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生之间词

师生之间词

发布时间: 2020-11-19 09:20:53

⑴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有哪些

  1.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南北朝)庾信《徵调曲》

    译文: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教育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朝)郑燮《新竹》

    译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清朝)《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

    译文: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

  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传》

    译文: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⑵ 形容师生关系好用什么

尽职尽责
提心吊胆
受宠若惊
尊师爱生
谆谆善诱
为人师表
承前启后
耳濡目染
言传身教
奉为楷模
循循善诱
百读不厌
一曝十寒
苦口婆心
滚瓜烂熟
切蹉琢磨
博采众长
取长补短
去伪存真
百年树人
去粗取精
青出于蓝
良师益友
温故知新
一脉相传
以身作则
旁征博引
喋喋不休
出口成章
促膝谈心
引经据典
呕心沥血
伏案疾书
勤勤恳恳
满面春风
良师益友
潜移默化
必恭必敬
洗耳恭听
聆听教诲
胆战心惊
语重心长
热情洋溢
不慌不忙
心平气和
绘声绘色
口若悬河
金玉良言
谆谆教诲
要言不烦

⑶ 表示“师生情”的词语有哪些

良师益友、尊师重教、师恩难忘、舐读之情、良师诤友、师恩难忘、师恩图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恩重如山

⑷ 有哪些写师生情的古诗或古词

1、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译文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2、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3、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4、师说

唐代:韩愈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5、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译文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⑸ 师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良师益友
尊师重教
师恩难忘
舐犊之爱
春风化雨
严师高徒

⑹ 描写师生情谊的诗词

1、《玉楼春·春恨》宋代诗人晏殊

原文: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译文:天涯海角都有尽头,但是老师的恩情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2、《《徵调曲》(其六)》南北朝诗人庾信

原文: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译文:河流中饮水时,会想起这水的源头来。学有所成时,会感念我的恩师。

3、《师恩难忘》近代刘绍棠

原文:师恩难忘意深浓,桃李人间茂万丛。

译文:老师的恩情深厚很难忘记,老师所教的学生遍布天下。

4、《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儿

走进安静的小院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休息吧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5、《师生情》 现代丹枫草

无情的岁月

吞食了我的青春

昔日的少年

增添白发无数

冬去春又来

花谢花又开

一群五十多岁的学友

欢快地向生态园走来

看着老师满脸的皱纹

想着属于我的未来

心中增添了惆怅无奈

师生的情

同学的谊

像美丽的月季花

永远盛开

⑺ 关于师生的词语

尽职尽责 , 提心吊胆, 尊师爱生, 谆谆善诱,去粗取精 , 青出于蓝 , 良师益友, 温故知新 , 一脉相传,语重心长, 热情洋溢, 不慌不忙 ,

⑻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

(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徵调曲》。诗文曰:“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诗大意为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成语“饮水思源”的由来,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的教育。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文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该诗是一首别后相思之作,诗歌原意是表达相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诗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⑼ 表达师生情的词语

师生情:良师益友 尊师重教 师恩难忘 舐读之爱 友情:八拜之交 情深厚谊 高深厚谊 情深义重 惜别: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 难舍难分 依依惜别

⑽ 四个表示师生情的词语

表示师生情的词语良师益友、程门立雪、言传身教、奉命承教、程门立雪等。

一、良师益友

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二、程门立雪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

三、言传身教

释义: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出处:《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这般言传身教的情景,社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四、奉命承教

释义: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译文:我自以为奉命接受教育,可徼幸无罪了,所以受天命而不辞。

五、尊师重道

释义:尊敬授业的人,重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热点内容
药物化学习题 发布:2025-05-14 04:23:45 浏览:642
教育培训章程 发布:2025-05-14 04:13:05 浏览:634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库 发布:2025-05-14 03:21:37 浏览:461
小学语文拍手歌 发布:2025-05-14 02:17:21 浏览:531
魔兽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01:45:05 浏览:911
微生物标本采集原则 发布:2025-05-14 01:41:26 浏览: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发布:2025-05-13 23:45:47 浏览:206
好未来语文 发布:2025-05-13 23:30:47 浏览:798
胃有哪些 发布:2025-05-13 21:28:01 浏览:31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