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德的古文

师德的古文

发布时间: 2020-12-29 14:44:37

A. 有没有什么骂那些师风不正、师德不全的老师的古文

古人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初闻此言,余不之信。盖余私塾所读以来,所遇良师者,亦不少焉。今岁余初入大学,方信斯言不虚,盖余未之遇也。

今之大学者,托扩招之名,广敛横财,遂使天下学子,无论良莠,皆榜上有名。猫狗之流,俨然骄子同列,呜呼悲哉!然天下大势,欲使有生之人,皆从文流,此亦不为过也。余所以不平者,在今之师道不存矣。夫为师者,事不过三:传道授业解惑也!于今观之,亦有三事:消遣怠工兼职也!更有甚者,误人子弟,淫人子弟,杀人子弟者亦有之!悲哉!

今之为师者,业不精者有数,德不立者有数。余曾于课读之余,数诘某师,其汗下淋淋,继而恼羞成怒。此殆古人所谓“都都平丈我”之流哉?似此无能之辈,且高居“教授”之名,安享俸禄,尸位素餐,学子何辜!?

又有钻营牟利者,鄙清流,羡达贵。故常思谄媚,可怜一方净地,成敲门砖处,三尺讲台,乃无心眷顾。每日惟思勾心斗角,逐虚名焉。似此,亦吾等之大不幸也。

更有淫心炽热者,道貌岸然,伪为忠厚,实则猎艳花丛。每见丽殊者,则佯作关切,或诱之以物,或动之以情,污人子女。此乃下下流之者,以禽兽冠之亦不为过。

今之世风,唯利是逐。人心不古也久矣!余每读先圣孔子与其弟子之事,辄掩卷太息。欲振颓风,厉清正,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叹焉。固念师德今不存,余或可另辟他途,尝夜读古籍,寻古人为师焉。此亦可谓“舍近求远”乎!殆为今之“为师”者笑乎?

B. 楼师德文言文翻译

是娄师德吗?
http://..com/link?url=-ieBtejERV4krkw-
(武后)以夏官侍郎娄师德同平章事。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校。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唐代娄师德的弟弟即将出任一个州的州长,赴任之前,来向兄长辞行,并向兄长讨教做人和做官的经验。
娄师德告诫弟弟说:“现在,我做宰相,你做州长,你知道别人会怎么样呢?”
弟弟说:“我猜想他们准会妒嫉咱们。”
“那你准备怎么对付呢?”
弟弟认真地说:“哥,我虽然不聪明,但颇有忍耐之心,从今以后,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会悄悄地把它擦干。人家的妒嫉和挑衅,我不会计较,我装着不知道,不去管它,这样就可以平息他们的妒火,不至于结下冤家,惹事生非。因此,你可以不必为我担忧了。”
娄师德听了,摇摇头说:“你所做的,正是我所担忧的:你想想,人家为什么向你吐口水?还不是为了侮辱你。你如果把口水擦干,虽然并没有对他表示抗议和不满,但还是违背了人家的意愿,扫了他的兴。人家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会罢休,下次可能还要吐到你的脸上。因此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唾沫留着,让它自己干掉,没有人时再把它洗去。”
弟弟听了,越发佩服兄长的宽容大方。

C. 歌颂师德的古文名句或者诗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D. <唾面自干>文言文翻译原文: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教之耐事。师德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娄师德教给弟弟要耐心的事。娄师德说:“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做到宰相。现在你呢,又去做很高的地方官。有点过份了,人家会嫉妒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跪下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来自勉,绝不让你不放心。”娄师德说:“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对你发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不满而擦掉,使人家就更加发怒。应该是让唾沫不擦自干,面对着唾你的人要笑着接受,怎么样?”

E. 关于师德的经典名言

师德名言(名人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6、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7、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8、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义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第斯德

9、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

10、务学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

11、我觉得,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

——于漪

12、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

——叶圣陶

13、做导师的人自己更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洛克

14、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卢梭

15、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卢梭

16、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授给别人的。

——第斯多惠

1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乌申斯基

18、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的。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理上各种微小变化更富于敏感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摸捉一切最精细的事物,这点是应该记住的。

——加里宁

19、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象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虽然读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了。

——托尔斯泰

20、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邓小平

F. 关于师德的古诗词有哪些

1、《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7、《七绝·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8、《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9、《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G. 请问关于“老师的师德”名言或古文有吗 是给学校做校园文化用的。急!!!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慈父+慈母=教师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个无愧为教师的天职。
★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宁做奋斗者登山的拐杖,不做闲逸人享乐的温床。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我是一粒土,我愿化作学生成长的沃土;我是一滴水,我愿融入学生思维的海洋;我是一粒沙,我愿托起学生知识的大厦;我是一名教师,我是水,我是土,我是沙……,我是学生成长的导航塔!
★细节见精神,习惯成命运。
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把自我教育作为他终身的任务。 ——第斯德
教师就狭义说,是讲授某门功课的教师,就广义说,是有权威的,有智慧的,对人们有重大影响的人。 ——加里宁一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崇高事物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乌申斯基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对于教师给予他们的良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 ——赞科夫
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 ——叶圣陶
热情的老师,你要保持纯朴,谨言慎行。 ——卢梭
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象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裴斯泰洛齐
教师的艺术和技艺恰好是善于把心灵和才智结合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苏霍姆林斯基
1.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2.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3. 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4.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1.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2.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3. 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4.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5.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叶圣陶

H. 关于教师的古文

<<师说>>

作者 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 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背景

《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於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覆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I. 关于“老师的师德”名言或古文有吗

例如:

1、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2、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3、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4、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5、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6、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7、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8、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9、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
10、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11、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12、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 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J. 文言文《娄师德感怀狄公》翻译及赏析

娄师德感怀狄公
译文:
狄公与娄师德同为宰相 狄公排斥娄师德不是一天两天了 武则天问狄公 朕钦重你 你知道为什么吗 狄公回答说 臣因为文章出名考中进士 并非碌碌无为因关系成功 武则天良久说 朕很了解你的情况 你的腾达 其实是娄师德的帮助 然后武则天名左右拿出装奏章的筐箧 取出十张推荐表 让狄公看 狄公看完后 惊恐不已 想武则天请求去官 武则天没有责备狄公 狄公对外人说娄师德包涵了自己的不满 然而 娄师德听后没有一点自傲。

热点内容
河北高一语文 发布:2025-09-13 12:37:27 浏览:839
学霸班主任 发布:2025-09-13 11:47:07 浏览:346
高三语文素材积累 发布:2025-09-13 11:35:58 浏览:735
美术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9-13 11:24:53 浏览:938
小学师德述职报告 发布:2025-09-13 08:53:41 浏览:468
社会摇广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9-13 06:12:04 浏览:6
语文教学改进措施 发布:2025-09-13 05:43:52 浏览:351
美丽的英语单词 发布:2025-09-13 04:53:47 浏览:113
教育青少 发布:2025-09-13 04:51:27 浏览:117
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表 发布:2025-09-13 04:34:41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