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幼儿园班级家访计划

幼儿园班级家访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1-22 21:18:06

⑴ 幼儿家访的目的怎么

幼儿教师家访,有利于了解幼儿情况,并解决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争取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从而大大地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效率,另还可以增进幼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1.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为家长提供适合于幼儿自身发展的建议,针对性强,有助于幼儿形成富有个性的健康人格。

2.有助于对有特殊问题的幼儿性格的塑造。通过家访,找出造成孩子性格特殊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孩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等。

3.有助于家教经验的分享。家长中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益很多,而且通过家访,教师将这些经验介绍给不同的家庭,使好的经验得以分享,好的方法得以推广。

(1)幼儿园班级家访计划扩展阅读:

1、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访:

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

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这种指导方法比较灵活机动,便于进行,而且指导得比较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⑵ 幼儿园小班家访目的怎么写

1.有助于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通过与家长面对回面的交流,教师能为家长答提供适合于幼儿自身发展的建议,针对性强,有助于幼儿形成富有个性的健康人格。

2.有助于对有特殊问题的幼儿性格的塑造。通过家访,找出造成孩子性格特殊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孩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等。

3.有助于家教经验的分享。家长中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益很多,而且通过家访,教师将这些经验介绍给不同的家庭,使好的经验得以分享,好的方法得以推广。

4.有助于教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拓宽工作思路。教师通过走入孩子家庭,切身感受幼儿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等,适时充分地利用家长这个教育资源。

5.有助于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并积极参与。当家长对幼儿教师一日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有了深入了解,明确自身的责任后,便会自觉得对幼儿园各项工作予以配合。

⑶ 大班孩子家访要点

幼儿园大班家访方案1

一.情况分析

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最早,教育内容最广泛,受教育影响最长久的场所。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启蒙和奠基的作用,即使当他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后,家庭教育仍然在自觉和不自觉地产生影响。我们班是一个新生班,他们几乎都是刚丛家庭步入幼儿园体验集体生活,其父母也是初次尝试与老师接触,对幼儿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陌生,对于科学育儿的知识也是知知甚少,对于幼儿在园的生活也存有怀疑。本学期我们将以热情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全方位地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介绍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想家长所想,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为家园共育创造积极有利地条件。

二.家长工作目标

1.通过交流,家访,了解到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特点,力争对每位幼儿做到心中有数,为家园共育打好基矗

2.通过开展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如家教知识讲座,家长咨询活动,园刊等,向家长介绍科学育儿的知识,宣传新的幼教观念,提倡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树立符合时势的家教观。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活动,定期发放调查表,开展对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为家长接除后顾之忧,并请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做好家长反馈资料的积累工作。

4.结合节日,开展家园同系活动,亲子活动,庆国庆,庆元旦等游戏活动,家园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具体措施

1.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范围和幼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

2.办好《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

3.召开家长会,定期发放调查表。

4.进行幼儿保健咨询活动,让家长了解预防疾病的知识。

5.进行家长学校讲座,加强家园的联系。

6.向家长宣传冬季育儿的保健知识。

7.发放家长对幼儿园工作质量问题的调查表,做好家长资料的积累工作。

8.征求家长意见,做好反馈工作。

⑷ 幼儿园要家访,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宝宝才入学一个月,表现一直很好,就第二天去哭了几分钟,现在已经非常喜欢上幼儿园了,今天去送他上学,老师跟我说下周一他们下班后要到我们家来家访问方不方便?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就回答可以啊!但是其实我们家还是有实际的不方便的,一是我们现在住的是老公公司租的房子,虽然大部分时间只有我和孩子在家,他和他同事很少在家,但是总归一进门一看就不像家的感觉!二是老公回上海开公去了,估计下周一还不一定能赶回来,那学校来了就只能访我一个人了!三是我在想怎么就突然要家访了呢?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啊?比如说是不是要给家访的老师一人准备个红包或者什么小礼物之类的?而且刚好是吃饭的点,我是不是要先订个饭店吃饭什么的?唉!很烦!给老公打电话叫他周一一定要赶回来,他就很轻松的说这么点小事情你一个人不行啊?什么你就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幼儿园家访送什么红包啊?到时候了意思性叫他们一起吃个饭,不吃就算了!看来指望老公是指不上了,妈妈们有没有什么好见意啊?或者有过家访的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啊?

⑸ 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家园合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家园能否合作好,建立彼此接纳的情感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而家访正是教师主动争取家长、幼儿接纳的具体行动。同时,家访还为教师、家长结成教育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首先,应明确家访不是教师单方面影响家长,而是双向互动的。在家访前,通过新生入园前的家长会,教师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及班级的情况、家访的意图,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教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教师所介绍的内容进行思考。这样,在家访进行中,有利于改变教师讲、家长被动听的不利地位。 最初,我们没有认识到家长会与家访之间的联系性。采取了先家访后开会的程序,家访效果不够理想。教师走入家庭,本应去听家长对幼儿的情况介绍,从而有的放矢地制订保教工作计划。但因家长对园内基本情况、幼儿入园后将出现什么现象均不了解,所以,家长更愿意多听教师的介绍。本应是家园双向沟通的好时机,却变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看到家长有许多地方不明白,教师心里也很着急。所以,有意无意中,便将双向沟通变为单向的布置任务,家长只是被动地接受。 亲身实践后,我们进行了调整,将新生入园前的家长会作为家访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会议中,从幼儿园总体概况到幼儿入园前应做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到何时去体检,应注意什么,逐一向家长进行了介绍。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受到教师愿同家长携手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真诚态度。会后,家长主动向教师介绍,包括家访路线、家访预约时间、联系电话等。家长迫切要求教师家访的心情与前一轮的家长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家长反应可以看出,家园合作并不难,只要教师献出真诚之心,家长便会伸出热情的双手。 此次,在家访过程中,迎接教师的是一张张笑脸,沟通气氛宽松、自然。部分家庭为迎接教师的到来,老少三代同时等候在家中,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向教师描述孩子的生活情况,讲述已经进行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工作。如利用休息日与孩子共同购置物品,请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利用散步的机会,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进一步熟悉环境……家长所做的一切细致的准备工作,都与前期的家长会密不可分。

