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当代工笔人暑期班

当代工笔人暑期班

发布时间: 2021-01-17 03:16:47

1. 当代工笔画家 何红玉

郑经五 名纶恩,字经五,号纬一,潍坊人,自幼嗜画,青年时拜师于候卓如和刘书内诰,习山水容,后学陈洪绶,任伯年等名家,攻古代人物,以传统技法为本,重线描变化,力求形神兼备.
其所绘古典人物画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型展览并获奖,近百件作品被海内外友人及权威部门收藏。作品屡载报刊,个人传略被收入《国际书画家大辞典》、《世界书画名录》、《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老年书画家大辞典》等多部典籍。其入室弟子杨振华的作品都早已过万了,他的作品我想应该高很多吧?

2.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的风格中有唐卡因素的

唐卡是来我国藏民族自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已超越了绘画的范畴。其艺术形式和元素广为我国当代艺术家们借鉴和采用。我觉得其中有一位艺术家韩书力的艺术作品中多有体现,而且结合的最好。
传统的唐卡多是描绘藏佛像、上师等,如今新的唐卡艺术作品,也已经拓宽了其艺术表现范围,融入生活,表现现代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是为新唐卡。

3. 现在当代工笔画比较好的有谁呀

当代“工笔三杰”分别是何家英,冯大中,杨寅,现在购买工笔画可以选择杨寅老师的作品,现在是价值低洼期,未来升值的空间比较大,希望采纳!

4. 对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的几点认识

一 、 中国工 笔人物 画色 彩发 展现 状 地运用 于 自己的现代创 作 , 大胆借 鉴其他 艺术 , 包括 油画 、 版画 等, 大胆创 新和 改革 画料 , 色 彩运用 明快清 丽、 优 美和 畅。从作 品画面 中可看 出他用色 单纯 , 善于 营造 气氛 , 使 画面 生动活泼 , 给人 以吉祥 、 圆满之感 , 又可 以看到他 追求清 新秀逸 、 率 意疏 朗 中国画的色彩发展过程是 : 从先秦 两汉的萌芽 、 魏晋南北朝 的兴起 , 至唐 五代 的繁盛 , 到宋元 时期 的衰 落。色彩的发展从简 单 到复杂 , 又从 绚丽 多彩渐趋清 淡单一 , 以至于后来用 “ 墨分 五 色” 替代 了“ 随 类赋 彩” , 色彩被放 到 了次 要的位置 , 用色 处在相 对 薄弱 的环节。 随着 时代 的变迁 、 观 念的更新 , 艺术家对色彩 的 认 识也有所更新 。工 笔人 物画在传统 的基础上 汲取 了世界范 围 内的绘 画特 别是现代 绘 画流 派 的一些艺术 营养 , 从而形 成 了具 的新格 调 。王天胜 高度 重视 色彩 的造 型 与表 现功 能, 充 分显 示 色 彩 的魅 力 , 使 线 与色彩 相得 益彰 , 从而增 强 了画面的视 觉 张 力 。他 的作 品在 凝重 与鲜 活中求统一 , 在 统一 的色调下 求变化 , 具有一种精彩纷呈又洋溢着 内在美 的动人意境。 有 现代 审美特点 的新工笔 画。在 当今 , 许多 画家意识到 色彩是 绘 画的生命 , 对色彩的研究是 中国画变革的一个 重要突破 口。 四、 当代淡 彩 画 的色彩 表现 淡彩相 对于 重彩来说 , 不求浓 烈, 而求色 彩的冷 暖、 笔墨 内 涵 的微妙 转化 , 也强调 一种 笔 墨格 调 , 以色助 墨 , 以墨 显色彩 。

5. 当代工笔画与传统工笔画有什么不同

艺术作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思想和精神风貌,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传统工笔画和现代工笔画在艺术表现上有了巨大的变化。

