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教师生产特征

教师生产特征

发布时间: 2021-09-27 21:27:59

A. 教师具有哪些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
1、教育目的全面性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化或改革。
2、教师要因材施教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人,所以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3、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
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迅速作出的判断,随机应变解决问题。
二、教师劳动具有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从时间维度而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在时间上的表现。
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指从空间维度而言,没有严格的劳动空间界限。教师劳动的广延性是从空间维度阐述教师劳动特点的。
三、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长期性是由于教育活动具有迟效性。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的把握,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体现,而某个人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启蒙老师,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该特点。
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是指教师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通过学生的成就来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说教师本人也是活生生的教育因素。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是指每个教师都是独立地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是指学生最终的发展情况是所有老师的心血,如三四年级的老师就享受到一二年级老师的劳动成果,共同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

B.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4)教师劳动的示范性;(5)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答案解析】

C.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3)教师生产特征扩展阅读:

一、教师劳动报酬:

教师劳动报酬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教师付出一定劳动后,按“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物质补偿。教师劳动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劳动,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164 页)。

在中国具有多种形式。除工资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教龄津贴、特级教师补贴、班主任津贴、代课代职金、兼课酬金、超工作量酬金和其他奖励资金等。

近年来教师报酬偏低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994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改善教师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教师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D. 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E. 教师职业的主要特征

教师工作基本特点:
1.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艰巨性。教师的劳动不只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从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出发,培养人的目的出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不仅教书,而且要育人,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独立性。教师也要集体备课、相互学习,但其目的也是要使个人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它不能代替教师个人的独立工作。
3.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群体,每个学生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智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潜力都有所不同,每个学生可能获得的发展也会不同。
4.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教师的工作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不断转化、渐进的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5.工作价值的迟效性和间接性。教师的工作价值就是学生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这不像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作那样可以立竿见影。

热点内容
怎么查qq 发布:2025-04-30 22:36:31 浏览:575
如何访问外网 发布:2025-04-30 21:13:09 浏览:679
什么犬什么什么 发布:2025-04-30 21:08:56 浏览:437
北师珠教学管理系统 发布:2025-04-30 19:19:56 浏览:919
教师暑期感悟 发布:2025-04-30 18:35:46 浏览:507
数学书2年级 发布:2025-04-30 16:22:56 浏览:664
老师磁力下载 发布:2025-04-30 15:38:26 浏览:478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4-30 15:34:06 浏览:125
颜色英语单词 发布:2025-04-30 15:25:42 浏览:350
语文象征 发布:2025-04-30 13:58:28 浏览: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