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风尚
㈠ 青岛老师30年每天给学生布置作业,这对师生你从中看到了哪些精神
青岛老师30年每天给学生布置作业的相关新闻曝光后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看过这个视频的人都会感到非常感动,我个人也确实有被感动到哭,这样的师生情真的很催泪日,也很羡慕这样的师生情,那么,从这对师生你看到了哪些精神呢?我看到了学生身上舍己为人、强大责任心的精神,在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精神,我觉得这对师生身上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真的非常棒!我觉得不管是老师还是这名舍己为人的学生,他们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给予我们温暖。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教师做好教育工作,造就新一代人才;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实践者、推动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的良好品德修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能使教师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克服一切非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正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他们也将决定着未来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以及社会风尚的状况。因此,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尚。
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它要求教师要有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与国外的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比较:
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
原则一: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一名有价值、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因此,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求知与理解欲望,以及成熟的价值目标的形成。为了履行对学生的职责,教育工作者:
·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不应无理限制学生的独立行动。
·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
·不应故意隐瞒或歪曲有关学生进步的主题内容。
·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
·不应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
·不应基于种族、肤色、宗派、性别、原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社会或文化背景、性倾向不公正地——
a.不让学生参加某活动,b.剥夺学生获得某项好处,c.让学生获得优待
·不应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
·不应透露在职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除非完全用于职业目的,或法律要求。
原则二:对本职业的责任,公众赋予教育职业以信任与责任,对其职业服务提出了至高要求。教育职业服务的质量对国家及其公民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信念下,教育工作者应该不遗余力地提高职业水准,努力营造一个鼓励运用专业判断能力的氛围,创造条件吸引值得信赖的人从教,帮助避免不合格人员从事教育。·为了履行对职业的职责,教育工作者——
·不应在求职的申请资料中故意作出错误陈述,或未能透露有关其能力与资格的事实材料。
·不应瞒报或歪曲自己的职业资格。
·不应帮助在道德、教育背景以及其他有关特征方面不够格的人进入教育职业。
·不应有意对某职业岗位申请者的资格作出错误陈述。
·不应帮助一个非教育工作者实施未经授权的教学实践。
·不应透露在职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同事的信息,除非完全用于职业目的,或法律要求。
·不应故意对同事作出不实或恶意的陈述。
·不应接受任何可能损害或影响职业决定或行为的酬金、礼品或好处。
美国教师职业道德:
1.记住学生姓名;
2.注意思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但不持有偏见;
3.对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力争公道;
4.要言而有信,不能对同一错误行为采取今天从严、明天从宽的态度;
5.不得使用不能实施的威胁性语言;
6.不得因少数学生的越轨而责备全班学生;
7.不得当众发火;
8.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
9.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主见;
10.要对学生以礼相待;
11.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
12.不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
13.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
14.避免与学生公开争论,应个别交换意见;
15.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
16.少提批评性意见;
17.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
18.要保持精神饱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19.要利用电话等手段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20.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注意与行政部门保持联系;
21.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㈣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教师做好教育工作,造就新一代人才;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实践者、推动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教师的良好品德修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自身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能使教师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通过积极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选择能力,克服一切非道德意识的影响,从而形成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风尚
正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他们也将决定着未来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以及社会风尚的状况。因此,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尚。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㈤ 师德风尚丨中国古代的师德师风,你了解多少
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