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溺水
⑴ 暑假期间学生在家发生溺水死亡事件,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吗
我认为主要是家长的责任,因为放假了就是将孩子还给家长了,并且学校也有宣传防溺水只是,所以我认为学生在暑假期间溺水是家长的错
⑵ 暑期怎样预防溺水1000字
当您的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和水桶附近),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离开,当您去接电话或与别人聊天时,危险就有可能发生。
●勿在没有成人的陪同下,让孩子独自去游泳。
●勿让您的孩子直接潜(跳)入水中;除非他已学会潜(跳)水的方法,但仍需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 如何防儿童溺水意外发生由于夏季气温高无论家还外出孩子有更多机会与水亲密接触正因为如此夏秋两季也溺水高发季节由于防护不当和家长疏于看护儿童溺水事件有发生
近日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通过“2007强生儿童安全周”活动首次公布了《2000年至2005年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调查分析报告暑期儿童意外死亡高发期平均每年有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每年5万多因意外死亡0-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儿童几乎占到60近几年我国暑期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且趋势有增无减主要源于家长缺乏预防儿童溺水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不当
●家长有保护孩子的意识但未必知道正确的方法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的崔民彦女士说这分析结果来源于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的相关统计数据其实从保护孩子的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家长应该比很多国家的家长都高但怎样保护讲方法的单从预防孩子的意外伤害来说家长该如何做不所有人都清楚最近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新生儿出生不久家长给孩子套一游泳圈然后放水里家长的感觉套了游泳圈一定很安全然后到隔壁房间去做其他事这短短的间里这候孩子窒息了家长不乏保护孩子的意识但应该怎样保护?很多家长未必知道正确的方法警示大家危险性的同还需要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分析数据显示14岁下儿童家庭溺水事件中有80发生4岁下的儿童中4岁下家备受看护的儿童恰恰最容易家中溺水1岁左右的幼童溺水事件超过一半发生自家的浴缸中主要原因看护不当或溺水发生看护人员不场另外室外的游泳池也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很多溺水事件由于泳池或温泉池之类的排水管造成的一旦孩子的头发或身体某部位被吸入排水管口管道过滤系统所产生的巨大吸力对孩子会产生极大伤害甚至造成死亡
“当遭遇溺水儿童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内身体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儿童发生溺水后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做好场抢救对挽回儿童的生命极为重要为避免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家长还要加强暑期儿童的人身安全监护措施同提醒儿童不要擅自到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即便游泳也必须有救生设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护;学校社会政府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儿童溺水事故
●在泳池游泳时要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
●在水中不要吃东西,因为孩子有可能被呛噎。
●当孩子在船上、在海边或参加水上运动时,坚持让孩子穿上高质量的浮身物。
●检查孩子经常去的地方是否有无护栏的水池;如果有此情况,要教育孩子注意水安全。
●要让孩子远离泳池排水口。
●建议当孩子8岁时,开始教孩子学习游泳
⑶ 暑期防溺水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个其实就是,嗯,最好是去人多的地方游泳吗?嗯,还有就是要积极的学习游泳
⑷ 暑假期间,孩子发生溺水事故和学校有关吗
我觉得在暑假期间孩子发生溺水事故和学校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这个时间属于家长看护的时间,所以只和家长学生有关系。发生事故之后就要以此为戒,争取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和家长都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觉得这个事情和自己没有责任就不再去管了。这次事故也真的是让人很痛心,所以一定要好好教育自己孩子。
⑸ 暑假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吗
暑假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不同年龄的儿童溺水地点有所不同,1岁~4岁幼儿溺水往往发生在室内的水桶、水缸或浴池,5岁~9岁儿童常在水渠、池塘或水库溺水,10岁以上孩子溺水主要发生在池塘、湖泊、江河中。
专家表示,5岁以上儿童学会游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教孩子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同时,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叮嘱他们绝不能去池塘、湖泊、河流游野泳,不让他们在临水的地方玩耍;游泳需到正规的游泳场所,且必须有救生员或会游泳的成人陪同看护;在游泳前,先做好热身运动,以防肌肉抽筋;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呼喊,应寻求成人帮助,儿童切勿盲目下水营救。
⑹ 暑期如何防止学生溺水事故
主家要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就需要家长的监护,不要让孩子出去,特别是到水多的地方去,不要下河游泳。
⑺ 暑假到来溺水事件频发,你有什么还的建议
一、自救来
1.很多人在溺水自后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慌张,在溺水时胡乱挣扎,这样反而会导致自身身体的下沉、呛水和淹溺。
2.镇定后可以采取仰泳的方式把自己的嘴巴鼻子露出水面进行呼吸,争取更多的时间。
3.会游泳的人应该在落水自救过程中防止身体出现抽筋并保存体力。
二、救助他人
1.巧用绳竿:在有绳竿和木板等工具的场所,发现溺水者可立即利用工具进行快速的救护。
2.下水救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会游泳者下水救人时,应当绕到溺水者身后或潜到水底,用手从起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回岸边。
三、注意事项:
1.防止抓抱:下水救人时,不要让溺水者抓、抱,如果被抱住,要放手自沉,溺水者才会放开
2.谨慎下水:施救者如果比较疲劳或不了解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
此外,为了避免溺水事件发生,我们还是呼吁:
1.选择设备设施完善的正规场所游泳,不去写有禁止下水标示的水域。
2.游泳时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在水中玩耍时抽筋。
3.控制在水中游泳的时间,不长时间在水中浸泡。
4.不熟悉水性的人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⑻ 2019年暑期已经发生多起学生溺亡事件,家长为什么重视不起来呢
溺水事件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开始老师就教育大家不能到水边活动,而且每年放假都会发家长通知书,上面都会写上家长要看管好孩子,不让孩子去水深的不安全的地方游泳。
每年报道这样的事情其实挺多的,但是大家都当做是耳旁风,报道完了,自己听完了就过去了,很少有人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真正的意识到不能去深水坑,不能去不安全的地方游泳。
所以我认为发生这样的事件,家长是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的,孩子毕竟还小,他们没有安全意识,但是这种东西是需要家长传递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