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师德
① 乡村教师教师职业与道德发展论文2500
谈谈我对农村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看法及解决对策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主流无疑是好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农村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以及寻求师德建设的对策。
http://wenku..com/view/c00d051455270722192ef709.html?from=searchwww.biyezuopin.cc
② 谈谈农村小学教师的师德和城市小学教师师德有什么不同
农村小学教师的师德和城市小学教师师德的不同地方,就是城市小学教师的师德,就是为学生布置的作业,非常没有达到减轻学生作业的目的,这个程度。
③ 优秀的扎根乡村教师属不属于师德方面的奖励
优秀的扎根乡村教师应该属于师德方面的一种表现,只有真正爱好教师的这个行业的人才能在乡村,这种地方为乡村的教育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次值得表扬的一种行为。
④ 如何解决农村教师缺乏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说法。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学校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刻苦钻研,精心培育,无怨无悔。 加强师德建设,要用“一学”“二树”“三总结”“四改变”的方式进行。“一学”即定时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等,将师德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中。“二树”即有意识地培养典型,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三总结”就是总结师德工作经验,对教职工的任职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四改变”即通过学习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改进教风,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农村、山区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尽量为教师提供方便。从师德、师风、专业素养、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不断创造条件,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积极订阅报刊杂志,主动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增强自身素质。通过培训,让教师理解“参加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三、加大科研力度,抓好课改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努力引导教师具有多角度、多层面、辩证思维的工作方法,完善考查专任教师的课改理论掌握情况的方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中,激发“自我发展”的愿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校建立“双向”的培训工作机制,实施“菜单式”培训,使教师由被动接受培训变为主动寻求培训。培训过程本着“观摩课堂,观看实录,发现问题,发表见解,专家点评,讨论反思,撰写报告”的思路进行,通过培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四、教师是应该学习的人,提高教师素质,关键在自己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应产生“本领恐慌”的意识,如不学习,无论什么人都会被淘汰。 现代教育需要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所以,学校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以各种方式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学前人、学名人,甚至学学生。
⑤ 如何精准发力,让乡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一、重师德,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升崇高职业声誉。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动各地各校完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重德养德。创新师德教育,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岗前和职后培训、管理的全过程。加强师德宣传,深入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楷模标兵等推选评选,选树优秀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师德惩处,对违反师德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将违反师德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遏制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生。
二、促公平,填平乡村与城镇的教师资源鸿沟。抓住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环节,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建立省级统筹补充乡村教师机制,提高特岗计划乡村教师招聘比例,鼓励地方大力培养“一专多能”的本乡本土乡村教师,推动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支教,为乡村学校补充更多的高质量教师。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给予荣誉奖励,实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推动地方为乡村教师交纳各种生活保险和提供大病救助,让乡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为乡村教师提供5年360学时的高质量培训,推动形成符合乡村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三、提质量,培养造就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师。针对培养培训环节,紧跟现实需求,创新机制模式。推进改进师范生招生制度,把乐教适教的优秀青年选拔进培养队伍。树立“互联网+”和创新创业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按需提供培训内容,推行混合式培训方式,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培训。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注重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一大批学术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脱颖而出。瞄准制造强国目标,着眼大国工匠培养,健全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
四、推改革,让教师队伍永葆立德树人的生机活力。扭住管理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深化资格、评价、职称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提高准入门槛,严把入口关,同时畅通不合格教师的出口关。推进中小学、高校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这个“指挥棒”科学有效的引领作用。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探索推进中职职称制度改革,让广大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宽广、更顺畅。
五、抓落实,切实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将抓落实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切实走好实施每项政策举措的“最后一公里”,让每项政策举措都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⑥ 乡村教师师德与心理健康个人研修计划怎么写
2015国培计划
乡村教师师德与心理健康---个人研修计划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了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已构成很大的影响,尤其以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理为己任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通过学习我更体会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更要爱自己的学生。我想,这次培训将给我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要不断加深研修水平,努力提高自我素养和业务水平。
一、研修的目标:健全师德师风,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本次培训的具体要求,在培训期间,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管理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管理智慧,形成管理风格。并把理论积极赋予实践,增强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专业研修为抓手,努力将提升个人素质。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管理,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管理理念,反思管理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育管理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三、研修内容
1、深入学习师德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
2、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3、抓住时机到先进学校参观、听课,学习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听课指导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4、研修特色学校建设理论,校本教研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创建独 到的学校管理理论。
5、充分利用县内教育专家的资源,珍惜专家讲座的学习机会,主动与专家沟通学习进程,促进自身更快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分阶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认真研读,读有心得。结合教育管理实践、生活点滴,撰写学习感悟文字。把所读经典作为反观自身的明镜,端正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方式。
2 、网络平台,积极学习研讨。每天浏览教育类网页半小时,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参加培训班内博客交流。利用网络写教学日志,不断在反思中进步。
3、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育管理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研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研促管。
4、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习研讨,认真参与研讨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积极向专家请教,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习机会。
我将以教师研修为契机,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