⑹ 如何做好幼儿园家访工作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教师与家长同时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职责和义务。共同的愿望、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必须与家长充分合作,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访是教师联系幼儿家长最好的形式之一。但实际工作中,经常被教师们“疏忽”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通讯手段发达,使得教师疏于家访。前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通讯手段不发达,教师想与家长详细交流情况,必须要登门拜访。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讯工具也丰富了,从电话、手机到网络,使得教师与家长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二是工作量大,使得教师疏于家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不但要处理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还要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如此一来,教师的工作常常是超负荷运转,于是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和家长们作简单的交流,便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了解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与家长配合教育幼儿,我每学期都要进行家访工作,收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家访拉近了教师与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幼儿在园出了意外情况,教师想与其家长“通气”,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教师有责任心的表现。但如果方法不当,不但不会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相反家长频繁“同访”还会对幼儿同、教师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教师在繁忙中抽出一点时间去家访,会使家长很感动,会很真诚地接待教师。用于永正老师的话来说:“教师一跨进学生家门槛,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当我们走进每个家庭与家长像朋友似的聊天,不仅缩短了与家长的心理距离,又加强了情感沟通。有很多家长,与我们谈话很投机,以至于走的时候,还有些不舍,遗憾时间太短,看得出,这不是客套,而是沟通达成共识后的真诚。这对今后家园联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家访可以把教师的形象送上门 家长对于教师的了解可谓很少,只能从孩子的口中得知一二,如果想让家长信任教师,主动配合工作,就需要让他们充分了解教师的学识水平和为人。 综上所述,做好家访工作,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家访要有计划有准备 家访是家同联系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做到家访工作有计划的开展,不要等有事了才去家访。碰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幼儿生病、发生意外事故、无故缺勤、情绪反差很大等,教师必须及时地进行家访。 除了常规家访外,每学期要确定重点访问的对象;每次家访前要对每个幼儿在园的情况做到客观、全面的了解,并确定本次家访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样,家访工作会更有实效。 (二)家访要取得家长信任 任何人际关系的相处都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取得家长的信任,是做好家访,做好家长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难免有生疏感,作为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责任,还要注意反映问题的艺术性。主动向家长们介绍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家里听到孩子各个方面进步了,所以这时我们尽可能地说些孩子的优点,这样也可以缓和家访时的气氛。即使孩子今天帮助同伴扣纽扣一件小事,都讲给家长听。这时,家长心里会有所触动,接着再把幼儿存在的问题婉转提出,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在哪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家访工作要有耐心 在家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家长是理解教师工作,他们能热情接待老师,积极地、乐意地与学校配合。但也有少部分家长则认为把孩子交到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不但不能很好配合,甚至护短,说风凉话。遇到这种情况,不能操之过急,或不负责任一走了之。要有耐心,诚恳中透出是对孩子的热爱和负责,耐心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四)家访的时间选择要合理 在家访时间选择上,要避开用餐、午睡等时间,还要注意时间不能太晚,以免影响幼儿家长正常生活规律。家访时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应长话短说,不要让家长觉得老师啰嗦,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果断能干才行。 (五)家访时幼儿一定要在场,消除幼儿的紧张情绪 在幼儿园里,老师是幼儿的偶像,多少有些神秘,而现在,老师出现在他的家里,幼儿是非常兴奋的。老师像个亲人在他的家里,让他感受自己被关心,被喜爱的感觉。这种感受使他备受鼓舞。这个时候,对幼儿进行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访时,把幼儿支开,幼儿情绪会很紧张,心里嘀咕“是不是我犯什么错误了,老师告我的状了”等等。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家访时幼儿一定要在场。 另外,家访后,教师要把家访情况作简单的记录,认真地反思、总结,把家访获得的情况同平时的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因人施教。在与家长和幼儿相处过程中,都要用“心”,多一分了解,就会多一分支持,多一分关心,就会多一份体谅,也就多一分教育的希望与成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不能疏于“家访”。我在家访中体验到了教育成功的喜悦。所以,家访工作这条路,我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热点内容
民办文绮中学 发布:2025-08-18 20:34:33 浏览:355
中学师德培训总结 发布:2025-08-18 18:26:55 浏览:634
耻辱2教学 发布:2025-08-18 17:44:56 浏览:612
教师德能勤绩廉考核内容 发布:2025-08-18 16:13:14 浏览:594
哪里有买床 发布:2025-08-18 13:17:51 浏览:388
老师配图 发布:2025-08-18 13:16:58 浏览:748
故宫的地理位置 发布:2025-08-18 12:15:42 浏览:435
篮球裁判视频教学视频 发布:2025-08-18 11:42:44 浏览:660
野外生物起义 发布:2025-08-18 11:26:41 浏览:230
初一数学全册 发布:2025-08-18 10:50:16 浏览:379