1、题材不同

传统工笔画以山水、人物、动物为题材进行表现,一般与当时的社会面貌有关。
当代工笔画表现我们的时代、社会的精神面貌与审美情趣,其作品主要以教育人、启发人为主。

2、表现技法不同

(1)用笔: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墨色分染为主,线的内在属性和特点已经为其形式奠定了基调,使画者必须对物象提炼和概括,将物象按其本质特征和语言规律给予取舍、重组与再造。当代工笔人物画在传统基础上派生出诸多样式和形态,以多种表现技法并存。
(2)用墨:传统工笔中,重彩颜色要与墨色相协调,墨色浓重或稀薄是画作色相饱和度和纯度、冷暖色彩倾向的关键。当代工笔画中,墨的用法不仅仅表现在简单的程式化晕染,而是融入了写意画的着墨方法。

(3)着色:传统工笔画一般以固有色为主;现代工笔画大量采用了在画面制作肌理效果,用上了现代化的手段。

3、表现手段不同

传统工笔画中色彩成为了主要表现手段;当代工笔画借鉴西方绘画和日本现代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体量感以及画面的构成意味,最求视觉效果的冲击力,这类作品造型常常概括、简洁,为色彩发挥和主观处理提供了诸多可能。

4、工具颜料不同

(1)传统工笔画主要以锦帛或宣纸为主,而现代工笔画出来帛和宣纸,还有皮纸、棉布、模板等许多中工具。

(2)传统工笔画颜色分为植物性颜色和矿物质性颜色。植物性颜色多为透明色,时间久了容易褪色;矿物色属于重彩,覆盖能力较强。当代工笔画的颜料则有着数不尽的颜色搭配和种类。

(3)传统工笔画主要以毛笔为主要工具,分为勾线笔和渲染笔两种。而现代工笔画的工具则五花八门,还有花架,画板,铅笔,橡皮,素描纸,笔洗等等。

6.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流派有哪些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当代工笔人物画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宽松的艺术范围使工笔人物画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画家们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古今中外的精华,无论在油画、壁画、版画、连环画、装饰画,只要有益于表现创作风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鉴,这使得现在的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呈现出各种可能性,甚至有些工笔画的创作风格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工笔画是用工整谨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的,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绘画形式,追求绘画手段的装饰性意味,造型手法上强调写意性的旨趣、概括、提炼,并主张以神韵、神态的思维为先导来把握物象的本质形态,这说明当代工笔人物画坛已是多姿多彩的语言形态,要想准确的将这些语言归类是很难做到的。
一、工笔人物画的创作风格多元取向
1.追求传统的写实特点,就是风格上呈现工整、细谨,钟情于古典工笔人物画的笔法、用线及层层渲染中容入现代元素,并借鉴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巧,重新构想着自己的语言形式形态。以何家英、李爱国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工笔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的写实观念,走出了一条写实的传统路线。
2.吸收水墨画及装饰画语言,强化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即吸收水墨画语言及其写意旨趣。它从一味传统的工整谨细中走出,进行泼彩、泼墨试验,强化工笔画的写意性而将水墨笔法及写意精髓采纳到自己的语言形态中,不但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也使古典绘画中的绘画形势相融合,如“工笔”与“写意”、“色彩”与“水墨”、等,都在当代实现了大融合。引入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注重装饰性的造型观念,吸收西方构图造型理念,逐渐形成装饰变形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新样式。这种绘画色彩对比较强烈,造型古朴夸张,显示出独特的风格风貌。
3.绘画材料的研究,借鉴油画、版画及壁画的表现手法,智力于色彩的塑造能力和材质美感的表现,并进行多种创作手法方法的尝试。近年来,由材料而表现已经成为绘画交流的总体趋势,在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过程中材料、肌理媒材等技术元素的使用也越来越明显。画材的拓展与使用,极大地丰富了工笔画的语言表现,从而使工笔人物画相对于古典时期的绘画具有更宽广的表现领域和更抢眼的视觉效果。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多元化的原因
1.地域及文化选择的不同
当代文化语境的独特性必将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时代的需求。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艺术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审美理想不再有单一的标准,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己经突破了过去审美模式的单一性、模式性的局限,几乎每一位工笔人物画家都在努力突破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模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层出不穷。这些种种迹象表明,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格局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并置的时代,寻求突破成为必然。
2.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促成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风格
改革开放迎来了强调艺术个性化创作的现代艺术潮流,在东西文化的交融中,当代中国画坛正步入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进程,面临如何向现代转型的问题。当代广大工笔人物画家们自觉尊重自己的地域、民族文化的个性价值,努力顺应自己思维模式,积极构建拓展其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表现形势,探索艺术的发展方向而向现代蜕变

