的事件。这只是一系列以使伦敦新闻界让步为目的的严厉警告和猛烈谴责的开始。
这或许正跟威廉对控制欲的着迷和渴望密切相关。“我不会到处巡游,期待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听从于我,”他有一次说道,“但是我希望能够掌控我自己的生命……如果我对这件事不发一言、默不吭声的话,就是把我往对全局完全失控的道路上送,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主意。实际上,这并不符合我的个性……如果你不紧紧握住你的枪,你就会失去对局面的控制权。”
事情很快就变得显而易见——一旦发现新闻界恰恰正是他不能够控制的东西之一,威廉便把凯特拉到了皇室的保护伞下面。然而,即使是夹克下面别着九毫米格洛克自动手枪的魁梧保镖们,也不能够平息他心中清晰可见的恐惧感:有令人害怕的事情可能要发生——有令人害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了。
在2010年夏季,伦敦,针对他跟他唯一所爱女人的那场婚礼的种种计划正在秘密进行当中。好几个月的时间里,女王在白金汉宫的幕僚们都在同克拉伦斯王府[ 查尔斯王储现时的官方居所,米德尔顿受庇护于此。]的高级职员、圣詹姆斯宫的部分人员、威廉和哈里同住的府邸人员、他们的父亲查尔斯王子以及继母卡米拉一道,对细节部分冥思苦想。“我觉得,”卡米拉声音发哑地对她在海格洛夫庄园(那是威尔士王子在格洛斯特郡的产业)的邻居们说,“这真的很像是在对一份核武器条约进行反复磋商。”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时间的选取。2012年,对于英国皇室而言,将是格外繁忙的一年。伦敦不仅要在那一年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格兰还要举国欢庆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她的钻石庆典[ 指六十年或者七十五年庆祝。]。
查尔斯王子(他三十二岁时迎娶了年方二十岁的戴安娜)觉得将威廉的婚事推迟到2013年、他的三十一岁生日之前没有任何问题。但那就意味着将他们的恋爱期拖长到整整十三年,那正好是威廉不打算要凯特——早已被新闻界称为“久等的凯蒂”了——去做的。“这简直是耻辱,”在克拉伦斯王府的谋划会议上这个点子被提出来时,威廉说道,“她已经很有耐心了,但一切也都是有底限的。”
女王的想法则是,越快越好。尽管从事实上来说,凯特毫无疑问只是一个中产阶级出身的平民,但是女王殿下——对威廉而言是“奶奶”——从很早以前就接纳了米德尔顿小姐,认为凯特是她最喜爱的孙子的合适伴侣。公众并不知道,2007年这对情侣高调闹过分手之后,女王私下里曾经站在凯特一边,帮助她赢回了威廉的心。
女王总是对威廉特别关心。查尔斯将在六十岁后登上王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她很早就意识到,这个君主政体的未来势必将落在她孙子的肩膀上。因此从他五岁起,她就开始了一种仪式,一直延续到他进入大学才停止。每个礼拜,威廉都会跟奶奶一起喝茶,不是在温莎城堡就是在白金汉宫,雷打不动。在这些相聚的时间里,女王会跟这个男孩聊学校里的事情,聊各种运动,还有他喜欢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在进行所有事情的时候,女王还时不时地尝试着悄悄给他上点历史课。比如为了说明某个观点,她会取出一封亨利八世的信件,又或许是一张迪斯雷利[ 英国19世纪著名政治家、小说家。]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便函——当然,都是原版真迹。
威廉十分珍惜这些同奶奶在一起的时刻——这样的皇室教程,她从未曾劳心去教过她自己的儿子。最近几年,威廉也愈发仰仗菲利普亲王,向他请教各种建议、经验与忠告。当皇室开始公开讨论庆祝菲利普亲王2011年6月10日的九十大寿计划时,凯特表达的意见显而易见,“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日礼物了——”她对一位自从少女时代起一直很亲近的密友这样说,“除了亲眼看到自己的孙子结婚之外。还有,这可不是——”,她眨着眼睛补充道,“说我在催促些什么……”
这样的多愁善感对准新郎的影响同样也很大。即使是他在北威尔士的海岸一处偏远的空军基地开始异常艰苦的搜救直升机飞行员训练时,威廉——完全清楚他的大部分私人生活仍旧是同国家事务紧密相连——每天都会跟圣詹姆斯宫的幕僚们通话咨商,关于何时何地及怎样将他的婚约公之于众。
更重要的是,威廉正在仔细考虑他将会真正请求凯特同他携手共赴婚姻殿堂的最终时刻。在戴安娜去世之后,到了要选取纪念物时,哈里选取了她母亲那枚上镜率最高的蓝宝石-钻石订婚戒指,而威廉则选了她最喜爱的卡地亚坦克金表。在2009年,威廉跟他的弟弟商量,问他是否愿意做个交换。“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威廉跟他一位在伊顿公学的同学说,“并且,我可不认为哈里将会很快结婚。”
在想着不久以后将要举行的盛大典礼、所有望而生畏的繁琐的准备工作、那些夸大其词的报纸头条以及拥挤狂热的人群时,未来的英格兰国王完全没有办法将梦魇中那关于凯特受难于伦敦交通的梦境幻象从脑海中抹去。“纯粹的恐怖”——这是他描述那些梦魇的方式。“我颤抖着醒来。”他也不能够忘记他的母亲是如何描述那被新闻界一直骚扰着的心情的。“这很糟,”戴安娜有一次这样说道,“比性虐待还要糟糕。”
这种不断咬噬心灵的恐惧感,王子曾跟他的一位皇家护卫官提到,现在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加严重了。当威廉去回想那降临在他母亲身上的恐怖命运时,便也同时面对着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无论他的妻子是谁,她的余生都将受到新闻界的骚扰:就跟戴安娜曾经遭受过的一样。
此刻他的脑海中就只有一个问题在回响:“我真的有迎娶凯特的资格吗?”
你们必须相信我,当我告诉你们,我作为国王所应履行的职责——如果没有我所爱着的女人的帮助和支持,乐于去承担那一重担是根本不可能的。
——威廉的曾叔祖爱德华八世
于他在1936年的退位演讲上所作出的感人宣言。
我不想要一位把我当成女王来尊敬的丈夫——如果他不是像深爱一个女人那样来深爱我。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