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传统
关于教师家访的做法 教师怎样做家访?做好家访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备而访。班主任家访前要确定家访的目标,讨论的问题,同时要对被家访学生在校的表现,各科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都了如指掌.这样即可以在家访时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时效,又可以让家长感到老师很关心学生,从而拉进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便于更深入的交谈.
2、要提前预约。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现在许多家长都忙于工作,常常不在家,如盲目家访,不仅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自己的情绪.事先约好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家长安排好家庭事务,防止尴尬的场面出现.
3、要选择时间。家访时最好选择在放学后,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不仅能聆听到老师与家长谈话的内容,又能让学生当着家长与老师的面说说心里话,从而增强家访效果.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家长的工作.
4、要注意观察。教师进学生家里前,要注意观察学生家庭周围的社会环境;进学生家里后,通过观察学生与父母的交谈,家庭的环境布置等,以此来了解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因素.
5、态度要谦和。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家长不是敌人,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所以我们要相信大多数家长是通情达理的,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
6、要讲究技巧。班主任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掌握分寸.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要求家长不要放松要求;对于某些方面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指其缺点,要善于发现闪光点.
7、改变观念,“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传统的教育方法,使“家访”这个词等同于“做坏事”、“没事不家访”、“家访没好事”。
8、改变“家访”的方式,家访不应是主角缺席的“审判”。很多“家访”的场合,老师或家长会让学生暂避,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猜疑情绪,对家访产生怀疑,容易产生误会。
2. 家访的重要性
、家访老师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家访老师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的目的:
是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合适的引导。这需要老师自发的责任心和社会教育改革的共同推动。
1、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2、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三、家访老师去学生家长家里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上要重视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通过家访,可以跟家长交流情况和交换意见,统一认 识,这样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
2、家访应有准备地进行。去家访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提前告诉家长,否则,学生家长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第二,必须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第三,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想要说什么,最好在心里有个提纲,到时一五一十,侃侃而谈,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家长听起来肯定认真,觉得老师工作细心,很负责任。
3、选择适当时机家访。有利的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例如学生生病在家上不了学校、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后进生有很大进步、学生生活遇到了困难、学生之间产生误会,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4、家访要讲究艺术性。家访时的谈话最讲究技巧,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来进行。首先要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多种缺点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从爱心出发,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应该从表扬其优点开始,打开家访局面,使家长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的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交谈中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同样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家访的气氛会比较融洽,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孩子也会消除恐惧心理,愿意改正缺点,增强进步的信心。
3. 家访是什么意思
家访就是去家里看看,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你的生存环境,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和你的主要简历!
4. 家访的优点和缺点
家访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法宝”之一,教师通过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于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根源,有时一次家访比什么都管用;对于普通的学生,一次家访有可能造就一个“明星”;对于心目中的好学生,一次家访可能会发现其潜伏的一些问题。
初中生应该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家访,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同家长的感情,以便找到更多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家访是老师、家长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一手段,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的帮助。
电子家访虽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传统家访的作用是现代通讯工具无法替代的,它既可增强家校间的横向联系,又能进一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
鉴于家访对孩子成长的诸多好处,有能力的老师是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家访的。
做班主任时,家访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现在不做班主任了,而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女班主任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家访对他们来说困难比较大。所以,我准备以科任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家访,在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5. 传统的"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取代吗
这个我觉得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去解决。但是只有面对面才能感觉最深。
6. 网络信息时代,家访是否还有必要
对于当前网络通讯技术发达,有些人认为班主任家访没有必要,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第一,家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同学生家长沟通的必要途径。尽管现在通讯工具很发达,但家访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访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了解,从而更有效的实施个别教育,还可以促进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树立好的社会形象,这是网络通讯不可比拟的。
第二,传统的家访能拉近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感情上的距离,促进老师和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现如今,老师用电话邮件和家长交流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总之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有效互动,家访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一座桥梁,通过家访能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因此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7. 家访的目的及内容是什么
1、督促其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
2、交友问题;
3、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
4、如何提高控制力;
5、鼓励其向“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在年级中往前冲;
6、端正其异性交往观;
7、作为班干部怎么自律,避免和同学矛盾问题;
8、鼓励、肯定其学习积极性;
9、作具体方法指导,以期可以获得成绩上有进步;
10、帮助她如何控制自己急躁的性子;
8. 家访跟政审有什么区别
政审和家访是征兵中的两个程序,两者有区别。
征兵的第一步是体检,体检结束后是政审,政审结束后是家访,家访结束后是通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