7. 何家英的绘画对当代工笔画人物艺术语言的影响有哪些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内笔画的传统容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在工笔画领域能取得重大成就,自然与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分不开。在他眼里,继承传统和创新其实是“一事两步”,哪一个都不能丢,丢了一个也就丢了另一个,真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真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他的这一思路既是对当下中国画领域的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8]
何家英除了对传统有着独到的认识外,对中国画吸收西画营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那种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鉴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种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从而给人们以启迪。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兼融百家,自备一格。

8. 中国当代优秀工笔人物画家有哪些

何家英当数第一,
罗寒蕾
孙震生等都很好

9. 当代工笔画家有哪些

当代工笔画名家如下。

喻继高(1932.7)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别署云岭堂,1932年7月生于江苏铜山。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入江苏省美术工作室、江苏省文化局艺术科工作。1957年参加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1958年参与筹备江苏省国画院。擅工笔重彩花鸟,画风典雅秀丽,雍容豁达,富有时代气息。

刘大为,自幼随父母移居内蒙包头市,1968年从内蒙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做过工人、记者、走遍牧区草原,淳朴、善良、勇敢。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刘大为是全能型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刻画入微线条流畅,刚健爽朗,风格清闲,完全摆脱了旧人物仕女画柔靡琐细的积习。近几十年来,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获奖最多的画家之一。是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中国画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韩残沙,号沙翁,1976年10月出生于北京,职业画家,斋号“莲国法本堂”。 幼饫内训,专意丹青,及长,尤嗜先秦诸子;大学毕业后隐遁西山,博览东西方哲学、文学、戏剧等“万卷书”,并掌握了西方古典透明画法、中国传统诸科画法。后进修于中央美院、首师大美院,并得到故宫博物院摹古老专家垂教,画艺日臻完善,是当代画坛具有深厚国学积淀的通科画家。绘画上尊重传统承继,植根于魏晋宋元画理画学研究及画艺实践,其山水初师张大千,后上溯石涛、蓝瑛、倪黄董巨,入其堂奥;佛道人物师张大千、禅月大师贯休,花鸟师恽南田、赵昌、宋徽宗,钱选,后常于郊野幽僻之隅,观鸟虫动静游息之态,尽得天地造化之机;书法师陆机、王羲之、西周散氏盘,后遍临诸家,陶熔各家之长。 绘画上提出“明心一笔,胜于妄作千笔”,画风谨严、笔墨隽永典雅、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刊载发表于重要媒体杂志并受到我国及韩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奥地利等文化艺术界、政界社会知名人士及高修养人士喜爱和收藏。 早年剧本《情定菊花白》由北大剧社香山公演,并著有《庄子综论》、《金刚经旨要》等,被媒体誉为“迥然时下浮躁笔墨,具有深厚国学积淀的大家风范。”

何家英,男,1957年生,天津人。著名国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冯大中,号伏虎草堂主人,1949年生于辽宁省盖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画院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热点内容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发布:2025-08-25 03:51:39 浏览:894
监禁姐妹教师西瓜 发布:2025-08-25 03:19:29 浏览:790
李德印老师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859
硝酸钙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4 20:54:14 浏览:595
四平招聘教师 发布:2025-08-24 19:15:36 浏览:290
学习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心得体会 发布:2025-08-24 19:05:49 浏览:260
校园产业 发布:2025-08-24 18:45:21 浏览:321
西华大学古城教学区 发布:2025-08-24 16:57:57 浏览:439
2017四川文科数学高考 发布:2025-08-24 15:30:36 浏览:210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布:2025-08-24 14:28:36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